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学会思考 批判性思维 思辨与立场 学会提问
》
售價:HK$
86.9
《
AI时代:弯道超车新思维
》
售價:HK$
76.8
《
香事渊略
》
售價:HK$
108.9
《
这就是山海经
》
售價:HK$
107.8
《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
》
售價:HK$
261.8
《
文明等级论与近代中国
》
售價:HK$
76.8
《
门阀士族:琅邪王氏文化传家
》
售價:HK$
86.9
《
有机农业
》
售價:HK$
29.5
|
內容簡介: |
本书紧扣社会主义革命与和平共处二者的辩证关系,通过考察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背景和俄国具体历史处境,探求十月革命发生和列宁相关活动的具体历史渊源和动机,在这个基础上,揭示十月革命这一历史事件的双面性和内在矛盾:通过暴力寻求和平和通过和平最终消灭暴力;前者是现实,后者是远景。这是十月革命之后苏维埃政权和苏联国家在内政外交上一直存在的矛盾问题。这个矛盾推动了苏联和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十月革命前后的历史处境以及列宁思想的几大渊源尤其是马恩关于国家和革命的理论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开始,从现实和理论上为十月革命的发生进展以及十月革命后俄国的外交政策提供解释。十月革命后,根据*次世界大战的局势以及世界帝国主义和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的对立,列宁为维护新生落后的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的生存与发展,实现持久的和平与解放,提出了以世界革命与社会主义和平共处思想为主的国际战略思想。*初阶段,列宁将苏俄生存与发展的期望寄托在世界革命的国际战略上。一方面,列宁由单一地寄希望于西欧发动世界革命,扩大到落后的东方革命,逐渐强调东方国家民族革命对世界革命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苏维埃俄国的地位由世界革命的序幕和火炬,变成了世界革命的策源地和世界革命的中心。随着政权的建立,列宁思考着如何通过构建一种和平的局势来缓和并促进十月革命的成果。他提出了两个维度上的和平: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共处;同被压迫国家、民族、无产阶级的和平共处。这两种和平共处虽然在根本立足点和结果上有所不同,但无疑地都构成了列宁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一极。随着苏俄取得国内战争的全面胜利,面对国际环境出现的和平均势与世界革命进入低潮的局面,优先发展苏俄国内经济的战略需求迫使列宁对苏俄的国际战略思想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在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世界革命的奋斗目标的前提下,提出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思想(两制和平共处思想),尝试通过利用资本主义的资金和技术来促进本国的发展,恢复国民经济和解决饥荒。苏俄同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特殊的均势论断的提出标志着列宁两制和平共处思想的初步提出;租让制的提出和不断完善标志着列宁两制和平共处思想的发展。在列宁国际战略思想的指导下,苏俄同德国、英国、法国、美国等大国从敌对的战争关系转向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同时也实现了与主要毗邻国家建交。这个历史过程体现了列宁世界革命思想与和平共处思想的辩证关系。作为列宁国际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世界革命思想与和平共处思想二者在当时具体的历史处境中虽然矛盾但是却共同地需要,而且具有同等的战略地位。世界革命与和平共处辩证统一于俄国基本的国家利益,统一于二十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统一于在社会主义短暂目标和长远目标的结合,统一于现实和远景。列宁的国际战略思想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理论,还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国际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列宁国际战略思想的指导下,苏俄的对外政策方针为新生政权创造了相对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正常关系的新局面;团结了被压迫国家和被压迫阶级;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各国革命的发展。对于当前中国而言,列宁国际战略思想具有几点重要启发意义:从历史纵向和横向把握国内外处境,将自身放在20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历史而具体地认识中国当前的发展和国际形势;实事求是地处理共产党的理想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务实灵活地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历史意识形态之间关系;以负责任的大国姿态融入国际社会,建立合作安全机制。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坚定而正确的选择。
|
關於作者: |
王超,女,甘肃定西人,201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获法学博士。现任教于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主义运动,列宁主义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