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前沿

書城自編碼: 307535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研究
作者: 杨红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465812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10-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331/286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39.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布鲁克林有棵树(孩子喜欢的阅读经典读本 基于真实生活的全球经典成长小说 走出成长困境 追逐梦想 人生励志 自我塑造小说)
《 布鲁克林有棵树(孩子喜欢的阅读经典读本 基于真实生活的全球经典成长小说 走出成长困境 追逐梦想 人生励志 自我塑造小说) 》

售價:HK$ 76.2
构建未来教育图景: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
《 构建未来教育图景: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 》

售價:HK$ 87.4
技术统治(未来哲学系列)
《 技术统治(未来哲学系列) 》

售價:HK$ 53.8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散文精选集三册
《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散文精选集三册 》

售價:HK$ 127.7
全球城市案例研究2023:基于网络的合作与竞争国际经验借鉴
《 全球城市案例研究2023:基于网络的合作与竞争国际经验借鉴 》

售價:HK$ 199.4
引爆:炸药、硝酸盐和现代世界的形成
《 引爆:炸药、硝酸盐和现代世界的形成 》

售價:HK$ 85.1
人类星球:我们如何创造了人类世(企鹅·鹈鹕丛书013)
《 人类星球:我们如何创造了人类世(企鹅·鹈鹕丛书013) 》

售價:HK$ 91.8
伏候圣裁:中国古代的君主与政治
《 伏候圣裁:中国古代的君主与政治 》

售價:HK$ 98.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6.6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与教育化传承研究》
+

HK$ 125.0
《生生遗续 代代相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研究》
+

HK$ 69.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丛》
+

HK$ 75.9
《手工艺的设计再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域文化传承》
+

HK$ 72.0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图谱研究》
編輯推薦:
如何科学、生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非遗保护和传播中的一个难题。由清华大学出版社近日推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前沿》一书,结合实际和当前国际博物馆发展的新理念,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此书从基本理念和技术手段双向入手展开系统研究,引用和介绍了国内外大量非遗类别的博物馆、展示空间的案例,提供了系统、前沿的非遗展示与传播的解决方案。此书提出,当前比较成熟的非遗展示与传播形态有两种:一是生态博物馆,从而革新传统博物馆以文物展陈为主的展示空间概念,可以利用历史建筑群作为展示场所,或者在现代建筑中营造传统街景等。二是文化中心,包括以普及性教育为目的的体验中心、以阐释与导览为目的的遗产地游客中心、兼具展示与传习功能的传统文化中心等,都是现阶段非遗展示空间的可实践模式。
內容簡介:
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场馆的建立和物品的展示成为文化热点。本书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交互媒体研究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设计案例为基础,从基本理念和技术手段双向入手,探索了不同部门类非遗适用的展示方式,并由实体空间衍生到数字媒体和衍生品的开发,提供了系统前沿的非遗展示图景,同时也吸收借鉴了国内外优秀的经验和做法,为读者提供*的展示理念和实践案例参考
關於作者:
杨红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教师,艺术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博士,清华大学设计学博士后.
目錄
前言
第一章绪论001
第一节
展示的含义003
一、究竟是展览还是展示003
二、阐释性展览005
三、遗产阐释005
第二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006
一、非遗展示的概念006
二、非遗展示空间的内涵007
三、非遗展示空间的外延008
第三节是否真的需要非遗展示空间017
一、展示传播的价值论述017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有关条款018
三、《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宪章》给予的解释019
四、《非遗法》和省级《非遗保护条例》021
五、设施建设经费投入022
六、主管部门政策导向023
七、社会舆论关注程度024
八、必要的可行性评估027
第四节非遗展示内容的拆解分析028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分类029
二、实际分区和展线设置的依据参考032
第五节非遗展示涉及的专业与工种032
一、框架塑造的手段032
二、涉及专业与工种的结构图033
第二章非遗展示机构与博物馆035
第一节博物馆的定义更新及其灵活性指向037
第二节博物馆是否是以实物收藏为主的展示空间038
第三节非遗展示与博物馆历史039
一、圣地范式与实物收藏功能040
二、公共博物馆,内容与观众群的开放040
三、生态博物馆,形式与空间的开放041
第四节如果是非遗博物馆,应期待哪些功能042
一、非遗存在价值的直观呈现042
二、非遗保护的趋向性作用042
三、价值观与文化身份的重塑043
第五节矛盾在哪里 044
一、象征性传播作用与现实存在的物质性之间的矛盾044
二、民族历史证物与象征物在传播需求与功能上的差异045
第六节非遗展示空间的溯源形态045
一、民俗博物馆048
二、人类学博物馆048
三、遗产阐释中心049
第七节博物馆建构思想对本书结构的启发051
第三章实体展示空间的几种模式053
第一节国内非遗展示现状概述055
一、静态展陈方式055
二、展线设计依据056
三、动态展示方式056
第二节有没有模式057
第三节以历史建筑、文保单位为载体057
一、北京民俗博物馆058
二、苏州民俗博物馆060
三、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061
四、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062
五、福建省非遗博览苑063
六、香港三栋屋博物馆063
第四节以现代公共文化设施为载体063
一、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落064
二、苗族侗族文化博物馆065
第五节以仿古街区、村镇、公园等旅游景区为载体066
第六节行业博物馆与单项博物馆069
一、中国伞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070
二、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078
第四章生态博物馆081
第一节生态博物馆对非遗展示的启发083
一、生态博物馆强调在原生地保护与展示文化遗产085
二、生态博物馆强调当地人的自主管理权085
三、生态博物馆与现代体验馆的差异089
第二节悖论部分089
一、遗产的反博物馆化089
二、有形遗产的流失与无形遗产的干预091
第五章非遗展示的基本理念093
第一节隔断关联的忧虑095
第二节文化尊重的体现097
第三节活态传承的响应099
一、传习与展示合二为一的利弊099
二、匠人精神在展示中如何阐释102
第四节接近性生活化104
第五节地域性风格化106
第六节亲缘性情感化107
第七节保存功能的库区108
第八节通俗原则的遵循110
第六章非遗展示的主要方式113
第一节现场展演的利弊116
第二节商业售卖的尺度118
第三节展示场景的还原121
第四节非遗手法展示非遗123
一、案例:梁祝传说123
二、案例:360全景展示老北京的精气神儿125
第五节可视化到媒体叙事125
一、视觉刺激125
二、影像叙事126
三、媒体文件128
第六节选项与多感官体验129
一、信息媒介交互体验129
二、实体进程亲身体验130
三、虚拟 现实场景体验132
第七章实体展品收集135
第一节物质遗存非遗溯源的重要依据137
第二节在非遗展示中可能需要的实体展品139
第三节试拟征集清单142
一、工艺技艺类142
二、表演艺术类(包括口头文学)143
三、节日仪式类143
第四节悖论部分:实物收集是抢救还是破坏144
第八章非遗数字资源的生成与共享147
第一节非遗数字资源与实体保护的关系149
第二节非遗的基础性数字化记录152
一、非遗数字化记录的利弊153
二、非遗数字化记录的策略157
第三节非遗数字资源的保护161
一、静止图像采录标准163
二、音频采录标准165
三、视频采录标准166
第四节非遗数字资源的共享166
一、开放的姿态166
二、虚拟的资源167
三、分享的时代167
第五节悖论部分168
一、互联网 非遗可能的不适性168
二、大数据反而凸显图书文献的价值169
第九章实体空间中的数字化展示方式171
第一节数字化展示的优势在哪里173
一、遵循非遗活态保护规律173
二、体现现代展陈设计趋势173
三、适应当代信息传播模式174
四、实现保存文化记忆功能174
第二节非遗所属门类不同,数字化展示方式各异175
一、工艺技艺类175
二、表演艺术类(包括口头文学)177
三、节日仪式类177
第三节虚拟现实体验178
第四节增强现实体验180
第五节定位服务延展182
第六节自然用户界面184
第七节案例部分186
一、河南宝丰马街书会186
二、哈尼卡乐园187
第十章后博物馆时代:非遗展示的多元
可能性189
第一节后博物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提供的想象191
第二节非遗后博物馆的多元可能性194
一、大众194
二、选择195
三、参与199
四、感官199
五、喧闹201
六、娱乐201
第三节 Project而不是Museum202
第十一章纪念品售卖与衍生品开发203
第一节不同于传统博物馆的纪念品售卖205
一、设计制作环节206
二、包装售卖环节207
第二节从创意产业到博物馆衍生品开发210
一、地区性整体文创211
二、和衍生产品开发的结合面探讨214
第十二章传播:从实体空间到网络环境217
第一节非遗展示空间与自带移动设备219
一、摄录分享220
二、即时社交221
三、定制路线221
四、资源下载221
五、在线学习222
六、链接服务222
七、资源的新媒体传播形态223
第二节互联入口224
一、社交媒体224
二、移动应用224
三、物联网225
第三节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226
一、数字地图228
二、虚拟展厅233
三、综合平台233
第四节资源获取与开放240
一、内容获取的众包模式240
二、资源开放与电子出版241
三、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243
第五节悖论部分247
第十三章传播:链接键与外环境249
第一节非遗的双螺旋结构与传播251
一、链接键的促发与延伸252
二、外环境的培植与导向253
第二节传播方式与典型案例254
一、教育与传播255
二、大众媒介传播257
三、商业与传播259
四、学术研究与传播260
第三节非遗数字传播如何破题261
一、基于网络的普及性传播261
二、移动应用与社交媒体262
三、基于数字化的挖掘应用265
第十四章汉族地区非遗展示空间267
第一节汉族地区非遗展示的共性与个性269
一、人物元素地方名人269
二、地理元素山川、河流270
三、特产元素270
四、方言元素271
第二节以平顶山为研究样本271
第三节分区与主线271
一、分区最实用的三分法271
二、主线设计引入个性元素272
第四节内容与形式272
一、序厅273
二、民俗空间节庆与礼俗273
三、视听空间风雅与游艺274
四、技艺空间赏玩与日用275
五、Work-Shop手工作坊276
六、非遗产品集市276
第十五章多民族地区非遗展示空间277
第一节以湘西为研究样本279
第二节如何阐释文化主体及遗产内容284
一、土家族文化历史演进脉络284
二、人类学视角:土家族母系社会的遗存285
三、土家族文化尊重的内涵285
四、土家族的自我文化认同285
第三节主题与主线285
一、是否突出民族性285
二、叙事如何差异化286
三、找到吻合的主题287
第四节内容与形式287
一、图案之美审美意象展示287
二、换衣间体验空间门户288
三、湘西之声口头传统体验288
四、盛情苗家风苗族体验空间288
五、盛宴土家年土家族体验空间290
六、盛世大舞台综合体验空间291
七、守护在行动保护倡议空间292
第十六章结论293
参考文献297
附录
附录A《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宪章》全文306
附录B国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相关摘录314
附录C本书涉及的部分国内外相关机构328
后记330
內容試閱
关于传播
传播一词是英文中用得最滥的词汇之一(Theodore Clevenger, Jr.,1991)。1这句话包括了两层意思:一是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成为高频词汇;二是被人们用于不同的对象和场合,指代着不同且丰富的含义。单从研究的视角出发,传播在许多学科领域中早已生根发芽,开辟出许多成熟的理论路向和研究范式,并就不同的研究对象开展了多样的传播研究。因而,在开头部分,要做的是给传播从数以百计的已有定义中选取一个可以恰当地框定本书所指的传播。
传播学最重要的两大分支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和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在过去是界限分明的。人际传播是指两个人或几个人之间的传播,通常是面对面的。2而当消息来源(通常是某个组织)使用一项技术作为媒介与大规模的受众进行沟通时,就被称为大众传播了。3
因而,比如人类学所定义的传播(diffusion):一个社会的成员向另一个社会借用文化元素的过程,这里的传播指一个社会的习俗或惯常做法流传到另一个社会。1显然,这种文化的传流是较为纯粹的人际传播行为。在这一定义之下,如果将传播的对象确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则更多的是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人际的代际传承、横向扩布行为,研究跨地域、跨民族的传播轨迹、规律和其流变性特征等。
实际上,本书并非于此,所关注的传播是需要借助技术和媒介实现的,属于媒介传播范畴,隶属大众传播这一分支。可以说,这里的研究对象是借助近现代产生的大众媒介渠道及技术实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与知识传播。
还需要补充两点:
一、在媒介传播进入所谓新媒体时代的时候,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界限又不再那么清晰。社交媒体的崛起和其显著的人际传播特质,使得本书所指的面向大众的信息投放与反馈回收以及交互的行为又一定程度上回归到人际传播网络之上。这个时候,人际传播的特点又成为传播内容加工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比如感官参与度的提高、信息交互水平的提高等。
二、在本书题名中,传播放在了展示的后面,即是暗示本书将侧重于就展示这种信息与知识传播的特殊形态和渠道展开。实际上,用于展示的多媒体设备、数字交互设备、电子与印刷品等都是传播媒介。
有学者认为,展示空间本身就是一种传播媒体。比较文学教授安德里亚斯胡森(Andreas Huyssen)就认为:博物馆是大众媒体,是介于公众市集和百货公司之间的混合空间。它们是对我们这个陷入文化健忘症的时代需要真实性的一种回应。信息过载与数据革命的飞速步伐唤起了人们对稳定性与永恒性的欲望。2这一偏于后博物馆范式3的论述,将博物馆这一实体展示空间中定位公众教育、体现公共意识的特殊形态也归入大众传播媒体范畴,认为博物馆应当传播更为真实、稳定和永恒的信息。
关于展示
在研究展示的含义时,需要同时将阐释纳入研究的范围。就国外研究的术语使用情况而言,在文化遗产领域,阐释与展示息息相关,并且就使用频度而言,较多出现的是遗产的阐释,少量为遗产的展示。这个展示并非博物馆学或会展行业内所惯用的展示,其包含了更为灵活的语言表述、形象呈现与解释性演示的内容与方式。实体或虚拟、实物展示或动态展现之外,更多强调了阐释这一遗产信息编码、转译过程的核心性,并且,将各类感官体验类的直接实践性活动纳入了展示的核心范畴。
文化遗产传播目的与过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展示作为其中一类传播方式,它的含义与通用领域展示有所区别;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又决定了对其的展示需要做更多相应的调整与丰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中,讲述、表达和解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这种展示是不止于展陈,并且接近于阐释性展览而又增加了许多实践类活动内容。
需要着重提及的是,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不断更新博物馆的定义,以期与社会发展相一致。在第22届大会(奥地利维也纳,2007年8月24日)通过的ICOM章程中,博物馆的定义明确将非物质遗产纳入了保护与展示范围。其表述如下: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以教育、学习和欣赏为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示人类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及其环境。1
本书的重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在此基础上衍生到传播。如前所述,此处的传播是狭义概念,指利用媒介进行的大众传播,而不是非遗本身的流传与扩布;将从实体展示中的信息传播,衍生到虚拟展示中的信息传播,再衍生到通过各类媒介进行的非遗资源与信息的传播。因而,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体展示空间之外,还将对基于互联网的虚拟展示,所谓数字博物馆或基于移动设备的博物馆应用、基于社交媒体的博物馆公众号等新媒体传播渠道予以涉猎,期望呈现更为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图景。
毫无争议的传播
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在哪里?国内有多位学者曾经倡议要回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本书在理顺这个必要性的时候,首先也回到《公约》。在《公约》中,传播既是保护的因,也是保护的果。在《公约》行文的前提部分就明确了:考虑到必须提高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重要意义的认识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了解的要素,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可见,《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人类的意义定义为密切人际关系与人际交流,而制定《公约》也正是为了提高对非遗保护的认识,两者都与传播紧密相关。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03年)、我国成为第六个加入《公约》的国家(2004年)之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以及它所涵盖的大多数内容并不为社会所关注。当时从事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人们可能也没有预料到:不久之后,他们的工作成了一个热点,并且不断升温,上升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并且还接连上央视的春晚以及每年3月召开的两会,持续走高在大众传播的波峰。与此同时,不同行业不同学科背景的人们都进入这个领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迅速成为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
诚然,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涵盖的文化事项与艺术表现形态本身就是跨学科跨专业的,即使是其直接的溯源学科民俗学,也无法将非遗的所有门类囊括其中;更何况,在非遗的保护措施中,遗产项目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几乎每一项保护措施都需要学科专业间的合作。比如:立档,需要档案学和信息管理方法;保存,涉及传统和现代的各种不同介质的记录、保存技术支持;宣传、弘扬等,则需要信息与知识传播类中多个学科的共同参与。
本书期望通过这种交叉性研究,更为清晰地打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传播途径、振兴路径。在当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面临着难得的传播机遇,无论是宏观理论研究,还是选取其中一个具体的实践角度,开展切实的应用研究,都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存在争议的展示
研究展示,就需要直面博物馆界争议了很多年的问题,如博物馆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民俗类博物馆的真实性质疑、博物馆固化遗产的质疑等。
理查德博格(Rikard Berge,1911)就曾说过:保护社区内的遗产,这比将它们陈列在博物馆中更重要。让邻近地区的人们可以每天看到他们引以为豪的遗产,比让他们一生都只能在远处的博物馆内看纪念碑重要,对于学者来说,在原生环境研究课题比在异地研究更为重要。1由此出发,20世纪70年代的新博物馆运动,直接影响了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产生了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等博物馆新形态。
在国外,生态博物馆通常以开放式的户外博物馆为主要形态。这类博物馆新形态,与《公约》及其《操作指南》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的定位与功能显得更为契合,可以说,生态博物馆和社区博物馆模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的一种匹配形态。而在户外博物馆之中,许多案例又都建构了一个保存实物文献等的专门设施。相对应的,《公约》也同样强调了实体空间中档案库设立的必要性。
加拿大博物馆学家皮尔马兰帝(Pierre Mayrand)在魁北克建立霍特毕斯(Haute-Beauce)生态博物馆时,曾用一个三角关系图来说明生态博物馆作为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阐释中介(图示1)。1解释中心位于三角形顶端,通过它大众可了解生态博物馆所在地区,也包括创造性的方面。当地域及其中的自然、文化遗产被更好地理解,就会有建立生态博物馆、参与地方社区活动的要求。一旦生态博物馆建立起来,就会有来自当地居民和专业人员对解释过程的反馈。2
伴随着彼得弗格(Peter Vergo)于1989年发表的文选《新博物馆学》,新博物馆理论作为一个新兴领域正式进入学术领域。1比如,新博物馆理论提倡的是非殖民化,使之能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文化遗产。它同时还关注真正的跨文化差异。2又如,新博物馆理论是对从崇拜与敬畏到对话与批评的博物馆立场转变的肯定。甚至有人认为,博物馆是一种社会技术、一种发明,将文化打包供我们生活消费。3这些新思想推动了博物馆展示模式的革新,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而言,无疑是一种契机。可以说,新博物馆理论提供了一些可能性来调和博物馆与无形文化遗产之间的矛盾,力图在改善博物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困境。
非遗展示空间的新解读
类似于大部头书籍的序言与索引、大型旅游景区的游客中心和导览服务,一定地理范围、文化区域、行政区划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一个相对集中的展示空间,以此告诉人们:这块土地传承着怎样的文化,集中呈现当地人的风俗习惯、生活智慧和审美取向。
这种展示既抽象又具体,既期望通过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审美图案和视听碎片,在观者脑海中拼成一个地域文化印象,又期望有助于观者按图索骥,找到与自己趣味相投的非遗内容,导向与非遗更为深入的接触。
有人不禁会问:真的需要一个实体展示空间吗?是不是一本地图或者小册子、一个电子出版物或者一个APP应用,甚至一个微信公众号,就可以达到上述的意图?这个问题并没有固定的答案。有时候,在某一个地理范围内,在某一些非遗项目中,也许需求与价值并不足以撑起一个固定或常设的展示空间。当然,我们即使看到了实体展示的优势,无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多么诱人,也都需要将一切行动建立在潜在需求与可行性评估的基础之上。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国内外主要有两种形态:一是博物馆;二是文化中心。博物馆其溯源形态包括民俗博物馆、人类学博物馆、民族博物馆以及在国外具有相通性的户外博物馆、生态博物馆。而文化中心又包括了不同功能侧重的空间形态,包括遗产阐释中心与游客中心等。
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对无形文化遗产而言,首先需要革新的是以文物展陈为主的传统博物馆的展示空间概念,生态博物馆、户外博物馆等是其很重要的展示方式。城市中的此类博物馆虽然存在形态与传统博物馆相近,但是会利用历史建筑群作为展示场所,或在现代建筑中营造传统街景等,都是一种对生态博物馆理念的认可与弥补,使得实体博物馆适应于城市特殊的空间环境。
遗产阐释中心或更为衍生的景观阐释中心,则是超出传统博物馆保护模式和涉及范围的一种展示空间。
基于地区整体保护理念的生态博物馆、基于促进当代普及性教育的后博物馆模式之下的体验中心、基于遗产阐释与导览功能的遗产地游客中心以及兼具遗产对外阐释与本地传习功能的传统文化中心,都是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的可实践模式,尽管它们的功能定位存在着一些差异。
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门类是多样而且差异巨大的,除了保护的意义是共通的之外,保护的理念、方法截然不同。那么,它的展示方式与传播方式也是各异的。比如,音乐是时间艺术,是即现即逝、随生随灭的;看不见、抓不着、留不住。1那么,展示音乐与展示工艺技艺、展示节日仪式就是截然不同的。
非遗展示的研究与实践,更多的是在资源与媒介、内容与技术之间搭设一座桥梁,优化重组信息与知识,促进更大范围人们对无形文化资源的尊重,通过更为适当的语言与方式来阐释这类遗产。类似于科学普及,是一种普及传统的行为。
本书相关情况
本研究为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非遗数据库构建分类及信息资源元数据研究》(2013KJCXXM20)以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非遗数据库构建分类、信息资源元数据研究与应用试点》(2014M560070)的后续,旨在寻找更为多元的渠道使得非遗数字资源使用价值最大化。资源只有用起来,我们才有更大的动力去记录和保存它们,才能发挥资源的价值。
本书部分内容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非遗数字化传播模式及基于Web的数据资源共享平台设计》(2015T80067)的研究成果。在较为扎实的基础性理论论证之后,我们才敢请设计师和程序员加入进来,实现一些设想。

1 [美]斯蒂芬李特约翰. 人类传播理论.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
2 [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 曹书乐,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10.
3 [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 曹书乐,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10.
1 [美]威廉A哈维兰. 文化人类学(第十版). 翟铁鹏,张钰,译.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461.
2 [美]珍妮特马斯汀. 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 钱春霞,等译. 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8:4~5.
3 后博物馆范式是新博物馆理论中提出的一种博物馆范式,具体论述详见相关章节。
1 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官网. 博物馆定义网页[EBOL],http:icom.museumthe-visionmuseum-definition,[2007-08-24].
1 余压芳. 景观视野下的西南传统聚落保护:生态博物馆的探索.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2:27.
1 余压芳. 景观视野下的西南传统聚落保护:生态博物馆的探索.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2:33.
2 余压芳. 景观视野下的西南传统聚落保护:生态博物馆的探索.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2:33.
1 [美]珍妮特马斯汀. 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 钱春霞,等译. 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8:7.
2 [美]珍妮特马斯汀. 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 钱春霞,等译. 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8:7.
3 [美]珍妮特马斯汀. 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 钱春霞,等译. 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8:7.
1 田青. 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建艺术, 20063:23.


图1.皮尔马兰帝的三角关系图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