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镶嵌之美:古希腊罗马的马赛克艺术
》
售價:HK$
305.8
《
后希腊化哲学:从斯多亚学派到奥利金的发展研究
》
售價:HK$
76.8
《
别纠结啦:不被情绪牵着走的通透生活指南(“当代一休”小池龙之介治愈新作!附赠精美书签!)
》
售價:HK$
64.9
《
第二人生:找到重新定义人生的智慧
》
售價:HK$
96.8
《
唐朝三百年
》
售價:HK$
107.8
《
反操纵心理学:夺回人生主导权 拒绝被操纵
》
售價:HK$
54.8
《
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修订版)
》
售價:HK$
43.8
《
牛津立法研究手册
》
售價:HK$
358.6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近代史泰斗汤志钧先生数十年治学心得。
治学如做人,认真、坦诚,方得其乐。
|
內容簡介: |
本书收入作者数十篇读经、论史、游学和交友的札记,以及部分序、跋、题记等。展现了作者数十年来学术研究的心得和体会。
|
關於作者: |
汤志钧,江苏常州人,1924年生。毕业于无锡国学专科学校史地系。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近代史研究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历史研究所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研究所教授,台湾东海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经学史博士生导师、中国近代史硕士生导师。曾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史学学科规划组成员(8090年代),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退休后,仍任《辞海》编委、分科主编,《续修四库全书》学术顾问。致力于中国经学史、中国近代史尤其是戊戌变法史研究数十年,具有极高的建树。曾多次赴美国、日本、新加坡和中国港、澳、台地区访问和讲学。2008年9月,获得上海社会科学院杰出贡献奖;2014年8月,获得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术贡献奖。
|
目錄:
|
序1
学术讨论
革命和光复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3
一场争论6
张园国会8
翁同龢与新政变法10
潘景郑谈章太炎13
庄存与会墨18
著述介绍
历史研究和史料整理谈文化大革命前历史研究所的四部史料书23
关于国家课题成果《西汉经学与政治》25
关于《近代经学与政治》27
关于《章太炎年谱长编》30
关于《戊戌时期的学会和报刊》32
序跋题记
《经与史康有为与章太炎》序41
《清代经今文学的复兴庄存与和经今文》前言43
《改良与革命的中国情怀康有为与章太炎》引言44
《梁启超全集》前言45
附录一《梁启超全集》的编辑和出版52
附录二纪念梁启超诞辰130周年《梁启超全集》编纂工作启动
《上海中医药文化》序57
《书札辑存》序58
《章太炎年谱长编(补编)》序59
《梁启超年谱长编》日文译注60
《乘桴新获从戊戌到辛亥》重版题记63
《吴乾兑论文集》序64
《近代上海大事记》前言65
关于《湘学报大全集》69
祝《翁同龢研究》创刊71
《知新报》重印合订本发行72
《南长街54号梁氏档案》序73
重见光明74
读书札记
读《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77
读《量守遗文合钞》黄侃与章太炎、刘师培81
读《大师传道》有感89
行文宜慎92
持之以恒与言之有故94
章太炎《与胡适书》96
怀念往昔
纪念江庸先生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99
怀念全增嘏100
忆李亚农102
怀念李文海104
悼祁龙威105
《礼》学专家任铭善106
怀念郁慕云109
学术活动
出访讲学113
港、澳、台学术交流118
我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23
在历史研究所讲历史研究所的历史127
附录一
风云变幻的晚清70年(18401911)131
附录二
学人简介汤志钧杨志远141
汤志钧教授访问记145
他是上海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镇田波澜148
|
內容試閱:
|
序
历史研究离不开史料整理,史料整理有助于历史研究,两者互为依存。
我潜研历史已经几十年了,整理史料,写成文章,也超过半个多世纪了。回首往事,倍增感慨!
1956年,国务院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我通过国务院招聘委员会调到中国科学院上海历史研究所筹备处(1958年,改名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一直到70岁退休。退休至今,也有20年了,年逾90,垂垂老矣。
有人说我写书出书是名利思想,我不能说没有名利思想,但年高体衰,还图何名?还想何利?只是积习难改,不吐不快耳!
历史研究和史料整理互有依存,质之方家,以为然否?
2014年8月30日
忆李亚农
一
李亚农同志是上海历史研究所的首任所长,是研究古代史的专家,虽然他在1962年就因病去世,我和他的接触也不多,但他爽直开朗的词语、真诚热情的鼓励,却使我很难忘怀。
李亚农同志(19061962)是四川江津人。年幼即随三哥李初梨留学日本,1927年在京都第三高等学校毕业后,转入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在中共日本支部的领导下,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29年,在日本入狱达3年之久。1933年来到上海,改名李旦丘,进入孔德图书馆,自称:著者在抗战前,本来是喜欢搞一点甲骨文、金文什么的,打算在认识几个契文、金石之后,然后在这些最古老的文字中去研究一点古代社会情况。谁知道一钻进这些甲骨、鼎彝堆中,便乐而忘返,竟把古代社会的研究置诸脑后,研究起中国古代文字学本身来了(《论承前启后》,即《欣然斋论集总序》)。写了《铁云藏龟零拾》正续编、《殷契摭佚》、《金文研究》。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感到书斋中坐不安稳了,只好跑到新四军去跟着同志们打游击;光阴荏苒,一打就是十余年。1941年冬,他顶着寒风,来到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陈毅军长任命他为新四军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负责对日俘的工作。还担任过华东建设大学校长。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他接管并主持上海科学技术工作,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华东办事处主任,高教处副处长,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此后,又筹建成立上海历史研究所。
二
1956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上海历史研究所筹备处,亚农同志任主任,参加筹备工作的,还有罗竹风、周予同、杨宽、徐仑、程天赋。1959年,上海历史研究所筹备处划归上海社会科学院,亚农同志任所长。
中国科学院上海办事处本来都是研究自然科学的,随着1956年的向科学进军,设立了历史和经济两个研究所筹备处,当初只设这两个所,可能是因为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所长,一般都是学部委员,社会科学只有李亚农和沈志远两个是学部委员,所以先成立这两个研究所的。
我响应国务院专业人员归队要求,将已出著作《戊戌变法史论》及已经完稿的《戊戌变法史论丛》和其他稿本寄交。没有多久,突接吕思勉先生自上海来信,说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办事处正在筹组历史所,初提名单五人,其一即足下也。他是听到杨宽所告立即告我的,没有多久,徐仑专函相聘,我即到上海高安路9弄3号历史研究所报到。当时,筹备处人数很少,连同办事人员和工友只有六七人。问清情况和住所后,全家迁入。
到历史所正式报到没有几天,徐仑同志即伴我到李亚农家去拜访,他房子很大,书籍很多,整部四部备要堆了一间。他很热情,对我说:您来报到了,很高兴。您写的东西我翻了翻,怎么只有30岁就出论文集?太早,清代学者一般是50岁以后再出论文集的。我当时听了很不高兴,难道您可以出论文集,我却不能?毕竟他是前辈,又是领导,当面没有讲什么,心中却一直不平静。隔了不久,接到湖北人民出版社的信,说是经李亚农同志介绍,您的《戊戌变法史论丛》,决定由我社出版。原来我应聘前将已刊、未刊著作寄交中国科学院上海办事处,亚农同志看到后介绍给了他们。真是君子爱人也以德,而不以姑息,使我很是感动。
亚农同志还说:文管会一位同志也快要到历史所报到了,他自恃聪敏,不用功,休假日和星期天,都到外面吃玩,你们要帮助帮助他。同去的徐仑同志连忙认可。
亚农同志因病,很少来所,新来的同志大都没有看到过他。1962年9月病逝,经尸体解剖发现肺癌已广泛转移于脑部、肺门、纵膈膜、胃小弯、右锁骨、左肾上腺等处,终年57岁。
解放后,亚农同志完成了《中国的奴隶制与封建制》《周族的氏族制与拓跋族前封建制》《殷代社会生活》《西周与东周》《中国的封建领主制和地主制》五部著作,合编为《欣然斋史论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再版时改为《李亚农史论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