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硝烟下的博弈:工业革命与中西方战争
》
售價:HK$
87.4
《
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识之旅
》
售價:HK$
66.1
《
知命不惧:从芝诺到马可·奥勒留的生活艺术
》
售價:HK$
110.9
《
Zemax光学设计从基础到实践
》
售價:HK$
132.2
《
全球化的黎明:亚洲大航海时代
》
售價:HK$
109.8
《
危局
》
售價:HK$
84.0
《
穿裙子的士:叶嘉莹传
》
售價:HK$
53.8
《
财富方程式
》
售價:HK$
77.3
|
編輯推薦: |
名篇佳句,珠落玉盘,呈现诗骚之大美
精妙译注,诙谐诠说,传递经典的活气
旁征博引,不落窠臼,钩连文学的脉络
|
內容簡介: |
说诗经,谛视中国文学渊源
聊楚辞,一探后世诗文法门
复旦大学中文系邵毅平教授权威选译,妙趣解读。《诗骚百句》精选《诗经》《楚辞》中*为经典、*为知名的辞句,详加诠释。以现代视角进行平易详述,以妙趣解读焕发经典魅力,将《诗经》《楚辞》的文学地位、美学风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娓娓道来,采用现代读者较为容易接受的方式,将文学经典中蕴含的深刻价值与人生智慧引入当今现实生活,重新焕发经典的生命力。
本书区别于传统的古籍诠解类图书,脱离了学院式研究的束缚,也未落入常见的体例窠臼,而是开辟了一种更为轻松短章式写法,旨在贴近读者阅读习惯,使其能够轻松地理解几千年前文学经典的奥义,真正体会其中的美感,并与自己的生命体验相关联,从而真正地读懂经典,领悟经典。
|
關於作者: |
邵毅平,文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攻中国古典文学、东亚古典学。
著有《诗歌:智慧的水珠》《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论衡研究》《中国文学中的商人世界》《文学与商人》《中国古典文学论集》《东洋的幻想》《胡言词典》《马赛鱼汤》《今月集:国学与杂学随笔》及朝鲜半岛三部曲等十五种。
|
目錄:
|
序言 我读诗骚
关了的雎鸠
桃之夭夭
群歌互答
心理距离
幸福指数(一)
想结婚的少女
有女怀春
悼亡诗(一)
最浪漫的事
苏菲的选择
不如归去
静女
死了都要爱
外遇之簿录
看那老鼠
卫国美人
男人负心
女为悦己者容
投桃报李
孤独者之歌
黄昏之歌
一日三秋
想私奔的女子
勇敢的小二子
男人的标准
琴瑟和谐
梦中情人
快男与超女
坏男孩
岂无他人
幸福指数(二)
作女
有女如云
邂逅与艳遇
水边的青春
恋上你的床
密室幽会
厌战的士兵
采桑者之歌
尸位素餐者戒
适彼乐土
悼亡诗(二)
在水一方
人约黄昏后
月下美人
女心为何伤悲
士兵归来(一)
士兵归来(二)
日月忽其不淹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吾将上下而求索
悲哉秋之为气也
洞庭波兮木叶下
悲莫悲兮生别离
魂兮归来哀江南
后记
索引
|
內容試閱:
|
我读诗骚
依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分类法,《诗经》是经之一,楚辞位居集之首,都不是普通的文学作品。不过对于我来说,这种分类法,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经典观念,却没有任何意义。在我的心目中,《诗经》(尤其是国风)不过是早期的流行歌曲,楚辞大半是诗人的不平之鸣,都只是些普通的文学作品而已,与今天的流行歌曲,今天诗人的不平之鸣,并无本质区别。现在大家都说它们是经典,我理解只是说它们确实写得好,有文学价值,仅此而已。我自己的还算喜欢它们,也就像喜欢别一些文学作品,大抵也出于同样的理由,而并非因为它是经典。
当然,我的意见也并非什么新鲜的玩意儿,从前就有许多人发表过类似的看法。如南宋的朱熹就曾说过:读《诗》且只将做今人做底诗看。(《朱子语类》)怪不得他做的《诗集传》能别开生面。晚明的冯梦龙也曾说:书契以来,代有歌谣,太史所陈,并称风雅,尚矣虽然,桑间、濮上,国风刺之,尼父录焉,以是为情真而不可废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之遗欤抑今人想见上古之陈于太史者如彼,而近代之留于民间者如此,倘亦论世之林云尔。(《序山歌》)
大意是《诗经》的国风就是歌谣,也就是后世的山歌,在当时风雅并称,历史久远,地位很高。里面有许多桑间、濮上之音(爱情诗歌),孔子认为它们表达了真情实感,所以把它们采录、保存了下来。现在的山歌虽然非常俚俗,但正是《诗经》郑风、卫风(爱情诗歌)的遗响,它们原本就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应该像尊重《诗经》一样尊重山歌(反之,也应该像看待山歌一样看待《诗经》)。接着他还说,山歌有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的功用。其实,如果表现男女之真情的国风传统能够一路传承下来,成为中国文学史的主流,则名教之伪药原本是申请不到批准文号,从而根本投不了产,入不了市的。
到了现代,鲁迅的意见也差不多,他在《门外文谈》中说:
就是周朝的什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罢,它是《诗经》里的头一篇,所以吓得我们只好磕头佩服,假如先前未曾有过这样的一篇诗,现在的新诗人用这意思做一首白话诗,到无论什么副刊上去投稿试试罢,我看十分之九是要被编辑者塞进字纸篓去的。漂亮的好小姐呀,是少爷的好一对儿!什么话呢?
鲁迅是用了调侃的口气,来把《诗经》去神圣化的,而且把它与白话诗作了比较,认为它甚至还不如白话诗(当然也是开玩笑)。的确,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漂亮的好小姐呀,是少爷的好一对儿!什么话呢!哪能跟前者比呢!
正因为抱了这样一种不恭敬的态度,所以要我承乏来解读诗骚,我自然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乱说一气。
我的理解之一是,文学就是文学,只有高低优劣之分,没有古今中外之别。正如爱理恶德(T. S. Eliot)所说:所有的时间都是同时存在的,因而人类所有的行为、痛苦、斗争都是同时存在的。他还补充说:所有的女人因此只是一个女人。如果可以继续补充的话,那么我还想说,所有的空间也都是同地存在的。我之看待文学,一如食客看待料理,只问是否好吃,不管来自何处。所以我用来解读诗骚的材料,也就五花八门,随物赋形,东搭黄浦西搭海,没有什么固定的章法。加之现在市面上流行掉书袋,古书袋,洋书袋,大家掉得不亦乐乎,也有掉得昏天黑地的,我自不妨也来凑个热闹。
西汉的董仲舒就已经说过诗无达诂,更何况又过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不要说达诂,就连涩诂也是奢望。拿过一首诗来,这个说是写美女的,那个说是写俊男的;这个说写的是死人,那个说写的是活人;这个说是男人写的,那个说是女人写的;这个说是讲政治的,那个说是玩爱情的南辕北辙,劳燕分飞,谁都有话语权,谁都没有最终解释权。这既让我生杨朱歧路之叹,也给了我取巧的空间。我的诠释未必合于众口,但保证至少都有借口。有些乍看上去不大正经的,希望先不忙着鄙视,熟悉熟悉,见怪不怪了,也许就会觉得正经起来。
我的有些今译可能就更不正经了。其实漂亮的好小姐呀,是少爷的好一对儿就很不正经,但以之今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却形神俱似,不愧是鲁迅的手笔,一出手即不凡。又如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倪海曙的《苏州话诗经》,也是很不正经的,年少时一读倾心,从此成了它的粉(fan),以它为偶像。这次,凡我力有所不逮,或干脆想偷懒,就拉它过来救急。唯一的遗憾是,我懂苏州话,读者却不一定懂,所以为方便读者起见,凡引用之处,若有必要,我又为它们加了一些简注。
既说诗骚百句,那么理想的状态,应该是诗骚各占一半,或至少篇幅差不多吧;可结果却是诗多骚少,二者简直不成比例。原因也并非就是扬诗抑骚,重经轻集,而是《诗经》说得高兴了,把篇幅都说完了,于是楚辞自然就只能少说几句了。想起来怪对不住屈宋的但也许这样反而对他们更好,他们都是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可能耐不住我的胡言乱语。
总之,本书的写法,本人的看法,有时可能匪夷所思,奇形怪状,用沪语来说,可能有点十三,会让正经人看了不舒服的。好在本书本来就不是为他们写的,对他们的不舒服我用不着负责任。又好在虽然会有些不正经,却自认并无什么假正经。
而且,谁管得了那么多呢,书也罢,人也罢,大家都不过是指间流沙(A Handful of Dust),纷纷行走在消逝中罢了。
邵毅平
2007年7月30日识于沪上圆方阁
【后记】
本书原名《诗骚一百句》,2007年7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初版。2010年1月重印时,纠正了个别错别字,调整了某些段落划分,改写了《适彼乐土》的部分内容,在《有女怀春》《最浪漫的事》《悲兮悲兮生别离》等篇里增加了一两个例证,并对若干篇目作了一下点烦把啰嗦的例句删除了一些,其他则均未加改动。
此次乘王笑红女史美意,转由译林出版社再版,除书名改为《诗骚百句》外,在《桃之夭夭》《群歌互答》《最浪漫的事》《卫国美人》《女为悦己者容》《幸福指数(二)》《在水一方》《士兵归来(一)》等篇里又各增加了一两个例证,其余均一仍其旧。
本书后所附索引,主要为方便读者按图索骥,迅速找到正文相关篇目,故以章未单位编排;同一首诗中,各章相同或相似的,则仍保持原诗的顺序,以免招致杂乱之感。
顺便说一下,本书曾有过一个繁体字版(台北,龙图腾文化,2012年),不幸遭遇编辑之祸,被肆意妄改,已大失作者本意。姑举一例。北朝乐府民歌《地驱歌乐辞》:驱羊入谷,自羊在前。老女不嫁,蹋地唤天!繁体字版妄改自羊为白羊白羊在前,难道黑羊或彩色的羊在后?盖不知自羊为领头羊之意,以喻下句的老女(老阿姐)也。该诗意谓,赶羊要让领头羊在前,嫁女要让老阿姐优先,否则,既耽搁了老阿姐,又连累了幼妹们(就像谷崎润一郎的《细雪》里,老三雪子的婚事一再蹉跎,老四妙子便无法先姊而嫁)若改成白羊,就全不可解了。故望读者诸君弃之如敝屣,而以两个简体字版,尤其是此再版为准。
感谢再版责编吕晨女史的精心编辑,让本书顺利转世投胎,得以新的面貌继续取悦读者;也乘此机会亡羊补牢,对初版责编宋文涛先生说声谢谢,那是在初版中不知为何阙如的。
本书问世以后,读者看法缤纷。偏爱者或称捧腹绝倒,求全者辄呼吃大不消。见仁见智,皆可作他山攻玉之石;乐水乐山,不必为中道易辙之车。花开花落,且两由之。
邵毅平
2018年5月22日识于沪上圆方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