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近世闻人掌故
》
售價:HK$
74.8
《
余华长篇小说全集(共6册)
》
售價:HK$
385.0
《
非线性定价
》
售價:HK$
162.8
《
艰难时代
》
售價:HK$
96.8
《
深入浅出人工智能
》
售價:HK$
75.9
《
成长的心智——重新思考时代与心灵
》
售價:HK$
96.8
《
外卷: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全球征途
》
售價:HK$
140.8
《
家庭心理健康指南:解决孩子成长中的棘手问题
》
售價:HK$
65.8
|
編輯推薦: |
《话说丝绸之路》一书是著名学者、南京大学历史系刘迎胜教授近三十年来考察和研究丝绸之路的学术成果精选集。书中结合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配以数百幅精美又极具史料价值的图片,以时间为经、贸易及文化交流为纬,向读者呈现了丝绸之路厚重丰富的历史画卷。全书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具,知识准确,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
內容簡介: |
《话说丝绸之路》一书结合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通过精美又极具史料价值的图片,对陆上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具体线路,沿路民族、文化、名城以及相关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等做了精要的介绍。精选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事、物,着重解读了丝绸之路在中国与海外交流方面所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以体现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源远流长的贸易畅通、民心相通和文化交融,对今天的丝绸之路再铸辉煌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
關於作者: |
刘迎胜,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史地平台平台长,南京大学元史研究室、民族与边疆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特聘兼职教授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与中国蒙古学学会副会长。专长于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内陆亚洲与伊斯兰文化、蒙元史、中外关系史研究与丝绸之路研究,通多种语言,是上述领域活跃于学术一线的中国代表性学者。曾三次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和游牧阿勒泰之路考察,历二十余国,被推举为国际考察队副队长与队长。已发表学术论著、论文二百余部(篇)(以英、德文在境外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多部(篇)被中外学术论著引述。主要著作有《察合台汗国史研究》《与研究》《海路与陆路中古时代东西交流研究》《丝路文化海上卷》《丝路文化草原卷》等。
|
目錄:
|
引言
陆上丝绸之路
交通路线篇
张骞:一个西汉探险者的故事8
汗血宝马:西域骏马的传奇11
800年:草原丝路的贯通14
蒙元帝国:东西方陆路交通的鼎盛时代24
丝路明珠:草原丝路上的城镇30
经济交通篇
丝之国:中国丝织技术的西传36
撒马尔罕纸:中国造纸工匠的故事43
西域物种:丰富中原人民的生活48
文化传播篇
语言文字:两种文化的合璧62
诗歌和音乐:超越时空的吟唱71
西亚宗教: 不绝如缕地东传76
饮食风俗:民间文化的交融85
审美观:中国美术的西传90
人物群像篇
法显:西行14年的求法高僧100
玄奘:《西游记》里的原型人物101
海屯一世:穿越中亚的基督教国王103
普兰迦儿宾与鲁不鲁克:13世纪来自欧洲的使者104
孟特高维奴:在元朝建立教堂的西方教士105
克拉维约:来自西班牙卡斯蒂利亚王国的特使107
海上丝绸之路
交通地理篇
苍舶:航行在印度洋上的中国海船112
汉朝:通向已程不国的上古海路119
罗马人:东航水道的发现之旅121
使客相望于途:繁忙的印度洋太平洋海路125
广州:商旅往来的国际大城133
物品互通篇
陶瓷:一抔泥土的故事138
丝绸:莹亮蚕丝的传说152
茶叶:来自中国的神奇树叶154
南金:中国岭南地区的外币158
番货:进入中国的海外宝货162
引进:外来物种的传播170
中国雪:火药技术的外传174
《海药本草》:记述海外医药的重要医书176
《回回药方》:传入中国的伊斯兰医药典籍177
人物群像篇
马可波罗:穿行于东西方的使者180
鄂多立克:中世纪四大旅行家之一182
伊本?白图泰:伟大的穆斯林探险家184
亦黑迷失与杨庭璧:忽必烈的使臣186
汪大渊:东方的马可波罗190
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家191
结 语198
主要参考文献200
|
內容試閱:
|
引 言
丝绸之路起源于各人类文明中心之间的互相吸引。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东亚文明的代表,而其中心区在辽河上游与黄河、淮河与长江中下游流域,及其北方毗邻的草原地区。
与欧亚非三大陆(即旧大陆)各民族普遍经历了青铜时代与铁器时代不同,南北美洲的土著印第安人因为长期与世界其他地区隔绝,虽然也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但在大航海时代以前,尚无金属工具。这最清楚不过地说明了文明的发展,除了其内在自生动力以外,相互间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条件。
旧大陆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与摇篮。除了中国以外,公元前三四千纪,在旧大陆的不同地点还分别独立地发展起几个文明中心,从西向东列数,即北非尼罗河中下游流域的古埃及文明,西亚伊拉克幼发拉底、底格里斯两河间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以及今巴基斯坦印度河中游的古文明。而中国与上述三个古文明中心之间却隔着高山、荒漠、巨川和大海。这就意味着,东亚文明从地理位置看,相对于其他三处文明中心而言,处于较为封闭的位置,相互间的交通较为不便。既然这样,丝绸之路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首先,人类皆有追求新知的好奇心。远古人类的不同集团,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形成不同的思想、思维方式与文化传统。古代东西方之间虽然交往困难,但毕竟通过种种直接与间接的渠道相互知晓,进而互相吸引。因此,可以说,丝绸之路起源 于文明的差异性。
其次,是人类对更美好生活愿望的驱使。旧大陆各地人类在不同环境下,凭借自己的智慧,发展出不同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对于古代中国人民而言,将本土的产品运销远方,贩回遥远异域的产品,存在着必要性。因为:
一、随着人口的增长,中国东南沿海可耕地的不足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条件之一,地少人稠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出现了相当部分人口凭借濒海条件谋生的现象。 而居于社会上层的统治者,通过维持朝贡体制,从周边民族直接取得优质产品和珍奇,且凭借对陆路内外交易关市、榷场的管控以及对海路进出货物的抽分,获取巨额收入。在中国历史上南北分裂时期,退居于南方的政权,如宋、齐、梁、陈以及南宋,皆因丧失大片北方国土,税收锐减,不得不发展海外贸易,市舶收入因而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
二、我国西部及其毗邻干旱区域,历史上的绿洲农耕业因面积与人口的限制,经济规模小,门类不齐全,因此当地人历来有外出经商,以至远行贸易的传统。
三、我国北部及其毗邻区,远离西太平洋季风带,纬度与海拔高,植被形态主要是草原与森林,游牧是主要的经济形式。游牧经济因其移动性,难以发展复杂程度高的科技与手工业,收获也不如定居农耕那样稳定可期,因此历史上亚洲北部游牧民对金属制品、手工业品和药品的需求,主要取自于邻近农耕区;而在发生暴风雪与旱灾的时候,农耕区的粮食是度荒的必需品。马匹历来为草原向中原的主要输出品。这种农产品与畜产品之间的交换,是历史上中原与北方草原关系的基础。
那么,古人是通过什么手段克服地理障碍的呢?
第一,中国文明所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东亚大陆,与文明中心之间并非无人的真空地带,而是星星点点地分布着许多部落、民族与国家,这些人类集团,一环接一环地联系着。所以中国与其他文明中心,与南亚及地中海世界是间接地联系着的。
第二,古代中国陆海交通条件的持续改善。首先是造船术的发展,使人类能建造适航性更高的船舶。中国率先发明的甲板与舱室结构,不但使海舶有更高的强度,而且从舱室结构发展起来的水密舱结构,使船舶在海上遇险的情况下,生存力大幅提高。舱室结构还提高了乘客远行途中的生活质量,有助于资本较小的商人从事贾贩,提升了海上运输的经济性。其次是导航术与海外地理知识的进步。古代海舶使用的导航术主要为天文、地文与磁罗盘导航。 天文导航依赖的是日月星辰。地文导航是通过观察与记忆船行途中所经各地的地貌、标志物 而确定船舶的位置与航向。这两种导航术对气候条件的依赖性均很高,也就是说在风雨的昼 夜,危险性最高、最需要观测的时候,这两种方法均无法使用。据北宋时的《宣和奉使高丽 图经》记载,至少北宋末中国的海舶中已经装备了磁罗盘。这一发明是古代中国人对世界航 海术进步的一大贡献。
古代中国海外地理知识按获取来源,可分 为直接与间接两类途径。直接是指这种知识是 得自于海外归来的中国人。间接是指知识本身 是从海外输入的。海外地理学的发展,大大开 阔了古代中国人的视野。
第三,船舶操控性能的提高。
海路远航距离遥远,不可能靠人力划船而达。在蒸汽机与柴油机等人工动力发明之前, 渡海远航主要依靠的是自然动力季风。西太平洋、北印度洋地域,每年深秋至来年初春, 盛行西北风,不但是中国海船从东南沿海扬帆前往东南亚开航的时节,也是船舶从红海、 孟加拉国启程向南航行至印度南部的时候。每年暮春至初秋,是东南风起的时候,也是中国舟师从周边国家归回东南沿海,以及从印度北上孟加拉国、波斯湾与红海之时。
风帆是人类为利用风力航海而发明的。至少在秦汉时代,中国船舶上已经安置了帆。 通过变动主帆与副帆的方向,可使船舶在侧风甚至逆风的情况下航行,使古人可依赖风力跨越大洋。舵是从桨发展而来的。 舵与使帆技术的结合,提高了船舶在海上的操控性。
在火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没有发明之前,亚洲北部游牧民驯化的马匹与沙漠绿洲地区居民驯化的骆驼,在长达两三千年的时间内,是人类陆路长途旅行的主要载畜。古代的中国人通过各种直接与间接的渠道,了解到在西方遥远的地方有灿烂的文化。所以尽管路途遥远,人类却不辞艰险,长途跋涉,沟通消息。欧亚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与内陆亚洲的绿洲定居民族,数千年来依仗奔驰的骏马与吃苦耐劳 的骆驼,长期扮演着联系东西文明的中介人角色。
结 语
中国在古代世界上堪称文明之邦,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世界文明开化、富庶繁荣、国力强大、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大国。在从汉代到清初长达近 2000 年的时期内,中国在世界上扮演着主要的文明输出国的角色。但我们切不可因之认为,中国文化在历史上只有输出,没有输入,文化交往与物质交往一样从来都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
历史上,中国虽然远离世界的其他文明中心,如尼罗河、两河流域与印度,但那里的人民不但通过种种间接、曲折的渠道,千方百计地希望了解神秘的中国,而且早就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前往东方。古代中国高度发达的农业与手工业,与巨量的人口结合在一起,形成罕见的大规模人口 - 经济复合体,能向各国人民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古代中国人民不但对世界各民族的创造与成就秉持开放的态度,也有能力消化吸纳其他民族的适销产品。我国古代指南针、火药、造纸与印刷术的西传,丝绸与陶瓷的大量输出,是中国人民对世界贡献的最好 写照。唐以前,广州长期扮演着中国海外贸易中心的角色,唐朝宰相贾耽的《皇华四达记》中的广州通海夷道,描述了从广州通往红海与波斯湾的航线。 唐以后,福建泉州的重要性日益上升,成为宋元时代中国最重要的对外交往口岸。15 世纪以后,西欧成为世界海洋活动的主角,中国的贸易对象也从原有的旧大陆扩展到南北美洲、澳洲,成为世界商业网络的一部分。明中期葡萄牙人获准定居澳门以后,广州重新成为世界进入中国的门户,大量的丝绸、茶叶、陶瓷和各种手工业品从这里运销至各大陆,而输入的舶货除了来自亚非各地之外, 还有来自遥远的欧洲与美洲者。从清初开始,各国商人在广州设立洋行,号称十三行,专营中外贸易。
中国人民也是丝绸之路的受益者。以中印文化交流为例,佛教的传入不但丰富了中国的文化与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也使古代中国人通过印度的中介了解到新的地理知识与希腊、罗马的天文学,梵文的研习使中国文人有机会以新的眼光审视中国的语言与汉字,发现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创造出反切系统。这些都是中外人民之间长期存在互相学习,友好往来的见证。20 世纪末以来,世界各国都在谈论全球化,其实,丝绸之路才是全球化的开端。
当代,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历史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国可以说用 30~40 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100多年的发展历程。随着 13 亿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他国商品的购买力日益增长。同时,作为全球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由于其庞大的生产力,其所需要的原材料、初级产品的数额与海外市场也是极为庞大的。换而言之,今日中国不但是世界市场上的大买家,其对世界的依存度也在持续增长。随着中国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也会对他国人民产生越 来越大的影响。新时代的中外交往是历史上中外交流的继续。丝绸之路不仅是东西方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也将是今后世界各国人民交流的通途。这条友好交往之路在历史上曾经造福于各国人民,我们相信它在将来必定会变得更为宽广通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