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图文版(近藤麻理惠畅销超千万册“怦然心动整理”系列代表作图文版 )
》
售價:HK$
54.8
《
英伟达之道 黄仁勋和他的科技帝国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授权采访图书 全面公开英伟达成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奥秘 讲述黄仁勋的传奇人生和创新历程
》
售價:HK$
86.9
《
甲骨文丛书·德意志人:一部诗人、作家、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自传
》
售價:HK$
129.8
《
盛世滋生:清代皇权与地方治理
》
售價:HK$
162.8
《
循序渐进Node.js企业级开发实践
》
售價:HK$
97.9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早期的星象学和天文学
》
售價:HK$
152.9
《
诡计策划师 午夜文库
》
售價:HK$
53.9
《
管道的力量(畅销美国30年的财富经典,销量超100万册)
》
售價:HK$
54.8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科学文化译丛之一。本书结合科学发展中的一些实例,对人们是如何理解科学的,进行了多种角度的观察和分析。作者重点比较了通行观点,即将科学看成客观发现的看法与其他将科学看成是主观建构的看法。他倾向于科学的社会建构观点,但强调说,为了理解科学,应将科学和社会都看成一个整体,并认识到科学、社会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本书关于各种观点的比较,对理解现代各种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史学流派也很有帮助。
|
關於作者: |
马克埃里克森博士,英国布莱顿大学教师,主要从事社会学、科学技术社会学、气候变化社会学、工作和就业社会学以及研究方法等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译者简介:
孟凡刚,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现为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普人才、基层科普以及中国科普史。
王志芳,山西大学哲学博士,现为中国科协信息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学家人物、科研与科普相结合、信息化理论以及科学传播相关问题等。
|
目錄:
|
第一部分 语言、艺术和科学
第1章 保洛齐和法拉第: 科学和艺术
第二部分 从事科学
第2章 在实验室
第3章 科学知识
第4章 历史
第5章 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
第三部分 表征科学
第6章 科学普及
第7章 科幻作品
第四部分 与科学一起生活
第8章 在文化的架构内考察科学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
內容試閱:
|
这是一本关于科学的书,论述当代社会中科学的含义是什么,科学如何体现于当代文化之中。本书探究了人们无论是科学机构之内还是之外理解科学的一些方法,比如科学史方法、大众科学方法、科学的社会科学解释方法,乃至科幻小说和电影方法等。本书尝试分析这些方法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帮我们理解科学到底是什么,帮我们给科学下定义,还帮我们理解为什么科学在当代社会中这么重要。本书还试图就科学知识是如何产生的、科学共同体是如何构建的,以及两方面之间的关联做出一个概览。
科学与技术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STS)是一个多变性的学科,其将科学知识及其技术的衍生看成是一种构建。这意味着实验室、天文台等科学场所中产生出的知识,以及产生于这些知识中的技术是如何构建的,并为何时、何地产生所决定。从这个角度上说,科学知识不是被发现的,而是科学家、工程师利用身边的资源,通过行动和互动主动制造出来的。因此,这种观点与长期通行的观点不同。人们通常认为科学知识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是等待哪个天才去将它们发现出来而已。从这种STS视角,科学和技术是社会活动,反映了它们被生产制造出来的过程所涉及的社会条件。这本书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对科学技术的这些理解方式的起源和现状的论述。
然而,STS的观点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许多甚至是绝大多数亲身参与科学知识和新技术生产的人不同意STS的说法。他们认为,科学是一种渐进的、中立的活动,用一种可行的方法将真正的知识和关于自然世界的事实生产出来。大多数科学家并不认为他们所生产的这些知识依赖于社会因素或条件,而只是受科学的可能性、物质和技术条件以及经费条件等的约束。科学机构内的人对于科学的理解与STS学者的理解常常极为不同。
其次,科学和技术是社会建构的观点几乎不能解释我们社会中的科学为什么地位特殊。事实上,它所给出的解释恰恰相反。西方工业化社会中通常持有的观点是,作为一种知识,科学在理解世界方面所能得出的结果更可信、更好,比其他的方法所能得到的结果更真实。我们的社会中充满了这样的观点: 科学的理解更为精确;科学可以解决社会问题;科学是政治思想的支柱;科学可以为我们创造更好的未来。科学的这种形象基于这种认识: 科学能产生确凿的事实、真理,能产生无可争辩的、永恒的知识。这种广为持有的观点,与认为科学知识只是偶然和无常的构建产物、并不体现绝对真理的看法大相径庭。
在讨论开始之际,一种现象是值得关注的: 尽管关于科学的多数看法是正面的,但负面看法越来越多。在当代,科学活动时常会遭到公众反对。转基因食品、克隆人、先进武器制造、食品安全、健康卫生和灾害预警失灵等,都是明显的例子。人们关于科学的陈述常常与认为科学总是向前推动力量的观点相冲突。关于科学知识地位的这种争议,开始挑战那种广为持有的认为科学是好的大众观点,尽管将这些挑战看成是反科学的并不公平。
以上简单介绍了社会中看待科学的各种观点,可以看出,科学并不是一个单纯事物,而是在各种不同场合呈现不同形式的复杂社会现象。基于此点,本书与很多STS方法是不同的。尽管可能就像STS所认为的,科学知识是由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东西来进行社会建构的,但本书更愿将科学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认为我们社会的科学自身是一种社会建构,而社会在总体上参与到科学的创造和发展。科学的社会建构过程所产生的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根本的东西,而是一系列复杂的、有争议且可争议但又有着家族相似性的概念,这些概念的含义随着其所处的情境以及讨论主体的不同而不同。
我们的社会遍布科学、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等科学的产物。我们每天用科学的产物,我们的日常思维中也充满了科学的产物。科学对于我们的影响有多种途径: 通过教育,通过文化媒介,通过科学和医学对我们身体的介入,在科学环境中工作或是从属于科学机构,为正规的科学机构所吸纳或排斥,以及通过对于技术的使用等。我们不停地通过构建的含义,以及赋予的其他含义将科学是什么的理解植入我们的行为和互动中。这个社会,科学居主宰地位的看法是如此盛行,对此,我们往往无可选择。
科学的这种持续性社会构建,是由于在任何时候都摆脱不了的科学元素。本书尝试分析这些元素是什么,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如何。其中一种关键性的元素是本书所谓的正规科学,即在实验室或其他科学机构中进行的科学。正规科学的核心,是通过科学家的工作生产科学知识。审视这些正规科学知识是如何生产的,至少对于揭示正规科学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是有益的。正规科学对于这种分析是重要的,因为它是其他一些元素构建各自版本科学的基础。当然,反过来也是如此: 职业科学家在其科学环境中构建科学知识,但科学家所依据的外界元素,与公众所用的内容却别无二致。这些外界元素很多,而本书只是简单提及一小部分,如大众科学、科幻等。科学的这些描述体现了关于科学是什么的不同理解,这些描述强化了科学的主宰性地位,同时也揭示了正规科学过程中不为人所注意的方面。我在这里分析了内部和外部、私下和公开场合对于科学的不同描述。
本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展示了一个关于科学、文化和社会之间相互关联的例子,并介绍了理解科学的主要情境以及理论框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