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增订珍藏版)
》
售價:HK$
557.8
《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109.8
《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售價:HK$
76.2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HK$
77.3
《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售價:HK$
67.0
《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售價:HK$
98.6
《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售價:HK$
66.1
《
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自传)
》
售價:HK$
76.2
|
編輯推薦: |
《犹太史研究入门》概述三千多年犹太历史发展的进程,为读者提供简洁明晰的脉络与线索。
概览犹太史研究的新成果,并提供相关工具书、原始资料、期刊和网络资源,便于读者参考。
|
內容簡介: |
作为国内一本犹太史研究指南,《犹太史研究入门》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犹太史研究的各个方面,为犹太史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入门指导。除了概述犹太历史的基本框架、介绍犹太史的原始文献外,还对研究发展史和主要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展现了当前犹太史研究中的重点问题。附录所列的学术资源、关键词和推荐阅读文献,为读者进一步了解与深入犹太史研究提供了路径与参考。
|
關於作者: |
张倩红,历史学博士,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犹太—以色列史及中东问题研究,著有《以色列史》《犹太史研究新维度》(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犹太文化》《犹太人千年史》等,主编《以色列蓝皮书:以色列发展报告》,译有《耶路撒冷三千年》(获得第十届文津图书奖)等。
艾仁贵,历史学博士,河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犹太—以色列史研究,合著《犹太文化》等,参编《以色列蓝皮书:以色列发展报告》,译有《犹太人与现代资本主义》等。
|
目錄:
|
序言
导言
第一章犹太史概述
一、 圣经时代(约公元前2000公元135年)
二、 大流散时代(公元13518世纪中叶)
三、 启蒙与解放时代(18世纪中叶19世纪末)
四、 犹太复国主义时代(19世纪末1948年)
第二章史料概述
一、 宗教文化典籍
二、 考古文物资料
三、 主要文献史料
第三章研究史概述
一、 近代早期犹太史学的萌芽
二、 犹太教科学运动与现代犹太学术的兴起
三、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的西方犹太史研究
四、 1945年以来的国际犹太史研究
五、 近百年来中国学者的相关探索
第四章重点问题
一、 族群认同、历史记忆与性别研究
二、 《希伯来圣经》与以色列古史重构
三、 希伯来早期国家形态及其政治传统
四、 犹太文化与异质文化的交流碰撞
五、 犹太人与全球经济网络的扩张
六、 现代犹太史的开端与犹太社会转型
七、 恐犹症、反犹主义与纳粹大屠杀
八、 美国犹太人的崛起及其社会影响
九、 犹太复国主义与以色列国家建构
十、 古代开封犹太社团及其相关问题
附录一学术资源
一、 工具书
二、 原始资料
三、 主要期刊
四、 网络资源
附录二关键词
推荐阅读文献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犹太史概述
从人数上看,犹太人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只是很小的一个分支,当今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大约有1400多万,仅占全球总人口的0.2%。但就影响力而言,犹太人却是一个非凡而卓越的民族,与其人数极其不成比例。在圣经时代,犹太人的祖先所创造的希伯来文明,被誉为哺育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之一;进入大流散时代,犹太人不仅没有为外部强加的迫害、驱逐、杀戮所屈服,反而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到了启蒙时代,犹太启蒙思想家们力倡变革使犹太人投入到现代化的洪流之中,推动了犹太社会的成功转型;19世纪末以来,犹太人开始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终于在1948年奇迹般地实现了近两千余年的复国梦。
犹太人不仅贡献了辉煌灿烂的元典文化,而且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现代奇迹。犹太民族中间涌现出的许多伟人,为人类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概述三千多年的犹太历史发展进程,不仅仅是为了勾画历史线索,也力图展示这个弱小民族在疆域缺失、民族离散的复杂环境中,如何建构历史、谱写历史、延续历史,如何在保持元典特色的同时不断调适自我、实现文化的传承与更新,如何频频迸发惊人的能量、屡屡创造惊世的奇迹。需要指出的是,本章把犹太史划分为圣经时代大流散时代启蒙与解放时代和犹太复国主义时代几个时期并非学术界的固定分期,而是为了方便把握犹太历史发展的脉络与线索。
一、 圣经时代(约公元前2000公元135年)
有关早期希伯来人的情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希伯来圣经》的叙述。《圣经创世记》的开篇前10章描述了上帝的创造、人类的犯罪与洪荒时代,后40章反映的是希伯来人的迁徙、繁衍、内政与纷争。由于《圣经》本身是一部史实与传说彼此交融、历史与文学相互夹杂的文献,因此,希伯来人的民族起源显得极为朦胧。直到20世纪中叶,许多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与人类学家都试图根据《圣经》提供的线索为希伯来族长时期断代,但一直分歧很大,用历史学家赫舍尔尚克斯的话来说:确实无法为族长时期断定准确的日期,因为没有任何证据来佐证《创世记》,而且通过推理不难发现,《圣经》中的许多地方是相互矛盾、不合情理的。因此最多只能把族长时期笼统地断为公元前20世纪到前17世纪之间。
(一) 族长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约前17世纪)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伯来人开始游牧于阿拉伯半岛西南部地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他们与周围的其他一些部落被统称为闪米特人。为了寻找水源与牧草,希伯来人开始从阿拉伯半岛向北移动,迁徙到了土地肥沃、绿色遍野的两河流域,在幼发拉底河下游的名城吾珥(根据考证在今伊拉克南部巴士拉附近)居住下来。此后,希伯来人接受了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文化,尤其是巴比伦人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模式。公元前1800年左右,由于不堪忍受古巴比伦国王的宗教压迫政策,他们在族长亚伯兰(后尊称亚伯拉罕,意为多国之父)的带领下渡过幼发拉底河,进入广阔的巴比伦平原,沿着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商道继续向西北方向迁移。他们先来到了商业城市哈兰,这里是阿摩利人居住的中心,然后辗转于叙利亚地区,最后进入迦南地(即今天的巴勒斯坦地区),并定居下来,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他们被当地的迦南人称为哈卑路人,意即渡(幼发拉底河)河而来的人,后来逐渐转音为希伯来人。
在希伯来人的记忆中,先祖亚伯拉罕被视为完美精神与卓越品质的象征。传说亚伯拉罕年过半百才生了儿子,取名以撒。他死后,以撒担任族长。以撒生了两个儿子,取名以扫和雅各。以扫和雅各虽是孪生兄弟,但两人的性格迥异,雅各骗取了父亲的祝福,获得了长子继承权,成为希伯来人的族长。根据《创世记》第32章的记述,雅各威武勇敢,曾与天使在雅博渡口角力并获胜,天使祝福他,并赐名以色列(Israel,意为与神摔跤者),因而在随后的年代里,希伯来人也被称作以色列人。雅各共生子12人:流便、西缅、利未、犹大、以萨迦、西布伦、玛拿西、便雅悯、但、拿弗他利、迦得、亚设,这12人的后代后来发展成为以色列人的12个支派。
(二) 散居埃及(约公元前17世纪约前1230年)
公元前17世纪,处于第二中间期(公元前1786前1567年)的埃及王权衰落,国家分裂,来自西亚的闪族部落喜克索斯人乘机入侵,在三角洲东部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这时迦南发生了严重的饥荒,许多人开始逃亡埃及,其中就包括希伯来人。西迁埃及的希伯来人定居在尼罗河三角洲的歌珊地区,在这里平静地生活了一段时间。在喜克索斯人确立统治后不久,埃及第十七王朝建立,王子们不甘心向喜克索斯人称臣纳贡,经过多年的交锋,最后于公元前16世纪推翻了喜克索斯王朝,驱逐喜克索斯人,使埃及终于获得了独立。阿赫摩斯一世(前1570前1546年)建立第十八王朝,埃及进入新王国时期。统治埃及的新王国法老并不喜欢希伯来人,把他们贬为奴隶以满足埃及对劳动力的需求。公元前13世纪,埃及处在拉美西斯二世(前1290前1224年)的统治之下。拉美西斯二世是一位野心勃勃的法老,他为了征服亚洲,把包括歌珊在内的尼罗河三角洲作为东进的军事基地,并大兴土木,希伯来人完全失去自由。拉美西斯二世为了限制希伯来人的繁衍,甚至制定了一条极其残酷的法律:凡希伯来人的新生男婴必须溺死。在希伯来人面临生死存亡的非常时刻,出现了一位杰出的政治与宗教领袖人物摩西。摩西(意为从水中拉出来)出生于尼罗河畔,作为希伯来人的后裔,他对埃及的压迫与奴役政策十分不满,他秘密地组织希伯来人,使他们回想起在上帝的应许之地迦南的那种独立自由的生活,动员他们以集体迁移的方式反抗法老的暴政。约公元前1230年(一说为前1250年),在摩西的带领下,希伯来人逃出埃及,开始了重返迦南的艰难历程。关于希伯来人出埃及的事件在埃及历史中并无记载,但《圣经》对此有许多传奇式的描述,并记载出埃及的人数有60万,这显然是非常夸大的数字。
据《圣经》记载,希伯来人从尼罗河三角洲的东北端启程,跨越红海,进入西奈旷野,在沙漠中颠沛流离近40年,历尽千辛万苦才来到西奈山下。这时有些人对前程失去信心,有的开始了偶像崇拜。为了借助神的力量威慑人心、团结民众,摩西以先知的身份向希伯来人展示了上帝赐予的两块法版,上面刻着著名的摩西十诫,其中心内容是:
第一,不可叩拜别的神;
第二,不可雕刻偶像;
第三,不可妄称上帝的名
第四,当守安息日为圣日;
第五,当孝敬父母;
第六,不可杀人;
第七,不可奸淫;
第八,不可偷盗;
第九,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第十,不可贪婪别人的妻子、房屋、田地、牛驴、仆婢及其他东西。
摩西十诫的前四条强调宗教信仰的唯一性,禁止以色列人对他神的崇拜;后六条属于社会伦理的范畴,目的在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除十诫之外,传统犹太教认为,摩西接受的启示中还暗含了上帝晓谕的613条诫律。在这些诫律中,除了对圣殿、献祭及宗教礼仪做了规定之外,其内容还涉及犹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神职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平民的法律地位、权利与义务、财产所有权、债务处理、婚姻与家庭、卫生风俗、起居饮食、犯罪与刑法、审判机构与诉讼等等。此外,还包括如何处理人与上帝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逾越节、五旬节和住棚节等主要宗教节日。
摩西十诫的创立不只是标志着犹太一神教的产生,表明希伯来人已开始摆脱宿命论的束缚,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希伯来民族统一体的形成。出埃及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在犹太民族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还成为人类摆脱奴役、走向光明的一种象征。后世的历史学家通常把它看作是民族和社会获得解放的标志。
据说摩西活了120岁,临终之际选中约书亚作他的继承人,继续进占迦南。在约书亚的率领下,以色列人成功征服了迦南,从《圣经》的记载来看,这场征服经历了一系列争战才得以完成。约书亚凭借着自己的机智与勇敢战胜了对手,完成了摩西未竟的事业,率领希伯来人重返故土迦南定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