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传统岁时节俗

書城自編碼: 328981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民俗学/民俗文化
作者: 江玉祥 牛会娟 张茜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220109485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1-01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0.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

售價:HK$ 217.8
非对称创新:中国企业赶超战略   魏江 刘洋
《 非对称创新:中国企业赶超战略 魏江 刘洋 》

售價:HK$ 108.9
潜能觉醒
《 潜能觉醒 》

售價:HK$ 86.9
初平:汉末群雄混战(190—195)
《 初平:汉末群雄混战(190—195) 》

售價:HK$ 53.9
建安:官渡大决战(196—200)
《 建安:官渡大决战(196—200) 》

售價:HK$ 53.9
权力的图像——近代的中国海图与交流
《 权力的图像——近代的中国海图与交流 》

售價:HK$ 184.8
中亚民族史
《 中亚民族史 》

售價:HK$ 184.8
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概念与方法    [美]马苏德·索鲁什    [美]理查德·D.布拉茨
《 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概念与方法 [美]马苏德·索鲁什 [美]理查德·D.布拉茨 》

售價:HK$ 140.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281.2
《英国的黄金时代:莎士比亚的世界》
+

HK$ 83.8
《地缘政治视野中的中国革命》
+

HK$ 238.6
《尤利西斯(精装珍藏版)》
+

HK$ 56.5
《空间简史(与《时间简史》《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并称“四大简》
+

HK$ 112.2
《两晋南北朝:迷乱狂欢三百年(梅毅说中华英雄史系列)》
+

HK$ 98.6
《街头巷尾:十九世纪中国人的市井生活》
編輯推薦:
书稿采用诗词、文献、图片等多种形式,把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岁时民俗娓娓道来,既有学术图书史料准确、论述详尽的特点,又有通俗读物图文并茂,语言优美畅达的文风。是一部了解中国岁时节俗文化不可多得的民俗学通俗读物。
內容簡介:
为了增加民众对中国传统岁时节俗的了解,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本书选择了春节(包括除夕、元旦、元宵)、立春和迎春、清明(包括上巳、寒食)、端午、夏至、七夕、中元、中秋、重阳、十月朝和下元、冬至、腊日和腊八、祀灶等十多个传统节日,比较详细地介绍其历史源流、民俗事象及其对于中国人生产生活的关系和意义。
關於作者:
江玉祥:四川大学教授,专长历史学、民俗学,出版专著:《中国影戏》《四川灯影戏》《中国影戏与民俗》等。牛会娟: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文化艺术学院讲师,出版专著《张永贵竹琴艺术研究》。张茜,重庆万州人。四川旅游学院副研究员。
目錄
目录

总把新桃换旧符(除夕、元旦、元宵)  一
立春何用更相催(立春、迎春)  三九
清明时节雨纷纷(上巳、寒食、清明节)  六一
风俗如狂重此时(端午节)  八七
夏至阴生景渐催(夏至、伏日)  一○五
七夕今宵看碧霄(七夕)  一二七
今朝道是中元节(中元、盂兰盆会)  一四七
中秋月色随处好(中秋节)  一六一
金菊寒花满院香(重阳节)  一七九
霜景晴来却胜春(十月朝、下元)  一九五
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数九)  二一一
腊月风和意已春(腊日、腊八)  二三三
此是人间祭灶时(祭灶、祭灶前后)  二五一
后 记  二七八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內容試閱
导 言


岁时节日,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民俗活动,且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中国传统岁时节俗,主要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包括春节在内的传统节日,是在岁时节令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岁时节令又是中国人在漫长的农、牧、渔、猎文明中逐渐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生产经验的结晶。中国旧历是一个阴阳并用历,不是纯粹的阴历,而是以阴历为主,又以阳历为辅的阴阳合历。因为旧历以阴历为主,所以从战国时代以来,我国的农历便有二十四个节气的设置,农民才能把握农时,才知道清明下种、谷雨栽秧等许多农事活动的安排也才有广大人民群众从幼儿时代朝夕所企望的,如春节、端午、中秋等那么多富有诗意的节日。两千多年来,中国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实践已经证明,二十四节气不是故弄玄虚的迷信,而是千真万确的科学。它已经成了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坐标和文化符号。
以中国传统春节为例,其形成便同农业生产紧密相连。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义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年,谷孰也。《榖梁传》桓公三年称:五谷皆熟为有年。年乃就一切谷类全年的成熟而言。春节,《后汉书杨震传》记杨震上疏: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燋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此处的春节,意为春季。古时以立春为春节。据传,中国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
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只要中国的农历不消逝而中国的农历绝对不会消逝,包括春节在内的传统民俗就不会消逝。春节民俗不会消逝,但春节若干民俗事象会发生变异,甚至消逝。春节民俗事象大概包括三部分:信仰、饮食、娱乐。春节民俗信仰,如祭灶、祭祖、过年的禁忌等俗信,在城市里,甚至在经济发达的农村里,特别在青年人群中,可能算消逝了!像走喜神方之类,从信仰变成了商业炒作;像正月初一朝庙上香,从传统的虔诚信仰变成了部分人群的盲目狂热!年节饮食文化传统的东西保留较多,但像亲自动手做年糕、打米酥之类变异了,吃的人少,更不必自家做,想吃,到商场去买!东西可能更高级了,但缺乏参与性,年的气氛自然淡化!娱乐部分最尴尬,传统的狮子、龙灯虽还有人耍,但规模远不如前;灯会虽然还年年办,但传统的手制彩灯、烟火架,已被以赚钱为目的之现代声、光、电摆设所代替,闪烁的霓虹灯影下,矫揉造作的流行音乐声浪中,似乎少了许多民的成分和俗的味道!再加之禁放烟花爆竹多年,除夕夜,如不想看春节联欢晚会,乐趣便所剩无几!
春节若干民俗事象变异或消逝的原因,现在一般归之于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然而这只是加速春节民俗急剧变异或消逝的外部原因。从内因来看,1949年以来我们一直把传统文化当成阻碍社会主义发展的堕力来扫荡,反复强调移风易俗;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立四新,过一个革命化春节等极左口号和行动,对传统春节民俗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在政治经济领域拨乱反正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怎样对待传统文化,特别对民俗文化是否也需要来个拨乱反正则缺乏足够的认识!很快,改革开放使外来文化不可避免地涌入神州大地。1960年代以后出生的多数人,他们从小就没有很好地接受过传统民俗文化的熏陶,不少人难免对五光十色的洋俗洋节趋之若鹜。对很多青年来说,不知道过传统年节,不懂得怎样过传统年节,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由于传统春节民俗的淡化,很多在春节期间展示的民间艺术也失掉了市场,一些身怀绝技的艺人,例如制作和耍弄狮子、龙灯的艺人,扎制彩灯的艺人,均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商家又不失时机地推出现代科技包装的娱乐方式和产品,加上现代媒体起劲地鼓吹,循环往复,一浪高过一浪。这样一来,春节若干民俗事象变异或消逝便更加不可避免啰!


面对岁时节俗这种变化的形势,我们该怎样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岁时节俗呢?我国文化部已经将我国的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以及二十四个节气打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10月中国端午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7年12月16日,中国国务院对外公布了经过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从2008年1月1日起,新增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春节放假3天不变。很多人以为万事大吉,保护在望,殊不知这主要还是一种防止外人抢夺的注册行为!距离保护和传承传统岁时节俗的目标尚远,千里之行,跬步方始,还有许多措施有待认真落实。我们认为:
第一,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特别要提高各级官员对包括春节民俗在内的中国民俗文化的认识。要使大家明白,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国人的生身文化,任何中国人都有她的亲子标记,都受过她的哺育和抚养,这种民族性是与生俱来的(钟敬文语)。中国人如不保护自己的传统民俗文化,就丧失了自己的民族性,就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第二,从舆论导向上划清封建迷信和民间信仰的界限,划清祭祖敬宗和鬼神崇拜的界限,划清良俗和陋俗的界限。这样,传统岁时节俗的信仰部分才会有合理存在的空间。
第三,对传统岁时节俗中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爱耍爱玩的娱乐方式,比如燃放烟花爆竹、社火活动等,要开放,不能因噎废食,一味禁绝。当然,对待春节燃放烟花爆竹一事,我们既要认识到它的历史民俗功能,又要清楚今天它的功能已经发生变化,其宗教意义淡化,甚至丧失了,而代之以新的娱乐功能。既然是娱乐,就应有节制,不能肆意浪费,甚至引起火灾而给社会造成伤害。正如明代冯应京在《月令广义》中所说:除夕,爆竹通宵达旦,所以震发春阳,阳消邪厉。今人遂以为戏(娱乐),而倾费争雄,殊失本意。
第四,文化部门,特别是基层文化馆,要大力创编体现传统文化风格的群众文娱节目,上山下乡,走上街头,深入学校表演。
第五,新闻媒体一定要走出商业的怪圈,宣传民族民间文化,鼓吹中国传统的年节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只要在全社会造成气氛,上行下效,包括春节民俗在内的年节民俗一定会得到保护和传承。
为了增加广大群众对中国传统岁时节俗的了解,提高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我们选择了春节(包括除夕、元旦、元宵)、立春和迎春、清明(包括上巳、寒食)、端午、夏至、七夕、中元、中秋、重阳、十月朝和下元、冬至、腊日和腊八、祀灶等十多个传统节日,比较详细地介绍其历史源流,民俗事象及其对于中国人生产、生活的关系和意义,也许对保护传统岁时节俗有所裨益!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