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8秒按压告别疼痛
》
售價:HK$
87.4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挣脱束缚、改写命运的6种时间观
》
售價:HK$
77.3
《
大英博物馆东南亚简史
》
售價:HK$
177.0
《
纯粹·我只要少许
》
售價:HK$
80.6
《
投机苦旅:一位投机客的凤凰涅槃
》
售價:HK$
88.5
《
重返马赛渔场:社会规范与私人治理的局限
》
售價:HK$
69.4
《
日子慢慢向前,事事慢慢如愿
》
售價:HK$
55.8
《
场景供应链金融:将风口变成蓝海
》
售價:HK$
111.8
|
編輯推薦: |
北京谚语,民谚俚语里的老北京,既是珍贵的方言资料,又是民间口头的老北京生活史。这样的一本《北京谚语集释》当是值得收藏和阅读的,因为老北京的生活史都在这一条条谚里。
|
內容簡介: |
《北京谚语集释》是《北京歌谣熟语集释》的第二分册,主要收入了从民国到当下北京地区的谚语,并对部分谚语及其中的方言词语作了注释和说明,丰富而生动地展现了北京地
区的方言特点和风俗民情,旨在保存北京方言资料,为研究北京历史、文化、语言的人士提供方便。
|
關於作者: |
董树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已退休)。长期从事汉语词汇研究和工具书编写,专著有《新编北京方言词典》(商务印书馆,2010年),参与合编的工具书主要有《简明汉英词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常用缩略语词典》(语文出版社,1987年)、《汉英双解词典》(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年)等,还曾参与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新华词典》的修订工作(任语词部分修订主笔)等,并在《语言教学与研究》 《天津师大学报》 《修辞学习》 《汉语学习》 《语文研究》 《博览群书》 《世界汉语教学》 《语文建设》 《汉字文化》 《中国语文》(台湾)等刊物上发表语言文字类文章多篇。
|
目錄:
|
《北京歌谣熟语集释》总序 1
关于《北京谚语集释》 3
条目首字索引 1
A 1
B 2
C 13
D 26
Z 240
注释词语索引 252
|
內容試閱:
|
《北京歌谣熟语集释》总序
我自幼儿生长在涿州。明清时期,涿州属宛平府(所谓卢沟二府)管辖。民国元年(1912),涿州划归河北省,与河北省的一些县份来往逐渐增多,语言上也越来越具河北方言的特点,但从语音、语调、语法及词汇形式上看,涿州方言仍属北京方言片的方言,定而不移。我的祖辈一直作为贩夫在北京周围谋生,活动于大兴、顺义、昌平及北京西郊地区。他们对北京话,特别是对北京西郊诸如八里庄、蓝靛厂、海淀镇、田村一带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方言土话等特别熟悉,这也大大影响了我。1964年,我从南开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专门化毕业,被分配到北京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北京语言大学前身)工作,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直至年老退休。这期间,工作之余一直做着北京话的研究,特别是在北京方言词汇研究方面兴趣最浓、用力最勤,也取得了些微的成绩。2010年《新编北京方言词典》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后,引起了国内外数十家媒体的关注,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使我受到了巨大鼓舞。我在编写《新编北京方言词典》时积累的资料的基础上再加搜集,编成了此套小书。编写此套小书的目的,与编写《新编北京方言词典》一样,依然是为了保存北京方言资料,为研究北京历史、北京文化的人士提供方便。
本套书共分四个小册子《北京歌谣集释》《北京谚语集释》《北京惯用语集释》《北京歇后语谜语集释》,内容包括歌谣、谚语、惯用语、歇后语和谜语。为了便于称说,总书名取作《北京歌谣孰语集释》。本套书收录的内容有地域性。任何地域文化都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任何汉语地域方言或地点方言也都是汉语大家庭中的一员,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必然互相影响和交融,北京方言也不例外。北京方言不但从其他方言传入了不少富有表现力的熟语成分,也从古籍中特别是启蒙读物《名贤集》中继承了许多富于人生智慧的谚语、格言。对于从其他地区传入或从古籍中继承来的,北京地区的民众又经常挂在嘴边儿上的熟语成分,像不到黄河不死心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等,也酌情收入。考虑到受地域文化、习俗及时代的限制,一些读者可能有阅读和理解上的困难,因此对一些词语(主要是方言词语)作了注释,对绝大多数条目作了简析,有的解释了意思,有的说明了用法,有的交代了产生与使用的环境背景。这部分内容,无论是对其他方言区的读者,还是对一些年轻朋友或是外国朋友,我想都会是有益的。
北京历史悠久,曾经五代为都,文化积淀丰厚。本套书如果能对研究北京历史、文化、习俗的人士,对热爱北京文化的广大读者有些微的帮助,那将是作者最为愉快的事情。
作 者
2015年11月28日于北京语言大学
关于《北京谚语集释》
什么叫谚语?当我还在大学学习《语言学概论》课时,对老师给出的定义即已背得滚瓜烂熟,考到它时绝不会得低分儿的。但在五十多年后的今天编写《北京谚语集释》时,对什么是谚语的问题却感到难于解答了,像初一高粱初二谷,初三初四收糜黍;初五六,黄黑豆;初七八,芝麻瓜河没头,海没边,牛没上牙狗没肝坑人的钱,下水船;老公的钱,一溜烟;庄稼佬儿的钱,万万年等究竟是谚语还是歌谣,就曾颇费我一番周折,因为有人说它们是谚语,也有人说它们是歌谣。
有的学者说,谚语必须是两段表达式,像今儿个火烧云,明儿晒死人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才是谚语,像习惯成自然 火大没湿柴 没有不透风的墙 就应该算作俗语,像旱枣涝梨艺不压身医不自治蒸咸煮淡 高灯下亮等就应该算作成语并在成语范围内研究。是不是凡四字语结构都应该作为成语看待呢?这个问题也是应该深入研究探讨的。谚语、俗语、成语究竟应该从结构上分,还是应该从表现内容的特点来分,这还真有点儿难说。所以,我在编写这几本小册子的时候,遇到一个具体条目究竟应该放在哪里,有时还真颇踌躇。
本书是一本小书,收录谚语条目时只按照一般看法决定取舍,有关谚语的一些不同看法不多涉及。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北京百姓日常使用的语汇,不少是从全国各地逐年流入的,谚语也不例外,所以本书适当收入了一些北京人现在常用且其他方言区也常用的谚语。
另外,在本书交稿的时候,听说中国民间文学研究机构组织编著的《中国谚语集成北京卷》早已于2014年问世。为了稳妥,曾想找来参考,经多方求索,终未觅得,只得作罢。也好,免去了雷同、抄袭的弊害嫌疑。本书如果能够作为该部鸿篇巨著的一个小小的补充,那将是作者感到十分快慰的事情!
作 者
2017年3月2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