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2030轉職地圖:成為未來10年不被淘汰的國際人才
》
售價:HK$
109.1
《
當你愛的人有成人過動症
》
售價:HK$
106.1
《
科學發明王25:省時省力的工具
》
售價:HK$
90.9
《
如何讓人喜歡我:前FBI探員教你如何影響別人、營造魅力、贏得好感、開啟「好人緣開關」!
》
售價:HK$
90.6
《
10分鐘完成每件工作:讓你優秀的不是努力,而是方法
》
售價:HK$
106.1
《
一百萬封情書:美國奶奶孫理蓮的深情人生
》
售價:HK$
121.3
《
最高的教養:從「全美最優秀女高中生」培育,談世界級人才的五大特質。
》
售價:HK$
115.2
《
我如何真確理解世界:漢斯.羅斯林的人生思辨
》
售價:HK$
130.3
|
內容簡介: |
別的教養書教你怎麼影響孩子,
這本告訴你,孩子如何影響你。
父母對孩子,究竟該採取自由放任的態度?
還是應該像虎媽一樣,嚴格要求嚴密掌控?
我們應該跟孩子如朋友般沒有距離?
還是應該要待以關愛但又不失嚴厲?
全球化是潮流,孩子及早學會外文才有競爭力?
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懂科學的孩子邏輯才好……
天下無不是的孩子,孩子出狀況一定是父母不會教?
作者珍妮佛.希尼爾出生時,美國市面上的教養書僅有一本,然而今日教養書區可以看到滿滿數櫃、各種主題的書籍。她認為這些書有不少立意良善、內容也不錯,但那些五花八門的訴求卻明白透露出「現代父母對教養孩子一事深感焦慮,如臨大難」。為什麼會這樣呢?養兒育女這件事,人類明明已經做了上百萬年了,為何還需要這麼多書來教?人類學訓練紮實的她於是投入調查——
希尼爾密集訪問了數個家庭,親臨教養現場觀察孩子與父母的互動,並且耙梳大量社會科學研究。她發現,現今父母之所以忙得團團轉,一來是由於教養觀念在過去兩代已徹頭徹尾改變,「對孩子無條件付出」這觀念問世雖不到七十年,卻深植人心。再者是社會環境變遷,包括女性外出工作、行動科技發達、社會連結密切等,使得當代父母負擔的事務較以往更為繁多與全面。除了這些家庭故事,作者也耙梳了大量社會科學和科學的研究,並進一步採訪研究者釐清報告內容,此外也整理了不少哲學和心理學的見解。
這一代的孩子遠比以往世代要集關愛於一身,養育他們充滿挑戰,然而忙於種種為人父母的例行工作,與身為爸爸媽媽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我們事後回想時會發現,陪伴孩子成長往往是我們喜樂的泉源、我們生命的故事。父母不只在孩子有成就時會引以為傲,就連他們做到人應該有的善良、慷慨,也都足以讓父母自豪。孩子或許把我們的生命搞得很複雜,但也讓它變得很單純。我們從照顧他們的過程中學習去愛他們、學習欣賞他們如何長大成人。我們很難用社會科學來描述這種喜悅,但父母的辛勞和這種喜樂不但沒有相牴觸,還是它的源頭。
▌本書架構:
《你教育孩子?還是孩子教育你?》一反坊間教養書多數著墨「父母會怎麼/可以怎麼影響孩子」,轉而詳述「孩子會怎麼影響父母」,包括父母的職涯決定、婚姻狀況、自我認知以及人生觀念等的變化。書中以孩子從小到大個階段為時間軸,探討「擔任父母的各階段」會面臨哪些重大課題。比如:
┥第一章〈自主權〉:談的是最初有孩子時,睡眠和工作等往往沒有完整時間,也不再「一人飽全家飽」那樣擁有充分自主權,凡此種種對父母的身心有何影響。
┥第二章〈婚姻〉:孩子是導致夫妻吵架最常見的原因,情況更甚於金錢、工作、婆媳問題、惱人的個人衛生習慣、溝通的方式、休閒活動、承諾問題、煩人的朋友和性生活。
本章探討家事分工等事如何影響婚姻狀況;父母雙方對於教養孩子,看法和作法普遍有何不同;現代父親明明已經更投入教養,為何母親還是忙得團團轉?
┥第三章〈簡單的禮物〉:呈現我們如何因為照顧孩子,而有機會體驗他們這時代的新事務,或是重溫我們年少時的喜好。
┥第四章〈規劃栽培〉:探討中產階級家庭如何試圖為孩子的未來鋪路,把握各種栽培機會,以致孩子行程滿檔,孩子的功課成了父母例行的「晚餐」。
┥第五章〈青少年時期〉:呈現父母眼中「孩子最彆扭時期」,孩子變化的原因、親子衝突的癥結,以及對於同一件事孩子看待角度和父母的認知為何有異。孩子長大獨立讓父母頓時失去了生活重心,得經過難過的自省,才能回歸面對自己的生活。
┥最後一章〈喜樂〉:歸結現代社會賦予教養一事太複雜的設想與要求,使父母一旦沒做到某些事情便自責甚深。我們或可將教養一事單純視為「照顧」,父母盡己所能「不去傷害」孩子,但也允許自己犯錯、能面對並接受自身情緒,那麼養兒育女即使是人生重大挑戰,卻也能使你體會科學衡量不出來的深刻道理。
這本書不提供具體教養指示、也不言之鑿鑿說你怎麼樣跟孩子和伴侶相處最有益,實際上作者認為,多年後我們再看看今日風靡一時的各類教養書主張,很可能發現即使沒有「照書養」,其實也不會怎麼樣。
各界好評
『蘊含精闢見解和發人深省的警句,處處可見坦誠與獨到的智慧。這本書讓我以不同角度看待自身為人父母的經驗。』——安德魯 所羅門,《背離親緣》作者
『作者從社會變遷角度和各式各樣的家庭故事,讓家長了解自己和其他父母共有的教養焦慮與無助來源。章節安排順著孩子年齡,當父母們的「痛苦」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後達到極大值時,作者終於給了我們一些希望感,開始探討教養中的「喜樂」,也提醒家長停下腳步,回到自身,分辨覺察在教養中自己和孩子的需求,才得以好好享受那些甜美的瞬間。』——臨床心理師丁郁芙
『在教養孩子的旅程上,這本書將成為不可或缺的地圖。書中內容聰明、有趣,處處可見希尼爾精闢的見解……每個父母都應該一讀再讀。』——丹尼爾.吉爾伯特,《快樂為什麼不幸福》(StumblingonHappiness)作者
『充滿智慧、發人省思的作品,寫實得讓我不禁懷疑作者是不是躲在我家偷窺。推薦給那些生命因為孩子而豐富無比,但生活也從此天翻地覆的父母。』——克蒂絲.希坦菲(CurtisSittenfeld),《我在貴族學校的日子》作者
『每讀幾頁就有一個令人震驚,而且有根有據的新發現。』——《雪梨晨鋒報》
『這本書兼具感性和理性,作者珍妮佛.希尼爾具有寬懷胸襟和敏銳的洞察力,評論這個社會重要議題時,既剛毅果斷又溫暖熱情。』——蘇珊.坎恩(SusanCain),《安靜,就是力量: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
『希尼爾思慮恂達的同理心,給了父母必要而深具啟發的引導。』——《波士頓全球報》
『內容豐富有趣,深具啟發性,是一部讓人揪心又窩心的作品。』——《華盛頓郵報》
|
關於作者: |
作者簡介
珍妮佛 希尼爾
以優秀成績從普林斯頓大學人類學系畢業,曾榮獲紐約新聞從業女性俱樂部的優秀頭版編輯獎,長期與《紐約時報》合作擔任編輯、撰稿,也多次受邀上新聞性節目。她的文章曾四度獲選「美國最佳政治文章寫作」,目前為《紐約雜誌》合作編輯,負責編寫政治、社會科學和心靈健康方面的文章。她與家人現居紐約。
譯者簡介
張瓊懿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醫學生理學博士,喜歡藉閱讀來開拓視野,更樂於與人分享所聞、所學,因而熱衷於翻譯工作。譯有《我發瘋的那段日子:抗NMDA受體腦炎倖存者自傳》、《羅絲瑪麗:啟發身障人權、特殊教育和醫療倫理的甘迺迪家族悲劇》、《品嚐的科學》(合譯)、《癌症探祕》、《生命的關鍵決定:從醫生決定到病人決定的時代》、《不願面對的真相》等書,並長期擔任《BBC知識》、《孤獨星球》等雜誌譯者。
|
目錄:
|
第一章 自主權
第二章 婚姻
第三章 簡單的禮物
第四章 規劃栽培
第五章 青少年時期
第六章 喜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