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HK$
102.4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HK$
102.4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HK$
113.9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HK$
64.4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HK$
59.8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85.2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9.0
《
瘦肝
》
售價:HK$
102.4
|
編輯推薦: |
文廷式是光绪帝及珍妃的老师,中进士为榜眼,大考一等第1。负奇才,抱负远大。他支持光绪帝亲政,支持变法维新,被慈禧太后革职,驱逐出京,永不叙用。戊戌政变后又受牵连,四处流亡,满腹才华不得施展,只好寄情文酒,故其遭遇越坎坷,诗词愈工。总而言之,词胜于诗,其词是晚清一大作手,其佳作播于人口。其词感时忧世,沉痛悲哀。其《高阳台》(灵鹊填河)《风流子》(倦书抛短枕)等,于慨叹国势衰颓中,还流露出对慈禧专权的不满,和对当道大臣颟顸无知的愤慨。如《贺新郎》:别拟西洲曲,有佳人、高楼窈窕,靓妆幽独一霎长门辞翠辇,怨君王已失苕华玉。为此意,更踯躅。即是深寄感慨之作。其诗词作品,不唯有文学价值,亦可当作近代诗史来读。
|
內容簡介: |
本书在叶恭绰、赵铁寒、汪叔子等前辈学者的基础上,对文廷式诗词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整理。纠正了以往諸本的遗漏、重出、失校之处。汪叔子先生所编文氏诗录词录本为目前文氏诗词较为完备的本子,但其中仍存在失校、漏收等缺憾。随着新材料的发现,文氏诗词仍然有重新整理的必要。本书诗歌部分以李宗侗家藏文氏诗歌影印稿本为底本,底本漏收者,据叶恭绰《文道希先生遗诗》、汪叔子《诗录》、文氏日记以及晚清民国诗话词话补之。词集部分以龙榆生《重校集评云起轩词》及补遗为底本,又从文氏日记、清末民国词话、《粤西词载》等补遗十余首附于简末。书末附有文廷式传记资料、诗词集序跋、纯常子词话、词评辑录、年谱简编等内容,为研究晚清文学、史学等提供资料借鉴。
|
關於作者: |
文廷式(18561904),字道希、芸阁,号纯常子、罗霄山人等,江西省萍乡市人,生于广东潮州,成长于官宦家庭,为陈澧入室弟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词家、学者,在甲午战争时期主战反和,并积极地致力于维新变法运动,是晚清政治斗争中的关键人物之一。其诗词不随流俗,拔戟异军,为晚清一大作手。
陆有富,任职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是从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及古典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多年致力于研究文廷式。
|
目錄:
|
序言 钱仲联1
前言 陆有富1
知过轩诗钞1
知过轩诗补遗157
云起轩词钞191
云起轩词补遗269
附録一 相关传记资料辑録277
附録二 相关序跋资料辑録284
附録三 相关评论资料选辑293
附録四 文廷式年谱简编360
|
內容試閱:
|
一
文廷式(一八五六一九○四),字道希(亦作道羲、道溪、道燨),号芸阁,又号罗霄山人、芗德,晚号纯常子,江西萍乡(今萍乡市)人,晚清着名的政治家、学者、诗人。生於广东潮州,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受业陈澧之门,为菊坡精舍高材生。光绪十六年(一八九○)进士,授编修。二十年大考,帝拔为一等第一名,擢升翰林院侍读学士。文氏有救世之志,抗直敢言。中日甲午战争时,上疏请罢慈禧寿典,奏劾李鸿章畏葸误国。其後襄赞康有为发起强学会,支持光绪帝亲政,被慈禧革职,永不叙用,并被驱逐出京,漂泊江潭。戊戌政变,遭到追缉,避难湘潭,後经汉口转移至上海。光绪二十六年(一九○○)正月初十日,应日本同文会之邀,离沪东游扶桑,归国後寄情文酒,沉沦憔悴以终。文廷式一生着述宏富,涉及经、史、文学等诸多方面,据考证有百种以上,主要有《纯常子枝语》四十卷、《知过轩诗钞》《云起轩词》及日记笔记多种。
文廷式怀负奇伟,才华横溢,学术以经史为要,创作以诗词为主。所作诗词雄浑郁勃,传达出强大的感发力量,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清季诗坛、词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綫。其诗风格遒上,音节抗坠,陈三立曾称清空华妙,不寻撦故实自曝,尝推为独追杜司勳,波澜莫二[[[一]陈三立《文道希先生遗诗序》。]],为晚清一大作手。其词意气飙发,笔力横恣,诚可上拟苏辛,俯视龙洲,令词穠丽婉约,则又直入《花间》之室[[[]胡先驌《评文芸阁〈云起轩词钞〉王幼霞〈半塘定稿〉〈賸稿〉》,《学衡》第二十七期。]],异军特起,卓然可传。可以说,文氏诗词所取得的成就是文之性情、雄才、经历、时代等因素交相作用的结果。
文氏受儒家思想薰习甚深,年轻时就有兼济天下的愿望,其後,尽管仕路坎坷,屡遭磨难,不免陷入进退出处的矛盾之中,但他内心中所具有的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始终占据首位,这就促使他一意要从这种矛盾中跳脱出来,以寻求一种坚定的持守,而这种追寻的结果,遂使他一方面对维新变革之高远理想常怀有热切追求之渴望,一方面又对此丑陋、昏暗的现实常怀有不满之愤慨。然而,无论是热切之追求,还是不满之悲愤,他总是将挽救世运、变革维新寄希望於光绪帝,尽管他对光绪皇帝的忠执情怀不同於一些封建遗老对前朝皇帝骸骨迷恋的愚忠。如果就个人之持守而言,自然有刚卓可敬的一面,如果就整个社会演进之大环境而言,则有其愚执可悯的一面。
而恰恰正是因为文氏内心首具这样一种执着和赤诚,才使得他所留下来的诗词作品不同流俗而具有可观之处。龙榆生在《傍山亭随笔》中曾评价王安石《杜甫画像》说:窃意杜诗之可贵,正如王介甫此诗所赞,诗人有此抱负,虽未能及身发展,以偿素愿,而使读者有所感发,终必得有其人,奋其才略,以出斯民於水火之中,成功固不必在我也。假使文氏未遭毁谤,得行其志於光绪中叶,斡回时运,收拾人心,开通风气,使维新果得实行,清廷亦难免灭亡之祸。但从文廷式作品所传达的志意来看,文氏便是以少陵之心为心,意欲振衰起敝,力挽颓局,虽遭群小侧目,亦毅然起而肩任之,真有成功固不必在我的热烈和赤诚,而正是因为这种热烈和赤诚贯注於诗人笔下,才使得其诗词表现出强大的感发力量,自己的忧愤悲慨也深蕴其中。我们读其作品,亦可想见其人。
就主题取向来看,文廷式的诗歌大多反映晚清动荡的时局,发抒政治忧郁。面对艰危的情势,诗人的忧患经历、探索追求、彷徨苦闷以及与友朋、亲人之间的伦理感情都在其诗歌中可以找到或隐或显、或曲或直的表达。此外,其描摹自然、啸傲湖山之作,清空华妙,将人生的意趣消融于山水清音之中,深得自然之趣。就总体风格来看,文廷式的诗歌倾向於沉郁一路,沉郁与忧愤深痛相连,与国运民生相关,它不同於剑拔弩张、毫无节制的偏激倾向,而是秉承了儒家怨而不怒的忠厚之旨和屈骚精神,情感表达内潜而不发露,收敛而不怒张。从诗歌体式来看,文廷式的七言淩驾五言,以句长而形成抑扬抗坠的铿锵音调;近体胜於古体,以篇幅短小而富有简重典雅之美。其七律情思沉郁,风骨遒上,上接少陵、义山,独具特色。七绝兴寄深远,多即景感事之作。五律典雅精工,感时伤事,每寓深慨。五古题材新颖,规模典重,婉而多讽,长篇中多具郁勃之气。七言歌行笔意灵动,长歌激烈,沉郁极处,则神气飞扬。
就词作方面而言,文廷式论词自言志之所在,不尚苟同,所作长调横厉盘郁,苍劲兀傲,不随流俗,不拘泥於比兴寄托,得苏辛遗意,与以王半塘、郑叔问、朱古微、况蕙风为中坚的晚清词家卓然相异。其令词穠丽婉约,设色绚丽,无率易之习,可直入花间之室。在表现手法上,文词多用比兴,寄意言外,隐刺时弊;创作上还承袭香草美人意象传统,化用《离骚》语句,表达了对屈原的认同感,故多凄怆感怀之作。审美趣味上,文词秀艳与刚健并举,发声清越,有律有文,这得益於他文笔之佳和音律造诣之深。《云起轩词》韵律和情感糅合无间,词人的主体情思在跌宕的旋律节奏中反复低回,深得曲致之妙,极尽顿挫之姿。
就创作的阶段来看,文廷式的诗词随着个人自身的遭际、情怀以及与师友门人的往还探讨有前、中、後三个时期的变化。文廷式少年聪颖,文采斐然,早期所作以典丽为胜;中期诗人身经世变,遭遇忧患,诗歌多是对忧危念乱的理性思考,学诗宗法杜少陵、韦端己、元遗山等人。词作具有明显的词史意识。後期诗人流连山水,寄情诗酒,政治热情日渐消减,时而仍抱中兴之望,诗作喜效皮陆。
二
在清末诗坛上,文廷式是一位非常独特的人物,他不仅以参与政治、投身学术为主,而且有极其旺盛的创作精力和突出的创作成就。从诗歌创作来讲,文诗所取得的成就长期以来鲜有人关注,至今难以彰显。事实上,与《云起轩词》相比,文诗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价值。与同时期一般诗人相比,文诗不仅数量庞大,主题突出,题材广泛,而且在艺术上匠心独用,造语下字皆有法度,笔意稳健,深博工整,是合诗人之诗、学人之诗为一体的不可多得的佳制。徐乃昌曾以诗评价云:老干撑空势绝伦,豫章材大着嶙峋。望崇当世推宗匠,业盛名山抗古人。独负奇才苏学士,常存忠爱屈灵均。抒情托兴归风雅,吟冷西江月一轮。[[[]文廷式着,叶恭绰辑《文道希先生遗诗》。]]道出了文氏诗中有才、诗中有史、诗中有识的气魄。尽管如此,文氏诗歌的创作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而这些弊病多是由其诗学思想的缺陷造成的,虽有瑕疵,但掩盖不了文氏诗歌在清末诗坛乃至中国诗史上的夺目光辉。
自其情感表达与风格一方面而言,文廷式曾自言舆中读太白七古,其沈郁极处,则神气飞扬,知其笔意与余略相似也[[[]文廷式《南轺日记》。]]。由此可知,文廷式的诗歌创作是以沉郁为尚的。沉郁在杜诗中有鲜明的表现,杜甫在《进雕赋表》中也曾以沉郁自称。文廷式与杜甫虽然暌隔千载,但他们都生活在乱离时代,都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和志意;此外,文廷式还有意熔铸点化杜诗中的诗句,甚至步韵杜诗,总之,在种种因素的交相作用下,沉郁成为文诗的主导风格。
最能代表文廷式沉郁风格的作品当推他的七律。从整体的格局、炼字、炼意以及婉妍畅达、凝重浑雅的特点来看,七律还是最适合表达深厚的情感的,少陵、义山的七律便是最为成功的例证。文廷式所作七律,虽难以达到少陵、义山的艺术水准,但往往能得二人之佳处。总的来说,沉郁风格的表现并非文廷式各体诗歌所长,其七律奇情壮采、情思郁勃,表达出深沉凝重、悲抑曲折的感情,成为文廷式情感寄托最为深厚的诗体。其《庚子七月至九月感作》《落花诗》《追忆》《中秋夜作》《江行舟中感事》《幽人》《唐宫》《书愤》等都是风格沉郁、情感深厚的七律佳品。
文廷式七律沉郁的风格体现在情感的内潜上,而这种情感内潜根柢于屈骚精神,并遵循儒家传统诗教的怨而不怒之旨。它不同於感情的奔涌喷发,而是将满腔的郁怒、悲愤进行敛抑,凝聚於内心深处。如:枉道漏天容补石,谁知沧海竟横流(《读》)、长佩行吟非泽泮,短衣射猎想山阿(《八表》)、淮海微禽甯速化,江湖魏阙有余思(《鹪鹩》)、书史尽供愁里读,山河频向月中看(《春感一首》)、焚香犹见星环极,涉世深愁海扬尘(《读》)、当日守蕲烦壮策,古来放屈有余悲(《奉答李与九师》)、坐倚危樯看北斗,沉忧不共海波还(《江行舟中感事》)等诗句,其中所表现的情感皆忠厚缠绵,内潜而不发露,悲抑收敛而不愤感怒张。我们具体来看他的《偶书》一诗:
短鬓萧萧懒着簪,傍檐乾鹊语声侵。铁无可铸神州错,寒不能灰烈士心。白羽一挥犹想像,青山何处足登临。秦娥曲里销磨尽,汉阙唐陵草已深。
甲午海战之後,本有一腔热血的文廷式在政坛上崭露头角後,就以遇事生风,互相标榜,语多狂妄及与内监往来等罪由,被逐出朝廷,永不叙用。而这一首诗便是文廷式削职南归出京时所作,诗中之情感欲露不露,反复缠绵,令人无限低徊。首联出句化用杜甫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诗意,道出了出京时百无聊赖的颓唐心态,对句表面借乾鹊的聒噪之声衬托内心的烦乱,实则暗示自己因受人构陷而有此结局;颔联出句指甲午战败割地赔款议和之事,意即倾天下之铁难以铸成割地赔款、屈辱投降的大错,悲愤郁结;对句反用杜诗心死着寒灰(《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句意,表明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内心始终不改对国家的系念。颈联紧承上句而来,化用苏轼圣朝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祭常山回小猎》)句意,意欲力挽狂澜,持危扶颠,但现在已经被削职,只能想像一下,抒发烈士壮心而已,情感郁结,跌宕起伏;而此联对句更显沉痛。青山何处用问句的形式道出了当时中华大地被侵略瓜分的状况。诗人在《芸阁偶记》中也曾指出:数年以来,失胶州,失旅顺,失长江之利。东三省隐於俄,广西、云南隐於法;江浙属英,闽属倭。[[[]文廷式《芸阁偶记》。]]面对神州大地被列强瓜分豆剖的情状,诗人怎能忍心去登临纵览这破碎的山河?此句写来悲壮苍凉,慷慨生哀。尾联登临凭吊,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悲壮气象,道出了内心幽咽悲郁之情,抒发了对国家大好河山的眷恋,也揭示出大清陵夷的信息。全诗中间两联抑扬起伏,由错之大到心之热,由为国效力到忧世伤时,情感显得沉潜悲抑,而结尾之销磨尽、草已深,借古抒怀,使情感更加凝重深沉。纵观全诗,抑扬相间,起伏跌宕,字里行间充满了一种郁勃之气,是文廷式七律中表现沉郁风格的典型之作。再如《中秋夜作》:
桂魄销沈夜气寒,螭龙愁掩水晶盘。山阳下国成名异,湘水微波寄迹难。海阔倘容精卫塞,心孤惟共晚枫丹。不须更听邻家笛,白露庭楸恨自漫。
此诗作於戊戌变法失败之後,情调低回哀婉,更甚於上一首。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慈禧发动政变,出面训政,维新变法以喋血告终,光绪帝被囚禁於瀛台。八月初十日,慈禧密令缉拿文廷式;八月十三日戊戌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殉难。此时,文廷式正在寻找逃难之所,故诗中有湘水微波寄迹难之语。中秋月圆之夜,本是万家团圆之时,而诗人却在逃难隐匿,故而此诗开篇便以销沈、愁掩等字眼营造出月华惨澹、清冷凄苦的氛围。颔联借曹丕废汉献帝为山阳公之典影射维新失败,慈禧太后复出夺权,并将光绪帝囚於瀛台的现实。而此时,自己在内廷的严令缉拿之下正四处奔逃。颈联用精卫填海的典故,暗示自己以逋逃之身,即便化身精卫,也不容填塞大海,虽有救国之策,却报国无门,惟有志节不移,丹心不改。尾联用山阳笛之典,嵇康、吕安遇害之後,向秀经山阳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追念亡友嵇康、吕安,感音而叹,作《思旧赋》。诗人借此典以表示对遇害的谭嗣同等六君子的悼念。下句以景物着笔,收束全篇,指出不须听鸣笛之慷慨,眼前附着着白露的庭楸就已弥漫着哀怨和悲愤了。而这弥漫着的悲慨也笼罩着全篇,成为此诗的情感基调。此诗不仅哀悼维新烈士,也有个人忧生之嗟。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或以形象表现,或寄寓於事典之中,深沉愤郁,纯是情感内潜之作。
文廷式这一类情感内潜、情思沉郁的作品都与他的个人遭际和现实时局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所表现出的悲愤郁结、沉痛低咽,大都有一定的亲身感受,所以其中不乏一些感情真挚、浑厚顿挫的优秀诗作。与杜甫等诗人的同类题材相比,无论是反映现实的广度和深度,还是情感表现的丰厚、真挚,文廷式这一类七律亦毫不逊色。这不仅缘于文廷式有意学习杜诗和其转益多师、别有创获的诗学主张,更重要的是它与杜甫有着异代同心式的契合。
自其艺术手法方面而言,胡应麟《诗薮内编》曾评价杜甫诗云:杜诗正而能变,变而能化,化而不失本调,不失本调而兼得众调,故绝不可及。文廷式诗歌的艺术成就虽达不到杜诗,但从模拟学习杜诗的痕迹来看,同样做到了不失本调而兼得众调,其本调一如杜诗之沉郁顿挫,成为他诗歌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成功的主导风格。文诗的众调则是文氏性情、才力与其化古求变、多元并融的诗学观结合为一体的创作个性的显现。在清末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文廷式受到经世致用思潮和家族风尚的影响,较多地传承了传统儒家文化中民胞物与的忧患意识、乾健刚强的进取精神、救天下之溺的道义承担和正气浩然的大丈夫气概,其诗歌内容多与时事紧密相关,美学风格多倾向於沉郁悲壮。
文廷式的诗歌是基於题材、体裁、创作时期、创作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而体现出多元化的风格。首先这是缘于文廷式在诗法上能够出入众作,模拟化用前人诗句,灵化无痕,自成一家。可以说,在这方面,文氏的诗歌创作大体上是实践了他的诗歌理论的。从诗题上看,文氏模拟、步韵、续写前人作品不在少数,如《愤吟效韩致光》《和陶连雨独饮》《和杜写怀二首》《和杜三韵三篇》《缚鸡行用杜少陵原韵》《代李义山七夕来时先有期》《七夕用李义山诗韵》《广王又丞效阮文达》《拟沈休文梦见美人》《怀梁节庵焦山用东坡自金山放船至焦山诗韵》《鰕鳝篇用陈思王韵》《六言拟唐人》《拟古宫词》等作品,这只能说是表面现象,但也全面反映了文廷式在诗歌创作上能够出入众作、转益多师的特点。文廷式不仅强调对古典作品的尊崇和模仿,还特别醉心於对前人诗歌材料(语词、意义)的借鉴融化,尤其是唐人诗歌。如铁无可铸神州错,寒不能灰烈士心(《出京作》)化用杜甫《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中眼穿当落日,心死着寒灰句; 闻道崆峒使节回,众仙同会集灵台(《闻道》)化用李商隐《汉宫》中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句;广陵烟月蓟门霜,万里云鳞忆帝鄕。银烛照人犹旖旎,玉璫缄札总凄凉。(《寄意》)化用李商隐《春雨》玉璫缄劄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句;无分麻鞋迎道左(《庚子七月至九月感作》)化用杜甫《述怀》麻鞋见天子,衣袖见两肘句;漫天风雪尧年冷,误国衣冠宋鹊多 (《庚子七月至九月感作》)化用陈陶《经徐稺墓》禁掖衣冠加宋鹊,湖山耕钓没尧时句;向来忧国泪,沾洒向空山(《十月闻雁作》)化用杜甫《谒先主庙》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句;云中叫新雁,嗟尔稻粱谋(《雄县道中时方有水灾》)化用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句;曾服玉芝三万本,可能无命待麻姑(《有感》)用李商隐《海上》直遣麻姑与搔背,可能留命待桑田句;独惭赊酒兴,未敢典朝衣化用杜甫 《曲江二首其一》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句,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从以上所列我们不难看出,文廷式在借鉴化用唐人诗句方面绝不是字句、意思上呆板的模拟和承袭。他既能驱遣自如,又能翻新出奇,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对前人作品进行点化、变异、翻新,如同己出,显示了对艺术传统的认同和超越。
然而,文诗艺术手法不仅停留在对语言材料、句法意义的借鉴运用上,还表现在对前人作品艺术、内容上的突破与超越。模拟前人诗作,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顾炎武《日知录》。]],完全异於他人,则可能因其违背诗歌艺术规律而不成其为诗;完全同於他人,则可能丧失诗歌的艺术个性而不足以为诗。文廷式在《临帖》诗中也强调说:不似何必临,太似恐无我。遗貌取其神,此语庶几可。 他的《和杜写怀二首》将古人古事、当前政局、自我胸怀融为一体,一气呵成。虽然题为步杜甫诗韵,但不为所囿,各有所怀。杜甫《写怀二首》在自述危苦後却分别以曲直吾不知,负暄候樵牧、终契如往还,得匪金仙术作结,表现出一种达观任运的情怀;而文诗则有意变化,改易原意,在忧时伤乱之感中表现了自己意欲奋起救世的情怀。文氏的《缚鸡行用杜少陵原韵》则是在杜诗的基础上广而申之。杜甫的《缚鸡行》原是七言八句的古诗,前面写家中厌鸡食虫蚁,所以令小奴缚鸡向市卖。杜甫以为家人惜虫蚁之命,却不知鸡卖还遭烹,而鸡也是一条生命,所以杜诗结尾二句乃云: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将人世间的得失利害都投注於滚滚的寒江之中了,把不尽的感慨从不言中揭示出来,给人一种言外的效果。而文廷式的步韵之作开篇就点明了人与鸡的得失,指出鸡求苟活人得利,但鸡终究免不了被燖烹的厄运,进而将这种得失归结於造化赋形偶歉薄,为人豢牢岂殊缚,所以结尾二句云吾将使鸡化凤凰,来集梧桐在阿阁,表现出了一种脱然跃起的精神,抛开对这种得失利害的思考,而寻求一种解决的办法,与杜诗结尾相异趣。这里,文廷式借鉴了杜甫的构思而换用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进而将原诗的内容转易,表达出与杜诗截然不同的情怀。这种写法在文诗中不在少数,如其《广王右丞效阮文达》《双莲》等篇亦是如此。
可以说,在文诗中,无论是步韵、模拟,还是代作、引申,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都有对原始诗作的变易和超越,表现出了继承中的创新。这种以故为新的写作手法和艺术表现是文诗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文诗中,经、史、子、集典故的融铸、事典相对、组诗和步韵诗的创作也表现出了文氏以才学为诗的一面。
注重音情顿挫亦是文诗艺术手法中值得一提的一个方面。文廷式受其师陈澧研究声律之学的影响,亦精通音韵,其笔记、日记中多有对音律之学的阐述和探
讨。在诗歌创作中,文廷式十分强调声韵节律的变化起伏。他曾说:国朝诸先辈讲考据家,大抵以目治者多,而以口诵者少,故文式平浅,而诗亦变化无多。不可不知其弊也。[[[]文廷式《南轺日记》。]]所以他要求作诗者多读古文之名作,以求其神志气韵之所才。公开必读之上口,乃皆得一篇之益[[[]文廷式《南轺日记》。 ]],这样才能够使诗作言辞曲折变化,音律声调跌宕起伏,深具抑扬顿挫之姿,避免因单调平浅而缺少情韵生动之美。这并非是文廷式泛泛而谈,在其创作中亦展现了这一方面。如其《湘妃怨》:
洞庭何连绵,连绵八百里。上有青冥天,下有无尽底。天门龙飞不可攀,帝台杳邈非人间。月华夜堕江水寒,深林密箐闻啼鹃。九疑云隐神鱼哭,泪痕沁入仓琅竹。万岁千秋有尽期,哀音凄断南风曲。行吟过北渚,九辩空陈词。重华不可作,终古有余悲。
全诗以七言为主,首尾四句五言。四次换韵,平仄相间,音调悲怆急促与悠扬婉转相交替,表现得极为协调。再如长达八十二句的长篇歌行《相逢行酬赠重伯孝廉》,全诗一韵到底,首尾呼应,勾连转接,激宕顿折,一气呵成,於抑扬起伏之中蕴含着沉郁的情思。
不难看出,文氏的诗歌作品所取得的成就足以与清末各诗派的领军人物相比肩。但是,文廷式诗歌至今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鲜有人为其阐发探幽,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点。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因为文氏性情、才思、学识过人,强调在创作中济以溯古涵今之思,磅礴八极之志,甄综百代之怀,进而使学诗者望而却步。因此无人为他阐扬,不像其他诗派有门径可寻,影从者甚多。其二是文廷式诗名为词名所掩。文氏论词跨常迈浙,多有客观之论,其词作追步花间、苏辛,真能得其神理,於常州词派牢笼下的清末词坛卓然自立,自成一家,多为词论家所称道,甚至有清季四大词人之誉。在此盛名之下,他的诗名确实难以彰显。此外,文氏天才横溢,时而奋笔疾书,将诗录於他处;时而为功不足,半途而废,留下残章断片。文诗据沈宗畸言约有千首,现在搜罗最完备的本子是汪叔子先生《文廷式集诗录》,不计重复共收录近六百首,离全璧尚远。故而在当时,人们未能见到文氏大部分诗作,不敢妄加评骘,直至叶恭绰所辑的《文道希先生遗诗》出版。
尽管如此,文诗中所蕴含的深挚的志意、理念以及传达出的那份强大的感发力量终将使它焕发出夺目的光彩,而这并非是所有人都视而不见的。文氏诗歌在当时亦有卓识之人为其称道推崇,黄遵宪亦有《岁暮怀文道希》诗云:写取君诗图我壁,自夸上下五千年。[[[]黄遵宪《人境庐诗草》卷六。]] 後来民国时期的胡怀琛也有诗云:见说诵诗闻国政,晚清作者抑何稀。今人只识黄公度,我欲兼称文道希。[[[]陈诗《尊瓠室诗话》卷三。]]
三
晚清词坛大体仍为常州、浙西两派所笼罩,尤以常州词派影响较大。其间作手辈出,词话颇夥,蔚为大盛。词学上以王鹏运、郑文焯、况周颐、朱祖谋为代表的晚清四大家为主,他们的作风皆近常州词派,本张惠言意内言外之旨,重比兴寄托,而与四大家齐名的文廷式,论词不主故常,兀傲而不随流俗,可以说是特立独行的异军、清末词学的革新者。文氏论词力斥柔靡嘽缓之作,不拘泥於比兴寄托、审音持律,而是要求多元并融,化为己出,同时欲借慷慨激昂、意气飙发的豪放词风来挽救当时词坛创作的弊病,与晚清四大家卓然相异。
文词转益多师又能自辟蹊径,他能远绍花间词人、东坡及稼轩,近承以陈澧为中心的学海堂学人词人群,并与同辈友朋如王鹏运、梁鼎芬、沈曾植、易顺鼎等切磋攻错,进而在其性情、才识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可以说文廷式深厚的学养、过人的才识、超旷的胸襟、不羁的性情以及广采百家、融汇贯通的词学思想共同铸就了他精彩的词学生命。
自学习模步花间一方面而言,花间词具清艳之风,浓穆中饶有真气,正是後来学习者难以企及的,所以况周颐说:《花间》至不易学。其蔽也,袭其貌似,其中空空如也。所谓麒麟楦也。或取前人句中意境,而纡折变化之,而雕琢、勾勒等弊出焉。以尖为新,以纤为艳,词之风格日靡,真意尽漓[[[]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实际上,清代词学在浙、常二派的牢笼之下,创作者於花间绝少浸淫,即使偶有所作,只能袭其貌似,语词儇薄,流於侧艳,均未能逼肖花间。而与王鹏运同时的文廷式则异军特起,其部分令词类比花间,穠丽婉约,无纤细之语、侧艳之思,直造花间之室。胡先驌甚至认为:《云起轩词》之胜於时贤者,以其令词逼肖花间,非他人所能企及[[[]胡先驌《评文芸阁〈云起轩词钞〉王幼霞〈半塘定稿〉〈賸稿〉》。]]。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文廷式学步花间具体表现在语汇、体制、表现技法以及意境构成等各个方面的模拟融铸,进而形成了清艳的风格,可谓深得花间神韵。下面,我们来看其部分拟花间的作品,以期进一步窥见他对花间词美感特质的把握和对花间词风的继承。其《菩萨蛮》云:
帘波轻漾屏山悄,锦衾梦断闻啼鸟。此际觉春寒,绣罗衣恁单。
幽兰凝露重,江远苹花共。愁极夜如年,静看垆上烟。
情深不惜明璫解,泪痕红浥鲛绡在。云袅翠翘低,沉沉蕙思迷。
桥秋色浅,落叶重门掩。别久费思量,锦衾知夜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