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HK$
63.8
《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售價:HK$
43.8
《
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
》
售價:HK$
74.8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HK$
107.8
《
大处着眼:持久战与《论持久战》
》
售價:HK$
85.8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HK$
96.8
《
未来漫游指南:昨日科技与人类未来
》
售價:HK$
97.9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HK$
173.8
|
編輯推薦: |
水土源头 谈文化,地理永远是绕不开的话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土,养的不只是人,还有文明。中国地大物博,千百年来人们仰仗自然地理繁衍生息,广袤的疆域与复杂的地貌形成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多姿多彩文化。虽名为地理百科,但亦是将地域文化、地域经济、地域历史合而为一的百科全书。
百科窗口 地理与文化相结合的崭新视角
打破地域的行政划分限制,以自然地貌为基础,将中国划分成数百个地理单元,覆盖中国全境,每个地理单元为独立一册。丛书详尽介绍中国每种地貌的特点,并追溯不同地貌如何孕育出千姿百态的经济、历史、文化与风俗,使读者了解沧海桑田的变化过程与文化诞生的来龙去脉。
学者权威 学术水平*的文化地理大百科
丛书凝聚了孙鸿烈、赵其国、刘昌明、郑度、王颖、陆大道、秦大河、姚檀栋、傅伯杰、崔鹏等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数百名来自全国知名高等学府及研究机构的地理、地质、资源环境、人文历史等领域的资深学者的心血,有着无可争议的权威性。
知读行证 以读知行,以行证读
知行合一,博览和实践密不可分。此系列丛书多达数百本,它所提供的内容全面、独到、深入,精准触摸中国每一地域的命脉,为希望深入了解中国的读
|
內容簡介: |
河西走廊,中国西北地区的天然十字路口,是中国内陆通向西域的要道,丝绸之路的咽喉。
《西出阳关河西走廊》纵览世界上独一无二拗陷盆地的沧桑风光:世界风库的自然威力,河西走廊的生命线延绵的祁连山,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孕育的西北富饶绿意,感知古老植物的超旱生本领。
《西出阳关河西走廊》用文化地理的眼光,探索西出阳关的寂寞风光:茕茕独立的石窟寺庙、长城关隘、塔碑楼阁,一步千年,一眼万里的佛教石窟群,中原探索西域的咽喉要道;寻找玉门关与阳关的戍边故事,聆听羌、戎、狄、匈奴、吐蕃、鲜卑、吐谷浑民族的风云史诗。
《西出阳关河西走廊》,从自然、文化、历史、经济角度,带你走一遍千里长廊,随思想之风吹度玉门关,西出阳关寻找塞外的传说,感受河西走廊自成一体的文化体系。
|
目錄:
|
前言
区域地貌示意图 1
千里大夹缝 2
一 自然地理
荒漠大盆地 9 武威盆地 10 张掖民乐盆地 10 酒泉盆地 10
花海金塔盆地 12 安敦凹地 12 黑河沿岸带状绿洲 13 西部绿洲群 13
祁连山前冲洪积平原 16 挤压隆起山地 17 北山之南 17 河西砾漠 18
北戈壁一百四戈壁 18 北祁连地槽 19 龙首山南缘断裂 20 阿尔金断裂东段 20
榆木山地 21 焉支山 22 冰雪融水 22 石羊河水系 24 黑河流域 24 疏勒河水系 25
灰棕荒漠土 28 灌漠土 28 沙漠化盐碱化 29 西伯利亚气流通道 30 世界风库 31
黑风暴 32 河西走廊地震带 33 雷公山 33 磨脐山 34 安远盆地 34 抓喜秀龙 34
古龙山 35 窟窿山丹霞地貌 36 古浪河 36 大靖绿洲 37 古浪峡 37 莲花山 38
西营河 38 红水河 38 东沙窝 38 四十里大沙漠八十里大沙漠 39 邓马营湖 40
河西走廊最窄段 40 武当山 40 永昌绿洲 41 河西堡盆地 41 御山峡谷 41 大河坝滩 42
乌牛坝河 42 清河绿洲 43 金川河 43 双湾绿洲 44 花草滩 44 皇城草原 45
绣花庙山地 45 红寺湖沟谷平原 46 马营河 47 大马营草原 49 扁都峡谷 49
童子坝河湿地 50 洪水河 50 海潮坝河 51 东大山 51 石岗墩戈壁滩 53
平山湖丹霞地貌 53 黑河滩湿地 54 临泽黑河冲积平原 55 扎尔墩戈壁 56
梨园河下游 56 双泉湖 56 黑达坂 56 黑河小三峡 56 月牙湖 57 大湖湾 57 大夹滩 58 回回沙漠 58 海子湖滩 58 夹山 59 金塔绿洲 59 鸳鸯池水库 59 花城湖 59
文殊山 60 黑山峡谷 60 断山口河 61 北大河 61 黑山湖 62 九眼泉湖 62 宽台山 62
妖魔山 62 红柳峡火山岩 63 昌马盆地 64 花海盆地 64 赤金绿洲 65 北石河 65
石油河 66 鹰嘴山 66 花牛山 66 小宛南山 67 安西绿洲 67 榆林河 67 浪柴沟 68
三危山 68 白山 68 鸣沙山 69 魔鬼城 69 南湖绿洲 70 党河下游 71 大泉河 72
月牙泉 72 渥洼池 73 祁连山北坡生态 76 走廊温带荒漠植被区 77 河西种子植物区系 78
盐化草甸 78 超旱生灌木 78 昌岭山森林 79 东大山自然保护区 79
瓜州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 80 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 81 硅化木 82 樟子松 83 胡杨 84
戈壁滩四宝 84 裸果木 86 梭梭白刺 86 多枝柽柳沙生柽柳 86 蒙古扁桃 87
膜果麻黄 87 沙拐枣籽蒿 87 绵刺泡泡刺 88 半日花 88 柠条锦鸡儿群落 88
枇杷柴 89 盐爪爪 89 花花柴 89 锁阳甘草黄芪 90 肉苁蓉 90 麻黄 91
沙生针茅 91 冷蒿 92 沙芦草登厢草毛披碱草 92 干海子候鸟自然保护区 93
玉门鸟化石 93 雪豹 93 岩羊盘羊黄羊 94 白唇鹿白臀鹿 94 豹猫草原斑猫 95
鹅喉羚 95 猞猁 96 暗腹雪鸡蓝马鸡 96 胡兀鹫 96 灰鹤蓑羽鹤 97
黄爪隼燕隼灰背隼红隼 97
二 经济地理
从放牧到采樵 101 自然绿洲垦殖化 101 西北粮仓 104 金张掖,银武威 104
万国博览会 107 丝绸之路东段干线 107 兰新铁路走廊段 108 引水拉沙 109
北府渠阳开渠阴安渠 110 双塔水库 111 西大河水库 111 金昌镍 111
山丹煤 114 老君庙油田 114 嘉峪关国际滑翔基地 115 莫高葡萄庄园 115
胡麻 116 白花苇 117 河西甜菜 117 啤酒花 117 红花 118 李广杏 118 熊猫豆 119
毛栗子薄皮核桃 119 山丹军马场 120 山丹马 120 安西牛 121 凉州驴 122
双峰驼 122 河西猪 123 武威驼毛 124 甘州胰子 124 嘉峪石砚 124 夜光杯 125
三 历史地理
原始定居活动 129 鸳鸯池墓地 129 皇娘娘台遗址 130 火烧沟遗址 130 三角城遗址 131
月氏乌孙 131 羌人 132 匈奴 133 汉人的世家豪族 134 粟特人 135 河西回鹘 135 六谷部 137 河西四郡 138 五凉政权 139 归义军 139 甘凉 140 沙州 141
凿空西域 142 河西之战 142 吐蕃进军河西 143 隋炀帝西巡 144 凉州会谈 144
玉门关阳关 145 河西长城 146 河仓城 148 悬泉置 148 骊靬遗址 149 骆驼城 150
锁阳城 150 嘉峪关 151 镇夷堡 151 黑山岩画 152 新城魏晋壁画墓 152
大司农平斛 153 马踏飞燕 153 河西简牍 154 西夏碑 155 大靖古镇 155
四 文化地理
裕固族 159 回族 159 蒙古族 159 行面腊肉茯茶 160 锁阳酒瓜州瓜双塔鱼 160
黄酒南酒 161 肃州水烟 161 民间筵悦 162 初一的元宝初二的皮条初三的玛瑙 162
请年茶 163 茶屋茶摊 163 谝闲传喧谎儿 163 奠鹰 164 平天仙姑崇拜 165
敦煌裸体风尚 166 古董滩拾宝 167 击石燕鸣 167 敦煌文化 168 五凉文化 168
敦煌书派 170 敦煌壁画敦煌绢画 170 《西域图记》 171 《凉州府志备考》 171
莫高窟 172 东千佛洞西千佛洞 173 天梯山石窟 173 张掖大佛寺 176 西来寺 177
武威文庙 177 张掖钟鼓楼 178 张掖山西会馆 178 凉州乐舞 179 曲子词曲子戏 180
凉州贤孝 181 河西宝卷 181 酒泉地蹦子 182 凉州攻鼓子 183 西大滩赛马会 184
张骞 184 霍去病 185 皇甫隆 185 竺法护 186 乐僔 186 徐邈 188 仓慈 189
敦煌五龙 189 马可波罗 190 伯希和 190 张大千 191 孙健初 191
|
內容試閱: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人地关系的中国式表述。基于这一认知,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尝试以地理学为基础,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对中国广袤无垠的天地之间之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谐共处的历史和现状以全方位视野实现一次全面系统、浅显易懂的表述。学术界在相关学科领域的深厚积累,为实现这种尝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丛书力图将这些成果梳理成篇,并以读者所乐见的形式呈现,借以充实地理科普读物品种,实现知识的常识化这一目标。
为强化本丛书作为科普读物的特性,保持每一地理区域的相对完整和内在联系,本丛书根据中国的山川形胜,划出数百个地理单元(例如成都平原河西走廊南海诸岛三江平原等),各地理单元全部拼合衔接,即覆盖中国全境。以这些独立地理单元为单位,将其内容集结成册,即是本丛书的构成主体。除此之外,为了更全面、更立体地展示中国地理的全貌,在上述地理单元分册的基础上,又衍生出另外两种类型的分册:其一以同类型地理事物为集结对象,如《绿洲》《岩溶地貌》《丹霞地貌》等;其二以宏大地理事物为叙述对象,如《长江》《长城》《北纬30度》等。以上三种类型的图书共同构成了本丛书的全部内容,读者可依据自己的兴趣所在以及视野幅宽,自由选读其中部分分册或者丛书全部。
本丛书的每一分册,均以某一特定地理单元或地理事物所在的一方水土的地质、地貌、气候、资源、多样性物种等,以及在此间展开的人类活动经济、历史、文化等多元内容为叙述的核心。为方便不同年龄、不同知识背景的读者系统而有效地获取信息,各分册的内容不做严格、细致的分类,而只依词条间的相关程度大致集结,简单分编,使整体内容得以保持有机联系,直观呈现。因此,通常情况下,每分册由4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自然地理,涉及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气候、物种、生态等相关的内容;第二部分为经济地理,容纳与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物产等相关的内容;第三部分为历史地理,主要为与人类活动历史相关的内容;第四部分为文化地理,收录民俗、宗教、文娱活动等与区域文化相关的内容。
本丛书不是学术著作,也非传统意义上的工具书,但为了容纳尽量多的知识,本丛书的编纂仍采用了类似工具书的体例,并力图将其打造成为兼具通俗读物之生动有趣与知识词典之简洁准确的科普读本各分册所涉及的广阔知识面被浓缩为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纷繁的信息被梳理为明晰的词条,并配以大量的视觉元素(照片、示意图、图表等)。这样一来,各分册内容合则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系统,分则为一个个简明、有趣的知识点(词条),这种局部独立、图文交互的体例,可支持不同程度的随机或跳跃式阅读,给予读者最大程度的阅读自由。
总而言之,本丛书希望通过对一方水土的有效展示,让读者对自身所栖居的区域地理和人类活动及其相互作用有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读者倘能因此而见微知著,提升对地理科学的兴趣和认知,进而加深对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则更是编者所乐见的。
受限于图书的篇幅与体量,也基于简明、方便阅读等考虑,以下诸项敬请读者留意:
1. 本着求精而不求全的原则,本丛书以决定性、典型性、特殊性为词条收录标准,以概括分册涉及的知识精华为主旨。
2. 词条(包括民族、风俗等在内)释文秉持述而不作的客观态度。
3. 本丛书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100万矢量地形要素数据(DLG)为基础绘制相关示意图,并依据丛书内容的需要进行标示、标注等处理,或因应实际需要进行缩放使用。相关示意图均不作为权属争议依据。
4. 本丛书所涉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市(地区、自治州、盟)、县(区、市、自治县、旗、自治旗)等行政区划的标准名称,均统一标注于各分册的区域地貌示意图中。此外,非特殊情况,正文中不再以具体行政区划单位的全称表述(如北京市朝阳区,正文中简称为北京朝阳)。
5.历史文献资料中的专有名词及计量单位等,本丛书均直接引用。
这套陆续出版的科普丛书得到不同学科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的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丛书的编、撰、审诸环节中,大量摄影师及绘图工作者承担了丛书图片的拍摄和绘制工作,众多学术单位为丛书提供了资料及数据支持,共同为丛书的顺利出版做出了切实的贡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囿于水平之限,丛书中挂一漏万的情况在所难免,亟待读者的批评与指正,并欢迎读者提供建议、线索或来稿。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