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自然之争:1600年以来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地区的环境史(新史学译丛)
》
售價:HK$
106.4
《
硝烟下的博弈:工业革命与中西方战争
》
售價:HK$
87.4
《
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识之旅
》
售價:HK$
66.1
《
知命不惧:从芝诺到马可·奥勒留的生活艺术
》
售價:HK$
110.9
《
Zemax光学设计从基础到实践
》
售價:HK$
132.2
《
全球化的黎明:亚洲大航海时代
》
售價:HK$
109.8
《
危局
》
售價:HK$
84.0
《
穿裙子的士:叶嘉莹传
》
售價:HK$
53.8
|
編輯推薦: |
《董康东游日记》又名《书舶庸谭》,为董康4次东游日本所记。日记记载在日所见的大量珍贵汉籍图书,与版本学研究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书中所记与日名流的交往,也可为近代中日交流史补充史料。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董康四次东游日本之九卷日记,这九卷日记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日记记载了董康在日本的访书过程,记录了董康在日本所见到的汉籍图书。董康本身就是一位有名的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自幼耽心古籍,在日本的访书过程中其重点主要在手抄本、宋元旧椠和民间戏曲小说三个方面。二是日记记载了董康在日本期间与日本名流的交往。三是日记中保存了很多史料可补史传之阙。如卷一之记英、美、日三国用庚款建设文化事业之经过,记北京文化会委员名单之不合己意等,有较强的史料价值。
|
關於作者: |
董康(18671947),同治六年(1867)生,江苏武进人。字授经、授金,自署诵芬室主人。光绪十五年(1889)中进士。历任法律馆提调、刑部主事、大理院候补推丞。宣统三年(1911),赴日本留学,学习法律。民国后,历任法律编修会副会长、北京政府大 理院院长等职。董康喜欢诗词,精通法律,家富藏书并兼治版本目录之学。所著除《书舶庸谭》(《董康东游日记》)外,尚有《课花庵词》《曲目韵编》《秋审制度》《中国法制史讲演录》《嘉业堂书目》(稿本)等,并曾于王国维、吴梅等校订《曲海总目提要》。
|
目錄:
|
点校说明(1)
卷一上(民国十五年十二月三十日至民国十六年
一月十五日)(1)
卷一下(民国十六年一月)(21)
卷二(民国十六年二月)(43)
卷三(民国十六年三月)(63)
卷四上(民国十六年四月一日至二十二日)(118)
卷四下(民国十六年四月二十三日至五月一日)(151)
卷五(民国二十二年十一月)(182)
卷六(民国二十二年十二月)(199)
卷七(民国二十三年一月)(229)
卷八上(民国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至五月六日)(246)
卷八下(民国二十四年五月)(274)
卷九(民国二十五年八月十九日至九月十五日)(304)
《董康东游日记》跋后(335)
自跋(336)
附录一四卷本胡序(337)
附录二四卷本赵序(341)
附录三四卷本自序(343)
附录四庚辰重印本傅序(345)
索引
人名(349)
书名(379)
|
內容試閱:
|
点校说明
《董康东游日记》又叫《书舶庸谭》,是董康的一部游日日记。董康,同治六年(1867)生,江苏武进人。字授经,又字绶经、授金,自署诵芬室主人。光绪十五年(1889)中进士。历任法律馆提调、刑部主事、大理院候补推丞。宣统三年(1911),赴日本留学,学习法律。民国后,历任法律编修会副会长、北京政府大理院院长、中央高等文官惩戒委员会委员长、全国选举资格审查厅厅长、司法总长、财政总长等职。民国十一年(1922)八月辞职,赴欧美考察实业。十五年(1926)十二月,因政潮波及,避居日本。翌年五月回国后,任上海法科大学教授,同时兼任北京法科大学教授。民国二十一年(1932)起,历任广东高等法院院长、伪华北国民临时政府议政委员会常务委员、汪伪国民政府政务委员会会员等职。抗战胜利后,曾被国民政府通缉,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卒于北京,终年八十岁。董康喜欢诗词,精通法律,家富藏书并兼治版本目录之学。所著除《书舶庸谭》外,尚有《课花庵词》《曲目韵编》《词曲丛刊》《秋审制度》《中国法制史讲演录》《集成刑事证据法》《嘉业堂书目》(稿本)等,辑有《千秋绝艳图》《诵芬室丛刊》等书,并曾与王国维、吴梅等校订《曲海总目提要》。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书舶庸谭》有四卷本和九卷本两个系统。九卷本是在四卷本的基础上赓续而成。四卷本是董康民国十五年(1926)十二月至十六年(1927)五月避居日本时所记。民国二十二年(1933)十一月,董康应日本中国法制研究会之邀,赴日本讲学,是行成日记三卷,即五至七卷。民国二十四年(1935)四月,日本东京汤岛孔子圣堂落成,日本斯文会邀请董康参加落成典礼,董康复有日本之游,又成日记一卷,即第八卷。民国二十五年(1936)八月,董康携玉姬赴日本避暑,再续成日记一卷,即第九卷。四次东游,共成日记九卷,此即我们今天所见之九卷本《书舶庸谭》了。
这九卷日记,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对此,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首先,日记记载了董康在日本的访书过程,记录了董康在日本所见到的汉籍珍版图书。董康是一位有名的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自幼耽心古籍,而日本之图书寮、内阁文库、静嘉堂文库等,又藏有大量汉籍珍版图书。董康在日本期间,做了大量的访求工作,而其访书的重点有三:一是手抄本,特别是敦煌卷子、手写本《文馆词林》等;二是宋元旧椠;三是民间戏曲小说。每观一书,董康则详记版式,存其题识,踪其渊源,使读者在七厄之余目睹异域所藏汉籍之概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董康对民间戏曲小说的访求为功甚巨,故胡适称之为近十年来搜罗民间文学最有功的人(见四卷本胡序)。从日本访书史的角度,我们可以这样认识这九卷日记的价值:它是继杨守敬《日本访书志》之后的又一部巨著,并开启孙楷第等专访通俗小说之先河。
其次,日记中记载了董康在日本期间与日本名流的交往。日本自古就是我国的友好邻邦,在日本,有许多热心中国文化、精通中国文化的人。董康游日期间,与他们过从甚密,或聚会宴饮,或过访畅谈,或切磋学问,或交流图籍,所有这些,在日记中均有记录。此为中日文化交流之又一佐证。
其三,日记中还保存了许多史料。有些史料为作者所亲身经历,可信度极高,亦可补史传之阙。如卷一之记英、美、日三国用庚款建设文化事业之经过,记北京文化会委员名单之不合己意等。日记中还保存了许多日本史料。如狩谷掖斋之墓志铭、紫式部传、空海传、仲麿传等。尤其是所记丰臣秀次传及其切腹仪式,尤其详细,为胡适所称道(见四卷本胡序)。
前面我们说过,日记有四卷本和九卷本两个系统。而四卷本与九卷本之前四卷在时间上是完全一致的。那么,两者是否有差别呢?将两者进行对读,不难发现,九卷本之前四卷在文字上有了一些改动。其一,九卷本前四卷中删除了四卷本中的一些敏感的政治问题;其二,增加了一些内容,如董康所作诗词、敦煌写本《神龙散颁刑部格》等;其三,部分文字上的略微改动。因而,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九卷本的前四卷就是四卷本原封的移入。
该书四卷本有戊辰年(1928)董氏自刻本和庚午年(1930)大东书局印本。九卷本则有己卯年(1939)季冬董氏诵芬室重校定本。这个本子在庚辰年(1940)又重印过,重印时增加了傅增湘的一篇序文,并附了《课花庵词》。本次整理,就是以己卯本为底本的。我们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 加新式标点,将原书繁体字改为简体字,必须使用繁体字的,则一仍其旧。个别异体字,也改为通行字。
二、 校勘。如原文显系误字,如使辽误为便辽之类,则径改而不出校;九卷本前四卷文字有误者,则以四卷本校之,出校记;九卷本后五卷有误而不能确定其误者,则一仍其旧,仅出校以存疑。
三、 编制索引。日记而无索引,其用仅及其半而已,为此,我们编制了人名索引和书名索引,以方便读者使用。
本书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有些材料又难以查对,加之整理者学识浅薄,故错误实属难免。望海内方家,不吝赐教。
在整理过程中,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刘晓东先生多所指正,赐教良多,特表谢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