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TensorFlow自然语言处理及应用
》
售價:HK$
75.9
《
信托法(第五版)
》
售價:HK$
184.8
《
敦煌究竟有多美
》
售價:HK$
97.9
《
我在唐朝穿什么(图解中国传统服饰 服饰搭配 汉服研究 古代服饰)
》
售價:HK$
96.8
《
优化你的2小时 : 基于神经科学和能量流的时间管理方法
》
售價:HK$
54.9
《
经典与经学
》
售價:HK$
85.8
《
颧种植理论与临床
》
售價:HK$
437.8
《
《胡适留学日记》汇校本(全四册)
》
售價:HK$
748.0
|
編輯推薦: |
在我眼中,佩蓉她是一位智慧、美丽、丰盈的女人,同时,她也是这样的妻子和妈妈。二十多年前,她为着刚出生的孩子而放下自己的事业,做起了全职妈妈,这一做就是十几年。她用这十多年的时间陪伴自己的三个男孩慢慢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她自己也变得越来越从容和自信。
她的智慧和经历现在已经成为万千女人、万千中国家庭的祝福,而且这祝福还在不断地延续和传递,借着她的书,以及她和她的家的见证与分享。
说实话,她和家人的幸福真的很让人羡慕,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他们能做到的,其实,我们也能做到。愿我们都有一颗丰盈的心,智慧地建造家庭,给我们的家和周围的世界带来福杯满溢的祝福。
|
內容簡介: |
不要等到孩子无法改变时,才想起改变自己;
不要等到亲子关系陷落时,才想起改善婚姻;
唯有父母内心丰盈,才能给孩子和家庭带来真正的安全感!
面对这个浮躁的世界,父母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心态常常是焦虑、恐慌和盲目的,这也使得孩子们在巨大的压力下感到窒息。
作者在本书中所提出的丰盈心态养孩子,是一种教育观念的更新,帮助父母以从容、优雅与自信的心态来养育孩子。
作者有中西文化教育的双重背景,对家庭教育的观察有着跨文化的视野,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与纷繁的现象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给我们和我们所在的世界带来深刻的启发。比如,家是*基本的社会单位,它要有自己的家庭价值观和使命,并且要将这样的价值观和使命传递出去,影响甚至改变世界。再比如,品格是根,与世俗的观念相反,我们要培养的是有品格、有深度的孩子,而不是只关注外在的、更容易看见成果的事情,这意味着你可能要承受来自外界的压力,甚至会让你质疑自己的选择,但这却是一条对的路,值得你勇敢和确信地坚持下去。
|
關於作者: |
蒋佩蓉(Rossana)
集中美教育专家、儿童礼仪及成长力培训专家、国际商务礼仪培训专家于一身,有着很多闪亮的头衔;毕业于麻省理工,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曾任职过多家世界知名跨国公司,也曾任麻省理工中国总面试官。然而,最让佩蓉自豪的身份却是先生的好太太、三个儿子的好母亲,以及年轻女性的妈妈导师。
从麻省理工高才生到企业高管,从全职妈妈到妈妈导师,她始终坚持自我学习、自我成长,并一直奉行分享和服侍的理念。她和她的书、她的家,如光似盐地释放着祝福。
著有《佩蓉的妈妈经1:母亲自我成长必读胜经》《佩蓉的妈妈经2:智慧妈妈12商》《佩蓉教孩子学礼仪》《佩蓉谈商务礼仪和沟通》《丰盈心态养孩子》《下一代的竞争力》,与丈夫合著《给孩子一个间隔年》《人生休止符》等。
|
目錄:
|
致父母 来自MIT 的一封家书
推荐序 丰盈心态养孩子,养出国际竞争力
自 序 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世界
第一辑 丰盈心态成就孩子最棒的4Q
绪论
智商
智商理论篇
智商与智慧商
保护孩子被蚕食的睡眠
正确答案不是唯一 批判性思维
小心论文抄袭
创造力所需要的发散思维
创造力需要毅力
跟逻辑思考对立的横向思维
连点成面的T 型人才
有益处的网络游戏和资源
智商应用篇
游戏化的学习更有效率
在家训练孩子的批判性思维
在家训练孩子的发散思维
在家训练孩子的横向思维
情商
情商理论篇
情商的定义
合作精神
在课外活动中培养高情商
学礼仪是提高情商的好工具
做好朋友,找真朋友
寒假,我们做什么
情商应用篇
家庭是孩子最好的情商教室
孩子两岁时的叛逆期:该恐惧,还是该庆祝
青春期:解读孩子的第二个叛逆期
逆商
逆商理论篇
逆境商数AQ
挫折是成长的机会
打好自己的生活牌
冒险精神
激情胜过才智
取舍的痛苦:甜美果子的秘密
父母示弱的艺术
拥抱我们的软弱
压力是暴君还是工具
逆商应用篇
抗逆能力,从延迟满足开始
培养抗逆能力,不是当鹰爸
品商
品商理论篇
品格教育,进球还是防球
培养有品格、有深度的孩子
被解放的凯安
谦卑的魅力
乐于付出
过度安排时间
学会休息
间隔年的意义
凯文的间隔年
优秀源于真诚
品格就像肌肉
什么土壤长什么花
品商应用篇
体育精神与品格
做水管式的人
第二辑 丰盈心态养出的孩子改变世界
育己篇
家的使命和影响力
走出婚姻里沿袭的模式
意外的收获:跟随自己的价值观
父母要支持哪种教育体制
严师出高徒吗
从优秀到卓越
育己篇之家庭应用
完美主义的特征和修正
父母如何处理自己的焦虑
让家庭与学校互补
父母成长清单
育儿篇
男孩危机
如何培养健康快乐的孩子
育儿能力
育儿篇之家庭应用
如何面对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挑战
第三辑 丰盈心态面对焦躁的世界
中国崛起,下一代拿什么来领跑
马太效应及其运用
中国式教育的恐惧与焦虑
亚裔学生学业成功背后的代价
教育也应实行开放政策
留学英语国家就可以学好英语吗
做最坏的打算去留学
留学和移民的剧变与剧痛
寄宿和出国一定能培养孩子的独立品格吗
出国留学的竞争压力会比国内小吗
申请大学,就像相亲一样
认识自己
征服你的面试官
为高考状元美国落榜洗冤
附录1 给父母和孩子的推荐书目
附录2 其他多媒体资源
附录3 蒋佩蓉的采访视频
|
內容試閱:
|
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世界
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旁矗立着一块墓碑,上面有一段碑文:当我年轻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会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威斯敏斯特教堂也是英国皇家的墓地,这里也埋葬了很多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科学家等。
其实这段碑文正应了中国儒家文化里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作为一个教育领域的探索者,这本书是我探索历程的记录。
成为最佳父母消费者
人生是场马拉松,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有其各自的特点,需要不同的应对策略。这本书中谈及的问题,我都是从父母而不是专家的角度去理解的。我陪伴我的3个男孩慢慢成长,做了10多年的全职妈妈,算得上是专业父母。这么多年来,这样的身份使我对家庭教育有着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也是儿童教育市场上各种各样为人父母哲学和理论的实验者和践行者。
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如果我想要买一件衣服,我有可能会直接出门,选择路过的第一家店,不问价格直接将第一件看中的衣服打包带走,懒得与其他衣服比较,也不管它是否是最佳选择。这样做,我可能反而满意于自己的选择,因为我对其他的衣服不了解。快速地选择能节省我的时间,从而让我能把精力放到其他更有价值的追求上。或者我也可以这样做:看到别人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直接上前问她购买地点,然后转身买件一模一样的。既然那件衣服穿在她身上效果不错,我想穿在我身上也应该八九不离十。当然,我还可以通过一番细致研究,通过查找、 搜索、考察众多商店和款式,最后选择一件性价比最高的衣服。或者更进一步,我可以研究自己的体形,选定与自己肤色和气质最相配的颜色与款式,秉持扬长避短的原则,找到手艺最好的裁缝,用亲自选择的面料,做一套最能展现个人外在优势的衣服。
一个消费者可能非常抗拒穿红颜色的衣服,只因为她母亲喜欢红色,而她们母女关系恶劣;另一个消费者可能偏爱蓝色的,这也许是因为当她想选红色衣服时,她信赖的母亲认为蓝色更适合她。在衣服的选择上,有些理由是理性的,有些理由是感性的。随着地球村的形成,这一比喻逐渐适用于父母选择教育理论和方法的过程。父母消费者也会遇到那些令人迷乱的选择:在各种哲学思想、教育理论体系及具体的方式方法中,我要购买哪一套,并且如何去购买?
作为全职母亲,我没有时间去研究我所学专业的流体动力学、探索市场经济或运用最新算法来解决客户的问题。我成为一名学生,专心研究和了解我的孩子,学习读懂他们和他们的需求。我将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理解我家庭的类型、 限制和需求上,并研究和尝试各种理论。比如,我花大量时间学习现在流行的各种教育哲学、心理学和教育方法。除了自己的几个孩子,我还通过担任学校和社区教学志愿者,长期对更多孩子进行观察和研究。我的专注点是,如何成为最佳父母消费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去满足我家人的需求。在本书中,我将尽可能不带偏见和偏爱地引述一些研究和理论,但是我对教育的个人看法,必然建立在我与家庭的价值观上面。
作为父母消费者,我的目标是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从各种教育理论、方法云集的大杂烩中选择最适合我的孩子及其同龄人的理论方法。我自己曾在中国台湾、加拿大和美国就读,我的孩子们则先在美国的学校就读,并参加当地的天才儿童项目;到中国后,先后就读于本地的私立小学、重点中学及国际学校。作为MIT中国区的前总面试官,我与来自中国各类学校的申请者面谈过,他们来自全国各类民办学校、各省市重点高中,以及采用国际文凭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美国的 AP (Advanced Placement) 课程和英国的A 级(A-Level) 的国际学校。因此,我关于教育的经验建立在自身知识经验的广度及家庭需求的深度上,同时糅合了我一路的研究探索结果。
目前,大部分父母都被市场上充斥的阐述各种育儿理念及方法的书籍淹没了。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莱特,有些育儿专家自身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有些专家的观点自相矛盾,有些专家甚至自身都缺乏养育孩子的第一手经验。有些全职父母确实在践行流行的教育理念,但是他们的孩子要么还小,要么因为自己过去的伤痛与负面经历,而选择让孩子不在目前中国主流的教育体系内成长,因此,缺乏客观的正面体会与洞察。这样的父母实践者给其他父母的建议偏于理论,缺乏实际应验。
焦虑使教育成为当下最火的行业
我遇到的那些数以万计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快乐的人生。因为他们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使得他们没有拨乱反正的机会,生怕一步错步步错。这种焦虑使得教育业成了中国当下最火的行业,为人父母者不惜一掷千金,只为能帮助自己的孩子找到学业成功的最佳途径,而学业成功往往又跟将来是否能获得一份好工作、能否拥有幸福的人生挂钩。孰轻孰重,父母别无选择。有些父母认为,成功从来都不能一蹴而就,于是使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成为各种教育理论和方法的试验品,早教消费愈演愈烈。一旦到了入学就读的年龄,升学压力疯狂地压到父母和孩子身上,于是父母疯了般地给孩子报读各种课外班,只为在重压下让孩子获得更多认证与技能,因为小升初的录取标准不能仅靠分数了,还要靠孩子的各种才艺与特长。一旦进入初中,这些父母随即抛弃孩子小学阶段的兴趣,尽心尽力地让孩子成为考试专家。拜高考所赐,很多高中生一直都在郁闷、叛逆和放纵等各种负面情绪之中苦苦挣扎。这时,很多父母和学生就转而求助留学中介,想换一个环境在国外重新开始。在孩子整个成长过程中,父母始终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总在担心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得到最好的,总是害怕他们会落于人后。这种典型的难民心态早就应该摒弃了。今天的父母更应该用一种丰盈的心态去教育孩子,耐心下来,放松自己的神经,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成长,关注更本质的东西,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些。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真正的快乐,而自己也才能真正享受人生。
父母在孩子教育上的焦虑,也是因为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教育,以及人生没有完整的长期规划,有的只是被动的见招拆招,只想解决当下最直接和最迫切的问题。
育儿就是育己,是自我救赎吗
我与广大父母面对面地交流、微博交流,以及我参加的各种讲座、电视节目及广播节目,激发了我很多奇怪的设想。举例来说,父母当中,最习以为常的一种说法就是育儿就是育己,甚至是自我救赎。在我看来,这一观点有些奇怪,因为从未有人可以在即将被淹没的时候实现自我救赎,这时需要有外界的干预。对于溺水之人,即使抛给他一个救生圈,也需要有人能指引着他安全游往岸边,指引者是必需的。同样,溺水的人也救不了另外一个溺水的人,只有真正会游泳、会施救的人才有那个能力。
如果说为人父母是一个运动项目,那么跟其他运动项目一样,它同样不仅需要理论,更需要实际训练。就像我不可能通过读书学会游泳,即使我可以通过分析其他专业选手,就如何游泳做一个精彩绝伦的演讲或是展示,或是写一本令人信服的书。然而,除非我身体力行,否则我永远都无法体验在水下,我要如何呼吸才能不使水灌到鼻子和肺里。同理,我虽然非常清楚自己给予孩子的应该是完全无条件的爱,但除非我曾经得到过这样的爱,否则,我无法给予他人。对于那些我从未经历过、从未获得过的,我也没有能力给予他人。再加上平衡各项教育需求的复杂性各项需求似乎永远是两极对立的,所以,为人父母绝对是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平衡自由与责任、爱与管教、创造力与掌握基本知识、热情与毅力之间的关系。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往往很容易走到一个极端,简单地将其他人称为不负责任的父母,这恰恰才是过于简单化和危险的。很多孩子就是被极端的教育方法带大的。父母们需要的,不是更多理论家,而是更多本身就是过来人的教练与导师,来装备和提高父母在家庭教育这条路上的分辨能力与实践能力。
有些教育理论者或专家总是教条主义地对父母说,一定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接纳,而一旦他们的学生反过头问,为什么这些理论有时不起作用时,他们不是帮助可怜的父母找到可能出错的地方,或是教给他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运用那些原则,而是强势地指责困惑无助的父母不是好父母,没有正确地运用他们那些万能理论。这样一来,似乎就在暗示其他人是更好的父母。最终,求助者只好莫名其妙地离开,不但没有得到帮助,反而受到了指责,回家以后只能继续压抑自己的情绪与困惑,劝勉自己更耐心一点,直到有一天实在压抑不了了,然后爆发,收拾后果,继续压抑自始至终没有得到能够处理内心根本问题的帮助。
希望通过本书,读者朋友们能获得五大收获
我希望我的读者们能够获得以下收获:
(1)父母如果选择西式教育,让孩子直接出国上大学,绕过高考的约束,可以通过本书看到出国留学要面临什么样的挑战,而不是盲目地放飞年幼的孩子,觉得让他们自由发展就能成长得很好。现在很多从西方输入的早教理念被父母们全盘接受,却发生了严重的文化接轨问题,因为这些个性化让孩子自由的育儿理念建立在一个宽松、民主的社会环境与教育体系的基础上,跟国内的应试教育体系水土不服(对于经过国内严厉管教、在批评教育下长大的父母,他们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跑到另外一个极端,即完全不愿意给孩子任何约束或批评)。不是所有父母都有足够的能力让孩子长大以后不必就业,因此,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最后还是需要解决孩子的就业与生活问题,至少能够让其心理健全,并能养活自己。在经济下滑的欧美国家,中国公民还是要面临竞争非常激烈的就业环境,而回国就业也会面临同样的教育认证的挑战。自由长大的西方孩子不一定会比国内长大的孩子少一些迷茫或更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孩子们还是需要父母的管教和引导,父母不能因为害怕失去他们的爱就对他们百依百顺。国内的家庭教育常常会过度女性化和感性化,缺乏男性化的理智与分析。因此,父亲们需要用他们的理智、分析能力与冒险倾向来平衡母亲们丰富的情感与呵护。
(2)对于选择让孩子在国内就读的父母,他们中有很多继续笼罩在过去升学压力的阴影里,焦虑地鞭策孩子考高分去重点学校,让各种各样的课外班和学业压力继续摧残孩子的灵魂。其实,父母们需要了解的是如何帮助在高压体系内的孩子们减压,而不是施压,同时不要因为忽略孩子其他方面能力的装备而削弱他们以后在社会里工作、创业的竞争力。
(3)孩子还在幼儿园或小学阶段的父母们,可以参考本书前面写给要出国留学的青少年的内容。了解孩子青少年期间要面临的一些教育问题,父母能够避免只关注眼前年龄阶段的盲点和误区,也许能少走一些需要很大精力来掉头或弥补的弯路与伤害。国内的父母还需要思考如何在高考环境下跟学校互补,不为了冲过高考这个狭窄的瓶颈而牺牲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创造力与激情。记得我刚刚开始学习开车时,既紧张又焦虑,视线总是不敢离开地面,以此来确保自己是开在既定轨道上的。我越是紧张,便越是关注眼前的几平方米路面,越是容易毫无目的地向左或向右闪避,对小错误的反应也就更激烈。然而,随着我开车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信心也大增,注意力更易集中在远处道路上。我的注意力越是集中在远处,我握住方向盘的手就越发坚定。当我面对路上的小坑小石时,就不再惊慌失措。为人父母也是如此。你的目光越是长远,在为子女指引方向时,你就更能看得真切,因为你知道,现在某些微小的矫正真的不需要,或者没多大的意义。
(4)对于那些打算将子女送到国外接受教育的父母来说,他们有必要更好地了解在那些令人费解的学院应用论文背后,海外高校对申请者的需求是什么。同时,他们也必须意识到,成绩固然重要,但是成绩不是一切,如果仅有一张好看的成绩单或是测试分数,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自己那么优秀的孩子竟会被海外的顶尖高校拒之门外。为了让孩子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我希望你能花更多时间在孩子身上,多多了解他,帮助他认识自我,帮助孩子学会管理自我生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变得有责任心,能对社会做出贡献,而不是狭隘地将一切定位于孩子未来的就业、住房和婚姻等问题上,使孩子最终成长为一位社会的消费者而不是做出贡献的问题解决者。无论经济环境好坏,世界上最好的公司总是求贤若渴,人才是不会沦落到找不到工作的。退一万步讲,即使找不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真正的人才也总能运用自己的创新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而父母的责任,不是迫使子女拿到那些额外分数,而是使其心甘情愿地运用自己的天赋、才干和兴趣去改变世界。而这些天赋、才干和兴趣,需要在你的帮助和指引下才能得到发展。
(5)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值得年轻人参考的书。多年来,我都担当着母校MIT及所在社区的志愿者。我见过形形色色的青少年,听他们述说过各种各样的困惑,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设想,懂得他们内心的挣扎。他们试图与父母沟通,思考着如何圆梦。我一直特别喜爱朝气蓬勃的青少年,特别是从我们夫妇开始为青少年提供咨询帮助以来,这样的感情更是与日俱增。鉴于我与家里几个青少年儿子的良好关系,我相信有一些建议能帮助年轻人更好地了解自我,了解自己想要的教育,以及想要实现的梦想。尤其是如果你想出国留学,那效果更佳。但就算你从未将留学列入计划选项,我也希望通过这本书,能使你停下一直奔跑的脚步,好好地思考你真正想要的生活,以及如何通过教育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期望。改变世界的人从来都是年轻人,他们有冲劲、有理想,愿意为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而直面风险,做出牺牲。而那些年长的人历经岁月的磨炼,往往变得胆怯或疲惫不堪,不再敢于做出改变。这种改变的诀窍就在于如何将理想和激情转换成一些建设性的事情,更重要的则是记得一路保护你的梦想和能量,这样等到机会降临时,你才不会将自己的梦想和激情抛诸脑后,被一张饭票或者稳定收入死死圈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