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体使用手册3:自愈力的逻辑(全面解读身体面对疾病时的反应逻辑,学习更多有效的系列家庭按摩)
》
售價:HK$
61.6
《
素描简史:从文艺复兴到现代艺术
》
售價:HK$
436.8
《
智慧宫丛书028·神工智能 诸神与古代世界的神奇造物
》
售價:HK$
87.4
《
街头健身训练指南
》
售價:HK$
266.6
《
留学早规划
》
售價:HK$
76.2
《
文化的演化:民众动机正在重塑世界
》
售價:HK$
88.5
《
布鲁克林有棵树(孩子喜欢的阅读经典读本 基于真实生活的全球经典成长小说 走出成长困境 追逐梦想 人生励志 自我塑造小说)
》
售價:HK$
76.2
《
构建未来教育图景: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1. 《五百年来谁著史》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韩毓海的代表作品,自出版以来,广受关注,荣获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全国优秀图书排行榜榜首等诸多殊荣,并入选《中国高层领导荐书集萃》。
2. 2018年全新上市典藏版,采用布面烫金工艺。作者在原稿基础上三度修订,精益求精。
3. 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阅读《五百年来谁著史》这一探讨中国金融改革的经典之作,恰逢其时。
|
內容簡介: |
本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基层组织财政金融世界大势为三个支点,重新审视了公元150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进程,从地缘政治的变动、财政金融体制和政治变革的角度,重新回答了李约瑟之谜即近代中国何以落伍的问题,并进一步指出:理论与现实结合、政治与民众结合、财政金融制度与生产发展和民生结合,乃是中国复兴和中国道路的三个关键点。
本书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观点:诸如官无封建、吏有封建,国家组织能力,战争国债与资本主义体制,琉球及恰克图贸易对于中国发展的长远意义等,在党政干部、海内外学术界及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列2010年度全国优秀图书排行榜总榜*名(《新闻出版报》),并入选《中国高层领导荐书集萃》(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和2010年度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
關於作者: |
韩毓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著作获得的主要奖项有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并且两次获中国好书奖,三次获五个一工程奖。著作已被翻译为英语、日语、韩语、意大利语、荷兰语、尼泊尔语等多种语言。代表作包括《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和《马克思的事业:从布鲁塞尔到北京》等。
|
目錄:
|
2018 年版序言 III
第三版序言 VII
第二版序言 XXVII
第一版序言 XXXV
上篇 漫长的16世纪
导 语 003
第一节 无发展的增长与科学发展 011
第二节 历史与迷信 053
第三节 当中国称霸海洋 113
第四节 回首射雕时,万里暮云平 147
第五节 隆庆元年(1567),世界史的大转折 169
第六节 重写《甲申三百年祭》 203
第七节 黄仁宇为什么要讲毛泽东的好话 223
第八节 中国资产阶级的历史命运 259
小 结 中国道路与世界史问题 283
下篇 漫长的19世纪
导 语 309
第一节 重新思考19 世纪 315
第二节 中国为什么被打败 345
第三节 国债与资本 373
第四节 从康德到列宁 417
第五节 作为中国方法的《大同书》 471
第六节 出乎意料的现代性及其后果 525
注 释 555
|
內容試閱:
|
2018年版序言
本书第一版出版于九年前,这次再版,希望能够摆脱盗版流布的困扰,使广大读者能够更全面、更真实地评判本书的得失。借此,我对中信出版集团和广大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鲁迅希望自己的书速朽,因为那是写于黑暗中的东西,而作者渴盼着光明。他甚至说,今人之所以喜读《水浒传》,就是因为今日之中国,依然还处在水浒的时代。
毛泽东曾说鲁迅是圣人,而只是谦虚地说自己是贤人。我等虽皆是凡人,但生在了中国和中国人出头的时代。我虽然对自己的作品没有自信,但对生我之时代充满自信。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做中国的学问,比鲁迅他们那一代人要幸运得多。
1917 年,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说过一句话: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这里所说的高深学问,显然并不等于知识,因为没有思想的知识,既谈不上高,也谈不上深,不过就是流水账而已。
1927 年,陈寅恪在《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也说过一句话,叫作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块碑,现在就立在清华园中。
但是,无论怎样提倡文化、高标学问,生于蔡元培、陈寅恪那种时代,他们对于中国文化、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绝不会有我们今天这样的自信。王国维的自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出于对中国文化、中国制度之前途命运的绝望。
故陈寅恪在《王观堂先生挽词序》中方才如此沉痛地说:社会经济之制度,以外族之侵迫,致剧疾之变迁;纲纪之说,无所凭依,不待外来学说之掊击,而已销沉沦丧于不知觉之间;虽有人焉,强聒而力持,亦终归于不可救疗之局。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正如陈寅恪悲哀自嘲的那样,如果中国的制度已经毫无前途,则所谓中国文化、中国思想,究竟何枝所依,何事所凭?如果连中国都没有了,则研究所谓中国学问,也不过就是讨辞赋、寻章句而已。
其实,蔡元培、陈寅恪当年对思想与学问之自由的理解,有很鲜明的启蒙主义或德国古典哲学色彩,它的根源就在于所谓的人有自由意志,而所谓自由意志,在他们看来,也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在与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说,所谓人的自由意志的发展,不过就是指人类生产与交换能力的发展。人类在生产与交换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着自己的社会制度,因此,不研究社会制度的发展,思想和知识就没有着落、没有落脚点。
学问和思想从来就是附丽于制度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上其实并不存在所谓与社会现实相脱离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高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说白了其实就是生活在那个中国文明黑暗时代的读书人无地彷徨的无奈之语。因为那个时候,无论改革旧制度还是创造新制度的力量,都还尚不具备。
本书的主题是研究近代以来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通俗地说,就是研究近代以来中国的制度改革与革命。本书的主要线索是:从地缘政治变革的角度观察近代世界交往方式之变迁,从财政金融的角度思考顶层制度之改革,从基层组织的角度研究国家社会组织能力之革命。
我的学长袁纯清曾说,这本书的最大优点,就在于采取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
我既把他的话当作最大的褒扬,也将之视为学习和努力的目标。
今天看来,本书当然也有许多缺点与不足,而其最大的不足在于:考察名物制度的学者,并非现实中的实践者,而离开了波澜壮阔、艰辛曲折的生动实践,离开了饱含切肤之痛的斗争、付出、牺牲与收获,学问终归是纸上的学问,学者难免陷入迂阔和理想主义。我一向以为,历史上那些切中时弊的奏章、手札之所以比四书更具影响力,就是因为其作为破解现实问题的措施,比抽象的原理更有力量。
矛盾、变化是绝对的,而范式是相对的,从历史上看,我们不是一般地缺乏知识,而是缺乏有关行动的知识。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我今天深刻地感受到:写好一本书,与为国家和人民办成一件事,哪怕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件小事,比较起来,其价值相去之远,何啻于十百千万也。
在书里磨,与在事上磨,毕竟还是不同。本书之所以至今还有价值,就是因为它并不是一般的关于历史的著作,而是关于历史上的改革与革命的著作,它提供的是有关行动的知识,是有关历史运动的知识。
能写出一本50 多万字的书,我感慨、惊诧于自己青年时代的勇气与毅力。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那时可以数天连续通宵工作的我,可曾想到自己也有可怜白发生的时候?
一部学术著作是否有价值,并不取决于它是否符合当下手造的所谓学术规范,而在于它能否经得住历史的考验。所谓历史的考验,就是指面对那些历经历史沧桑而没有解决的问题。王安石的文章不可谓不多,但今天读来还能昭聋发聩的,不过就是《上仁宗皇帝言事
书》。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是否有价值不好说,但是,今天我们依然不能怀疑《上清帝第一书》的价值。
所谓学术生产也能创造出剩余价值的原因,庶几在此。
九年波澜壮阔的历程,对中华民族、对我们的国家来说是伟大的长征。学术不可能超越实践与变化,学术工作不过就是拼命努力去抓住历史变化的剩余而已。
开元爆竹第一声,铁马冰河入梦中,眼底战国成争鹿,天下英雄孰卧龙。五百年来重写史,两万里后再长征,众手扶起唐社稷,沧海横流东方红。
我希望自己能够保持青年时代那样的工作热情、那样的拼搏精神,希望自己能够跟上时代,永远不要掉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