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理论的意义
》
售價:HK$
74.8
《
悬壶杂记:医林旧事
》
售價:HK$
52.8
《
谁之罪?(汉译世界文学5)
》
售價:HK$
52.8
《
民国词社沤社研究
》
售價:HK$
140.8
《
帕纳索传来的消息(文艺复兴译丛)
》
售價:HK$
108.9
《
DK威士忌大百科
》
售價:HK$
294.8
《
小白学编织
》
售價:HK$
65.8
《
Android游戏开发从入门到精通 第2版 王玉芹
》
售價:HK$
108.9
|
編輯推薦: |
秦史、汉史是中国*重要的历史,因为这两大帝国几乎奠定了未来中华民族的一切,后世各朝的历史基本都是秦汉史的变化复制。
《大秦帝国》是中华*帝国秦国的兴盛衰亡史,也是*部不仅从帝王将相立场,也从平民立场看帝国兴衰存亡的历史。它既关注历史狂潮中的个人命运沉浮,又重视历史人物的个性、人格在历史巨变中的具体表现,同时画龙点睛地揭示关键节点上个人对历史进程的具体影响。
为了立体再现历史,作者在叙述事件的同时,不惜笔墨详解各种背景,使平常人眼中生硬的典章制度、族谱世系,都活化成为人物生存挣扎、历史奔突演进的立体背景。
大秦帝国史,既是一个帝国的兴衰存亡史,也是嬴秦家族的创业守成史,更是各主要人物的艰难成长史。读者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历史经验,品咂复杂的人生况味。
|
內容簡介: |
《大秦帝国》是中华*帝国秦国的兴亡史。
嬴秦家族早年兴起于东海之滨,后来被放逐到西部边陲,春秋在西戎称霸,战国与天下争雄,到秦王嬴政一举扫灭六国,建立前所未有的统一帝国,奠定中华帝国的一系列典章制度,又迅速在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豪杰群起响应中轰然灭亡。
从崛起争雄,到建立帝国,是漫长的五百多年;从一统天下,到国破家亡,是短短的十五年。
创业艰,守成难,其兴起何其艰难,其败亡何其迅速!一书演尽历史沧海桑田。
|
關於作者: |
萧 然
作家、历史学者、老新闻工作者。
著有多部长篇小说,并合著有《新译吕氏春秋》《新译春秋繁露》《新译唐六典》等多种历史著作。
|
目錄:
|
致读者
引言 中华第一帝国
中国社会的第二次怀孕和临产
东边日出西边雨
流星彗星哈雷彗星
探求大秦帝国之魂
第一章 忍辱负垢,创业维艰
一对带着梦想的白颈雉从雍水之畔起飞
名为秦晋联姻,实为东进序曲
盟约在诗诵歌吟背后悄然而成
从素服罪己到称霸西戎
第二章 再次从诸侯卑秦的困境中奋起
力挽四世之衰的风雨归来人
铁与血的变革在关中大地兴起
立马河西,虎视山东
第三章 且看白颈雉如何成为猛鹰悍雕
纵横捭阖,决胜千里
短命的国王与泼辣的太后
从累卵险境中突围而出
九鼎在握,称王天下还会远吗?
第四章 三个男人、一个女人与一个孩子
千古奇贾:他用千金买了一个国家
众说纷纭的赵姬妊娠之谜
邯郸党入主咸阳宫
从和弦走向变调的三重奏
第五章 一个巨人性格的完成
挥剑杀出重重包围
血的疯狂与心的挣扎
艰难的超越:超越因袭,超越自我
第六章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按上祭坛的第一只羔羊
被玩弄于手掌之上的和氏璧
易水悲歌壮千古
王门父子威震南北
中原列国之树上的最后一片黄叶
第七章 帝国风貌:开天辟地,流韵百代
第一个集三皇五帝之尊于一身的人
接过盘古氏的巨斧(上)
接过盘古氏的巨斧(下)
第八章 顶峰与顶峰心理
秦王骑虎游八极
由绝对权力点燃的愚昧之火
始皇大帝之死
第九章 龙种与跳蚤:秦始皇的继承者们
灵车里凑成的三驾马车
两匹老马的一场肉搏
李斯的四种生命
第十章 两个新生阶级的第一次生死较量
大泽乡一声怒吼震天下
刘项原来不读书
咸阳怒火:大秦帝国的葬礼
结 语 历史在回旋中从悲壮走向辉煌
秦人留给后人的遗产
中原人对历史的再创造
站在长城之巅遥望
秦国和秦帝国大事年表
后 记
|
內容試閱:
|
致 读 者
如今的书,多到汇成了海洋。我的这部《大秦帝国》有幸蒙读者从书海中找出,说明诸君与我至少有一点相同:都爱好历史。
尽管我自幼喜欢历史,但真正静下心来,一头钻进故纸堆乐此不疲,以至弄到不闻暮鼓晨钟、不知老之将至的地步,那还是近二十多年来的事。
中国历史,最令我着迷的还是古代,尤其是秦、汉、唐三代,我以为那是中华民族创造活力最为充沛、人性也较为高扬的三个时期。由此,渐渐萌发出一个心愿:为这三个时代各写一部书。
近些年来,讲史、写史成了热门,讲、写方式也多种多样,如戏说、细说、趣说、正说、品说等等,可谓百花齐放。不过我这个人可能有点守旧,至今仍留有美好记忆的,还是青少年时代读的几部作者大多为五四前贤的史话。写过清新可读的《西洋史》的陈衡哲先生说得好:历史不是叫我们哭的,也不是叫我们笑的;乃是要我们明白的。所以我的这三部书就想尽量做到明白二字,尝试用一种新的史话体来写。这个所谓新,不妨归结为以下四句话
一句是平民视角。写历史可以有不同视角,写得好都可以达到明白的要求。譬如孔夫子写《春秋》,以周天子为评判圭臬;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以是否有利于帝王统治为编撰标准,他们都把历代帝王的存亡兴衰、荣辱沉浮写得相当明白。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心目中的第一读者便是帝王。而在下则是一介平民,读者诸君也该大多是普通人。我们普通人想通过读历史弄明白的,主要的恐怕还不是历代帝王存亡兴衰的道理,而是历史演进中的人生况味;或者说不是为了资治,而是为了资生汲取人生滋养。其实包括帝王将相在内的历史人物纵然千姿百态,他们首先总还都是人,有与我们普通人相似或至少可以理解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将帝王视角转换为平民视角,从高高的宫殿回到广阔的人间,历史事件就有可能因拆除了虚幻的屏障而变得面目一新,历史人物也会因此而变得可亲可近。
再一句是侧重人物。历史很复杂,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极其丰富的内容;但历史也很简单,简单到只要用一个字便可概括:人。历史上的一切都是因人的生存、发展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所以历史的真正主人是人,明白历史的核心就是明白历史中的人生。明白的前提是理解。为此我在写作中随时提醒自己:力求理解。我想如果我们能少一点终极评判的雄心、多一点力求理解的诚意,以此去接近作为我们先祖的古人,包括那些按当时某种政治或道德标准已被脸谱化了的人物,或许就较为容易进入他们的内心,成为他们的知音。果真那样,我们就能结识到众多先哲前贤、帝王将相、文坛才子、沙场猛将,还有高士野夫、奇男烈女,以及鸡鸣狗盗之徒、灯红酒绿之客那些浑朴天然的人性,那些激扬放达的人格,因历史几乎永远不可能复现而显得如此珍贵,而你却能与他们结成忘年交,时而促膝絮谈,时而浩歌长啸,品味古今不同人生,获得相似或相通的感悟,那该是一件多大的乐事啊!
第三句是,配合阅读需要介绍文史知识。古代历史人物都是生活在当时的两个环境中: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就内容之繁富、变化之快速而言,后者要远远超过前者。人文环境的构成主要是各项典制,包括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和事典,合称六典。这些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大都成了颇感陌生的所谓文史知识。现代读者要接近古人,就不能不多少了解一点其所处的人文环境,而孤立地介绍那些繁复的文史知识又难免枯燥乏味。我的做法是,配合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需要穿插以相关典制的介绍,同时尽力使这些典制不是游离于历史,而是作为历史活动的实际参与者与人物一起展示自己。事实上,在我国古代帝王制度的语境下,那些影响重大的典制本身,往往就是无数历史事件的结晶,在其构成因素中,不仅有政治智慧和人生体验,也还有刀光剑影和凝固了的鲜血。
最后一句是,只想起到一点引桥的作用。我写三大帝国力求适应现代读者,却也适量引录了一点古书原文。之所以这样做,除了它们的表现力远远胜过我笨拙的转述外,其中还暗藏着我的一个小小的阴谋:引诱读者对古人的写作魅力产生兴趣,进而去阅读原文。我的体验是:真要学懂历史,必不可少的一条就是直接读《二十五史》及相关古籍。要知道,古书中许多独特的表达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更何况,读古文原著,尤其是司马迁的《史记》,那才真正是一种美妙无比的享受!所以说到底,我的书只想起到一点引桥的作用,绝不敢奢望代替古人写的史书和近人写的学术专著。若是有一天读者诸君过引桥而弃之,径自直入恢宏的历史殿堂,那将是我莫大的欣慰。
书摘1
从素服罪己到称霸西戎:雄主归去留《秦誓》
穆公在位共三十九年。崤山之役后的五六年,却正是他事业和人生最有光彩的一段时期。此时秦国的东进图谋已取得了颇为可观的进展,疆域已大致扩展到黄河西岸。但他清醒地认识到,东向的突破性进展,客观和主观条件都还不够成熟,因而适时地把注意力较为集中地转向西部,在经营多年的基础上,到他临终前两年公元前623年,终于完成了史书所说的益国十二、开地千里、称霸西戍的大业,为后来秦始皇大踏步东进,创建大一统的秦帝国,提供了稳固的后方基地。
穆公能够完成这一基业,得力于一个人,便是由余。
由余,《史记秦本纪》说他先祖是晋人,《史记邹阳列传》则径称其为戎人。其他如《盐铁论》、《新序杂事》等也都说他是戎人。无论这位少数民族政治家是否与汉人有血缘关系,他对中原文化曾用心作过研习,并有独到见解,这是可以肯定的。《汉书艺文志》杂家目收有《由余》三篇,作者当就是这位由余。
秦穆公三十四年公元前626年,正当秦国朝堂上下为崤山之役的惨败进行着沉痛的反思时,由余受戎王之使到秦国来观光。穆公陪同他一起游苑囿,登高台,临深池,夸以宫室之美,示以歌舞之乐。由余却忽而问道:上国是如何建立起这些来的,是役使鬼作还是役使人作?役使鬼作便是劳神,役使人作便是劳民。
穆公不由一惊,问道:劳神何如,劳民又何如,愿闻赐教。
由余说:臣尝历读上古记载,自尧舜而至于夏桀、殷纣,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便是:以俭得之,以奢失之。
穆公越发觉得面对的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物,便又急切地问道:寡人有一事请教: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尚且祸乱不休;夷戎之地无此等法度,不知何以为治?
由余笑着道:依臣看来,所谓礼乐法度,正是中国祸乱之源。
穆公说:请道其详。
由余说:上圣黄帝制定礼乐法度,必以身为则,然后约束百姓,但也仅得小治。其后为君为王者日趋骄淫,却借礼乐之名以粉饰炫耀自身,又借法度之威以督责胁逼其下。天下怨望,贪欲并生,因而篡夺不休。夷戎之地就不是这样。在那里,上施淳厚之德以遇下,下怀忠诚之心以事上;上下合一,无形迹相欺,无文法相扰,却能做到犹如同一身躯头脑与四肢那样协调动作。这不治之治,才是真正的大治!
穆公一时默然。显然,由余的话深深触发了他对治理未来秦国的思索。
社会经过了两千余年的发展,现在我们对由余的这番话,就可以看得较为清楚。他实际上是在对两种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状况进行对比。他所说的中国主要是指当时中国的中原地区,奴隶制度日趋没落腐朽,各种矛盾不断暴露,而新兴的地主阶级尚处于萌生、成长状态,因而奴隶主阶级内部各种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奴隶主与地主阶级之间,不可避免地经常要出现生死搏斗,这便是所谓贪欲并生,篡夺不休。由余所说的夷戎之地,主要是指中国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根据他的多少有点美化了的描述,那里还处于原始部族制阶段,一种浑朴的人性还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经由不治之治这面镜子的折射,确实更鲜明地突现了处于没落时期的奴隶制度的腐朽和不合理。但那种所谓不治之冶毕竟是比奴隶制度更为落后的一种统治状况,它只能适应于人类社会的初期阶段。
穆公当然也不会对不治之治感兴趣。他从由余的话里,看到了他曾经用心追求过的中原那种诗书礼乐制度并不那么神圣,并不那么完美无缺。这一点。对以后秦国坚持采取法家路线直到完成统一大业,也许不无影响吧?
事后,穆公把由余的话告诉了百里傒。百里傒也深有所悟地说:这是个大贤人啊!穆公说:邻国有贤人,正是敌国的忧虑。由余现为戎人所用,对秦国就是祸患。怎么办?百里傒已经把这件事与内史廖谈起过,知道他有个办法,因而请穆公去找他。穆公召见内史廖,内史廖提出的办法,与由余说的话一样,也牵涉到了两个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但却是用一个较为成熟的社会中间的腐朽的东西,去进攻另一个尚处于淳朴阶段的社会弱点。
内史廖是这样说的
戎王地处荒僻,从未享受过中国的五声五味。君上不妨挑选些歌伎舞女和精于烹饪的良宰送去,用声色口味去泯灭戎主的志向。同时设法把由余暂时款留在此,超过预定期限后再让他回去。这样,戎王就会迷于淫乐而怠于政事,对由余的逾期不归也会产生疑忌。到了这一步,不仅可以要到由余这个人,君上就是要取他国家,也可不费吹灰之力而得!
穆公听了很高兴,于是就照计行事。一连数日,穆公与由余同席而坐,共器而食,随后又由蹇叔、百里傒、公子枝等与他轮流作伴,并从交谈中探问戎国的地理环境、兵力设置等等。与此同时,挑选能歌善舞的美女十六人和良宰若干,作为聘问之礼派遣内史廖向戎王送去。戎王一得此绝色女子和美味佳肴,顿时飘然若仙。从此日夜设酒张宴,淫乐不止,哪还有心思过问政事!上行下效,百宫尽废;政弛人散,牛马半死。如此一年半载过后,待由余回到戎地,已是满目荒凉,而戎王却犹沉湎于声色酒宴之中。由余数谏不听,又因逾期归来而受到猜忌,穆公则派人再请,他无奈只得转而投秦。穆公以盛礼相待,并当即举为上大夫,共同谋划伐戎之事。
那边秦国已是磨刀霍霍,这边戎王却依旧尽日美酒歌舞昏晓。有谁胆敢说秦军要来袭击的话,他就张弓搭箭把他们当作射击的目标。这样当秦军真的来了时,戎国早已丧失了起码的抵抗能力。直到秦军杀入王宫,刀已架上脖子,戎王仍醉卧樽前打呼噜。
秦穆公完成了称霸西戎之业,名义上作为统一天子的周襄王于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623年)特派召公至秦祝贺,并赐金鼓。这是秦在被迫迁徙至西陲之地数百年来享受到的最高荣誉。一百年后,即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齐晋公访鲁,问起孔子国小地僻的秦穆公何以能称霸西戎,孔子作了这样回答
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 (《史记孔子世家》)
公元前621年,为秦国崛起奋斗了一生的秦穆公去世了,其子即位,是为康公。由康公到春秋末年,秦国共历康公、共公、桓公、景公、哀公、惠公和悼公七世、一百四十四年,都不怎么景气,且有愈走愈下之势,可谓一代不如一代。在接连的失望中,人们便会很自然地怀念起穆公来。据说收录于今本《诗经秦风》中的《晨风》,便是一首怀穆公、讽今君的诗。诗中说:看不到穆公这样好的国君。怎不叫我忧心忡忡;如今的君主啊.早已忘了我们民众!一唱三叹,感情十分浓烈。
这一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夺战,则日趋尖锐、激烈。犹如奔腾喧嚣的大海,众多小鱼小虾不断受到吞噬,即使如鲢鲤鲳鳇也或寻求庇护,或缩居一隅但求自保。唯有若干鲲鲸,则翻江倒海,逞雄逞霸,却又往往好景不长,暴兴暴衰。自中原齐、晋两霸相继陨落后,南方的楚国开始勃兴。楚庄王在他即位三年公元前611年攻灭庸国后,国势日隆,很快成为霸主,以它特有的瑰丽多姿的楚文化,向中原大地投射出强烈却也是短暂的闪光。接着便是吴越这两个相邻却相仇的国家,在相互攻伐中先后称霸随即又先后灭亡,演出了一部令人扼腕长叹的吴越春秋。秦国在这一系列争夺战中,主要对手仍是晋国,虽互有胜负,但殆势日显,在东进愈来愈艰难的情况下,开始调整与中原诸国的关系,谋求向楚接近以遏制晋。当庸国趁楚国受灾之机向它发起进攻时,秦助楚灭掉了庸,秦楚联盟关系终于形成。
这样,到公元前546年由宋国发起召开各诸侯国的所谓弥兵大会的时候,楚、晋被认为是盟主,而齐、秦也争取到了相同的地位。楚、晋、齐、秦四个头等大国似乎达成了妥协,但其实战争并没有停息,只是规模、地域暂时被限制在较小范围而已。所谓弥兵,有的为了麻痹对方,有的为了积聚力量,也有的是因为已经争战到精疲力竭想有段时间喘口气。这是一个国无宁日,岁无宁日的年代,又是一个邦无定交,士无定主的人世。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战争的不断发生.表明着经济领域内正经历着激烈的动荡和变革,新旧各种因素都想借助刀剑戈戟来为自己维护或争夺地位。春秋中叶以后,铁器开始运用,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耕牛的出现,使农业生产发展到新的水平。经济贸易出现了负任担荷,服牛轺马,以周四方的活跃景象。经济领域的这类带有突破性的发展,更刺激了不同利害关系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为争夺财富和权力而加紧相互厮杀。晋国诸多卿大夫经过长期残酷的火并,到公元前453年,最后还剩下魏、赵、韩三家,三家分晋局面实际已经形成。到公元前403年,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的周威烈王,不得不正式承认魏、赵、韩为诸侯国。问世于宋代的《资治通鉴》正是从这一年开始记载的。司马光一开笔就激愤地写下了大段评语,对三家分晋而天子既不能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这种悖乱状况大为忧虑,惊呼先王之礼,于斯尽矣!
的确,被儒家视为尽善尽美的周礼已经分崩离析了,经过改革,带着勃勃生气的魏、赵、韩这三条鲲鲸,正是从先王之礼的罗网冲决而出,突然跃入了正在搏击中的列国大海,原来的相对平衡被冲破了,更大规模的争夺开始了!一阵眼花缭乱过后,历史终于拉开了新的一幕,出现了一个齐、楚、秦、韩、赵、魏、燕七国争雄的新时代战国 。
在血与火的战国时代,秦国将如何面对新的挑战呢?
《大秦帝国》书摘2
始皇大帝之死:孤单悲怆的沙丘之夜
现在让我们再回过头去,追探一下秦始皇弥留之际的一幕。
还是赵国赵武灵王时代留下的那个沙丘宫,由于预定为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驻跸之地,这座古老的宫殿日前已装修一新,恢复了当年的庄严和堂皇。
已经三日两夜了,秦始皇临时居住的寝宫四围昼夜肃立着密密层层的虎贲卫士,一个个犹如铜铸铁浇,纹丝不动。任何人都必须离此百丈外回避,连飞鸟和鸣禽也都逐之数里之外。
随行的侍臣和不当值的卫士,都已在四周几个偏殿安睡。这次巡游长途跋涉数千里,时间过去了近十个月,他们都相当疲惫,虽暗中纷纷在传说皇上病倒了,但详情无缘得知,想要操心也轮不上,落得顾自睡觉。由于眼前少了对鹰隼般的目光,少了个使人丧胆的声音,反倒睡得特别香。
秦始皇在此度过了平静的三个昼夜。这是就周围环境,就多数人的感觉而言。
但对赵高、李斯等少数几个知情的近臣来说,却实在无法平静,秦始皇的心灵自然更在极度痛苦的挣扎中。
左右两个几案,一对大蜡烛,摇曳着昏黄的光,这使一些黯淡的阴影在交叠中晃动,若隐若现地映照出周围这片在无声中动荡的世界。
唯有秦始皇的体躯倒是静止的。他半躺在御床上,微合着眼。与死神经过几次剧烈搏斗后,现在已不得不就缚。在烛光下,显得那样苍老和委琐,不仅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威严、光辉,连身子也似乎突然收缩了许多,他实在既不高大,也不魁伟。
周围的环境是严格按照作为帝王在病重期间的礼制规定布置的。即清扫三遍,熏以菖艾。病者寝于北窗下,首西面东。周围原挂的钟鼓琴瑟等乐器,一律撤除。只有一点没有做到:若按病情的严重程度,本该废床寝地。这隐含有一个深意:人本生于泥土,也应归于泥土(参见《礼记丧大记》。但这等于告诉病者死期已到。秦始皇恶言死,谁也不敢提出要这样做。
秦始皇仍半躺在御床上。他残存的思维,还在东碰西撞地奔突,竭力想要干点什么,只是不知道还能干点什么。他努力调动起全身心所有体力、精神、感觉拚命迫使自己活过来。他的这种努力似乎有了效果,眼前黑暗在散去,光亮在升起。在这最短暂的一瞬间,在有了一种极度疲劳和天旋地转感觉的同时,他依稀看到身旁有个躺着的陌生人,当想到那人就是自己时,一切感觉便已回到了自身。这时他看到的已是一片昏黄的烛光,清楚明白地知道了自己仍是始皇大帝,旁边怎么竟没有侍臣、卫士和宫女?待要爆发天威,隐隐看到御床前跪着一个口称臣该万死的人,顿时大怒,厉声喝问:大胆何人,竟敢私闯禁宫?!
跪着的是赵高。
赵高看到秦始皇再度醒来,嘴唇微微歙动了几下,隐隐听得似乎说了句什么,也不去细辨,便把滚瓜烂熟的谀词又说一遍:臣赵高万死。臣一直恭候在陛下床前。陛下刚才睡去了,现在已经醒来。皇帝圣体承天护佑,很快就会康复的
秦始皇模模糊糊听到了一句两句,又用恍惚的目光看了看,才认出是赵高。由赵高而想到了儿子胡亥,记起了这一次巡游,明白了自己已病倒在某个驻跸之地。突然拱起一阵隐忧。这隐忧迅速扩大,并成为一个可怕的现实:看来自己已难逃一死,那么让谁来接替皇位呢?这个问题虽说过去也曾想到过,但总以为那是遥远的事,从未像现在这样紧迫过。帝国建立之初他倒是考虑到如何二世、三世以至传至万世的。但后来却太执迷于求仙药了,把长生的希望寄托在海边那个偶尔出现的海市蜃楼上,以至年已半百连太子也还没有选立。如今可该怎么办?经不起一阵紧一阵的焦急的折磨,他又昏厥了过去。
赵高早已站起。他熟练地用新棉絮芒试了试秦始皇的鼻息,看了看他的眼神,知道他还不能算死,就在近旁一张床上躺了下来。赵高实在太困乏了!他已经守候了三日两夜,只是在刚才皇帝昏死过去时才敢略微打个盹。其间,太医经过几次救治,说是需要静养。赵高让当值的侍臣和宫女伺候在寝殿外厢,由他一个人留下来。他觉得这是他的义务,也是他的权利。
他在等待着秦始皇的死。
从《史记》记载的一些情节来看,秦始皇临终这段时间里只有赵高一个人在场。赵高后来正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一机会,先笼络胡亥,再与李斯合谋矫诏除掉扶苏,接着再杀死李斯,然后玩弄胡亥于股掌之上,把帝国大权全都抓到自己手里。依据他后来的这些行迹,人们 难免要引起怀疑:秦始皇究竟是不是自然死亡?赵高是否在其中做了手脚?赵高有谋害秦始皇的嫌疑。的确,赵高此种作案动机是存在的。在帝国宫廷内部三派势力角逐中,对赵高来说,最理想的结局便是在他扶植下由胡亥继位。这不仅因为他是胡亥之傅,还因为胡亥幼稚、软弱,便于操纵。但要让胡亥登位,必须先除掉扶苏。有一点他是早已看得清楚的:若让秦始皇自己挑选,十有八九是扶苏,也可能会想到其余公子,却决不会是胡亥。这样,要除掉扶苏,就得叫秦始皇提前结束生命,而要干这件事,此时此刻实在是绝无仅有的最佳时机:蒙毅已离开沙丘如果赵高真有此谋,那么蒙毅的回祷山川,肯定也是他出的主意,胡亥不用说可以成为同盟者,剩下一个李斯,对付起来也不难。事情是在中途干的,离咸阳还有一两千里,不用担心会引起意外变故。秦始皇已经病倒,通常人们也不会再对此产生怀疑。当然,所有这一切,都还只能作为一种猜想,并无史料可证。赵高是个极机敏狡诈的人,又精通狱法,他真要做这样的事,决不会留下痕迹。因而就像秦始皇是否是吕不韦的私生子,只有赵姬最有发言权一样,赵高是否谋害了秦始皇,也只有他自己心中有数。它们都只能成为永久的疑案。
无论如何有一点可以肯定:秦始皇客死沙丘,最高兴的一个人便是赵高。因而这三天两夜来,尽管他相当疲劳,情绪却极为兴奋,一种冒险的冲动和成功的诱惑,不时激励着他。当然他同时又是个聪明的人,多年的宫廷生活使他练就了一套像泥鳅那样圆滑和善于钻营的本领。只要秦始皇还留有一点感觉,能够对他的存在作出反应,他必须做出双倍的忠顺、谄媚和周到的样子,那样万一秦始皇又活了下来,他就将成为在客地守护病危中的皇上的大功臣。
天将拂晓。随行来的宫廷鸡人开始啼鸣,报道天已五更。
赵高发出了轻舒的鼾声。
昏迷中的秦始皇,他那残存的思维还在痛苦地挣扎。
在这弥留之际,他对两年前一怒之下命令扶苏离开咸阳去监守北边这件事,可能已很后悔。作此猜想的根据,除了后文将要提到的临终遗诏之外,还有扶苏这个颇为特别因而很能引后人联想到一点什么的名字。
流传至今的《诗经郑风》中有一首诗,题为《山有扶苏》。
当然也有可能当年给扶苏起名时,并没有想到过这首诗。但也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这首诗写扶苏生命的孕育有着一段因缘关系,其中隐含着一个美好的故事,这个故事秦始皇自然早忘了,此刻在他即将离世时,却又突然跳了出来。
扶苏的母亲大概原是郑国人,她从小就喜爱吟诵最初流行于郑国的《山有扶苏》这首诗。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子,《史记》记他这一年是二十岁。据此推算,作为长子的扶苏该已有三十上下。这也就是说,秦始皇是在二十岁左右,即在他亲政前与那位郑妃生下扶苏的。那时候的秦王嬴政还保留着一些青春年少的纯净和真情,郑妃或许还是他第一个宠幸的女子,他对她多少还有几分真情可言,不像后来对充斥后宫的嫔妃姬妾那样,只表现为对异性的征服和玩弄。郑妃是一位秀丽而多情又有高度文化修养的少女,他们在相互戏谑时,她就这样吟唱了起来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于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
不见予充,乃见狡童。
后来他们喜得贵子,于是便取名扶苏。扶苏,既是大木的称谓,又是对树木枝叶繁茂的形容。除了使人联想起那首诗,也寄托着对这个儿子的希望。
现在,这久违了的歌吟声,又在秦始皇耳边响起来了。尽管记忆历经岁月的驳蚀、现在又受到病魔的阻遏变得支离破碎,但他还是感到了慰藉,受到了冲击,从而又接连记起了一些扶苏远远胜过其余诸子的地方,也愈益反悔那道导致他们父子永别的诏令。他越是感到死亡在即,越是急于要从死神手里争回瞬时片刻,积聚起全身仅存的精力来做一件事,做一件多少能够弥补一下由那道诏令所造成的缺憾的事
秦始皇再次苏醒过来时,急不可待地抬起了他的一只颤抖不息的手,示意赵高快拿书写用具来。乖巧的赵高早已会意,立刻躬腰趋步端来了一张小几,小心安放到御床上,铺上绢帛,理好笔,再调匀一罐精制的漆,然后绕到秦始皇身后去,搀扶他缓缓仰起来。这个过程很艰难。秦始皇几次出现呼吸短促,脸色灰黑,有再次昏厥过去的危险。他不是没有想到口授,由赵高记录。只要有一线可能,他就必须亲笔。 他相信自己作为始皇大帝的神威,他的点墨既可以扭转乾坤,也可以镇定乾坤。这个坚强的人,硬是颤颤巍巍地仰了起来,并且握住了笔。笔在颤抖。他突然狠狠咬紧牙关,凝起了全身的血气和精力。笔尖终于触到了绢面,第一笔滑到边上去了,后来几笔倒渐渐端正起来。他就这样强迫着自己坚持到最后一笔,忽而一撤手,就全身软瘫了下去
赵高现在已经知道盼望中的时刻终于来到。不必再顾忌那些尊卑悬殊的礼节了,就径自去收拾几案上的遗诏。就在这时,猛然听到一声威严的喝斥声,他习惯地一下跪倒在地,微用眼梢瞟去一眼,只见秦始皇怒睁双眼,艰难地伸着一只手,说着三两个模糊不清的字音,命令立即做一件事。
赵高忠顺地执行了他的第一个主子的最后一道命令:他捧来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小篆书体的玉玺,当着秦始皇的面,在遗诏上盖上玺印,再当着他的面,将遗诏纳入木函,熔上火漆,盖上封印这就是说,已办完了即将派特使日夜快马飞驰送出的全部手续。
遗诏是写给扶苏的,据《史记李斯列传》所录,其文为
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
这说明扶苏是握有兵权的。秦始皇一生东征西伐,他的帝国就是铁与血的产物,深知武力对于稳定政局的重要。他让扶苏暂时以兵属蒙恬,可能就有防止他死后会有变故的考虑。从遗诏全文看,明显有让扶苏主持葬礼后继位的含义。
秦始皇一直眼睁睁看着在火漆上磕上封印,心事才了,手突然垂了下去,悬荡在床沿边,两片眼睑却再也无力闭合拢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