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再造乡土:1945年后法国农村社会的衰落与重生
》
售價:HK$
93.5
《
黄河大系·戏曲卷
》
售價:HK$
888.8
《
大模型与超级平台
》
售價:HK$
75.9
《
数学通俗演义
》
售價:HK$
60.5
《
中国古代小说学史
》
售價:HK$
184.8
《
中国海域史·南海卷
》
售價:HK$
107.8
《
戏剧舞蹈人物动态图集(绝美的服装设计和极致的身体动态美感展现)
》
售價:HK$
352.0
《
政治权力与公司控制 公司治理的全球政治学新解
》
售價:HK$
126.5
|
編輯推薦: |
本书可供科技哲学、文化哲学、教育哲学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阅读;也可作为通识教育读物,供对科学与人文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
內容簡介: |
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融合,是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本书首先对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分离和对立的现象、倾向和思潮,做了深入的历史考察和哲学分析,并揭示其多种根源,特别是科学观和人文观的根源;其次,从多个角度揭示了科学与人文的关联,并探讨如何在两种文化之间架起桥梁;*后,构建了一种人文化的科学观和科学哲学、教育观和教育哲学,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创新文化的理念,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阐明了实现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相融合的途径。
|
目錄:
|
目录
导论 1
一、科学与人文的共同繁荣 1
二、经济与社会全面进步 13
三、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27
四、论著概要 38
第一章 两种文化的分离和对立 48
第一节 历史考察 48
第二节 根源分析 69
第二章 科学与人文主义 83
第一节 人文主义的三种形式 83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科学 85
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人文主义与科学 91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与科学 96
一、对人及其人性的消解 97
二、另类人文主义的另类经验基础 101
三、人文与科学的对立 103
四、大写真善美的解构 109
第三节 科学人文主义 113
一、传统型或正统型的科学人文主义 114
二、激进型或反叛型的科学人文主义 117
三、中间型或折中型的科学人文主义 121
四、分析与评价 127
第三章 科学与人文的关联 130
第一节 科学与艺术的关联 130
一、认识与体验 130
二、理性与非理性 134
三、客观性与个性 137
四、真理与美 140
第二节 人文科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 144
一、两种狭隘的科学观 145
二、人文科学的科学性 148
三、人文科学的人文性 153
第三节 科学与人文的价值关联 158
一、科学的人文价值 158
二、人文的科学价值 163
第四节 科学与人文的精神关联 168
一、理论或作品层面的精神关联 169
二、方法论层面的精神关联 174
三、价值论层面的精神关联 177
第四章 架起沟通两种文化的桥梁 180
第一节 从科学哲学走向科学文化哲学 180
一、关于桥梁的意识 181
二、走出现有的困境 183
三、开辟广阔的前景 187
第二节 科学史与人文史的融合 195
一、萨顿的科学史观 196
二、萨顿科学史观的意义 201
三、推进科学史与人文史的融合 206
第三节 科学伦理学的历史使命 211
一、科学与伦理之间:积极的维度 211
二、科学与伦理之间:消极的维度 213
三、在真与善之间架起桥梁 215
第四节 科学美学的广阔天地 222
一、真与美:一个古老的话题 222
二、科学与美学的呼应 223
三、在真与美之间架起桥梁 227
第五章 人文化的科学观和科学哲学 235
第一节 科学文化论 235
一、如何理解科学文化 236
二、当代科学观的局限和偏颇 237
三、研究科学文化的意义 239
第二节 论文化及其价值 241
一、何为文化 242
二、科学与文化 245
三、文化的价值 249
第三节 关于科学哲学的性质和定位问题 251
一、科学性与人文性 252
二、世界性与民族性 256
三、学术性与现实性 259
第四节 科学文化哲学论纲 263
一、从知识论到文化论 264
二、从小哲学到大哲学 269
三、让学院哲学面向社会现实 275
四、使科学哲学中国化 279
第五节 科学生存论 282
一、一个被忽视或曲解的重大问题 282
二、在形而上层面的契合 286
三、科学与生命的交融及其意义 289
四、科学哲学与生命哲学的融合 293
第六章 科学与创新文化 296
第一节 自主创新呼唤创新文化 296
第二节 创新文化之魂 300
一、创新文化与科学精神 300
二、创新文化与人文精神 304
三、创新文化之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307
第三节 创新文化与科学观的转变 310
一、创新文化与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冲突 311
二、创新文化与功利主义科学观的冲突 315
三、创新文化呼唤科学观的转变 319
第四节 从实证管理到人文激励 323
一、实证管理:局限与偏颇 323
二、从科学观的转变到科研管理观的转变 326
三、人文激励:理念与价值 330
第五节 科学生活的人文复归 334
一、知识论的缺陷 335
二、工具论的偏颇 338
三、科学的人文本性 340
四、科学生活的人文复归 344
第七章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347
第一节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的根源 347
一、狭隘的科学观和人文观导致狭隘的教育观 348
二、狭隘的科学观对教育和教育观的影响 349
三、狭隘的人文观对教育和教育观的影响 353
第二节 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 357
一、知识教育:问题与困境 357
二、从科学观的转变到教育观的转变 361
三、文化教育:出路与希望 365
第三节 教育与人文精神 369
一、教育目的与人文精神 369
二、教育方法与人文精神 373
三、教育内容与人文精神 376
第四节 教育与生命 380
一、教育内容要切入生命 380
二、教育者要切入生命 384
三、受教育者要切入生命 387
第五节 教育与幸福 390
一、教育与幸福的分离 390
二、教育对幸福的意义 393
三、幸福对教育的意义 397
参考文献 402
后记 410
索引 413
|
內容試閱:
|
1.弄清两种文化的分离和对立现象、倾向和思潮是何时出现的,怎样产生的,其根源是什么。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对科学和人文及其相互关系的历史进行深入考察,从历史层面揭示两种文化分离和对立的来龙去脉及其根源(第一章);二是通过对科学与人文主义相互关系的研究,从哲学层面揭示两种文化分离和对立的科学观和人文观的根源(第二章)。2.探讨两种文化融合的基础问题和桥梁问题。主要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从科学与人文的本性的角度,探讨两种文化究竟有何关联,何以能够实现相互融合的问题(第三章);二是从元科学及其使命的角度,探讨何以能够在两种文化之间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的问题(第四章)。3.何以实现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融合。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一是构建一种人文化的科学观和科学哲学,从而在哲学和理论层面推进两种文化的融合(第五章);二是提出一种同人文化的科学观和科学哲学密切相关的关于创新文化的理念,从而在科技实践层面实现两种文化的融合(第六章);三是提出一种同人文化的科学观和科学哲学密切相关的教育观和教育哲学,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不仅促进科学与人文两种教育的融合,而且促进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融合(第七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