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家庭心理健康指南:解决孩子成长中的棘手问题
》
售價:HK$
65.8
《
创作经典
》
售價:HK$
140.8
《
西方殖民帝国的崛起(1492?1914)
》
售價:HK$
96.8
《
ChatGPT数据分析实践
》
售價:HK$
108.9
《
人格分裂手记
》
售價:HK$
54.8
《
并购与重组 : 理念、策略、流程、实战一本通
》
售價:HK$
74.8
《
分析论文集(分析哲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71.5
《
自主论:何为自主以及何以自主
》
售價:HK$
107.8
|
編輯推薦: |
◆展现1815年欧洲战场风云变幻
◆详细记录滑铁卢战役全部过程
◆总结了拿破仑和法军失败的经验教训
|
內容簡介: |
1815年6月18日的滑铁卢会战,直接决定了日后欧洲乃至世界的走向。战役的结局是反法联军获得了决定性胜利,结束了拿破仑帝国,拿破仑被放逐至圣赫勒拿岛,自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本书从拿破仑复辟写起,叙述了1815年4月至5月法国国内以及欧洲局势,重点记载了此次战役的经过:法军跨过国境,与普军进行首轮交锋;法军两线作战,在四臂村-利尼会战中对抗联军与普军;最终的滑铁卢(蒙圣让)会战则是核心篇章,细致描绘了滑铁卢战役的整个过程,总结了拿破仑和法军失败的经验教训。
|
關於作者: |
亨利乌塞(18481911),法兰西学术院院士,法国著名历史学家。19世纪80年代末,他专门致力于拿破仑军事史研究,1888年出版首部拿破仑军事专著《1814年法国战争史》,轰动法国,先后印刷不下46版。1893年至1905年间,推出1815年法国史三部曲,第一部内容讲述波旁王朝首次复辟,至拿破仑从厄尔巴岛重返法国组建百日王朝史事(1893),第二部即为《1815:滑铁卢》(1899),第三部讲述拿破仑二次退位至波旁王朝二次复辟后的白色恐怖历史。在写作拿破仑军事史期间,他于1895年当选法兰西学术院院士。著有《拿破仑的士兵》《近卫军至死不降,一个人的历史》《耶拿战役与1806年战争》《战士报国》《帝国近卫军》等。
|
目錄:
|
第一部分战争之路
第一章最后的帝国军队003
第二章战役谋划047
第三章首轮交锋057
第二部分利尼与四臂村
第一章6月16日晨间071
第二章利尼会战081
第三章四臂村会战097
第四章普军的撤退111
第五章联军的撤退126
第三部分滑铁卢
第一章布吕歇尔与格鲁希141
第二章滑铁卢会战:晨间战局149
第三章滑铁卢会战:上午11时30分至下午3时162
第四章滑铁卢会战:下午3时至晚7时174
第五章滑铁卢会战:晚7时至晚9时191
第六章溃退206
第七章瓦夫尔的战斗,格鲁希的撤退219
第八章评1815年战役234
附录
附录一三方战报257
一 法军战报257
二 英军战报263
三 普军战报268
附录二战役序列275
一 利尼会战(1815年6月16日)275
二 四臂村会战(1815年6月16日)291
三 滑铁卢会战(1815年6月18日)300
四 瓦夫尔会战(1815年6月18日19日)322
|
內容試閱:
|
译 者 前 言
滑铁卢的历史含义,无需赘述,即1815年6月18日的滑铁卢会战。这场会战,可以说直接决定了日后欧洲乃至世界的走向,因为它终结了一个帝国、一个强权和一个皇帝。
这位皇帝,拿破仑一世,此前凭借法国大革命的军事、政治遗产,将法国塑成了一个强权国家,将整个欧洲牢牢握于掌中;同时,拿破仑也将它据为己有,是为法兰西第一帝国。但是,这一切的代价是暴力,换言之便是战争。从马伦戈到奥斯特里茨,再到耶拿-奥尔施塔特、波兰第一帝国的霸权,是拿破仑用暴力夺得的;不仅皇帝尝到了甜头,他的臣民也笃信此道。
暴力不仅压迫着被征服者,也在透支着法国,一旦压迫、透支达到临界点,暴力便开始反噬拿破仑和他的帝国。1813至1814年,不堪重负的欧洲各国群起而攻之;另一方面,第一帝国渐而难以维持往日威风,军队逾战逾弱。最终,反法盟军进驻巴黎,皇帝黯然退位,被迫远走他处。不过,无论拿破仑还是法国,仍作困兽犹斗之状。于是皇帝回归,烽烟四起。滑铁卢,便是拿破仑以及法国的背水一战。
这是盖棺定论的一战,拿破仑战败,彻底丧失权柄;而法国,则在一片混乱中,默然易换了大王旗拿破仑的时代,第一帝国的时代,从此便湮于逝水。
巨人的陨殁,刺激了文学家、艺术家的细腻心思。文艺家往往会将神往之美,映射到一些大人物身上。而拿破仑的事业与人格魅力,恰恰激发了他们的浪漫遐想,进而汇集出了一个古典英雄的形象某种意义上还被赋予了一定的神格;而伟人、圣人、完人的失败,常常是悲剧性的,这更是引发了情感、灵感的决堤。这也就是为什么世人能够看到拿破仑不少的文艺形象,也能够看到不少关于滑铁卢的文艺作品。
但这种浪漫,说到底仍是借题发挥罢了。拜伦的诗歌,并非致敬拿破仑,而是某种对恢宏豪迈大时代的心驰神往,这是极为抽象的情感抒发。雨果、茨威格等人的小说,脍炙人口、引人入胜然而,论及拿破仑为何最终失败,他们却用一个又一个臆想的偶然事件加以解释,最终回到一己之见,而不是事实本身。他们试图用主观意愿去解释客观世界,终将是徒劳无功的;而他们的读者,思维也随之遁入了虚无。这些人则创造了滑铁卢的浪漫含义。
尽管浪漫解释不了历史,但正是文艺的叙事议论,混淆了多数人的视听,使得戏说、谣言得以传播,而事实却被掩埋。例如:法军骑兵突遭陷坑,老近卫军永不屈服,格鲁希的一秒一念一错,拿破仑疾病缠身难以指挥,等等。这里无意用哲学思辨讨论文艺与历史关系,以及历史的属性,但大多数人仍关注的是客观事实。尽管当中某些人无力抽丝剥茧、还原历史,但他们依旧渴望于此。同时,历史对于现实仍有相当的指导意义,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于是,亨利乌塞便写下了这部《1815:滑铁卢》。
亨利乌塞(Henry Houssaye,18481911),法国历史学家,法兰西学术院(Acadmie franaise)院士。早年研究古希腊史。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入伍参军,衔至中尉。他参加过数场战斗,表现英勇并被授予荣誉军团骑士勋章。战后,他再次投入历史研究之中,不过侧重点偏向了军事战争史。他潜心研究第一帝国的覆灭经过,重心放在了帝国最后两年的政治、战争史上。1888年,他出版了《1814:法兰西战役》。其后,他完成了《1815》三卷本的撰写。时至今日,《1815》三卷本,仍是研究拿破仑战争与滑铁卢会战无法回避的丰碑。
《1815》第一卷的主题是波旁复辟、百日王朝的法国、欧洲的政治史;第二卷则是主要记载1815年比利时战役、滑铁卢会战的前因后果;第三卷则叙述了波旁复辟后的历史。本书即为第二卷,《1815:滑铁卢》。
本书文起拿破仑复辟,详尽叙述了1815年4月至5月法国国内以及欧洲局势,乌塞将重点放在了军事方面。其后,细致记载了比利时战役的经过:法军跨过国境,与普军进行首轮交锋;法军两线作战,在四臂村-利尼会战中对抗联军与普军;最终的滑铁卢(蒙圣让)会战则是压轴篇章。在整个第二卷内容中,乌塞的功力有着淋漓尽致的表现。
《1815:滑铁卢》版本繁多,多达五十多版,译者从中选择了广泛认同的第三十一版。需要注意的是,滑铁卢会战中的一些细节仍处争议之中,请读者辩证阅读思考。在最后一章中,乌塞也进行很长篇幅的论述,也请读者阅读时留意。
由于篇幅有限,而原作注释内容非常之多,无法完全翻译其全部,敬请谅解。同时,译者结合时下学术界公认的成果进行注释,并在附录部分增加了战役编制以及战报内容。此项工作由高阳与陈劲光分两阶段完成。
本书由翻译组三人共同翻译完成,前面6章由高阳初步完成(同时确定了人名、地名的译法),中间5章由周执中完成,最后6章由陈劲光完成。陈劲光进行了终稿的校对修改工作,周执中把关校审,最终交付。尽管原定添加的第五十一版尾跋经研究终被删除,但依旧特别鸣谢陈展小姐对尾跋法语翻译的大力支持。
最后,特别感谢时代文艺出版社对此一译作的全力支持与耐心经营,感激之情在此难以一言而尽;特别感谢冬初阳先生,感谢他的全程鼎力协助;感谢吴畋先生、陈展小姐给予的学术、语言支持;又及,感谢彭柏安、李茂、谢南阳、张夏亚、柯哉、卢西府等。你们的长久支持,对于译者而言也是莫大的激励、鼓舞。
陈劲光、周执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