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售價:HK$
66.1
《
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自传)
》
售價:HK$
76.2
《
绵延:文明分野与文化演进
》
售價:HK$
66.1
《
三神之战:罗马,波斯与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
售價:HK$
80.6
《
慢慢变富66招
》
售價:HK$
53.8
《
战国竹书复原综论
》
售價:HK$
98.6
《
走出内心的深渊:快节奏人群心理疾病与健康指南(原书第3版)
》
售價:HK$
77.3
《
趋势跟踪: 汤姆·巴索的交易谋略
》
售價:HK$
77.3
|
編輯推薦: |
本书收入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是专为中小学生朋友们课内外阅读准备的,版本完善,校勘精良。
|
內容簡介: |
★ 广泛传阅、家喻户晓的经典
★ 俄文原版插图
★ 语文新课标推荐课外阅读图书
★ 广泛传阅、家喻户晓的经典
★ 俄文原版插图
★ 语文新课标推荐课外阅读图书
《森林报》是作者作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的奠基之作,是写实的科普作品与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虚构的故事巧妙结合在一起的一部别开生面的儿童文学名著。首先《森林报》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报纸,而是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只是借用了报纸的名义,采用了报刊的形式,按照十二个月的顺序,根据不同时令季节里自然界万物的生活状况和面貌,将全书内容安排在十二期里分别描述,从而使作品的表现手段更加活泼生动,内容更为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以至不忍释卷。作者在书里不仅描写了自然界动植物千姿百态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规律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奇闻趣事,还写到了作为万物灵长的人对待大自然的不同态度以及他们和大自然的关系,无形中凸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作者将一个绚丽多姿的大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他们眼界大开,知识面大大拓展,进而通过愉快的阅读,潜移默化地在自己心灵里培养起对知识的渴望,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此次收入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特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制作,书前配有导读,书后有知识链接,以给青少年朋友以必要阅读指引和知识积累。
|
關於作者: |
作者:
维塔里瓦连季诺维奇比安基(18941959),苏联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出身于圣彼得堡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瓦连京利沃维奇比安基是极有名望的生物学家。出于对父亲的崇敬,作家比安基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创作了一生中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森林报》。比安基1959年6月10日在列宁格勒逝世,享年六十五岁。他的作品流行于世的,除了多次修订重版的《森林报》,还有作品集《森林中的真事和传说》(1957年)、《中短篇小说集》(1959年)、《短篇小说和童话集》(1960年)等。
译者:
沈念驹,1940年出生,曾任浙江文艺出版社编审,副总编。译有屠格涅夫、帕乌斯托夫斯基、比安基等作家的作品。
|
目錄:
|
目 次
导读1
致读者1
本报首位驻林地记者5
森林年7
森林年历9
森林报第一期:苏醒月(春一月)10
森林报第二期:候鸟回乡月(春二月)60
森林报第三期:歌舞月(春三月)100
森林报第四期:筑巢月(夏一月)143
森林报第五期:育雏月(夏二月)195
森林报第六期:成群月(夏三月)234
森林报第七期:候鸟辞乡月(秋一月)275
森林报第八期:仓满粮足月(秋二月)329
森林报第九期:冬季客至月(秋三月)367
森林报第十期:小道初白月(冬一月)398
森林报第十一期:啼饥号寒月(冬二月)440
森林报第十二期:熬待春归月(冬三月)472
知识链接507
|
內容試閱:
|
导 读
《森林报》是苏联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维比安基极其重要的代表作。在作家的祖国,无论他生前还是死后,这部作品一直长盛不衰,一版再版,深得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喜爱和热捧。不仅如此,就是成年读者也往往爱不释卷。不少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是青少年的中国人,尤其是不少当时生活在大城市的中国人,不会忘记从苏联翻译过来的《森林报》。虽然许多读者未必了解作者比安基其人其事,但是《森林报》里那些有关大自然中千姿百态的动植物的生动描写,书中蕴藏的丰富知识,以及猎人们的传奇经历,一定激发了他们浓烈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渴望,而且深深地留在了他们的记忆里。当时的许多读者可能主要是被书中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广阔无垠的知识海洋所吸引,来不及留意并思考隐含其中的主题。然而,当时序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人类对大自然过度的索取受到大自然愈益强烈的报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自然界的许多物种以惊人的速度趋于灭绝,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命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严峻地摆在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面前。而这个命题恰恰是本书所蕴含的主题。比安基八十多年前就在自己的创作里表现出如此高远的前瞻性,委实难能可
贵。所以《森林报》在时隔半个多世纪后在我国再度被翻译出版,自然就凸显出其非同寻常的、积极的社会意义。但愿中国未来的一代通过对本书的阅读,能促进自己树立起热爱自然、关注环境的理念。
本书作者维塔里瓦连季诺维奇比安基1894年2月11日生于圣彼得堡(苏联时期改名为列宁格勒)一个生物学家的家庭,自幼受家庭的熏陶,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种探索其奥秘的强烈愿望。他后来报考并升入彼得堡大学物理数学系,学习自然专业,显然是受到了家庭的影响。他在科学考察、旅行、狩猎及与护林员、老猎人的交往中留心观察和研究自然界的各种生物,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为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使他笔下的生灵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动人。1928年问世的《森林报》是他正式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标志。1959年6月10日比安基在列宁格勒逝世,享年六十五岁。他的创作流行于世的,除了《森林报》,还有许多以大自然里万物生灵为主人翁的中短篇小说,这些,同样是成年和青少年读者喜闻乐见的。
比安基的创作,旨在以生动的故事和写实的叙述,向少年儿童传授科学知识,激发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从小培养起热爱大自然、关注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森林报》虽然问世于1928年(此说据1962年俄文版《简明文学百科全书》,与本书《致读者》所说的1927年不符),但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一再重版(至作家去世后的第三年,即1961年已出到第十版),究其原因,就是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所宣扬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具有恒久不衰的生命力。如果说作家在中短篇小说中描写的主要是动物故事以及与动物相关的人的故事,那么《森林报》则向读者全面展示了自然界的大千世界。不仅如此,他还对
当时苏联全国各地的山川形胜和自然环境有生动的描述,使小读者在轻松愉快、饶有趣味的阅读中潜移默化地产生对祖国的情感。
《森林报》模仿期刊的形式,按一年中的十二个月分为十二期,结集成书。俄文原版在每一新版问世时都对上一版有所修订,内容或增或减,但基本栏目保持不变,所增减者仅止于原栏目内的篇目或新增栏目。限于篇幅,这次选入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时省略了部分栏目和篇章,只留取最精华的部分,好在每个栏目都各自独立成篇,彼此不相关联,丝毫不会对阅读造成影响。
本书也对有些关涉俄罗斯文化而为当今青少年所陌生的东西做了交代。例如圣彼得堡城区及近郊的一些地名或建筑,像彼得宫喀琅施塔得等等,没有到过那里的人可能觉得十分陌生,为方便读者对背景的了解,译文中做了注释说明。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原文中的某些本身就一词多义的词语,汉语中意译时无法表达其一词多义的特点,如葇荑花序与耳环这两个词在俄语里音形相同,如简单地按意思翻译,译文里是毫无关系的两个词,而本书俄文原著里恰恰把两个意思都用上了。有的词汇是某一学科的术语,不学这个专业的人未必了然,如黄道带,是天文学名词,行外人大多不知道黄道十二宫是怎么回事,更不知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与它的关系。这就是译者在译本中加了许多注释的原因。俄文原著中的极少注释标明了原注字样。
沈 念 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