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同与不同:50个中国孤独症孩子的故事
》
售價:HK$
66.1
《
开宝九年
》
售價:HK$
54.9
《
摄影构图法则:让画面从无序到有序
》
售價:HK$
110.9
《
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含施特劳斯与科耶夫通信集)
》
售價:HK$
109.8
《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
售價:HK$
109.8
《
传播与流动:移民、手机与集装箱(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售價:HK$
109.8
《
大唐诡异录
》
售價:HK$
55.8
《
《证券分析》前传:格雷厄姆投资思想与证券分析方法
》
售價:HK$
134.3
|
編輯推薦: |
自媒体出路何在?
社群经济到底是什么?
能否简单地在微信群里做“社群营销”?
随着媒体的演变和社群的爆发,社群媒体的诞生是一种必然趋势,可以让自媒体人寻找到内容生产和内容传播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也可以让微信群重新焕发生机。
让群主成为职业,将不再是一句口号。
|
內容簡介: |
随着媒体的演变和社群的爆发,社群媒体的诞生是必然的,并且具有美好的未来。书中重点介绍了社群媒体的内容生产、传播、运营和商业化,并且通过详实的案例,告诉广大自媒体人和社群主,如何打造自己的社群媒体。社群媒体全新的运作模式,代表了商业的新方向,必将成为新一轮的创业大风口。
本书适合广大自媒体人、社群主、社群运营人员和对社群感兴趣的相关读者阅读。
|
關於作者: |
崔义超
群幂CEO,中国社群经济研究者,连续创业者,股票软件通达信的创始人,考拉FM原CTO,带领考拉FM产品和技术团队,将产品做到上亿用户。
1993年获得武汉大学电子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MBA学位。
|
目錄:
|
前言
第一章社群媒体的诞生
1.1社群媒体是一种新的媒体
1.2社群媒体的产生
1.3社群媒体的影响
第二章社群媒体的本质
2.1好的社群媒体到底有没有标准
2.2社群目的到底是谁的目的
2.3社群媒体的四个环节
第三章社群媒体的内容生产
3.1案例回顾——内容为王,百花齐放
3.2案例点评——关于“内容”,大有可为
第四章社群媒体的传播
4.1社群内传播
4.2社群外传播
第五章社群媒体的运营
5.1社群的主要类型
5.2运营平台的选择
5.3社群媒体运营的三大要素
5.4典型的社群媒体运营路径和逻辑
5.5案例分享与总结
第六章社群媒体的商业化
6.1社群电商
6.2平台付费
6.3产品服务变现
6.4广告收入
6.5投资和IP孵化
后记
|
內容試閱:
|
现在,互联网已经让社会从一个大群体分裂成为无数个小群体,在这个群体里“闹翻天”的事情,在群体外几乎没人知道。
与此对应的是,互联网社群的崛起。例如,罗辑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覆盖了1000万微信粉丝的社群,卖会员、卖月饼、卖柳桃,玩得不亦乐乎。互联网社群当然远不止罗辑思维一家,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同样,有社交的地方就有人群,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市场。在人情社会之中,社群经济的本质在于“社群”,线上线下的各大协会组织,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让有着共同兴趣爱好、价值观的人们更自由、便捷地联系在一起。
如今,企业品牌的市场推广成本和获取用户成本居高不下,社群作为一种低成本、高信任的营销工具,能让企业迅速构建起黏性极强的竞争壁垒。通过构建社群,打造圈层,企业让用户与用户、用户与企业之间保持着极强的黏性,让用户的社交关系沉淀,并且与商品属性进行捆绑融合,最终形成社交联系。
根据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网络社群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网络社群历经十几年的发展,从最初的网络社区逐渐发展成以移动端为核心的,连接人、信息与一切的社群生态。① 2002—2005年,网络社群1.0的中心化时代。QQ推出群聊,将社群形态带到线上,网络社群1.0时代以互联网人群聚集、信息互通与传递为核心目标,多为熟人社群。② 2006—2014年,网络社群2.0去中心化时代。论坛、BBS等网络社区兴起,SNS社交网络出现,网络社群初具规模,微博、微信助力社群有效运营;天涯论坛、猫扑、豆瓣兴趣小组等网络社区的出现,助力相同兴趣的网民聚集,形成网络社群2.0的新形式。人人网、开心网等SNS社交网络使网民个体形象更加突出,基于兴趣、细分需求等个性标签更加清晰,网络社群内的联系更加紧密,从单个节点向多个节点发展。博客、微博等为网民提供了公共表达空间,为社群内部成员间的互动提供了更多可能。微信作为即时通信平台,提高了网络社群的沟通效率,两者共同推动网络社群2.0时代的不断成长。网络社群开始出现网状结构,社群经济逐渐形成。③ 2015年至今,品牌意识化的网络社群3.0时代。社群基于移动互联网,连接人和一切,通过社群间的情感流动形成更多利益共同体,甚至利用新科技提升社群内外部互动和生态化发展。
到了网络社群3.0时代的今天,我们评价一个品牌的指标,是这个品牌拥有多少铁粉。而没有铁粉的品牌就没有未来,铁粉元素在今天看来是非常重要的。数十年前,处于工业时代的产品逻辑是先有知名度,再有忠诚度,所以要做广告。而今天则恰恰相反,先有忠诚度,再有知名度,先从少数铁粉开始,所以,铁粉作为当今极其重要的一类人群,他们无条件支持你的产品设计,支持你的品牌推广,支持你的渠道营销。小米三周年的时候,曾为100个铁粉斥资拍了一部电影,叫《100个梦想的赞助商》。所以,做产品推广时,先不要急着去做广告,不妨先找到你的铁粉,从铁粉做起。
如今很多人在运营社群:
建一个微信群,发发小广告,便说我在做社群。
搞一个主题沙龙,问题还没探讨几个就四处兜售自家产品,便说我在做社群。
聚了一帮人,一起读读书,然后推荐自己的文章与公众号,便说我在做社群。
……
大部分人涌向社群,其实仅仅是想把社群当作一个营销渠道,玩的是所谓的社群营销,严重偏离了社群的本质。什么是社群营销?顾名思义,针对社群而进行的营销行为。社群营销本身没问题,但是营销要跟媒体形式配合,如果社群媒体都没有建立起来,何谈社群营销?比如说:
(1)把社群当作垃圾内容的出口。很多自媒体人轻易就建了十几个群,仿佛自己拥有了一个庞大的社群,每天往群里发自己生产的内容。他们天真地以为任何内容通过社群投放都会有效果,然而发出的内容却无人问津。
(2)把社群当做广告和卖货渠道。有些人把社群看成另外一个朋友圈,
建立所谓的人脉关系越多就越好做事。殊不知这种行为,对如今高警惕性的群成员来说,早已成为一种骚扰行为。
(3)把社群当作活动组织渠道。例如,想组织沙龙或者兴趣活动,然后在社群内发个通知,聚了一帮人,活动完了还不忘卖货,卖完货就没有然后了,这也能说是在做社群吗?
说到底,这样做社群还是简单地套用原有的营销思路,并将其嫁接在社群中。问题的核心是未能脱离渠道覆盖的旧思维,拼命地去铺渠道,不管是真渠道还是假渠道。
显然,这种思维和做法是被动媒体时代遗留下来的痕迹。如今用户有太多的方法选择跳过、屏蔽、无视这些广告和内容。如果无法占据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何谈占据他们的心智。
撇开社群营销的效果不谈,说一个简单的问题:一个社群无论有多大,它的人数都是有限的。就这么些人,就算你的营销有效果,商业回报会大吗?
因此,只把社群当作营销渠道是没有出路的。我们不能奢望自己的社群能有罗辑思维的体量大,罗辑思维有庞大的粉丝群,它很容易地就走上了粉丝经济的道路,而很多的社群是不具备这个条件的。
脱离运营的社群营销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如今是一个信息过载、传播过度的时代。对于早已陷入选择困难症的用户来说,这种不加区分的营销内容,他们唯恐避之不及,何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