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斫琴法
》
售價:HK$
127.6
《
大匠天工:样式雷笔下的皇家园林
》
售價:HK$
96.8
《
探知无界·气候变化的危机与应对 北大名师讲科普系列
》
售價:HK$
52.8
《
中国文化第一课·典籍里的礼
》
售價:HK$
63.8
《
思想的光照:马寅初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文集
》
售價:HK$
85.8
《
入门级AI机器人制作与图形化编程
》
售價:HK$
74.8
《
怎样上好常态课:小学数学教学24例
》
售價:HK$
68.4
《
祈愿女神
》
售價:HK$
69.6
|
編輯推薦: |
本书借1997年后的经典港片,对过去20年香港电影的变迁做一次梳理。
本书作者开麦啦团队,集合国内知名高校电影专业硕博士,以及影视文化从业者,专注华语电影研究。从内容上可确保本书的专业性与可读性,文风多样而不呆板。
作者以对电影的评论来展现香港这座城市的现实变迁和香港人的心、气、神,文字中流露出的对港片的痴情,足以唤起80后一代的共同青春回忆。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香港电影过去20年的发展轨迹为脉络,选择其中*代表 性的佳片作为讨论对象,试图通过光影编织出一段香港电影的美好时光, 它们代表了香港电影,也代表了香港这座城市。
20年,世事如棋。香港电影又不知经历了几多人事流转、江河变迁,其中千言万语,欲说还休。本书正是借19 97年后的经典港片,对过去20年香港社会文化变迁做一次梳理。我们将电影置入时间的长河,去探索电影的另一重意义:历史书写。
何其有幸,一切对港片的痴情,化作这本给香港电影的情书《别来无恙》。
|
關於作者: |
开麦啦,一个专注研究华语电影史的编辑部,关注百年来的华语电影历史和社会文化变迁。开麦啦是一支笔,记录电影末世狂欢。
微信公号:开麦啦(ID:la-camera)
学术顾问
程青松,《青年电影手册》主编,导演,编剧,作家。
主编
安宕宕,影视从业者,撰稿人。专注民国电影研究,钟爱邵氏电影。
开麦啦,一个专注研究华语电影史的编辑部,关注百年来的华语电影历史和社会文化变迁。开麦啦是一支笔,记录电影末世狂欢。
微信公号:开麦啦(ID:la-camera)
学术顾问
程青松,《青年电影手册》主编,导演,编剧,作家。
主编
安宕宕,影视从业者,撰稿人。专注民国电影研究,钟爱邵氏电影。
团队作者
李九如,北京大学电影学博士后,北京电影学院教师。
林松,撰稿人,影视文化类专栏作者。热爱欧洲文艺电影和香港电影。
Conrad,前媒体记者,香港理工大学助研员,现为自由写手,从事社会学研究工作。
|
目錄:
|
第一篇 世纪末
《香港制造》了陈果,英雄死于少年时
昨是今非,《去年烟花特别多》
香港夜色温柔:《暗战》之中天地任逍遥
第二篇 双城记
《花样年华》:香港是一座孤岛
周星驰的香港怀旧:九笼城寨与《功夫》想象
浮生若梦:上海小姐的《长恨歌》
第三篇 我是谁?
《无间道》:一座城的身份焦虑
失控的《黑社会》:谁当话事人?
我是麦兜:一座城的童年想象
第四篇 香港城
天水围两部曲,流徙的港人
《桃姐》: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
《岁月神偷》:香港精英的怀旧
第五篇 北上录
北上铸新剑 :《武侠》中的西方法理和东方侠义
杜琪峰北伐:一场《毒战》,非常突然
第六篇 民国范
冲破历史的《十月围城》:无名者留名
是萧红,也是许鞍华的《黄金时代》
《一代宗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第七篇 香港IMAX
电影工作者周星驰
《三少爷的剑》:武侠低于生活
|
內容試閱:
|
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着。他一直在怀念着过去的一切,如果他能冲破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他会走回早已消逝的岁月。
《花样年华》
据说,《花样年华》的全部灵感来自周璇的那首歌《花样的年华》。终于,这首歌与这部电影相遇,在片中完成一次神交,成就了此片最难忘的瞬间苏丽珍和周慕云仅一墙之隔背对背坐着,老式收音机里传来苏丽珍的先生为她点的这首歌。
此前,Sight & Sound杂志评选出的影史十佳,《花样年华》名列前茅。 Time Out杂志评选出的香港百大影片,《花样年华》占据榜首。
曾经以为王家卫的电影无非是红男绿女的小情小调,只是加点恋物癖倾向,对所有道具充满迷恋,故成全了香港 Icon墨镜王。诞生于新千年交替时刻的《花样年华》是王家卫最精致的一部作品,他将所有情怀都放在这部电影里,成就了不一样的上海人和不一样的王家卫。
出生于上海的王家卫早年随父母移居到香港,但他对童年的城市有着相当浓厚的感情,这也塑造了王家卫与生俱来的脾性。因为深受鲁迅、施蛰存、穆时英等作家的浸润,王家卫的电影中总流露出颇为暧昧的上海风情不断地呈现出大都市的现代性特质一种有关漂泊、无家、寻根、爱情等游离状态。
看王家卫的电影,如同读一本 20世纪 30年代上海滩盛极一时的新感觉派小说,让人躲在房间能浮想一整天,没有赤裸裸的情色描述,却总能逼近高潮。可一旦走出房间,你又羞于启齿,似乎刚才的情境从未发生过。
有关新感觉派小说风格,在张英进的著作《都市的线条: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派笔下的上海》中有这样的表述:中国的新感觉作品,尤其是穆时英的作品,常常描述都市的魅力、梦幻、色情、颓废及错综复杂。
同样是新感觉派旗手的刘呐鸥,作为穆时英的好友,也时常创作同类风格的作品。他在一部短篇小说《游戏》中有这样的描述:
在这探戈宫里的一切都在一种旋律的动摇中男女的肢体,五彩的灯光,和光亮的酒杯,红绿的液体以及纤细的指头,石榴色的嘴唇,发焰的眼光。中央一片光滑的地板反映着四周的椅桌和人们的错杂的光景,使人觉得,好像入了魔宫一样,心神都在一种魔力的势力下。
作为海派文学研究的集大成者,李欧梵在《现代性的追求》中如实地剖析了新感觉派小说的与众不同:穆时英和刘呐鸥热衷于都市的世俗生活,非但把都市的物质生活女性化,更把女性的身体物质化,与汽车、洋房、烟酒、舞厅联系在一起,像是一种商标和广告。换言之,他们用女性的形象来歌颂物质文明,拥抱现代化,表现出一种既兴奋又焦虑、既激昂又伤感的情绪。从这个表述看来,王家卫的电影无疑是新感觉派的镜像呈现。
在他的故事里,香港同样是潮湿而浮华的。从物质上来看,无论是《阿飞正传》《重庆森林》或是《花样年华》《2046》,影片中的道具都承担着重要的表意功能:王家卫总是擅长描摹生活中的蛛丝马迹,一盒过期的凤梨罐头、一个挂在墙上的钟表、一盏转角处的路灯、一条领带、一个手提包、一双鞋子,甚至张曼玉的 20多件旗袍。
从空间上来看,故事场景往往发生在灯火通明的夜幕下,寂寞的公寓、无人的街角、空荡荡的走廊、杂乱无章的卧室,似乎都能成为感情发生的必然场所。这也给了都市的红男绿女一个流动和藏身的机会,昏黄的灯光下产生暧昧,颓废的街边亦可调情,更有甚者可以在不为人知的黑夜躲进公寓,再到天光大亮时悄悄幻影移形。
闲逛和出轨,是 20世纪 30年代的新感觉派小说最常涉及的元素,而在王家卫的镜头下,60年代的香港与此并无二致。新感觉派通常借景物细节来隐喻色情,似乎昏暗的灯光、潮湿的街道、扑面而来的香氛,都能与女性产生直接联系。男女可以无声无息地偶遇然后擦身而过,随即淹没在人海。在大都会,几乎每天都上演着这样的故事,却又惊人地如出一辙。
早早窥探到都市的秘密,王家卫就像是躲在某幢摩天大楼的孩子,在繁华中的某个角隅,隔着多重镜像看这座海上之城。他巴巴地看着对面大厦里的生活百态,乐此不疲。透过这些玻璃窗,各种各样的爱情故事,就这样在轮回的时间光景中,给故事涂满了色彩。
王家卫所观察的这座城市,既是香港,又是上海。在王家卫的电影里,很难分清地域,这种后现代爱情故事放在任何大都会,都有想象的空间。所以,他所描摹的香港,实际上是座无主之城。香港毫无地域特征:方言混杂,人种杂居,空间逼仄,每个空气分子都诉说着一种欲望。
为了镜头上的美学考虑,王家卫将所有场景集中在一个刻意布置的狭小空间,略去窗外的大城市嘈杂,选址在某个大隐隐于市的僻静角落。当然,王家卫不会放过道具、服装、布景等任何蛛丝马迹,极尽所能来展现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观众以为他对场景轻描淡写,实际上是一种精致的伪装。这种拍摄手法,像极了其电影中,主人公漫不经心又刻意偶遇,他们明明深陷却努力逃离。如果不拆穿,你情我愿沉浸在这场追逐游戏中,暧昧故事于是就此上演,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是将游戏继续下去的不二规则。
其实,王家卫对城市的暧昧性与对爱情的态度如出一辙。他的香港和上海,就像从同一张脸生发出的两种表情,这两副表情,共同绘出一副王家卫笔下的都市人面孔,在这个潮湿而浮躁的国际大都会,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所有的恋爱都开始于失恋,所有的故事都周而复始,所有的繁华都写尽苍凉。
新浪潮时期以降,香港导演如严浩(《滚滚红尘》)、关锦鹏(《阮玲玉》《胭脂扣》)、于仁泰(《夜半歌声》)等,他们用海派文人特有的情怀,书写出一段香港电影的海上传奇:从上海到香港的双城互动由此开启时间跨度上穿越半个世纪、空间维度上跨越半个中国,香港电影用现代性的视角,借上海这个他者审视自我,从历史中寻找当下的认同。
香港是一座浮城,人们早把他乡当故乡。这种流离心绪早在 1949年后就充溢在南迁影人的内心深处,对故土的感伤情绪隐隐作痛,这种情绪从 60年代盛极一时的邵氏经典古装片中可见一斑:张彻拍了近百部江湖故事,不厌其烦地叙述乱世恩仇;李翰祥则借历史奇情以怀古;胡金铨的武侠中,把时代背景放置在乱世明朝以隐喻香港的离散经历。
背景同为 20世纪 60年代香港的《阿飞正传》和《花样年华》,在精神指向上一脉相承。前者拍摄于 1990年,后者拍摄于 1999年,两段相似的情感故事,中间却隔了 10年。这 10年香港发生了巨大转变。如果 90年代的阿飞还在寻找浪漫刺激,最后以寻根为最终归宿,试图逃离大都市的困境;那么到了世纪末,周慕云则离开了这片荒凉的精神孤岛,把自己放逐到更远的无主之地,从此无家无国。正如阿飞的生活紧迫感来自感情的倒计时,周慕云的时间已经凝固,香港永远停在了记忆中的60年代初,那片孤岛荒无人烟。
如果说 60年代的香港人还在想念上海,那么 90年代的香港人则是在想象上海。王家卫属于后者,借由怀旧来确定香港主体性香港是一个流动的、混乱的超级移民大都市,它的一切文化都呈现出这种混杂性,所谓的香港性实际上正是无所不包的多元香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