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字综理表
》
售價:HK$
217.8

《
礼法融通:中国传统离婚制度及观念
》
售價:HK$
86.9

《
城市群交通系统风险与应急管理
》
售價:HK$
204.6

《
华南主要观赏树木图鉴
》
售價:HK$
173.8

《
努斯: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8辑)--宇宙与自然:古希腊自然哲学诸面向
》
售價:HK$
85.8

《
沉疴:大明最后二十年的十三张面孔
》
售價:HK$
52.8

《
工程机械手册——钢筋及预应力机械
》
售價:HK$
360.8

《
何以中国·何以大唐:唐帝国与突厥斗争史
》
售價:HK$
85.8
|
內容簡介: |
对鱼类进行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基因定位等这些染色体研究技术都离不开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本书介绍了鱼类染色体标本制备的基本原理、制备技术、应用场景等,对认识和了解生物遗传组成、遗传变异规律和物种起源、进化及种族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指导意义。
|
關於作者: |
本书作者周贺、李雅娟等,系大连海洋大学职工。其中,李雅娟,从事专业为动物遗传育种。近年来,国家863项目鲍多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7完成人;三倍体皱纹盘鲍活体倍性鉴定上足触手,外套膜制备染色体标本,遗传学报,2002,29(6)第一作者。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学术论文类)一等奖。
|
目錄:
|
第1章绪论()
11染色体形态、大小及数目()
12染色体的化学组成及分子结构()
13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行为()
14鱼类染色体核型及带型()第2章鱼类染色体标本制备技术()
21体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
22胚胎染色体标本制备技术()
23性母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技术()
24鳍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标本技术()第3章鱼类染色体核型分析()
31原理()
32方法()第4章鱼类显带技术()
41AgNORs显带技术()
42CMA3DADAPI三重荧光染色()
43C显带技术()第5章鱼类原位杂交技术()
51原理()
52用具和试剂()
53操作步骤()第6章德国镜鲤和不同倍性泥鳅银染核型的比较研究()
61引言()
62材料与方法()
63结果与分析()
64讨论与结论()第7章杂交三倍体泥鳅染色体C带及rDNA序列的FISH定位()
71引言()
72材料与方法()
73结果()
74讨论()第8章眼斑拟石首鱼重复DNA序列的染色体定位()
81引言()
82材料与方法()
83结果()
84讨论()第9章鮸染色体的识别及核型特征分析()
91引言()
92材料与方法()
93结果与分析()
94讨论()
95结论()第10章黄姑鱼染色体识别与重复序列定位()
101引言()
102材料与方法()
103结果()
104讨论()第11章核糖体DNA在厦门白姑鱼和大黄鱼染色体上的比较定位()
111引言()
112材料与方法()
113结果()
114讨论()第12章杂交三倍体泥鳅GISH技术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121引言()
122材料与方法()
123实验结果()
124讨论()第13章不同倍性泥鳅鳍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的研究()
131引言()
132材料与方法()
133结果()
134讨论()第14章天然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鳍细胞系染色体组构成研究()
141引言()
142材料与方法()
143结果与分析()
144讨论()主要参考文献()附图()
|
內容試閱:
|
前言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一切生物遗传、变异、发育和进化的物质基础。对鱼类染色体的研究,不仅对认识和了解生物遗传组成、遗传变异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对于预测并鉴定种间杂交和多倍体育种的结果,了解性别遗传机制,确定生物的基因组数目,研究物种起源及相互间亲缘关系、进化地位、分类和种族关系等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鱼类染色体研究还能为杂交育种、染色体操作(多倍体育种、雌雄核发育等)提供直接的细胞学证据,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本书是一部鱼类染色体标本制备理论、技术及应用相结合的专著,也是我们二十余年在鱼类遗传与育种研究的部分成果的总结,既有基本理论,又有关键技术。全书共14章,绪论(第1章);鱼类染色体标本制备技术(第2章);鱼类染色体核型分析(第3章);鱼类显带技术(第4章);鱼类原位杂交技术(第5章);德国镜鲤和不同倍性泥鳅银染核型的比较研究(第6章);杂交三倍体泥鳅染色体C带及rDNA序列的FISH定位(第7章);眼斑拟石首鱼重复DNA序列的染色体定位(第8章);鮸染色体的识别及核型特征分析(第9章);黄姑鱼染色体识别与重复序列定位(第10章);核糖体DNA在厦门白姑鱼和大黄鱼染色体上的比较定位(第11章);杂交三倍体泥鳅GISH技术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第12章);不同倍性泥鳅鳍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的研究(第13章);天然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鳍细胞系染色体组构成研究(第14章)。相信本书将对从事鱼类遗传育种研究的工作者有所帮助,可供有关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学习和参考。
本书是以大连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徐其征、庄子昕、林忠乔、田萍萍、高养春、王玉生、刘博,集美大学硕士研究生郑娇、廖梦香、朱齐春、邹禹等部分研究结果为基础,加上最新研究成果编写成。研究工作得到日本北海道大学荒井克俊教授的帮助和指导,其出版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2650)项目的资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笔者对相关领域的理论认识不足,错误和欠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专家和同志批评指正。
周贺2018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