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部分识别入门——计量经济学的创新性方法
》
售價:HK$
75.9
《
东野圭吾:变身(来一场真正的烧脑 如果移植了别人的脑子,那是否还是我自己)
》
售價:HK$
64.9
《
推荐连接万物
》
售價:HK$
63.8
《
严复与福泽谕吉启蒙思想比较(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165.0
《
甘于平凡的勇气
》
售價:HK$
49.5
《
存在与结构:精神分析的法国转向——以拉康与萨特为中心
》
售價:HK$
52.8
《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与多模态技术应用实践指南
》
售價:HK$
108.9
《
石油帝国的兴衰:英国的工业化与去工业化
》
售價:HK$
97.9
|
內容簡介: |
本书包括了环境司法专门化的调研报告、环境司法专门化的基础理论和环境司法专门化的程序设计。真实描绘环境司法专门化的貌相,厘清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发现蕴含的大致规律,系统地阐释了环境司法专门化的理论基础,从而为环境司法专门化的完善提供有针对性的制度和政策建议。
|
目錄:
|
前言
上编
环境司法专门化的调研报告
以环保法庭的建设和运行为中心
第一章调研概况
第一节调研对象与调研时间
第二节调研方式
第三节结论与局限
第二章环境审判机构专门化
第一节环保法庭的设置
第二节环保法庭的管辖
第三节环保法庭的案件
第四节环保法庭的受案
第五节环保法庭的法官
第六节小结
第三章环境审判机制专门化
第一节行政管理和审判管理机制
第二节案件审判机制
第三节小结
第四章环境审判程序专门化
第一节普通环境案件的审判程序
第二节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审判程序
第三节小结
第五章环境裁判文书的要素
第一节清镇环保法庭的环境裁判文书
第二节全国范围的环境裁判文书
第三节小结
第六章环境司法专门化的社会认知
第一节调查概况
第二节对环境法的基本认知
第三节对环境司法专门化的认知
第四节对环境司法的认知
第五节主要结论
中编
环境司法专门化的基础理论
以内涵剖析和理念更新为重点
第七章环境司法专门化的内涵与层次结构
第一节环境司法专门化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环境司法专门化的层次结构
第八章环境司法专门化的法理和现实基础
第一节环境司法专门化的法理基础
第二节环境司法专门化的现实基础
第九章环境司法专门化的理念更新和制度建构
第一节传统环境司法体制中的矫正正义之缺陷
第二节能动司法对环境司法专门化的启示
第三节环境司法专门化对环境侵权救济性质与特征的回应
下编
环境司法专门化的程序设计
以环境案件审理的流程特质应对为主线
第十章审判组织
第一节专家陪审制度
第二节专家咨询委员制度
第十一章证据规则
第一节证据举证期间
第二节法院调取证据和证据保全的相关程序
第三节专家证言
第四节环境民事案件证明责任的分配
第十二章多重法律关系的并案审查
第一节环境民事诉讼附带行政诉讼
第二节环境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第三节环境刑事附带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第十三章裁判
第一节裁判理念的更新
第二节裁判方法的变革
第三节裁判方式的创新
第十四章保全与执行
第一节保全
第二节执行
第十五章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调解及规制
第一节环境司法调解的必要性
第二节环境司法调解的可行性
第三节环境司法调解的规制
第十六章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补位
第二节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再思考
第三节生态修复资金的管理与使用
第十七章审理规则设计
第一节《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审理规程(示范)》
第二节《支持起诉人参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审理规则(示范)》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但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环境、资源代价,环境污染与资源破坏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尤其是2005年前后,中国进入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损害后果的集中爆发期,各地不断出现的儿童血铅、砷中毒、镉大米事件触目惊心,不仅使受害人群的权利救济成为迫切需要,而且让人们看到了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于是,通过环境司法手段解决环境纠纷、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成为了必然选择,环保法庭应运而生。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尤其是环境污染引发的人群健康威胁和社会稳定隐患,部分地方人民法院开始通过建立专门环境法庭的方式探索运用司法手段解决环境纠纷问题,2007年以来,贵州贵阳、江苏无锡、云南昆明等地方法院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环境司法的专门审判机构--环境保护法庭,包括环境保护派出法庭、审判庭、合议庭等(以下统称环保法庭)。
为了讨论的便利,本报告将形态和名称等各异的环境资源审判机构统一称为"环保法庭"。这些地方环保法庭的设置,不仅加强了当地环境司法的力度,努力使司法成为环境资源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更为推进环境司法专门化积累了司法经验和研究样本。
所谓环境司法专门化,是指专设的审判机构和专业化的审判人员对于环境案件进行专门性的处理。它作为一种理论概括,从很大程度上而言,就是各地所开展的环保法庭建设。2015年年底,第一次全国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会议召开,对于环境司法专门化进行了诠释,即审判机构、审判机制、审判程序、审判理论和审判团队"五位一体"的专门化。其中,审判机构的专门化是逻辑起点和前提基础,因为它作为有形的载体,具体承担和分配着审判的资源,蕴含了审判机制,践行着审判程序、凝聚着审判理论、锻炼着审判队伍。
为了弄清环境司法的现状、把握其内在的规律、发掘其可能的问题,最高法院设置了2014年度重大审判理论课题"环境司法专门化研究"。我们中标后,按照最高法院对于课题的实施建议"以''依法保障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目标,探索人民法院如何进一步推进环境资源审判机构建设和开展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为环境司法专门化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对于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进行了认真和详细的论证:
第一,研究思路上,遵循"描述和凝练问题-挖掘和分析问题-应对与解决问题"的进路。首先,对于环保法庭建设和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通过深度访谈、案例收集、裁判文书分析等多种途径,把环境司法专门化的现实运作情况予以真实的描述,在此基础上凝练出问题。其次,对于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挖掘和分析,主要从法理上对于环境司法专门化的正当性、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论证。最后,对于上述问题予以类型化的处理,并以案件流程为主线,提出应对与解决方案。
第二,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前者主要针对环保法庭建设和运行的现状而进行;后者主要针对环境案件审理的规则剖析和设计等而进行。尤其是重视田野调查、深度访谈、案例分析、数据统计等方法在实证分析中的运用。值得强调的是,本书为了揭示裁判文书中诉讼请求、证据类型、裁判结果等各种要素之间的关联,特意选择了全国首家环保法庭自成立以来所受理的所有案件,对其裁判文书进行了梳理,统计了上述要素,利用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的方法,揭示了这些变量间是否存在某种规律性的统计关系;与此同时,本书针对性的设计了环境公益诉讼和支持起诉人参与诉讼的两大审理规则,从制度固化的角度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予以规则化和"落地"。两种方法的结合,以期呼唤环境法学研究方法向问题导向、实证分析、制度建构、规则落地等方面的转身。
参见吕忠梅:《环境法学研究的转身--以环境与健康法律问题调查为例》,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第三,研究内容上,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环境司法专门化的调研报告,二是环境司法专门化的基础理论,三是环境司法专门化的程序设计。相应的,也有三部分的研究成果。其中,上编的调研报告--《环境司法专门化的调研报告--以环保法庭的建设和运行为中心》业已于2016年7月在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国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同日发布;其他的一些阶段性成果,也陆续发表在《人民法院报》《法律科学》《法学评论》《环球法律评论》《法商研究》《中国法学》《法律适用》等重要的报刊上。本书是上述这些研究成果的集成。
首先是上编--环境司法专门化的调研报告。该部分以环保法庭的建设和运行为中心而展开,是课题成果的出发点和后续研究的现实基础,目的是真实描绘环境司法专门化的貌相,从而厘清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发现其蕴含的大致规律,从而为环境司法专门化的完善提供有针对性的制度和政策建议。至于调研报告的研究进路,也是基本遵循了环境司法专门化的三个核心元素而展开:一是关于环境审判机构的调研和分析,包括环保法庭的设置、管辖和受案等方面;二是关于环境审判机制的调研和分析,包括行政管理和审判管理机制、案件审判机制等方面;三是关于审判程序的调研和分析,包括普通环境案件的审判程序和环境公益诉讼的审判程序两大方面。之所以没有将审判理论和审判团队单独列出来,是因为这两个元素蕴含在审判机构、审判机制和审判程序当中,且不宜单独作为调研的对象而展开。当然,这些调研对象所展示的貌相较为宏观,重在广度;为了从更为具象的角度,追求深度,课题组对于环境司法专门化的文本载体--环境裁判文书进行了数据分析,对于当中所蕴含的审结方式、证据类型、诉讼请求、诉讼请求支持率等之间的关联,以及环境裁判文书的发生地、性质、适用程序等都做出了分析。最后,为了从社会民众的视角看待环境司法专门化,从而与前边的四大部分相比照,课题组还开展了环境司法专门化的社会认知调查;以此与针对于司法实务界的调研以及学界的分析相互补强。故,该报告有六部分组成:第一,调研的概况;第二,环境审判机构的专门化;第三,环境审判机制的专门化;第四,环境审判程序的专门化;第五,环境裁判文书的要素分析;第六,环境司法专门化的社会认知。
其次是中编--环境司法专门化的基础理论。该部分以环境司法专门化的内涵剖析和理念更新为重点,系统地阐释了环境司法专门化的理论基础,从而达至承前启后的目的。具体来说:一是从理论上回应上编通过调研所展示的一系列问题;二是对下编所进行的环境司法专门化的程序设计进行理论上的指引。至于研究的进路,则是首先界定环境司法专门化的内涵与层次结构,包括其概念以及历史沿革;然后是阐述环境司法专门化的法理和现实基础,探究是哪些因素支撑了环境司法的专门化;最后则是明确环境司法专门化的理念更新和制度建构,从理念和制度两个方面说明环境司法专门化方能充分和科学回应环境侵权救济的诸多特性。如此,则构筑了如下的一个环境司法专门化的理论基础:第一,关于环境司法专门化的概念以及其发展脉络,以此来揭示其内涵以及发展历程中所有可能性的规律;第二,关于环境司法专门化的法理和现实基础,以此来明确环境司法专门化不仅可以回应环境问题的交互性、扩散性、复杂与不确定性等特征,而且呼应了社会现实之需;第三,关于环境司法专门化的理念更新和制度建构,以此来说明传统环境司法体制存在一定的缺陷、环境保护领域内能动司法应运而生以及环境司法专门化是环境侵权救济的不二之选等内容。
最后是下编--环境司法专门化的程序设计。该部分以环境案件审理的流程特质应对为主线,系统阐释了审判组织、证据规则、多重法律关系的并案审查、裁判、保全与执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调解及规制、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等环境案件审理中的各项要素,从现状描述、问题梳理、完善应对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究。其目的是将上编、中编等研究成果予以规则性的"落地",使其成为可操作性的规程。为了固化这些研究成果,本部分还专门设计了两部示范和建议规则,一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审理规则(示范)》,二是《支持起诉人参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审理规则(示范)》。前者是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所作的统一性的审判程序规定,包括了管辖、立案、诉前司法令、证据调取和保全、调解和综合调处、证据类型、庭审程序、裁判原则、责任方式、执行监督等诸多内容;后者则系统梳理和规定了支持起诉人的主体、诉讼地位、举证要求、质证程序、诉讼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是法院对于支持起诉原则的具体化落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