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跨文化研究丛书--跨文化技术民俗学

書城自編碼: 334494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研究
作者: 董晓萍
國際書號(ISBN): 9787520204736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4-01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66.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于胥斯原 乡族、风水与地方记忆
《 于胥斯原 乡族、风水与地方记忆 》

售價:HK$ 177.0
以经治国与汉代社会
《 以经治国与汉代社会 》

售價:HK$ 98.6
我真正想要什么?:智慧瑜伽答问/正念系列
《 我真正想要什么?:智慧瑜伽答问/正念系列 》

售價:HK$ 58.2
元朝理财记 从成吉思汗的崛起到元朝的衰亡
《 元朝理财记 从成吉思汗的崛起到元朝的衰亡 》

售價:HK$ 98.6
欧洲史:一本书历览欧洲数千年兴衰起伏,理解欧洲文明何以铸就今日世界
《 欧洲史:一本书历览欧洲数千年兴衰起伏,理解欧洲文明何以铸就今日世界 》

售價:HK$ 333.8
趣学CCNA——路由与交换(第2版)
《 趣学CCNA——路由与交换(第2版) 》

售價:HK$ 100.6
世界航空地理(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
《 世界航空地理(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 》

售價:HK$ 244.2
学术的中心:英法德美
《 学术的中心:英法德美 》

售價:HK$ 87.4

 

編輯推薦:
本书首次运用跨文化技术民俗学的概念,阐述技术民俗研究的基本问题。
本书指出了在我国历史文明土壤上产生和发展的技术民俗活动的特点,并帮助身处高科技时代的读者走进一个似曾相识又不大熟悉的世界。
內容簡介:
本书首次运用跨文化技术民俗学的概念,以我国传统皇室工艺、历史作坊和现存地方行业中的传统工艺民俗为对象,使用作者多年从事相关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的资料,参考西方同行的研究成果,将民俗学、自然科技史学与跨文化学相结合,开展综合研究,阐述技术民俗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同时运用个案法,对这项研究所涉及的民间与国家二元技术观念的互动、价值化技术、社会结构技术、文化叙事技术和人文亲密性技术等做综合分析,指出在我国历史文明土壤上产生和发展的技术民俗活动的特点,帮助身处高科技时代的读者走进一个似曾相识又不大熟悉的世界。
關於作者:
董晓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数字民俗学实验室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办学科评议组第六届、第七届社会学组成员兼召集人。国际民俗学会会员。在跨文化学研究方面已出版主要著作有:《全球化与民俗化》《钟敬文与中国民俗学派》《跨文化民间文艺学》《跨文化民俗学》《跨文化民俗志》和《跨文化民俗体裁学》等。
目錄
总 序‖ 1
第一节  技术民俗学的内涵界定‖ 1
一、概念与概念史‖ 1
二、对象与术语史‖ 4
三、方法与方法史‖ 6
四、目标与局限‖ 9
第二节  技术民俗学的基本问题‖ 11
一、现实意义‖ 12
二、国学价值‖ 17
三、多元模式‖ 24
四、高等教育‖ 34
第三节  技术民俗学的个案研究‖ 40
一、国家制度技术的个案研究‖ 40
二、价值化技术的个案研究‖ 111
三、社会结构技术的个案研究‖ 131
四、文化叙事技术的个案研究‖ 150
五、人文亲密性技术与跨学科建设‖ 205
后 记‖ 213
內容試閱
在读者打开本书的第一时间,我需要说明,我的专业是民俗学,不是自然科技史学,但我在高校所从事的民俗学教学科研较多地涉及自然科技史学,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交叉学科现象,而我也不可能踟蹰于以往的学科分类束手束脚,所以,在民俗学和自然科技史学之间,我会跳进跳出;在本书中,我也会经常谈到人文学者与自然科学工作者的共同责任。
技术民俗学的概念是我提出来的。事出有因,20世纪 90 年代,我协助钟敬文先生组织编写《民俗学概论》,当时书中设有《民间科学技术》专章,由钟先生力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的科学家华觉明先生率队撰
写。以后,我在给北师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时,也从不绕过科技的问题,此举要归结为这次工作给我留下的深刻记忆,同时也因为我从小就对科技怀有十二分的兴趣。但是,从技术民俗学的角度讲技术,与从自然科技史的角度讲技术,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具体落实到学者上,各自的学术训练和知识储备就很不相同。在我工作的大学中,至少到 20 世纪末,听讲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也都会受到这种学科分类的影响,文理科之间的楚河汉界很清楚。但是,到了 21 世纪,情况就变了。中国社会已被高新技术大面积地覆盖,大学生和研究生都已成为应用技术的活跃主体。他们乘坐高铁和地铁往来于高校与社会之间,用手机确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追求,没有高科技的日常生活已不可想象;然而,任凭技术发明怎样千变万化,华觉明先生在《民间科技学术》中介绍的手上的工艺都未曾过时,难道现代人打手机不是还要用手吗?年轻一代通过网络沟通世界不是还要用手吗?中国人与手上的社会活动的联系,渊源太深,从礼仪治国到现代科技腾飞,中国人的手都是勤劳的,不但作揖,也耕织,也书法,也云计算,始终处于一种技术与文化合成的状态,这是中国的国家风格和思维传统。正是这双手,让中国人又聪明、又实干、又幸福,而不是单纯依靠技术去制造幸福
感。高校的青年学生知道这些吗?知道。八○后,九○后,○○后,都应该知道,高校课程的功能就是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实际按需分配,还能有所引领。
几年下来,我有了一个想法,就是要发展技术民俗学。我希望用它建立一个新的研究分支,侧重中国技术现象,又能让中国技术传统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找到立足之地。终于机会来了,我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编写十一五规划,领导班子鼓励创新,我就把技术民俗学写进我所负责的民俗学专业的发展规划中,我同时还写了历史民俗学的建设规划,一并交给了当时负责全院科研管理的副院长王一川教授。让我高兴的是,这些想法得到他的肯定。
说干就干,我把技术民俗学方案中的具体工作交给一位年轻教师,告诉她坚持下去,必有所成。我也从未袖手旁观,直到写这本书之前,我自己也一直在探索,比如带领部分有兴趣的研究生完成了华北水资源与基层村社自治用水管理、地方知识与行业文化和清宫造办处传统手工行业现代老字号传承等系列课题的田野调研、数据库建设和研究论文的撰写工作。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的蓝克利(Christian Lamouroux)教授曾加盟前两个项目,跟我们一起下乡、回城、讨论数字化方案,我不能忘记他的贡献。华觉明先生多年给我鼓励,从未拒绝我的任何请教。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白馥兰(Francesca Bray)教授的密切往来,让我心中那颗热爱科学的种子盛开了鲜花,我将她引为知音。见到薛凤(Dagmar Schfer)教授和她的赠书,我还知道德国科技史领域存在着怎样一个现代化的平台。感谢张柏春教授,他是华觉明先生的弟子,我们之间已有很多学术合作。
自 2015 年起,法国阿尔多瓦大学金丝燕教授和我共同组织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从那时起,自然科技史就被纳入跨文化学的教学框架,这一步的推进,还要说,受教于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理事长陈越光先生,他做过《科技中国》的主编,对于跨文化学不可绕开科技史学有先见之明。感谢乐黛云先生一直做我们的坚强后盾。
直到今年,我都是一只手被技术民俗学占着,一只手被跨文化学占着,心里满满的都是快乐。我为技术民俗学的调研写了不少讲义,发表了一些文章,本书的第三节的主要内容就是从已发表的成果中遴选的。
现在这本书的章节,有的偏重于理论,有的偏重于个案,但不是全貌。不过,它们都是脚印,而脚印也是有路线和方向的。
最后,向承担本套丛书出版工作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科学术分社的郭银星社长、曾辉副社长与负责本书的徐文静责编表示诚挚的感谢!
董晓萍
2018 年 9 月 28 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