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战国竹书复原综论
》
售價:HK$
98.6
《
走出内心的深渊:快节奏人群心理疾病与健康指南(原书第3版)
》
售價:HK$
77.3
《
趋势跟踪: 汤姆·巴索的交易谋略
》
售價:HK$
77.3
《
滚滚红尘(《滚滚红尘》电影原著)
》
售價:HK$
54.9
《
罗马之变(法语直译,再现罗马共和国走向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
》
售價:HK$
109.8
《
自然之争:1600年以来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地区的环境史(新史学译丛)
》
售價:HK$
106.4
《
硝烟下的博弈:工业革命与中西方战争
》
售價:HK$
87.4
《
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识之旅
》
售價:HK$
66.1
|
編輯推薦: |
1.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贴近生活现实,有一定的社会指导意义; 2.本书通过一个个故事来展开叙事,兼具专业性和可读性。
|
內容簡介: |
《非洲人在广州:跨境迁移者的口述史》一书聚焦于广州地区的非洲裔跨国流动人口,研究者采用田野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通过与来穗非洲商会领袖、普通经商者和打工者等不同类型的个案的接触,渐次获取和整合了这个特殊群体在迁移、流动、聚居、商贸、生活、婚恋以及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原始访谈资料。进而在社会经济变革和文化变迁与重构的背景下勾勒出外国流动人口在中国的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图景。
|
關於作者: |
作者:王亮;张庆鹏
王亮,女,1972年生,甘肃天水人,社会学博士。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社会保障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导师,广州市开心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理事长,中国社会学学会会员,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应用社会学。张庆鹏,男,1982年生,山西交城人,心理学博士。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讲师,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员,中国社会心理学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文化与社会心理学。
|
目錄:
|
故事1:非洲人的中国淘金梦
1.1走出非洲,走进中国
1.2链式迁移,进入社区
1.3文化接触,多元淘金故事
2:广州城市印记
2.1广州城市影像
2.2过客眼中的广州人
2.3他者融合的居住地故事
3:小非洲聚居区的形成过程
3.1聚居的基础全球化背景下的族裔经济集群
3.2流动下的文化混搭生活方式的移入和再造
3.3重构中的小北他国土地上的新家园生活篇(从立足到生存:社会适应的文化逻辑)故事
4:族群认同下的社会网络重建
4.1关系网的建立和维持
4.2社会支持的类型和特点
4.3社会网中的互助与竞争故事
5:身在异国的宗教生活
5.1异国他乡的虔诚信徒
5.2宗教生活中的神圣与世俗故事
6:你所不知晓的中非跨国婚姻
6.1涉外婚姻的现状与隐忧
6.2焦虑的中国配偶
6.3中非混血儿童的身份困惑工作篇:(从经济到文化:群际互动下的发展脉络):故事
7:移动中的都市过客
7.1中非跨境流动:形式、特征与问题
7.2流动中的群体:预期、困惑与诉求
7.3高流动条件下的现代性获得故事
8:我的求学故事
8.1留学中国的目的和动机
8.2中国大学的印象与收获
8.3留学生涯中的苦与乐故事
9:经商
9.1中国商品的魅力与优势
9.2多变环境下的角色定位:国际小贩还是跨国老板
9.3族群认同下的盈利模式:独特的外国人聚居区经济
9.4全球化变局下的抉择:离开还是留下?服务与管理篇(互联网文化的双向整合模式):故事
10:中国人眼中的非洲人
10.1来自商户的访谈
10.2来自社区居民的访谈
10.3文化碰撞下的跨国交流故事
11:涉外人员服务平台
11.1中文学堂:提供服务,传递关怀
11.2社工介入引导社区融合
11.3涉外服务中的救助案例故事
12:专家眼中的涉外管理
12.1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12.2如何管的住?依法管理是关键
12.3传统警务管理非传统服务管理
|
內容試閱:
|
《非洲人在广州》以丰富的田野访谈资料和作者本人在小北社工机构的服务经历,以故事性的结构,夹叙夹议的形式,从多方面描绘了在穗非洲人的经商、留学、家居、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生活。该书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多样化与全景性。全书力图以多人的经历及多声部的表述,从多种角度来呈现广州的非洲人的生活概貌;同时,在书中展开的十二个主题性故事中,涉及了广州的非洲人经商、留学、信教、婚姻生活、儿童教育等方面;也描述了他们与当地人的交往,彼此之间的观感,涉外社工机构对他们的帮助;在书的末尾,还包括了对外国人在穗管理模式的评价与建议等。全书涵盖范围广,涉及在穗非洲裔居民的衣食住行,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记录了他们的奋斗、挫折与希望,主客文化之间的接触与碰撞,适应性问题的挑战与多渠道应对方式;2)生动与具体。族际交往是《非洲人在广州》一书的叙述要点,不少非裔与当地人交流的情节,记录详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跨文化过程中,一个广为人知的现象就是偏见stereotypes, 即人际关系中形成的对认知对方的刻板印象,这些刻板印象不一定完全是消极的却经常可以左右一群体成员对另一群体成员的态度或行为。3)洞察与反思。广州的非洲人聚居区,从2003年开始形成,在2004-2007年间达到鼎盛时期,近年来,因为商品价格、汇率、关税、签证的变化,以及中国商家在非洲大陆市场的积极参与、非洲国家自身的内乱等问题,在穗非洲人社区呈规模缩小的趋势。国际物流的大趋势,规范的集团化、企业化经营形式,市场经营与商品流通体制的完善,都对在穗非洲人类似80-90年代在俄罗斯的中国倒爷的经营方式提出了挑战。《非洲人在广州》一书对非洲的倒爷型经济在穗的表现形态、兴衰的成因作了简明扼要的分析,并且从管理的层面与文化适应的双重角度,分析与反思了现行涉外管理流程的积弊,提出了对穗非洲人以法治理,加强社工机构的参与,以服务促管理的构想,从多级层面提倡政府与非政府机构、以及社区的积极参与,进一步增强涉外工作的专业平台与科学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