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HK$
79.4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HK$
87.8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HK$
705.6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HK$
74.8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HK$
78.2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HK$
92.0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HK$
66.7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HK$
92.0
|
編輯推薦: |
◎讲述辛亥人所见的辛亥革命,呈现革命与日常的有关与无关。辛亥的历史舞台,登场的不仅有斗法的孙中山、袁世凯,也有满族权贵端方、士绅代表张謇,更有学童沈从文、少年叶圣陶、热血青年蒋介石、师范校长周树人
◎ 地域化的辛亥。辛亥革命不是一蹴而就的,怎样从武昌一地的举义变成各省参与的革命,辛亥革命不是一场严密规划的暴力行动,有的省随波逐流,有的省恶斗连连,有的省波澜不惊,作者为我们铺展了一幅观察辛亥革命的全景画面。
◎ 个人化的辛亥。作者特别关注大时代中的小人物的命运。他们对革命的理解是有限的,他们对革命的参与是千差万别的,但革命在他们生活留下的影响却有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显现出来。很多在公众印象中与辛亥时段无关的著名人物,其实辛亥都是他们人生中不可忽略的片段。
◎细节化的辛亥。作者的写作野心之一,就是想尽可能多的记录与讲述辛亥革命中的生活、事件细节。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武昌举义写到清帝退位,重点着墨于各省的独立过程。辛亥革命不是一蹴而就的,各省的光复经历了截然不同的过程,有的流血暴动,有的平稳过渡,发挥主导作用的,也不尽是革命党人。作者强调回到历史现场,以诸多具体的人物入手,重现辛亥人看到、听到、
感受到的辛亥革命,依据的材料多为当时的报刊登载、日记、回忆录等,抛开宏观的意义,以微观的视角挖掘这场近代史上的重要变革,呈现其中被忽视、被遗忘的细节
|
關於作者: |
杨 早
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话题》系列主编,阅读邻居读书会创始人之一,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近年主要关注中国近现代舆论史与文化史、当代文化研究等。
著有《纸墨勾当》《野史记》《说史记》《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等,编有话题年度系列、《沈从文集》、《汪曾祺集》、《六十年与六十部:共和国文学档案》等,译有《合肥四姊妹》。
|
目錄:
|
引言 哪一根稻草压垮了骆驼
三位北京客的辛亥年
让子弹飞
天下未乱蜀先乱
袍哥革命
断了皇帝的后路
绅士与会党
湖南的人头
娘子关
汪兆铭与袁世凯
完成革命
一锅夹生饭
要共和,不要革命
苏北杀人事件
为秋瑾报仇
休言女子非英物
陈胜变了荆轲
外来的和尚
列强围观下的战争
大清了,民国了
后记 《民国了》是一份读书笔记
|
內容試閱:
|
后记 《民国了》是一份读书笔记
《民国了》2012 年出版后,我接受了许多媒体的采访,大概,嗯,刚数了一下,有五万余字,简直快又是小半本书了。
360 度无死角被追问之后,我对于这本书的感想基本已经说尽。我倒是想把这些采访内容全放在新版的书后,一来无必要(里面重复内容亦不少),二来太自恋。自恋是要一点的,多了就不好。
于是我把这些内容甩锅给本书责编,请她凭己所好,精选出不到三千字的内容,作为《民国了》新版的代后记。我想,也就够了。
在《民国了》的末章,我引了大清最后的侍从武官唐在礼回忆录里的一句话:很多人只知共和,但是这个共和怎样共法,怎样建立新局面,新局面究竟如何,谁也不知道。
这个疑惑也是当时走笔至此,我自己的疑惑。于是在《民国了》交稿后,我花了一年时间抄 1912 年《申报》,得一百多万字。我不要看史书里的提纲挈领,我想借新闻里的庞杂与即时,体会当时人的信息世界,也藉此观察民元的社会、细节与人物。
所以《民国了》是有续集的,书名大概是《共和是》,只是还没写完(哭脸)。读到这里,还没有对本书失去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一下哈。
感谢为《民国了》付出努力的人,刘雁、高磊、王楷威、于飞。感谢邀请我做访谈的媒体,请我去做活动的书店,还是给我写书评的朋友,恕不一一具名。
感谢出版方后浪出版公司。新版里的绘图者是绿茶,能找好朋友做这种事真是爽,不给钱还能紧倒催。感谢封面设计师。
这次就这样,下本书再见。
问: 书名《民国了》,让我想起老舍话剧《茶馆》里的一句台词 :人家都给咱改了民国了!您用这样一个书名,用意是什么?又是因为什么写这本书的?
答: 民国了是当时社会的常用语,光复了,剪了辫子,用了新历,用鞠躬握手代替请安跪拜,大家都会说一句民国了。民国之代清,不是简单的朝代嬗变,而是从法理与观念上肯定了民的至高无上。民代君治,是当时主流的共识。
然而,如何打造一个真正的民国?如何做一个真正的民国国民?连孙中山、黄兴等人也模模糊糊,更不要说张謇、袁世凯、赵尔巽了。所以民国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这里面出现了很多的可能性,也湮灭了很多的可能性。
我自己对《民国了》的定位,是一份读书笔记。我从 2010 年 8 月开始读辛亥材料,读了年把时间,比不上专业研究者涉猎广,但基本材料大抵过眼。里面有很多我觉得新鲜的故事与细节,我就把它们写出来跟读得比我少的那些同好分享一下。当然我自己的眼光、兴趣也融进了叙述之中。所以这是一本很趣味化的笔记。
纯粹的史料不是历史,历史是对史料的叙述。在这个意义上,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的叙述都受制于叙事者的学养、经历、立场以及时代。我个人很反对说历史有什么用。历史没有什么用,历史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历史上每一个事件发生的环境不一样,不可能根据历史上的相似事件帮助你解决当下出现的问题。既然如此,为什么大家还那么喜欢历史而且研究历史?因为人类有回溯过往的本能。还有一点,历史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自己的定位,根据历史可以知道我们从哪儿来,为什么这样,有可能会怎么样。
问: 这本书要向读者展现一个什么样的辛亥?
答: 首先是地域化的辛亥。中国这么大,而且 1900 年之后各省对中央的离心力非常强。因此辛亥绝对不该做一个整体化的理解。大部分的史著都喜欢将辛亥中国当作一个整体,除了保路四川、首义武昌这些绕不过去的节点外,焦点往往集中于北京、南京(还有上海)的双方高层政治。
其次是个人化的辛亥。在看材料时,我特别有兴趣关注大时代中的小人物的命运。他们对革命的理解是有限的,他们对革命的参与是千差万别的,但革命在他们生活留下的影响就有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显现出来这样的个人命运变化让我着迷。
再次是细节化的辛亥。虽说与辛亥相关的书汗牛充栋,但除了原始材料外,我还没见到一本书提供这么多的生活、事件细节。写作《民国了》的野心之一,就是想尽可能多的记录与讲述这些细节。
问: 通过这本书,您想表达的东西是什么?
答: 《民国了》所写大致是从武昌首义到清帝逊位这四个月中,数个重点省份与地区的故事。当然也包括某些前史,如秋瑾、徐锡麟等。其特色是历史新闻化,即用新闻特写的方式来书写这段历史,关注从前的主流历史有意无意忽略、遮蔽、摒弃的人物与细节,希望能为易代之际的中国拼图,贡献一种不同的叙述。
具体来说,这本书的主要材料来自历史文件、日记、回忆录甚至小说,本书并没有什么独家材料,这本书的写作重点是叙述方式,我尽量试图还原现场的气氛,以及那些历史关键时刻的可能性,还有就是私人视角中的时代巨变。比如我并不太刻意去写那些大人物如孙中山、袁世凯、黄兴、黎元洪,反而更关注那些参与历史的小人物,一位士兵,一名学子,或是一些有代表的模式,比如四川一个县是怎么完成独立光复重建政权这件大事的。
以第一章为例,章名为三位北京客的辛亥年,选了恽毓鼎、郑孝胥、吴宓三个年龄、身份相去甚远的人,写他们的辛亥年。选这三个人的原因,一是因为他们都有很完整的日记记录;二是这三个人都远离革命核心,又各有代表性,他们的生活与观感,其实更能反映革命之外又关心革命的各阶层的状态;三是三个人的政治立场分别近于保守派、立宪派与革命派,这三种立场基本可以概括当年中国的主要思潮。这一章也并不是只写这三个人与辛亥事变相关的见闻想法,而是力图将之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让读者可以看清,革命与日常生活的相关与无关。
问: 《民国了》里面有一章让子弹飞,提到刘同一不小心点燃了火药使事情败露,之后武昌匆忙起义。惯常的宏大历史叙事会关注一种必然性,这些看上去不太靠谱的偶然
性往往被解释成曲折道路的一部分,这些环节成了小节。你怎么看待这些偶然性?
答: 你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所写的这个时段里肯定有不同可能性,不可能说它再来一遍还是这么发展。我们以前说历史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我们作为现代人作为后人不要那么骄傲,不要以为你隔得远就能把这个事情看得清楚。
实际上你是在拿到结果后,再推导原因。比如从来都是把黄花岗起义说是辛亥革命的先声,但从当时的状态看起来,黄花岗跟武昌起义没有什么关系,没有唤起广大民众的意识,就是单纯的暴力事件。
武昌起义肯定是一个偶然,可以找出很多变量,如果端方不入川会怎么样,如果四川不爆发保路运动怎么样,但清政府始终解决不了跟社会之间重建默契这个根本矛盾。自从太平天国以后形成了内轻外重、汉人当权的局面,满人第一需要向西方学习,第二需要收权。这两个东西谁先谁后,满人在整个国家失去信誉的情况下,这种改革急还是缓?在那个环境里面非常非常脆弱的火花就可以燃起大火,周围全部是干草,这个大事实不会变化,问题是谁来点燃这个火,正好武昌起义。
问: 在《民国了》之中,我们注意到很多细节写得很传神,仿佛您本人就在事发现场,那么这些细节的还原究竟是基于史实,还是您个人的合理想象?
答: 我基本上可以保证,书中每一个细节都有出处。但我在处理的时候,不是原文照录,我会基于文本,做一个氛围的想象,给它描上一些背景色。因为我写史的目标不是求真,而是求活,我希望我的读者能获得某种现场感,觉得这些历史事件并不冰冷,它们可以借助我们共同的想象在脑海中复活。
《民国了》里面大量使用回忆录,回忆录其实很多是后来追忆的,其中会出现很多变异,因为自己的利益、记忆的模糊等因素,会把事情叙述的不太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想探究真实是非常困难的,尤其在细节问题上。我比较关注的是事情是怎么被传说的,这个事情本身可能重要但那不是我关注的重点,我关注它在传说中是怎么被叙述的。以前很多人说笔记、回忆录有它的不可信之处,有意思在于他为什么这么说,不在于他说什么,而在于他为什么把这个事情说成这个样子,把事情说成这个样子是要满足什么样的心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