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独学术:如何独立学习并拥有自己的创见
》
售價:HK$
54.8
《
变频正弦混沌神经网络分析与设计
》
售價:HK$
63.8
《
人性、股市与兴衰周期
》
售價:HK$
72.6
《
来自苏格兰的帝师:庄士敦爵士的生平与时代(1874—1938)
》
售價:HK$
96.8
《
海德格尔文集:宗教生活现象学
》
售價:HK$
151.8
《
案析口腔黏膜病学(第3版)
》
售價:HK$
391.6
《
光年
》
售價:HK$
79.2
《
面向2035特种加工技术路线图
》
售價:HK$
96.8
|
編輯推薦: |
《伤心咖啡馆之歌》,1、美国天才女作家麦卡勒斯,与杜拉斯齐名的“文艺教母”,海明威、福克纳之后,欧美文坛耀眼之星2、《时代》杂志(1923-2005)“百佳英文小说”。3、奥普拉读书俱乐部隆重推荐图书。4、装帧典雅又低调奢华,32开文艺雅致,无论视觉、手感还是阅读,都堪称经典之作。麦卡勒斯的小说里有种别样的孤独感,那种孤独感,是八月的午后,空荡荡的街上,白得耀眼的尘土,头顶有如玻璃般发亮的天空,一位枯坐在百叶窗后的女人,倾听来自大地深处的声音。麦卡勒斯笔下的人物并不美丽,甚至都是怪人。一个壮硕而并不漂亮的女子,一个卑微而有些自私的驼背,一个外表英俊内心却带着邪恶的男子,三个各不相同的人相互喜欢,注定成为一场不幸的恋情迷障。同样,炎热的南方小镇里两个卑微却相依为命的聋哑男子、热衷莫扎特的少女,不得志的黑人医生……他们依靠着彼此生活着,彼此牵系,又各自隐藏着秘密。在纷繁的尘世中,各人的终宿命,大抵都是孤独,即使处于恋爱中的人群,也深感那种唯有自己才懂得的卑微之爱。她的故事,写的也大都是这一类平凡的、卑微的琐事,流浪在异乡,挣扎着度日,破碎的恋情,对艺术的热爱……就像作者那些孤独的照片上,紧
|
內容簡介: |
《伤心咖啡馆之歌》是麦卡勒斯备受赞誉的中短篇小说集,以中篇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为著名。小说讲述了三个人之间诡异荒诞的爱情故事,以一种诡谲、神秘、荒诞的方式表达了一个与爱情一样永恒的人类主题——孤独,并且用爱的荒谬来印证孤独的必然。
|
關於作者: |
卡森·麦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20世纪美国重要的作家之一。1917年2月19日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哥伦布,17岁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22岁创作《心是孤独的猎手》。一生备受病痛折磨,15岁患风湿热,经历三次中风,29岁瘫痪。1967年9月29日逝世于纽约,时年50岁。卡森·麦卡勒斯著有《伤心咖啡馆之歌》《心是孤独的猎手》等多部作品,孤独、孤立和疏离的主题始终贯穿在她的所有作品中,并烙刻在她个人生活的各个层面。文泽尔,出生于武汉,常年旅居德国。著有以文泽尔为主人公的侦探小说系列,也是网络杂志《推理恐怖研究》的创始人兼主编,《南方都市报》、《城市画报》、《上海壹周》等特邀专栏作家,在武汉创办文泽尔书友会图书馆。其译作《丈量世界》是2015年外国文学榜的畅销书。此外,还译有卡森·麦卡勒斯的《抵押出去的心》(人民文学)等多部译作。
|
內容試閱:
|
“我们等待一位新作家出现,已经等了很长时间,如今终于出现了这样一位作家,是时候高呼‘和散那’了。”即使在第一批书评人开始为《心是孤独的猎手》高唱赞歌之前,此书作者卡森·麦卡勒斯便已被公认为“出版代理们朝思暮想的合作作家”了。她时年二十三岁,但经常被人们弄错年龄,认为她比实际年纪要小。在为小说封面所拍的作者照片中,她身穿一件男士白衬衫,看上去“像是个长时间没有好好睡觉的、昏昏欲睡的小孩子”。卡森·麦卡勒斯的神话便是这样诞生的,她“从一开始便是属于美国的传奇”。所有跟这部小说相关的书评,无一例外地对这位新作家的年龄,以及她“对人性的惊人洞察力”之间形成的强烈对比给予了关注。《荷兰斯杂志》担心“对于一个如此年轻的人而言,这般深刻的洞察力该是多么沉重的负担”;“就二十二岁来说,好得太过分了”——《纽约客》评判道。麦卡勒斯在三十岁之前完成了她大部分的作品,并且在她刚满五十岁时就去世了,从某种角度而言,她把自己锁定在了年轻时代——评论家们倾向于以这样的思路去思考麦卡勒斯。对于一些人而言,麦卡勒斯作为一名作家的重要性在于,她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在写一些以少女为主角的故事,她创作的时候,本身就带有少女们所独具的感性:永远十三岁,比如《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米克·凯利;或者十二岁,比如《婚礼的成员》中的弗兰淇·亚当斯。但是,卡森·麦卡勒斯远不止“一个人高马大、略显不平常的孩子,因为忙于在记事本上写东西而拒绝出门玩耍”那么简单。生于1917年,卢拉·卡森·史密斯在佐治亚州首府哥伦布一个受人尊敬的上层中产阶级家庭中长大,她是三个孩子中最大的那个。十三岁时,她放弃了女孩子气的名字“卢拉”,将更加中性的教名“卡森”正式作为自己的名字。她的母亲相信,她命中注定将会成名。在很长一段年月里,母女两人都坚信,这个勤学苦练且拥有无可辩驳才华的女孩将会成为一名钢琴演奏家。在经历过一系列与未确诊的风湿热相关的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之后,卡森意识到,自己缺乏从事表演事业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不管怎样,当她从高中毕业时便已设想到,自己最后或许会成为一名作家。最开始时,她曾以尤金·奥尼尔的风格创作剧本,但很快便转向了短篇小说创作。无论想在什么领域成名,都意味着先要到纽约去(至少卡森是这么认为的)——于是,在十七岁时,她选择了为期三天的蒸汽轮船旅程,北上前往纽约。故事的一个版本是,她原先计划在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音乐专业,却意外弄丢了自己所有的钱,因此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在另一个版本中,她一开始就已经决定学习写作了。无论如何,她在纽约找了一系列工作,包括餐厅服务员、打字员、舞蹈课音乐伴奏员,以及她自认为做得最成功的职业——兼职遛狗员。与此同时,她报名参加了哥伦比亚大学由怀特·伯奈特主讲的短篇小说写作课。在这之后的一年,她还参加了纽约大学由西尔维娅·查特菲尔德·贝茨主讲的,当时十分知名的虚构写作研讨会。贝茨对卡森的帮助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是以相当实际的方式,就哪些故事适合发表在具体哪本杂志上提出建议。例如,她认为《神童》(一个年轻钢琴家的故事,主角在十五岁时意识到,自己在十三岁时许下的承诺已经无法实现)适合发表在《故事》杂志(该杂志由伯奈特担任编辑)上,因为“这是一个在特殊领域内发生的故事,你很清楚《故事》杂志鼓励创作者们去满足读者的好奇心。”贝茨是对的,《神童》于1936年12月正式发表在了《故事》杂志上。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卡森回了佐治亚州,并在那里和李维·麦卡勒斯结了婚。两年前,她曾经和李维·麦卡勒斯见过面,两人结婚时,李维刚刚服完四年的兵役退伍——他在部队里担任文职工作。他们搬到了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市,在这里,李维找到了一份信贷调查员工作,彻底放弃了自己在写作方面的雄心壮志。卡森则选择继续创作,为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而努力。1938年,贝茨写信给她这位以前的学生,建议她参加霍顿·米夫林虚构创作大赛。麦卡勒斯为此准备好了一份故事大纲,还有已经完成的六个章节,以这部当时暂名为《哑巴》的长篇小说向组委会提出了申请。她赢得了比赛,签下了出版合同,并得到了500美元的预付版税。最初的故事大纲以及她早期的一些小说(大部分小说实际上都是在练习人物塑造、情境处理和主题编排,为她稍后写作更长的小说打下基础)在麦卡勒斯过世之后,由她的妹妹玛格丽特·史密斯编订并出版《抵押出去的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