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1911:危亡警告与救亡呼吁
》
售價:HK$
76.8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HK$
75.9
《
笼中王国 : 18世纪法国的珍禽异兽与社会文化
》
售價:HK$
74.8
《
思考的框架3:风靡华尔街的思维训练法
》
售價:HK$
64.9
《
被记忆的西周史(中山大学中珠学术译丛)
》
售價:HK$
151.8
《
森林疗法:拥抱大自然、获得幸福的季节性方法
》
售價:HK$
74.8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HK$
185.9
《
亚马逊六页纸 如何高效开会、写作、完成工作
》
售價:HK$
76.8
|
內容簡介: |
《世界著名游记丛书(第二辑):新大陆游记》讲述了:作为参与戊戌变法的主力干将之一,康有为的追随者梁启超同样经历了多年的海外流亡生活。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他和康有为一起首先流亡日本,继续从事君主立宪的宣传组织工作。与他的老师康有为不同,梁启超在辛亥革命后反对袁世凯、张勋的复辟帝制的政治观点,积极倡导新文化运动并支持五四运动。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2月,梁启超应美洲维新会之邀到新大陆游历。他自日本横滨启航,先至加拿大温哥华,后转至美国纽约。在美国旅行的9个月当中,梁启超一面观察、了解美国科技、产业、城市发展的现代化成果,一方面思考美国的政治、社会、文化发展得失及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启示作用,所撰《新大陆游记》不仅是一部游程记录,还被誉为一部全面介绍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情况的综合性著作、国内秘密传布的维新立宪名著。
|
目錄:
|
徐序
自序
凡例
第一章 由横滨至加拿大
第二章 由加拿大至纽约
第三章 由纽约至哈佛、波士顿
第四章 由纽约至华盛顿
第五章 由纽约至费城
第六章 由纽约至波地摩(巴尔的摩)必珠卜(匹斯堡)
第七章 由必珠卜至先丝拿打(辛辛那提)
纽柯连(新奥尔良)
第八章 由纽柯连至圣路易
第九章 由圣路易至芝加高(芝加哥)
第十章 由芝加高至汶天拿(蒙大拿)省
第十一章 由汶天拿省至舍路(西雅图)钵仑(波特兰)
第十二章 由钵仑至旧金山
第十三章 由旧金山至罗省技利(洛杉矶)
第十四章 归途
|
內容試閱:
|
《世界著名游记丛书(第二辑):新大陆游记》:
第三章 由纽约至哈佛、波士顿
十七
四月晦,由纽约至哈佛。哈佛者,干涅狄吉省之都会,而东部著名之市府也。
居纽约将匝月,日为电车、汽车、马车之所辁,神气昏浊,脑筋瞀乱。一到哈佛,如人桃源,一种静穆之气,使人口然意远。全市贯以一浅川,两岸嘉木竞荫,芳草如箦。居此一日,心目为之开爽,志气为之清明。
全市华人不过百余,而爱国热心不让他埠,举皆维新会中人也。时容纯甫先生闳隐居此市,余至后一入旅馆,即往谒焉。先生今年七十六,而矍铄犹昔,舍忧国外无他思想、无他事业也。余造谒两时许,先生所以教督之劝勉之者良厚,策国家之将来,示党论之方针,条理秩然,使人钦佩。
翌日乡人请余演说,容先生亦至。
哈佛者,中国初次所派出洋学生留学地也,于吾国亦一小小纪念。容先生导余游其高等学校,实全美国最良之高等学校云。(余行后三月,康同璧女士来留学斯校。)其校长出二十年前校中记事录言及中国学生者见示,余为欷口久之。
中国初次出洋学生,除归国者外,其余尚留美者约十人,余皆尽见之。舍叹息之外,更无他言。内惟一郑兰生者,于工学心得甚多,有名于纽约。真成就者,此一人矣,然不复能为中国用。以美国数百万学者中,多此一人,何补于美国?其次则容骙,现在我公使为头等翻译,笃诚君子,文学甚优,亦一才也,吾深望其将来有所效于祖国。自余或在领事署为译员,或在银行为买办,等诸自郐矣;人人皆有一西妇,此亦与爱国心不相容之一原因也,一叹!
市中有一室,昔为留学生寄宿舍者,中国政府所购置也,数年前始售去。其一匾额落杂货肆中,乡人以数金易归,免将来人博物院增一国耻而已。
由纽约至哈佛,道经纽海文,实耶路大学所在地也。耶路为美国最著名之大学,吾国学生亦有三人在焉,日陈君锦涛,日王君宠佑,日张君煜全,皆北洋大学堂官费生也。吾自初即发心往参观此校,然迫于时日,所至各地,皆有期约,竟不能下车,以为遗憾。今年夏季卒业,其法律科,王君口然为举首。受卒业证书时,王君代表全校四千余人致答词,实祖国一名誉也。是次法律科第一名为黄种人,第二名为黑种人,第三名乃为白种人。各报纸竞纪之,谓从来未有之异数云。
闻耶路大学近拟开一分校于我上海,已有成议,或以明年秋冬间可开校云。果尔则为吾国学者求学计,便益多矣。虽然,我辈当思彼美人者果何爱于我,而汲汲焉乃不远千里而来教我子弟耶?人才未始不可以养成,特不知能为祖国用否耳?教育者何?国民教育之谓也,天下固未有甲国民而能教育乙国民者。不然,香港之皇仁书院,上海之圣约翰书院,其学科程度,虽不及耶路之高,然在中国固罕见矣,问其于我祖国前途作何影响耶?吾闻耶路开学之举,喜与惧俱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