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HK$
217.8
《
定言命令式:康德道德哲学研究(政治哲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129.8
《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售價:HK$
96.8
《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308.0
《
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209.0
《
不废风雅 生活的意趣(汪曾祺风雅意趣妙文)
》
售價:HK$
61.6
《
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新版)
》
售價:HK$
107.8
《
奶奶的半个心愿 “课本里的作家”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全新散文集
》
售價:HK$
41.8
|
編輯推薦: |
《叔本华美学随笔》是从《叔本华全集》的卷二、卷五中选取了贴近日常生活的12篇文章,这些文章独立成篇,讨论的话题有阅读、思考、写作、批评、语言学习、文体、音乐、大自然的美和死亡等。叔本华以准确的判断力、深邃的思考、质朴无华的文笔、言之有物诚实自然的风格,阐述了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
內容簡介: |
《叔本华美学随笔》里的文章独立成篇,讨论各种不同的话题,阅读、思考、语言学习、文学、历史、艺术、学问、音乐、大自然的美,等等,压轴的就是*触动人心、*引起人们关注的死亡问题。叔本华所讨论的这些话题,其素材都可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因此大众读者都可以与这位哲学家从所熟悉的事物一起出发,尽力登上云外的高处(叔本华语),领略从这位思想家的视角获得的视野。本书的文章并没有以生僻的题材让无缘涉足这些题材的读者难以分享和判断。正如叔本华在《论写作和文体》中说的:如果(作者所处理的)题材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接触得到甚至是相当熟悉,()那就只有具出色头脑的作者才可以写出值得人们一读的东西。作者越不需要借助其题材的帮助,()那这一作者所作出的成绩就越大。叔本华的这些话至为恰当地适用于本书的文章。
|
關於作者: |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Arthur ,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1788年2月22日诞生在但泽(今波兰格旦斯克)一个异常显赫的富商家庭,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叔本华家产万贯,但不得志,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25岁发表了认识论的名篇《论充足理性原则的四重根》。30岁完成了主要著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首版发行500本,绝大部分放在仓库里。53岁出版《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62岁完成《附录和补遗》,印数750本,没有稿费。65岁时《附录和补遗》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成名,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无力承受月桂花环。1860年9月21日在法兰克福病逝。
|
目錄:
|
论思考
001-012
论阅读和书籍
013-023
论历史
024-033
论文学
034-052
论写作和文体
053-096
论语言和语言学习
097-107
论判断、批评和名声
108-137
比喻和寓言
138-145
论学者和博学
146-158
论音乐
159-170
论大自然的美
171-173
论死亡
174-226
|
內容試閱:
|
《叔本华美学随笔》中的文章选自德国著名哲学家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的巨著《附录和补遗》和《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叔本华早在25岁就发表了认识论名篇《论充足理性原则的四重根》,并在30岁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一卷,内容涵括大自然物理世界的各种现象和人的精神现象。他在三十岁不到的年纪,就完成了这一透彻解释世事人生的思想巨著。无论古今,这都称得上是绝无仅有的奇迹。在这之后,叔本华继续写出《论自然界的意欲》、《论意欲的自由》、《论道德的基础》等著作。虽然如此,直到叔本华60多岁以后,世人才发现一个新的思想大厦就好像在一夜之间耸立了起来(《论判断、批评和名声》,下同),叔本华才幸运地亲眼目睹自己获得了应有的评价,亦即得到了赫赫名声。当然,对于叔本华来说,重要的不是名声这些外部显示,重要的是因为获得了赫赫名声,自己毕生劳动的成果就可以利用这名声更好地保存下来,更有机会发挥作用。这才是让一辈子都在追求真理、对自己思想的价值深信不疑的叔本华如释重负、老怀安慰的原因。另一方面,在其作品终于得到承认以后,这位老智者所表现出来的小孩子气的兴高采烈,却是让人感慨叹息。这是对人们的判断力一个多么严厉的指责。在这之前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他的著作无人问津,无人提起,无人批评,更加无人赞扬。但叔本华的整个遭遇,据他认为,非但不是异乎寻常,其实可以说是一个伟大思想者所必然碰到的教科书式(典型)的遭遇除非凭藉好得不能再好的运气,在这个人(思想者)的成就领域里,某些公正和有能力的评判者与这个人同时诞生。叔本华的遭遇完全印证了他在成名前所写的《论判断、批评和名声》里所描述的情形(他的著作都在成名前完成)。这是因为艺术家和文学家比思想家有更多表现的机会,因为他们拥有比思想家百倍之多的观众和读者群,而创作出伟大作品的人却是()长时间生活在默默无闻之中,但以此换来的却是晚年的赫赫名声。思想家的这种说怪不怪的悲惨遭遇,根本上在于正确的判断力就像凤凰一样的稀有,要等上五百年才得一见,同时,哲学家的著作给读者带来的不是娱乐,而只是教诲;要理解这些著作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并且,这类著作也要求读者在阅读时付出相当的劳动当然,渴望获得思想和教诲的人会把理解和赞叹伟大天才的思想视为至乐,而不只是娱乐,但这些毕竟只是少数的情形。甚至时至今日,在叔本华作为思想家早已奠定了权威的情况下,在其著作久已获得了必读书的名声以后,人们对待这位思想家的作品的态度也没有多大的改变。人们仍然就像叔本华所说的,总是阅读最新的,而不是所有时代中最好的(《论阅读和书籍》)。对于像叔本华这样的伟大思想家、这一不折不扣的天才(托尔斯泰的赞语),人们又真正知之多少?诚然,为数不多的人可能听说过或者读过介绍,透过简明、扼要的哲学史知道,还有这么一位悲观主义论者、消极的哲学家。但又有多少人分享过这位以发现真理为毕生己任的严肃哲学家奉献给我们人类的宝贵思想?有多少人是真正读过他所留下的名副其实的必读书?毋庸讳言,我所谓的必读书,只是对那些还有一点点兴趣了解自己、了解人类、了解这大自然的人而言。并且,我们不要忘记,叔本华很多作品所讨论的是日常、普遍的素材(他甚至从最平常、最实用的角度写作了《人生的智慧》),所用的语言又都平实得不能再平实。叔本华说过,人的可怜本性虽然在每一代人中都改换一下面目,但在各个时代仍然是相同、一样的,所以,高于自己世纪的思想者也就已经是高于其他的世纪,()高于人类结合叔本华的著作在当今无论何处仍备受冷落的实际情形,他的上述话语到底是否属于夸张?也正因为叔本华这里所指出的原因,我们就不会惊讶于为何他的文章在一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读来仍然是那样切中时弊,就好像他是为当今时代而写。他的著作向我们揭示了历久弥新这句成语的含意。
叔本华作为哲学家有一整套统一、完备的世界观。据叔本华认为,意欲(Wille)是我们人乃至这世界其他一切事物的核心,是自在之物;我们所看到的大自然的有形物质(包括人、动物、植物、无机体)都是基本生命力、自然力的载体,亦即意欲的载体;丰富多样的现象世界是意欲在各个级别客体化的结果。我们人类则是意欲最高级别的现象。意欲是第一,智力(认识力)则是第二,是派生的、为意欲服务(对此问题的论述参见本书《论死亡》)。叔本华的形而上学、认识论、美学和伦理学都建筑在上述的框架之上。所讨论的事物一旦放置在这深邃、宽阔的远景之中,经过叔本华透过现象的审视,事物的本质以及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就让人一目了然。例如,在本书的《论音乐》里,音乐中的四个声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与大自然的无机体、植物、动物和人其实有着一种平行的关系;音乐中的不和、和解,与我们意欲的不满足、满足原来还有我们不曾清楚意识到的关联。再有就是,叔本华用以阐释道理的精确比喻顺手拈来,把错综复杂事物之中的同一性(普遍性)也附带多方表现出来。确实,如果没有某种深邃的形而上学可提供更高的视角,那我们看到的永远只是事物表面现象之间最直接、最狭窄的关系,而无法深入一点解释哪怕是最简单的事情。正因为叔本华有着与生俱来的天才认识力和采用更高的考察视角,他对事物的看法才处处与常人有别,耐人寻味。对叔本华的音乐理论大为折服并深受其影响的德国著名音乐家瓦格纳,在无意中发现叔本华的著作以后,在一年之内把叔本华的《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上下两卷1000多页,从头到尾读了四遍。然后,他说出了这样的话:叔本华的哲学让我得以判断在这之前我还只是直觉上有所感觉的东西。(瓦格纳,《我的一生》)
这本书里的文章独立成篇,讨论各种不同的话题,阅读、思考、语言学习、文学、历史、艺术、学问、音乐、大自然的美,等等,压轴的就是最触动人心、最引起人们关注的死亡问题。叔本华所讨论的这些话题,其素材都可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因此大众读者都可以与这位哲学家从所熟悉的事物一起出发,尽力登上云外的高处(叔本华语),领略从这位思想家的视角获得的视野。本书的文章并没有以生僻的题材让无缘涉足这些题材的读者难以分享和判断。正如叔本华在本书《论写作和文体》中说的,如果(作者所处理的)题材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接触得到甚至是相当熟悉,()那就只有具出色头脑的作者才可以写出值得人们一读的东西。作者越不需要借助其题材的帮助,()那这一作者所作出的成绩就越大。叔本华的这些话至为恰当地适用于本书的文章。
本书除了讨论我们精神生活中最普遍的话题(当然,浑浑噩噩、没有精神需求的人并不这样认为)以外,叔本华的语言也是非常朴素和简单。叔本华这位语言艺术家(卡夫卡的赞语)就是他所倡导的文体的实践者。在《论写作和文体》里,他说,没有什么事情比写出无人能懂的东西更加容易,而以人人都可以明白的方式表达出重要、深奥的思想,则是最困难不过的;简朴不仅始终是真理,而且也是天才的标志。文体是因思想而变得优美;朴实的风格始终是为天才准备的礼服,正如赤裸是美丽身体的特权一样。读过叔本华著作的读者不管是否同意叔本华的观点,但对这一点起码不会有异议:叔本华的文章言之有物,观点鲜明、清晰。这样,叔本华深邃、丰富的思想就清晰客观地摆在了读者的面前,然后,读者就尽可以根据各自的思想能力而相应地理解或误解、赞叹或批评。
叔本华在《论阅读和书籍》里抨击过这样的现象:人们写出了评论古代()伟大思想家的文章、书籍,读者大众就跟随着捧读这些东西,而不是那个思想家的著作。我的介绍也就到此为止了,事不宜迟,就让叔本华在这本书里直接向我们说话吧。就像侍者端上了一盘热气腾腾、精美绝伦的食物以后,除了说上一句请慢用,该做的也已经做完。叔本华在本书的这两句金石名言,可以作为我们思想大餐前的开胃小吃,坏的东西无论如何少读也嫌太多,而好的作品无论怎样多读也嫌太少;阅读好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不要读坏书,因为生命是短暂的,时间和精力都极其有限(《论阅读和书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