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增订珍藏版)
》
售價:HK$
557.8
《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109.8
《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售價:HK$
76.2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HK$
77.3
《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售價:HK$
67.0
《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售價:HK$
98.6
《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售價:HK$
66.1
《
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自传)
》
售價:HK$
76.2
|
編輯推薦: |
无线移动通信理论知识阐述系统、全面,无线移动领域的新技术、新发展有所涉及。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无线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在阐述了概率论、数理统计、排队论与话务理论之后,逐步分析了无线移动通信所涉及的各个主题,包括无线移动信号的传输、信道编码技术、蜂窝的基本概念、多路无线接入、多址技术、调制技术、信道分配技术、通信系统的设计、网络协议、现有的蜂窝系统、IEEE 802系列技术、Ad Hoc网络与传感器网络、无线网络的安全性问题与隐私问题、卫星通信系统,并在*后一章介绍了近年来无线移动领域的*进展。为了加强对书中概念的理解,各章都给出了开拓思维的实验与开放性项目。
|
關於作者: |
谭明新,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现在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任教授。从事《现代交换技术》、《通信原理》、《信息论与编码》、《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微波通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舰载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国产化的技术骨干;主持国防科工委基金项目《turbo码在舰载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Dharma Prakash Agrawal博士,美国俄亥俄州教育局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杰出教授,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分布式移动计算中心的创办主任。他获得了IEEE计算机学会的众多证书和奖励,并被选为核心成员,他还是ACM、AAAS和WIF会士,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的资深会员,2008年获得哈里谷德奖(IEEE CS Harry Goode Award)。
Qing-An Zeng(曾庆安)1997年于日本静岗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学博士学位,毕业后进入日本电气株式会社(NEC),从事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开发和研究,曾作为NEC的两名专家代表之一参加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数据层和网络层的标准制定工作,还作为NEC的专家代表参加了香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选定工作。1999年,他被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还是IEEE高级会员。
|
目錄:
|
目录
第1章绪论
1.1蜂窝系统的发展史
1.2蜂窝系统的特点
1.3蜂窝系统基础
1.4蜂窝系统的基础设施
1.5网络协议
1.6IEEE 802.11
1.7Ad Hoc网络
1.8传感器网络
1.9无线MAN、 LAN、 BAN和PAN
1.10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和隐私
1.11卫星系统
1.12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1.13本书的章节安排
1.14参考文献
1.15习题
第2章概率、 统计与话务理论
2.1引言
2.2概率与统计的基本理论
2.2.1随机变量
2.2.2累积分布函数
2.2.3概率密度函数
2.2.4期望值、 n阶矩、 n阶中心矩、 方差
2.2.5一些重要的分布
2.2.6多个随机变量
2.3话务理论
2.3.1泊松到达模型
2.4基本排队系统
2.4.1什么是排队论
2.4.2排队论的基础
2.4.3肯德尔记号
2.4.4利特尔法则
2.4.5马尔可夫过程
2.4.6增消过程
2.4.7MM1排队系统
2.4.8MMS排队系统
2.4.9MG1排队系统
2.5小结
2.6参考文献
2.7习题
第3章移动无线信道的传输特性
3.1引言
3.2无线电波的种类
3.3传输机制
3.4自由空间的传输特性
3.5地面传输
3.6路径损耗
3.7慢衰落
3.8快衰落
3.8.1信号包络的统计特性
3.8.2瞬时幅度的特性
3.9多普勒效应
3.10时延扩展
3.11码间干扰
3.12相干带宽
3.13同频干扰
3.14小结
3.15参考文献
3.16实验
3.17开放性项目
3.18习题
第4章信道编码与差错控制
4.1引言
4.2线性分组码
4.3循环码
4.4循环冗余校验
4.5卷积码
4.6交织器
4.7Turbo码
4.8ARQ技术
4.8.1停等式ARQ方案
4.8.2返回N帧的ARQ方案
4.8.3选择性重传ARQ方案
4.9小结
4.10参考文献
4.11实验
4.12开放性项目
4.13习题
第5章蜂窝系统的相关概念
5.1引言
5.2小区所属的范围
5.3信号的强度与小区参数
5.4小区的容量
5.5频率复用
5.6如何构成簇
5.7同频干扰
5.8小区分裂
5.9小区扇形化
5.10小结
5.11参考文献
5.12实验
5.13开放性项目
5.14习题
第6章多路无线接入技术
6.1引言
6.2多路无线接入协议
6.3竞争型协议
6.3.1纯ALOHA
6.3.2时隙ALOHA
6.3.3CSMA
6.3.4CSMACD
6.3.5CSMACA
6.4CSMACD与CSMACA的比较
6.5小结
6.6参考文献
6.7实验
6.8开放性实验
6.9习题
第7章多址技术
7.1引言
7.2多址技术的概念与模型
7.2.1FDMA
7.2.2TDMA
7.2.3CDMA
7.2.4OFDM
7.2.5SDMA
7.2.6多址技术的比较
7.3调制技术
7.3.1幅度调制
7.3.2调频
7.3.3FSK
7.3.4相移键控
7.3.5四相相移键控
7.3.64-QPSK
7.3.7正交幅度调制
7.3.816QAM
7.4小结
7.5参考文献
7.6实验
7.7开放性项目
7.8习题
第8章信道的分配
8.1引言
8.2静态信道分配与动态信道分配
8.3固定信道分配
8.3.1简单的信道借用方案
8.3.2复杂的信道借用方案
8.4动态信道分配
8.4.1集中式动态信道分配方案
8.4.2分布式动态信道分配方案
8.5信道的混合分配方案
8.5.1信道的混合分配方案
8.5.2信道弹性分配方案
8.6特殊系统结构的信道分配
8.6.1一维系统的信道分配
8.6.2复用分区时的信道分配
8.6.3各个小区重叠时的信道复用
8.7系统的建模
8.7.1基本建模
8.7.2预留信道的建模
8.8小结
8.9参考文献
8.10实验
8.11开放性项目
8.12习题
第9章移动通信系统
9.1引言
9.2蜂窝系统的基础设施
9.3注册
9.4切换参数与基本支持
9.4.1影响切换的参数
9.4.2切换的基本支持技术
9.5对漫游的支持
9.5.1归属地代理、 异地代理、 移动IP
9.5.2骨干路由器中的路由变更
9.6组播
9.7超宽带技术
9.7.1UWB系统的特性
9.7.2UWB信号的传输
9.7.3UWB技术的现状及其应用
9.7.4UWB与扩频技术之间的区别
9.7.5UWB技术的优点
9.7.6UWB技术的缺点
9.7.7UWB技术面临的难题
9.7.8未来的发展方向
9.8毫微微蜂窝网络
9.8.1技术特性
9.8.2棘手的问题
9.9小结
9.10参考文献
9.11实验
9.12开放性项目
9.13习题
第10章网络协议
10.1引言
10.1.1第1层: 物理层
10.1.2第2层: 数据链路层
10.1.3第3层: 网络层
10.1.4第4层: 传输层
10.1.5第5层: 会话层
10.1.6第6层: 表示层
10.1.7第7层: 应用层
10.2TCPIP协议
10.2.1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
10.2.2网络层
10.2.3TCP
10.2.4应用层
10.2.5采用贝尔曼福德算法的路由选择
10.3无线TCP
10.3.1对无线TCP的需求
10.3.2有线TCP的局限性
10.3.3无线环境的解决方案
10.3.4链路层协议
10.4第6版网际协议
10.4.1从IPv4转换到IPv6
10.4.2IPv6的头部格式
10.4.3IPv6的特性
10.4.4IPv6与IPv4之间的区别
10.5小结
10.6参考文献
10.7实验
10.8开放性项目
10.9习题
第11章现有的无线系统
11.1引言
11.2AMPS
11.2.1AMPS的特性
11.2.2AMPS系统的运行
11.2.3AMPS电话系统的一般流程
11.3IS-41
11.3.1简介
11.3.2支持的各项处理过程
11.4GSM
11.4.1频带与信道
11.4.2GSM的帧结构
11.4.3GSM系统采用的识别号码
11.4.4GSM系统的接口、 平面和层
11.4.5切换
11.4.6短信服务
11.5IS-95
11.5.1功率控制
11.6IMT-2000
11.6.1国际上的频谱分配方案
11.6.2第三代蜂窝系统提供的业务
11.6.3统一的第三代系统无线移动通信
11.6.4多媒体信息服务
11.6.5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11.7小结
11.8参考文献
11.9习题
第12章IEEE 802.11技术与无线接入点
12.1引言
12.2信息的下行传输
12.3上行链路的信息传输
12.3.1上行链路上含有RTSCTS的信息传输
12.4802.11系列协议的变体
12.4.1IEEE 802.11b
12.4.2IEEE 802.11g
12.4.3IEEE 802.11n
12.4.4IEEE 802.11ac
12.5飞机上的WiFi接入
12.6小结
12.7参考文献
12.8实验
12.9开放性项目
12.10习题
第13章Ad Hoc网络
13.1引言
13.2MANET的特性
13.3应用
13.4路由选择
13.4.1路由选择的要求
13.4.2路由选择的分类
13.5表驱动式路由选择协议
13.5.1目的节点序列距离矢量路由
13.5.2MANET中簇的构成
13.5.3簇首的选择
13.5.4簇首网关交换路由
13.5.5无线路由协议
13.6按需路由选择
13.6.1Ad Hoc按需距离矢量路由选择
13.6.2动态源路由协议
13.6.3临时排序路由算法
13.6.4基于联合的路由选择协议
13.6.5基于信号稳定性的路由选择
13.7混合式的路由协议
13.7.1区域路由选择协议
13.7.2鱼眼状态路由协议
13.7.3具有组移动性的MANET的路标路由选择
13.7.4位置辅助路由选择
13.7.5方位辅助定向泛洪
13.7.6相对距离微发现Ad Hoc路由选择
13.7.7能量感知路由协议
13.8多径路由选择协议
13.8.1移动Ad Hoc网络中的按需多径路由协议
13.8.2Ad Hoc按需距离矢量备份路由
13.8.3分离多径路由
13.8.4缓存和多径路由协议
13.8.5邻接表多径路由
13.9车域网
13.10网络仿真器
13.10.1ns-2和ns-3
13.10.2其他的网络仿真器
13.11小结
13.12参考文献
13.13实验
13.14开放性项目
13.15习题
第14章传感器网络
14.1引言
14.2无线传感器网络固有的自适应动态特性
14.2.1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所做的WSN工作
14.2.2WSN的其他应用
14.3WSN的功能单元
14.4感应区、 通信范围和传感器的配置
14.5随机部署的传感器网络
14.6在固定位置安放传感器
14.6.1定期部署的传感器网络
14.7网络特性
14.7.1传感器网络的分类
14.7.2WSN中MAC协议的基本原理
14.7.3传感器网络中的平面路由选择协议
14.7.4定向扩散
14.7.5信息协商传感器协议
14.7.6COUGAR
14.8传感器网络中的分层路由选择
14.8.1分簇式路由协议
14.8.2低能量自适应分簇层次结构
14.8.3门限敏感能量有效网络
14.8.4周期性门限敏感、 能量有效传感器网络的自适应协议
14.9设计传感器网络时碰到的问题
14.9.1传感器的数据库
14.9.2协同信息处理
14.9.3传感器信息系统中的低功耗采集
14.9.4传感器网络中的多径路由
14.9.5服务差异化
14.9.6多径路由差异化服务
14.9.7能源洞问题
14.9.8数据汇聚
14.9.9操作系统的设计
14.10小结
14.11参考文献
14.12实验
14.13开放性项目
14.14习题
第15章无线LAN、 PAN、 BAN和MAN
15.1引言
15.2ETSI高性能局域网
15.3家庭无线网络
15.4Ricochet
15.5无线个人局域网
15.6IEEE 802.15.1(蓝牙)
15.6.1蓝牙系统的结构
15.6.2IEEE 802.15.3
15.6.3IEEE 802.15.4
15.7ZigBee
15.8无线体域网
15.9微波接入全球互通
15.9.1MAC层
|
內容試閱:
|
译 者 序
击鼓传信是最早、 最方便的通信方式, 非洲人用圆木特制的大鼓所发出的声音可以传送3~4千米远, 再通过鼓声接力和专门的击鼓语言, 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消息准确地传送到50千米以外的另一个部落。这时利用的就是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 ①信号的频率越低, 衰减越小; ②无线信号的中继与无失真传输; ③通信信令; ④无线传输存在明显的时延。电子通信出现以来, 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有线通信如今让位于无线移动通信的根本原因在于: 在寻常百姓完全能够支付通信费用的条件下, 无线移动通信基本实现了在任何时候可以与任何地方的任何人进行可靠的通信。换言之, 与有线通信相比, 移动通信更简便、 快捷。
移动通信的本质特征是: 双方进行通信时, 至少有一方(或双方)可以处于移动中。这时, 通信过程中的两个核心问题, 即带宽问题和噪声问题尤其突出, 体现在: ①在有限范围内, 采用的频率资源为一次性资源; ②无线多径传输导致接收端的载噪比迅速下降。1G至4G的历次演变都大大提高了这两项指标。如今即将面临的5G将如何持续提高这两项指标, 我们拭目以待。
国内移动通信方面的教材所涉及的技术仅限于1G~3G系统与技术的完整介绍, 要么就是OFDM技术的专著, 引进的也至少是8~9年前的文献。可近些年来, 无线移动通信的概念与范围进行了延伸, 多项无线技术进入了或正在进入商业应用。而国内却没有相关背景与知识的书籍。电子工业出版社引进的Introduction to Wireless and Mobile Systems, Fourth Edition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憾。该书在介绍常规无线移动通信(包括移动无线信道的传输特性、 信道编码与差错控制、 信道分配、 多址技术、 现有的无线系统)的基础上, 还具有如下特点:
1与日益增长的应用相适应, 增添了IEEE 802.11技术与接入点、 自组织网络、 传感器网络、 安全性与隐私等的完整介绍, 并且各自独立成章。以较详细的篇幅介绍了这些新型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实例。
2目前在国内, 该课程的实验器材基本上都是实验箱, 完成简单的连接关系后接通电源即可观测到无线通信过程的基本指标, 学生总像是局外人。与传统实验不同的是, 本书每章给出的实验灵活多样, 学生需要通过自己设计、 编程、 搭建模块等方式, 才能观测到无线通信过程的各种现象与结果, 这里的关键是, 学生本人是实验的设计者、 组织者、 执行者。
3书中的每章都增加了开放性项目, 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其中有些问题是领域内悬而待决的问题。因此, 只有几行字的开放性项目有可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4书中还介绍了通信问题(如原子钟)的基本知识、 一些较新的观点与应用(如无线对讲机正在融入无线通信网)等。
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 得到了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Fuqing Xiong教授的精心指点, 深深感谢无线调制领域内世界知名学者Fuqing Xiong教授的帮助。十分感谢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郭亚军教授, 在翻译无线网络的安全性与隐私一章时, 得到了郭亚军教授的帮助。
在完成全书的翻译后, 硕士研究生程佩、 寇相礼、 鲍晓琴、 邹煜、 刘艺, 本科生朱宇芳、 朱光夏天、 潘美芳在文字的编辑和整理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在此表示感谢。
尽管一再推敲和检查, 仍难免有疏漏与不足, 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联系电子邮箱: tmingxin@qq.com。
于武汉
前 言
在这里很高兴也很荣幸地介绍本书。无线与移动通信技术正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发展, 为了让读者了解这方面的最新发展, 出版社及时推出了第四版。
新增内容
根据读者对第三版广泛的评阅意见修订了第四版的内容。由于接入点快速地进入应用, 所以专为该内容设计了一章。其他的主要变化包括: 为传感器网络单设一章, 并将各种无线技术的安全性处理单独安排一章。在将第三版的一些热点问题融入各章的同时, 还新增了3GPP、 WiMAX和LTE的介绍。而且通过添加如下新概念的分析完全更新了最后一章: ①两层可视化的传感器网络; ②编码在多节点无线网络中的应用; ③时延自适应网络与移动机会网络; ④5G技术及后续发展; ⑤安卓系统; ⑥iOS; ⑦物联网。
本书的教辅包括原版习题解答和PPT, 采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可通过邮箱te_service@phei.com.cn申请获得。
致谢
本书第四版的修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这里要感谢帮助修订第四版的众多朋友。深深地感谢Yang Chi、 Vaibhav Pandit、 Hailong Li、 Peter Jun、 Rupen Mitra和David Chung博士, 他们在本书再版的过程中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帮助。真诚地感谢第三版的所有评阅者, 正是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得第四版比以往几版更令人满意。感谢的评阅者有JunghwanKim、 Hermann J. Helgert和Sarvesh Kulkarni。还要真诚地感谢Cengage Learning出版社的员工, 包括Hilda Gowans和Eavant Cully。
最后, 还要感谢我们各自的妻子在本书修订过程中的耐心与支持。
Dharma Prakash Agrawal
Qing-An Ze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