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传播与流动:移民、手机与集装箱(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售價:HK$
109.8
《
大唐诡异录
》
售價:HK$
55.8
《
《证券分析》前传:格雷厄姆投资思想与证券分析方法
》
售價:HK$
134.3
《
当我点击时,算法在想什么?
》
售價:HK$
78.2
《
服务的细节136:提高成交率的50个销售技巧
》
售價:HK$
65.0
《
变法与党争:大明帝国的衰亡(1500—1644)
》
售價:HK$
96.3
《
大学问·中国的现代化:1850年以来的历史轨迹
》
售價:HK$
105.0
《
再造乡土:1945年后法国农村社会的衰落与重生
》
售價:HK$
93.5
|
編輯推薦: |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光辉灿烂。本社继*辑《历代名家碑帖临习技法精解》(31本)第25届金牛杯优秀图书银奖之后,现推出第二辑《历代名家书法珍品》(32本)。
本套丛书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第八、九、十届政协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许裕长担任主编,精选历代书法名家精品,如王羲之《兰亭序》、《十七帖》,孙过庭《书谱》、草书《千字文》等代表作。采用大8开,高清全彩影印,锁线装订,*限度地发挥图书的鉴赏功能。
|
內容簡介: |
《历代名家书法珍品》丛书共32册,精选历代书法名家精品,如王羲之《兰亭序》、《十七帖》,孙过庭《书谱》、草书《千字文》等代表作。采用大8开,高清全彩影印,锁线装订,*限度地发挥图书的鉴赏功能。
|
關於作者: |
许裕长,男,1953年出生,广东陆丰市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第八、九、十届政协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会长,广东省粤风书院院长、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广东画院特聘研究员,广东省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广东省海外书画交流会会长,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展览发表并获奖。
|
內容試閱:
|
张瑞图(一五七○一六四一),字长公、无画,号二水、果亭山人、白毫庵主等。福建晋江人,明代晚期的大书法家。张瑞图自幼好学,读书时就喜欢抄写经史子集,为日后在书法上的成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和大多数文人一样,张瑞图最初也希望在仕途发展,热衷功名。明万历三十五年(一六○七)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以礼部尚书入阁,晋建极殿大学士,加少师。崇祯三年(一六三○),权阉魏忠贤倒台,因其生祠碑文多为张瑞图所书,张瑞图被定为阉党获罪罢归。历经宦海浮沉,张瑞图避居故里,潜心书学,臻于化境。
明代书法的演变有三个阶段。早期受元代赵孟书风的影响,追求字体端丽柔媚、工整细秀,形成据主流地位的『台阁体』;中期以文徵明等为代表,书风俊朗,更多呈现出文人意韵,是端庄典雅的『吴门』书风;晚期即以张瑞图、董其昌、邢侗、米万钟为代表,突破前人桎梏,引领一代新风。
张瑞图虽与邢侗、米万钟、董其昌并称书法史上的『晚明四家』,然他的书风与邢、米、董三家迥然有别。明代『帖学』盛行,他的书法也从『帖学』入手。清代学者梁在《评书帖》中言:『张瑞图得执笔法,用力劲健,然一意横撑,少含蓄静穆之意,其品不贵。瑞图行书初学孙过《书谱》,后学东坡草书《醉翁亭》。明季书学竞尚柔媚,王王铎、张(张瑞图)二家力矫积习,独标气骨,虽未入神,自是不朽。』张瑞图还从六朝北碑中汲取了雄劲峻厚的笔法。近代学者张宗祥在《书学源流论》中言其『解散北碑以为行、草,结体非六朝,用笔之法则师六朝』。张瑞图擅长真、行、草等书体,然其成就最大的还是草书。他崇尚『狂草』派书风和讲求厚重力度的『苏(苏轼)体』笔法。用笔只在露尖的侧锋上作横截翻折的动作,从而造成一种激荡跳跃的声势和剑走偏锋的感觉。他的作品不同于有明以来姿媚的书风,趋向于尚丑、尚狷狂的个性精神。梁在《承晋斋积闻录》称其书法『圆处悉作方势,有折无转,于古法为一变』。
明代晚期的书风背离赵孟柔美书风的影响,结体支离欹侧,笔墨随兴而运,肆意挥洒,棱角毕露,崇尚个性的张扬和精神世界的表达。这种『以丑为美』的特点,在张瑞图的书法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他的字结体狂怪,甚至难以辨认。不少用笔纵放无度,犹如画符。据清代书画家秦祖永在《桐阴论画》中言:『张公画罕见,书幅甚多,相传张系水星,悬其书室中可避火厄,亦好奇者为之。』这是说张瑞图书法很怪,竟可作祛灾的符录。
张瑞图的艺术风格,可以说是时代嬗变的产物,对清代早期的书法艺术形式影响深远。当代书法家陈振濂评论张瑞图的书法,指出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将点画线条化,然后用侧锋翻转代替传统的圆转笔法,并将各个单字的扁与长拉开距离,造成震荡冲折的节奏感,让笔气喷薄逼人,再加之连绵的「一笔书」,以成滔滔不绝的气势』。
张瑞图勤笔不缀,创作甚丰,传世作品主要有《醉翁亭记》《送康侯杨外孙北上七篇》、草书《千字文》《桃源洞口诗卷》《前后赤壁赋》、行草书《杜甫诗册》《言志书卷》、行书《论书卷》《燕子矶放歌》《桃花源记》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