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101.2
《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售價:HK$
113.9
《
鸣沙丛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
售價:HK$
102.4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HK$
109.3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HK$
273.7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HK$
89.7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HK$
125.4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HK$
79.4
|
編輯推薦: |
《读书》人送给读书人的礼物
上世纪80年代,一套与《读书》杂志有关的白色小书,映入读书人的眼帘。其封面往往是几道简单的工笔,或是似明似暗的作者手迹,却精致可人,书卷气十足,从此在图书市场和读书人心目中占据一席之地。它就是三联书店的读书文丛,日后被誉为读书人写的书,写给读书人看的书,读书人做的书。
在这个评价中,可谓作者、读者、编者,三位一体。看看这些名字:黄裳、董桥、吕叔湘、丁聪、董鼎山、柯灵、王佐良、王蒙、陈乐民、张隆溪、赵一凡策划与设计:叶雨(范用)。如此强大的编著阵容,难怪这套书会一直记挂在读者的心里。
进入到90年代,读书文丛又有了新的发展。宁成春先生设计的小书,封面主打色块与线条元素,开本虽然还是32开,但不再瘦长,与封面元素搭配后,更显扎实稳重。作者队伍也发生了变化,除于光远、许渊冲、何兆武、唐振常等先生外,当时的中生代学者更是占据了丛书的主流,如周振鹤、厉以宁、刘小枫、陆建德、罗志田、葛剑雄、高希钧等,皆是一时翘楚。选题结构延伸到历史地理、经济学、宗教学等,其实也暗含了当时一些潜在的思想变化。
在三联书店的选题结构中,既不同于传播西方学术理论、文化生活的现代西方学
|
內容簡介: |
《湖上吹水录》是江弱水在《读书》杂志十余年来写作的结集。本书按照内容大致分成三辑:第一辑是中外文人的评论,有的评思想观念,有的论文学风格。第二辑大体围绕着语言问题,由翻译文体等不同的话题引起,展开一些思考。第三辑主要是古典诗词的文本细读,都是些不为人知的绝妙好辞,作者想写出擘肌分理的赏心之作。吹水是广东话闲侃的意思。文章也一如江弱水这十来年给《读书》写作的状态,没有固定的话题与题材,从心所欲不逾矩,稳定的是其不俗的见识和文笔:潇洒、雅致、通达,不但有中西方的双重知识背景,而且读书旨趣不拘泥于文学和语言,视野兼及社会与思想,让人读来更是耳目一新、拍案叫绝。
|
關於作者: |
江弱水,1963年生,安徽青阳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浙江大学教授。著有《中西同步与位移》、《古典诗的现代性》等。兼写诗与随笔,有诗集《线装的心情》、随笔集《陆客台湾》、《赖床》。江弱水在《读书》作者队伍中非常重要,其文笔潇洒、雅致,见识通达,不但有中西方面的诗学、文学背景,而且视野兼及社会与思想,个人的读书旨趣不拘泥于文学,《读书》的读者中很多是他的拥趸。
|
目錄:
|
圣卢梭:对人民开讲
一个观念的旅行故事:威尔逊的《到芬兰车站》
天地不仁巴别尔
信史无证,正史毋信:《故事新编》的后现代议题
鲁迅的生态学
我是吴宓教授
文字的银器,思想的黄金周柏桦《水绘仙侣》序
历史大隐隐于诗
流水观澜记
评夏济安译美国散文兼谈翻译观
硬语盘空,又何妨软语商量
一辞有两面,两面各一辞:两篇诗评的文本互参
圣经、官话与引车卖浆者流
《蜀中过年十绝句》后记
文心雕龙唐诗卡尔维诺
风流经史:读鼓角横吹曲《地驱乐歌》
咫尺波涛:读杜甫《观打鱼歌》与《又观打鱼》
绮语:细读清真
姜白石的热中与自恋
休闲的政治经济学
|
內容試閱:
|
后记 本书收入了我二十年来在《读书》杂志上发表的二十篇文章。
最早的一篇写于1993年。那时候我在北碚西师读研究生,放完暑假返校,从安庆坐船去重庆,在报亭里买到八月号的《读书》,上面刊载了我的《就夏济安译美国散文谈翻译观》。读了《读书》这么多年,我第一次有幸在上面发表文章了,当然十分兴奋。
第二年去了香港,写文章就都发在当地的报刊上了,直到1999年才投了一篇《硬语盘空,又何妨软语商量》给《读书》,发表在九月号上。我是在杭州买到这期杂志的,正好是我来此地工作与生活的开始。一晃已经十五年过去了。
这十五年给《读书》写稿的频率越来越高,特别是最近五年,一直经手编我文章的吴彬女士约我开设一个专栏,说好每年供稿四到六篇。我没有这么高产,但二十篇里有一半都写于这五年,也不能说多懒。但栏目名称起得却很闲适散漫的样子:湖上吹水录。唐宋以来文人都喜欢把西湖一带称作湖上,我不住在西湖边,却感染了这一点雅疾。可话说回来,我用湖上两个字也不算太离谱,毕竟住家临近紫金港的启真湖,网友戏称为西湖浙大分湖。谁说分湖不是总湖呢?难道分校不是本校?
吹水是广东话闲侃的意思。这个专栏从一开始就不设定性质和主题,随便我写什么。我也就渐渐放开,从文学和语言写到社会和思想,但毕竟走得不远。我承认自己的读和写一直都很乱,而在这个因思想而阴沉的时代,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等等总是无法排拒在我们的视野之外。所以本书以卢梭学说和威尔逊社会主义观念史开始,以休闲的政治经济学结束,也能表明个人的读书旨趣并不拘于文学吧。
这次将历年所作结集出版,我将它们按照内容大致分成三辑。第一辑是中外文人的评论,有的评思想观念,有的论文学风格。第二辑大体围绕着语言问题,由翻译文体等不同的话题引起,展开一些思考。第三辑主要是古典诗词的文本细读,都是些不为人知的绝妙好辞,想写出擘肌分理的赏心之作。二十篇文章基本上照原来发表的样子收入,只是补足了极少删削未刊的文字,文字细节上也作了些微调,个别篇目则改回我原先提交的题目,其实也差不多。书名我想来想去想不好,最后还是用了专栏的名称,就叫《湖上吹水录》。
为《读书》而作文,我一直都很用心,既出于对这份杂志声誉和品位的尊敬,也因为心存感念。《读书》创刊的1979年,我正好上大学。在人文知识信息相对匮乏的八十年代,在我心智成长的关键十年,它给我不可或缺的营养。以读者和作者的双重身份,我要对《读书》表示由衷的感谢。
江弱水
2014年9月3日于杭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