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边界感:人和人之间最舒服的距离
》
售價:HK$
53.9
《
数理人文(第1辑)
》
售價:HK$
107.8
《
俘虏危机:大英帝国崛起的背面(1600~1850)
》
售價:HK$
130.9
《
家庭心理健康指南: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
》
售價:HK$
65.8
《
舍勒的心灵(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原典译丛)
》
售價:HK$
79.2
《
租税转嫁与归宿
》
售價:HK$
107.8
《
保险原理与实务(第五版)(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教材·金融)
》
售價:HK$
49.5
《
十三邀Ⅱ:行动即答案(全五册)
》
售價:HK$
316.8
|
編輯推薦: |
1. 在教材的内容上,突出科学性、专业性、师范性和应用性。我们在教材的内容和结构上做了较大的调整和突破,既保留了原来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又增加了反映学科*发展水平的内容,还加强了教师教育职业发展所需的应用性内容,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保持原有体系和框架的基础上,适当压缩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扩充对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的教育心理学内容,增加学习理论、学习策略、学习迁移等内容,注重提高心理学与教育教学活动密切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培养。既保证完成高等院校教师教育类专业心理学公共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能覆盖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中心理学的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体现了科学性、专业性、师范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2. 在教材的组织方式上,强调实用性和综合性。我们在教材组织方式上狠下功夫,尽量将普通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学科内容有机地整合,力求将心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紧密地与学生成长成才、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将教育教学实践的典型事例及分析融入原有的框架体系中,力争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教师资格证。各章内容涵盖知识要点、正文、阅读资料、复习思
|
內容簡介: |
公共心理学是体现师范教育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承担着培养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教育科学素质的使命,对培养未来合格的中等学校教师师范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书在面向教师教育类专业特色的同时,兼顾学生未来职业的需要,在加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专业性、应用性、职业性和可操作性。本书共分15章,以普通心理学内容为主,包含了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等内容。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及大纲》,本书增加了学习理论、学习策略、学习迁移等教育心理学内容,并将心理学基本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学科*发展成果引入到教材中,既能完成公共课“心理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能覆盖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中全部心理类知识点,有助于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更好地备考。 在内容组织形式上,各章内容涵盖知识要点、正文、阅读资料、复习思考题及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等。在正文的编写中,本书尽可能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对未尽之意采用阅读资料、附录的形式进行补充。补充资料和附录的内容多样,既有心理学小测验和心理学动态介绍,也有对所学理论的应用示例。这样既拓展了学习者的知识视野,又增加了趣味性和实用性,使本书的可读性更强。 本书适合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作为公共课心理学教材,亦可作为成人高等教育的教材,还可以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用书和其他对心理学感兴趣者的自学教材。
|
目錄:
|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引言... 1
1.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1.1.1 心理学的概念... 1
1.1.2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
阅读资料1-1. 7
1.2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8
1.2.1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8
1.2.2 心理学发展历史中的主要
流派... 9
阅读资料1-2. 13
1.2.3 当代心理学的学科门类... 15
阅读资料1-3. 18
1.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9
1.3.1 研究原则... 19
1.3.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0
复习思考题... 24
第2章 科学的心理观.... 25
2.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心理观... 25
2.1.1 唯心主义的心理观... 25
2.1.2 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26
2.2 科学的心理观... 26
2.2.1 心理是脑的机能... 26
2.2.2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和内容... 27
2.2.3 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
能动的反映... 27
2.2.4 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
和发展的... 28
2.3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与规律... 30
2.3.1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机能... 30
阅读资料2-1. 32
2.3.2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和规律... 34
2.3.3 心理现象产生的基本方式
反射... 36
2.3.4 内分泌系统... 37
阅读资料2-2. 39
复习思考题... 40
第3章 感觉和知觉.... 41
3.1 感觉和知觉概述... 41
3.1.1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41
3.1.2 感觉与知觉的分类... 42
3.1.3 感觉的基本规律... 46
阅读资料3-1. 48
阅读资料3-2. 49
3.1.4 知觉的特征... 50
3.2 观察及观察力的培养... 53
3.2.1 观察及有效观察的条件... 53
3.2.2 观察力的培养... 54
复习思考题... 55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再现... 56
第4章 注意.... 57
4.1 注意的概述... 57
4.1.1 注意的概念... 57
4.1.2 注意的功能... 58
4.1.3 注意的外部表现... 59
4.1.4 注意与心理过程的关系... 59
阅读资料4-1. 60
4.2 注意的种类... 60
4.2.1 无意注意... 61
4.2.2 有意注意... 62
4.2.3 有意后注意... 62
4.2.4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
注意三者的关系... 63
4.3 注意的品质... 64
4.3.1 注意的范围... 64
阅读资料4-2. 65
4.3.2 注意的稳定性... 65
4.3.3 注意的分配... 66
4.3.4 注意的转移... 67
阅读资料4-3. 68
4.4 注意规律与教学... 68
4.4.1 无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
运用... 68
4.4.2 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
运用... 69
4.4.3 巧妙地利用几种注意交互
转化的规律组织教学... 70
阅读资料4-4. 71
复习思考题... 72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再现... 72
第5章 记忆.... 73
5.1 记忆概述... 73
5.1.1 记忆的概念... 73
5.1.2 记忆内容储存的形式... 75
5.1.3 记忆的分类... 76
阅读资料5-1. 78
5.2 记忆的过程... 79
5.2.1 识记... 79
5.2.2 保持和遗忘... 80
3.2.3 再认或回忆... 87
5.3 记忆的品质... 88
5.3.1 记忆的敏捷性... 88
5.3.2 记忆的持久性... 88
5.3.3 记忆的准确性... 88
5.3.4 记忆的准备性... 89
复习思考题... 89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再现... 90
第6章 思维.... 91
6.1 思维概述... 91
6.1.1 思维的概念... 91
6.1.2 思维的种类... 92
阅读资料6-1. 93
6.1.3 思维与语言... 94
6.1.4 思维的生理机制... 96
6.2 思维的过程和形式... 96
6.2.1 思维的过程... 96
6.2.2 思维的形式... 98
6.2.3 思维的品质... 99
6.3 问题解决... 100
6.3.1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00
6.3.2 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101
6.4 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104
6.4.1 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104
6.4.2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105
6.4.3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06
6.5 想象概述... 107
6.5.1 想象的概念... 107
6.5.2 想象的种类... 108
阅读资料6-2. 108
复习思考题... 110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再现... 110
第7章 情绪和情感.... 111
7.1 情绪和情感概述... 111
7.1.1 情绪、情感的概念... 111
阅读资料7-1. 112
7.1.2 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和
外部表现... 113
阅读资料7-2. 113
7.1.3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115
7.2 情绪的理论... 118
7.2.1 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 118
7.2.2 坎农-巴德情绪理论... 119
7.2.3 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认知
理论... 119
7.2.4 艾利斯的情绪ABC理论... 120
阅读资料7-3. 121
7.3 情绪、情感与身心健康... 122
7.3.1 情绪、情感对身心健康的
影响... 122
阅读资料7-4. 123
7.3.2 常见的情绪问题与调控... 123
阅读资料7-5. 127
阅读资料7-6. 128
复习思考题... 129
第8章 意志.... 130
8.1 意志概述... 130
8.1.1 意志的概念... 130
8.1.2 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 131
8.2 意志行动的心理分析... 132
8.2.1 采取决定阶段... 132
8.2.2 执行决定阶段... 134
阅读资料8-1. 135
8.2.3 意志行动中的挫折... 136
阅读资料8-2. 139
8.3 意志品质及其培养... 139
8.3.1 意志品质... 139
阅读资料8-3. 141
8.3.2 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141
阅读资料8-4. 143
复习思考题... 144
第9章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145
9.1 个性概述... 145
9.1.1 个性的概念... 145
9.1.2 个性的基本特征... 147
9.1.3 个性的心理结构... 148
9.1.4 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148
阅读资料9-1. 150
9.2 需要... 151
9.2.1 需要的概念... 151
9.2.2 需要的种类... 152
9.2.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53
阅读资料9-2. 157
9.2.4 其他有关需要的理论... 157
9.3 动机... 158
9.3.1 动机的概念... 158
9.3.2 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 159
9.3.3 动机的种类... 160
9.4 动机理论... 162
9.4.1 成就动机理论... 162
阅读资料9-3. 163
9.4.2 归因理论... 164
阅读资料9-4. 167
9.4.3 自我效能感理论... 168
9.5 学习动机... 169
9.5.1 学习动机的概念... 169
9.5.2 学习动机的分类... 170
9.5.3 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172
阅读资料9-5. 173
阅读资料9-6. 175
复习思考题... 176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再现... 177
第10章 气质.... 178
10.1 气质概述... 178
10.1.1 气质的概念... 178
10.1.2 气质的学说... 179
10.1.3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 184
10.2 气质类型及测量... 185
10.2.1 气质的心理特征及气质
类型... 185
10.2.2 气质类型的行为表现... 188
阅读资料10-1. 189
10.2.3 气质的测量... 190
10.3 气质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192
10.3.1 气质对能力的影响... 192
10.3.2 气质与学校教育... 193
10.3.3 气质与职业选择... 194
复习思考题... 195
第11章 性格.... 196
11.1 性格的概述... 196
11.1.1 性格的概念... 196
11.1.2 性格的结构... 197
11.1.3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198
11.2 性格理论... 199
11.2.1 性格类型理论... 200
11.2.2 性格特质理论... 204
11.3 性格的测量... 207
11.3.1 自陈量表法... 207
11.3.2 投射测验... 209
11.4 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210
11.4.1 生物遗传因素... 210
阅读资料11-1. 211
11.4.2 家庭环境因素... 212
阅读资料11-2. 213
11.4.3 学校教育因素... 214
11.4.4 社会环境因素... 215
11.4.5 个体主观因素... 216
复习思考题... 216
第12章 能力.... 218
12.1 能力概述... 218
12.1.1 能力的概念... 218
12.1.2 能力的种类... 218
12.1.3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220
12.2 智力的理论... 220
12.2.1 智力的因素理论... 220
12.2.2 智力的结构理论... 223
12.2.3 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224
12.3 能力差异与能力发展... 227
12.3.1 能力差异... 227
12.3.2 能力发展... 229
12.3.3 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因素... 231
12.4 能力的测量... 234
12.4.1 智力测验... 234
阅读资料12-1. 235
12.4.2 特殊能力测验... 238
12.4.3 创造力测验... 238
复习思考题... 239
第13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240
13.1 学习概述... 240
13.1.1 学习的实质... 240
13.1.2 学习的分类... 241
13.2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244
13.2.1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
反射学习理论... 244
13.2.2 桑代克的试误联结
学习理论... 246
13.2.3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学习理论... 247
13.2.4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250
13.3 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252
13.3.1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
理论... 252
13.3.2 奥苏伯尔的接受同化学习
理论... 255
13.3.3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258
13.4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261
13.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261
13.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
观点... 261
13.4.3 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中的
应用... 264
13.4.4 简评... 265
13.5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66
13.5.1 康布斯的学习理论... 266
13.5.2 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267
13.5.3 简评... 269
复习思考题... 269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再现... 270
第14章 学习策略和学习迁移.... 271
14.1 学习策略... 271
14.1.1 学习策略的概念... 271
14.1.2 认知策略... 272
14.1.3 元认知策略... 275
14.1.4 资源管理策略... 276
14.1.5 学习策略的训练... 279
14.2 学习的迁移... 281
14.2.1 学习迁移概念... 281
14.2.2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283
14.2.3 学习迁移与教学... 287
复习思考题... 289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再现... 290
第15章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教育.... 291
15.1 心理健康概述... 291
15.1.1 心理健康的概念... 291
15.1.2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
因素... 294
15.2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原则及方法... 296
15.2.1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原则... 296
15.2.2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297
阅读资料15-1. 299
15.3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与辅导... 302
15.3.1 常见心理问题的分类及辅导
范围... 302
15.3.2 青少年常见心理困扰
与辅导... 302
15.3.3 常见心理障碍与辅导... 306
阅读资料15-2. 311
复习思考题... 312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再现... 312
附录A 心理效应.... 314
A.1 罗森塔尔效应:真诚期待... 314
A.2 破窗理论与细节暗示... 316
A.3 鲇鱼效应适时的压力会成为
动力... 317
A.4 同体效应... 318
A.5 摩西奶奶效应... 318
A.6 瓦拉赫效应... 318
A.7 蝴蝶效应... 319
A.8 配套效应给孩子合适的
睡袍... 320
A.9 齐加尼克效应... 321
A.10 超限效应... 321
A.11 过度理由效应... 322
A.12 苏东坡效应... 322
A.13 瓦伦达心态... 323
A.14 暗示效应... 323
A.15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324
A.16 得寸进尺效应... 325
A.17 沉锚效应... 325
A.18 巴奴姆效应... 326
A.19 林格尔曼效应... 326
A.20 名片效应... 327
A.21 马太效应... 327
A.22 共生效应... 328
A.23 责任分散效应... 328
A.24 触摸的心理效应... 329
A.25 霍桑效应... 329
附录B 心理测验.... 330
B.1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330
B.2 A型行为问卷... 333
B.3 气质类型问卷... 335
B.4 考试焦虑综合诊断量表... 338
B.5 内外向性格类型测定... 340
B.6 个性成熟度测验... 342
B.7 创造力测验... 348
B.8 职业适应性测验... 352
B.9 焦虑自评量表SAS 362
B.10 抑郁自评量表SDS 363
参考文献.... 365
|
內容試閱:
|
第1版前言本书是为师范院校学生编写的公共课心理学教材,亦可作为成人高等教育的教材,还可以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用书和其他对心理学感兴趣者的自学教材。公共心理学是体现师范教育特点的一门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承担着培养师范类学生教育科学素质的使命,对培养未来合格的中等学校教师师范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综合性大学师范类公共心理学具有新的特点,怎样才能体现该课程在高等师范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这是公共课心理学这门课程所面临的新挑战。本书力图建立适合综合性大学自身特色的高等师范教育的心理学体系、结构和内容。《心理学导论》,顾名思义,即心理学的入门书,专为初学心理学的学生编写。作为一本教材,应该做到深入浅出地、系统地阐述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较新的研究成果,把实用性的、可操作性的内容尽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感兴趣,易学易懂,为学生今后学习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作者编写本书的主旨。本书在构想与撰写期间,始终遵循以下三大原则。第一,在服务对象上,《心理学导论》遵循专业化与大众化兼顾的原则。心理学是师范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作为大学心理学的教科书,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必须与师范大学专业教育水准相符合,做到专业化。另外,为适应学生的需要,并使心理学的正确知识广为流传,本书力图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做到大众化。心理学是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心理学的知识也是每一位大学学子成长的共同需要。但是很多学生表示,在接触到心理学这门课的知识之后,有见山不是山的感觉,甚至有人失望地表示,大学开设的心理学课程,并不是他们原本所想象的心理学。为此,本书在取材与撰写时,除在文字上力求深入浅出之外,在举例说明时也尽量求取生活化。第二,在教材内容上,本书遵循学术性与实用性并重原则。从心理学性质的一个层面看,心理学应属学术性的学科。心理学的理论不仅涉及生物学、生理学、社会学、统计学、哲学以及精神医学等各方面的专门知识,而且其本身也是学派众多、理论纷争且专门术语含义抽象。从心理学性质的另一个层面看,心理学所探讨的问题,总离不开人的生活实践。在学习心理学的人中,真正以研究为目的的专攻者很少,而希望由此获得有关生活实用知识者却甚多。因此,本书在内容陈述上,力求学术性与实用性并重,以使学习者经由对理论问题的探讨,了解自己,认识别人,洞察世界,从而在精神上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并进而影响和促进其学习、生活和工作。第三,在教材结构上,本书遵循实用性、创新性和操作性并重原则。在加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实用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突破传统局限,更新教材内容,建立适合综合性大学自身特色的高等师范教育的心理学体系、结构和内容。除了正文之外,本书还设计了各章的知识要点、阅读资料、复习思考题等。根据公共课任务重、课时少的特点,全书正文的编写尽可能地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对未尽之意采用阅读资料、附录的形式进行补充。补充资料和附录长短不拘,内容多样,既有心理学的小故事和神话传说,也有心理学小测验和心理学动态介绍,还有对所学理论的应用示例,有的则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说明和延伸。这样既拓展了学习者的知识视野,又增加了趣味性,使本书可读性更强。本书各章执笔分别是:张朝山东理工大学、李天思潍坊学院编写了第1、3、4、5、6章;于宗富山东理工大学、孙宏伟潍坊医学院、徐运国济南职业学院编写了第2、7、9章;陈一平山东理工大学、王瑶张店区教师进修学校编写了第8、13、14章;程巍滨州学院、范喜庆济南幼儿师范学校、张朝编写了第10、11、12章;张朝还编写了附录。本书由张朝、李天思、孙宏伟任主编,陈一平、于宗富、程巍任副主编。本书的编写得到了山东理工大学谭秀森副校长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得到了各兄弟院校的专家、同行及相关领导的指导和帮助,得到了山东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魏峥教授、王有爱院长、姜运生副院长、司淑梅科长及有关人员的帮助。此外,本书还参阅了许多专家、学者和同行们的著作和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限于编者的水平,本书可能存在遗漏和不妥之处,敬请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以便在再版时予以修订,使本书渐臻成熟。编 者
第2章 科学的心理观
2.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心理观人的心理现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心理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人们一直在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在古代,由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人们对自己的身体结构和机能缺乏正确的认识,因而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现象,不能揭示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本质,认为人的心理现象,如感觉、记忆、思维、睡眠、做梦及觉醒等都是与身体有特殊关系的灵魂的活动,认为灵魂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认为灵魂是不灭的、超自然的东西。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唯物主义心理观出现,于是在心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上逐步形成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心理观:唯心主义心理观和唯物主义心理观。2.1.1 唯心主义的心理观在对心理现象的理解上,唯心主义认为心理是脑之外的,不依赖于物质独立存在的,主张心理的东西是第一性的,心理决定着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一切物质都是第二性的,是由心理派生的,是心理的产物。唯心主义者颠倒了心和物的关系,他们的观点是错误和荒谬的。唯心主义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存在于世界之外的绝对观念或宇宙精神决定的,都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绝对观念的产物。如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绝对观念发展而来的。主观唯心主义者则认为心是万物和宇宙的主宰,客观事物都是由个人的感知、思维,即心理决定的,是心理的产物。我国南宋时期的陆九渊认为: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明朝的王阳明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之中。英国大主教贝克莱也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物体是观念的集合等。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者把心理、绝对观念看成是第一性的,认为心理、绝对观念产生客观事物。唯心主义者颠倒了心和物的关系,他们的观点是错误和荒谬的。2.1.2 唯物主义的心理观唯物主义的心理观主张客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而心理是物质派生的,是第二性的。唯物主义的心理观虽然有各种说法,但都把心理现象看成是物质活动的产物,是身体的机能,是在一定事物的作用下产生的,从而正确地说明了心和物之间的关系。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心理观认为心理活动是身体的一种机能。战国时期的荀况约公元前313前238说: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藏焉,夫是谓之天情。他认为先有物质的身体,后有精神,人的好、恶、喜、怒、哀、乐等精神现象的产生是与身体分不开的。魏晋南北朝时的范缜约450515也指出:形者神之质也,神者形之用也。又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就是说物质的身体是主体,而精神只是物质身体的作用,是从属于物质身体的。身体死亡了,精神也就必然随之消失。明末清初的学者王夫之16191692说:形也,神也,物也,三相遇而知觉乃发。他认为心理现象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辨别和感受。明代医药家李时珍15181593提出脑为元神之府和泥丸之宫,神灵所集的论断。清代名医王清任17681831在《医林改错》中明确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著名论断,这是唯物主义思想的杰出表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唯物主义者都能正确阐明心理现象。如法国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者拉美特利J.O.La Mettrie,17091751说:人不过是一架巨大的、极其精细的钟表。德国的毕希纳L.Bchner,18241899、福格特K. Vogt,18171895等人错误地认为脑髓分泌出思想正如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些朴素、机械的唯物论观点是缺乏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不到人的社会实质,看不到心理活动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及其能动性,而把人看成机器,把人产生心理活动看成像机器的功能一样,仍然不能科学地揭示人的心理的本质。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总结了长期以来人类的认识成果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才对人的心理实质作出科学的解释。2.2 科学的心理观科学的心理观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发展的。2.2.1 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怎样产生的?是从哪里产生的?在古代,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发现心脏停止跳动时,人的精神活动也随之停止,于是就认为心脏是精神活动的器官。直到18世纪前后,人们才逐渐认识到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1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体会到人入睡后,心脏虽仍在跳动,却不能反映外界现实;人在醉酒、药物麻醉或脑受损伤时,心脏几乎无变化,人的心理却发生了变化,这主要是人的神经系统或人脑发生了变化。因此,人们逐渐认识到脑在心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2生理解剖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脑机能的认识,特别是临床方面的经验与发现,证实了脑在心理活动方面的功能。例如,法国医生布洛卡于1861年发现大脑左半球额下回有语言运动中枢,若该区受损伤,人就失去了说话的能力。随后,人们又发现大脑额叶中回有书写中枢,额叶上回后部有言语听觉中枢,如果这些部位受损伤,相应的心理活动就会产生障碍等。这些临床的经验与事实都进一步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3 反射概念的提出和条件反射学说的建立,使心理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7世纪法国学者笛卡儿提出了反射的思想,认为动物的活动和人的不随意活动都是借助神经系统所实现的对外界刺激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即反射。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把反射的概念推广到人的一切活动领域,认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生命的全部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反射。这一理解,对于心理现象的科学说明是一个飞跃。1900年,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对动物和人的反射活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创立了条件反射学说,进一步揭示和证实了人脑与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密切关系。心理是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人脑为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但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2.2.2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心理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是脑的反射活动。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对人类来说,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实践的自然界,如天地日月、山川河流、飞禽走兽、花草树木。社会环境是指人类所有的社会生活,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各种社会事物,如生产劳动、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等。社会环境是人的心理最主要的源泉。只有当客观现实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时,我们才能产生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等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无论是简单的心理现象,还是复杂的心理现象,甚至神话中虚构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其内容都来自客观现实。如孙悟空的神奇变化、嫦娥奔月的神话,虽然十分离奇,但是构成这些形象的原始材料仍然来自客观现实。因此可以说,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的产物,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客观现实是人心理的内容和源泉。2.2.3 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1.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是在头脑中形成映象的过程,事物的映象和事物本身是相像的、一致的,但却不是同质的,事物的映象不等于事物本身。事物的映象是以观念形式存在于人脑中的,并经过人脑加工改造过的物象,是主观的。例如,客观现实中有一支钢笔,它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反映在头脑中,就产生了钢笔的映象。钢笔和它的映象不同,钢笔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看得见,摸得着;而钢笔的映象是心理现象,存在于人脑中,是观念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种反映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按其反映的内容来说是客观的,因为它反映的是外界事物和现象,是由外界事物决定的,同时又是通过脑的神经过程实现的,并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但是,它又是主观的,因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总是由一定的个人或主体进行的,是通过主体已有的主观世界为中介,进行加工折射而产生的。个人的知识经验、个性差异和年龄特征以及当时所具有的不同心理状态都会对这种反映有深刻的影响。个人的知识经验、个性差异、年龄特征以及当时所具有的心理状态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在选择性、准确性、全面性和深刻性等方面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予以积极、能动地加工。例如,同样是一株杨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联想反映,农民觉得它可以遮阳;多情的诗人则吟出唯有垂杨管别离的诗句;画家关心的则是树的色调明暗变化。不但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存在着差异,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也不尽相同。例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对同一座君山,当他大醉时写过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的佳句,极赞君山如画;等他酒醒之后,却又写道:铲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恨不得一铲把君山削平,让湘水奔流,反映截然不同。2. 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心理的反映形式,不像镜子和照相那样简单地、消极地、刻板地反映对象,而是对客观现实的积极的、能动的反映。人的心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人类总是利用积累的经验,根据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性的认识,自觉地确定目的,制订活动计划,并运用意志努力,通过实际行动去改造客观事物。人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反映,一方面表现为能动地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并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善着人类本身。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就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区别。2.2.4 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发展的有了正常的大脑,有了客观现实,并不一定就会产生心理现象,因为心理是在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实现的。1. 社会实践是人的心理产生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人的心理不是自发产生的,只有作为心理源泉的客观现实和作为心理器官的脑二者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正常的心理,而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的。人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在人们彼此交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的心理是对一个人整个生活经历的真实写照。人从出生那天起,就从事着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游戏、学习,成年后又从事着各种社会实践,人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去感知周围的事物,并不断改造着客观世界。正是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了人对事物的认识,使人的认识和知识逐渐丰富起来,并形成了人的兴趣、动机、情感、愿望等,表现出人克服困难的意志行动。同时,由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形成了人不同的能力和性格。因此,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丰富和发展人的心理。如果没有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即使具备了人的脑,仍然不能产生人的心理。狼孩的案例充分说明了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的产生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1920年,在印度发现两个在狼群里生活的孩子,人们把大的约8岁取名为卡玛拉,小的约2岁取名为阿玛拉,阿玛拉被发现后不久就死去了。卡玛拉不会讲话,用四肢行走,不穿衣服,不吃人手里拿的肉,只吃扔在地上的生肉,用舌头舔食物吃,她既怕火又怕水,从不让别人帮助洗澡,即使天气寒冷,也撕掉衣服。她怕强光,白天缩在墙角,夜间出来活动,夜间视觉敏锐,深夜发出狼一样的嚎叫,经过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与教育,2年后,卡玛拉学会了站立;4年后,学会了6个单词;6年后,学会了走路;7年后,学会了45个词,同时会用手吃饭,用杯子喝水。但是到17岁临死时,她也只有相当于4岁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卡玛拉是人的后代,具有人脑这块高度发达的物质,为什么只有动物的本性,而没有人的心理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她从小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生活,无法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不能学会人类的语言,不能进行人际交往和接受人类的知识经验等。在她的头脑中只有狼群生活的反映,而没有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容,所以不能产生人的心理。如果生活在人类社会但不参加实践活动,仍然不会有人的心理的发展。例如,197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一个现代野孩研究者为她取名吉妮,在她出生后十几个月即被父亲野蛮地隔离起来,只给她吃饭,不准家里人与她交谈,甚至不准家里人高声谈话。在她11岁半被发现时,她还不会说话,不会走路,智力水平仅相当于1岁婴儿的水平。吉妮生活在人类社会一个特定的真空环境里,缺乏社会环境的刺激,不参加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脱离人类的社会生活,因而她的心理只能停留在婴儿水平。一个成人如果长期脱离社会生活,离开丰富的外界刺激,其心理也会变得不正常。例如,日本侵华时期,日本侵略者从中国强拉了大批华工到日本做苦工,其中山东省高密县现高密市有一个叫刘连仁的华工,因为不堪忍受日本矿山主的奴役,逃往北海道深山老林,过了13年茹毛饮血的生活。在1956年被当地猎人发现时,他的语言能力已基本丧失,行为怪异,已不属于正常人的心理状态。事实说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的心理产生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人的心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操纵各种事物,完成各种行动,与人交往,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人的心理才能形成,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2. 社会实践是检验心理是否正确的标准人的心理、意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现实,必须在社会实践中加以检验。当人根据对事物的反映进行活动时,实践就证明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人不断地纠正着自己的认识和行动,使心理反映更正确,更符合于客观实际,进一步促进心理的发展,使心理反映达到深刻化和完善化的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