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炙野(全2册)
》
售價:HK$
80.3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HK$
57.4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HK$
273.7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HK$
55.2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HK$
82.8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HK$
89.7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HK$
67.9
《
周易
》
售價:HK$
45.8
|
編輯推薦: |
在中国历朝二百多位帝王中,刘邦无疑是富有人情味和传奇性的一位,他出身卑微,贪酒好色,但又知人善任,乐于纳谏。从乡鄙小吏跃身而为一代帝王,刘邦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著名作家清秋子《汉家天下》系列小说第二部《刘邦定鼎》,为你揭秘草根皇帝刘邦是如何走向权力*的,他有何异于常人的爱恨情仇,他的软肋在哪里,以及他近乎悲壮的命运结局。
《汉家天下》第二部《刘邦定鼎》,作品气势宏阔,细节诙谐,人物呼之欲出,故事结局令人叹惋。
|
內容簡介: |
刘邦灭楚之后,受诸侯拥戴,称帝并定都长安。汉家承袭秦制,然一改秦政,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开创一派新朝气象。天下虽初定,四方仍有枭雄,刘邦为子孙计,将异姓王逐个清除。齐王田横誓不归汉,以死明志,激得燕王臧荼谋反,刘邦只得御驾亲征,叛乱方告平定。鸟尽弓藏,君臣互疑,楚王韩信亦遭猜忌,终死于吕后之手。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亦相继被诛。此间,有匈奴南犯,袭扰长城,刘邦冒雪北征,中了冒顿单于诱敌之计,在白登山上被四十万胡骑团团围住,七日七夜未得脱逃,幸赖陈平出奇谋,汉军方得侥幸逃生。汉家初年,宫内也不安宁。刘邦钟爱幼子如意,不喜太子刘盈,屡起废长立幼风波,吕后与戚夫人为立储争斗不休。吕后用张良之谋,请出商山四皓为太子羽翼,令刘邦流泪悲歌、抱憾而终。
|
關於作者: |
清秋子,著名作家,自由撰稿人。祖籍江苏宜兴,1952年出生于重庆,幼年随父母移居长春。早年下乡插队八年,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客居海隅,专事独立写作,以底层文学揭示都市鼠族生活真相而闻名,继之在人物传记创作上独树一帜。
代表作:
《国士牟宜之传》
《我是北京地老鼠》(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
《惊艳与苍凉张爱玲传奇背后的真相》等
|
目錄:
|
序 汉家雄风今犹在二月河
一、将军忍将良弓藏
二、荒野喧腾拥汉皇
三、豪雄末路叹恓惶
四、燕王肇祸起北疆
五、新丰鸡犬喜归乡
六、平城雪掩汉家郎
七、贯高慷慨报君王
八、深宫悲鸣久绕梁
九、四方枭雄无漏网
十、大风歌罢看苍黄
|
內容試閱:
|
汉家雄风今犹在
二月河
作家清秋子的长篇历史小说《汉家天下》第一部在出版之前,出版社编辑给我看了原稿,并嘱我写一篇文字加以评说。我却之不恭,于是遵嘱,在这里写一点读后的感想。
注意到清秋子的历史写作,是在数年前,我曾应邀为他所撰的历史人物传记《武则天》写过一篇短序,对他在写史方面的功力颇有印象。如今翻开他这部厚重的书稿,粗读一遍,感觉他的写作在数年间大有精进,已深得历史小说写作的堂奥。
《汉家天下》从楚汉争锋开始写起,作者用文学的形式表现了那一段金戈铁马的风云史。自司马迁的《史记》问世以来,这段扣人心弦的历史可谓家喻户晓,若想在史料基础上加以生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故而初展卷之时,我不免替作者担心。然而在看过数页之后,便立刻放下心来作者书写历史故事的才华,当下能及者甚少。
读此稿,令我印象深刻的,首先是书中人物的鲜活。写历史小说,难就难在这里,主人公们必须是古代的人,但又要让今人能够理解。读者读过之后,要对他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能够会心。本书作者在司马迁给出的史料基础上,大大发挥了他独到的文学想象力,使得刘邦、项羽及一大批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活了起来。可以说,《汉家天下》的写作,是有温度的历史写作,古籍上的人物,到了这部书里,有了血肉,有了声音,有了清晰可感的动态形象。以刘邦为例,他的那种痞、那种韧性、那种包容的胸怀,都是通过各种生动的细节表现出来的。通过一个个的具体细节,一个活脱脱的平民皇帝便跃然纸上。
我一向认为,写历史小说切忌表面的热闹,历史叙事应该有一个鲜明而强大的内核,也就是如何提炼主题。我感觉清秋子在这方面是颇为用心的。西哲有言曰: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此话有一定道理。历史是有传承的,传统的文化几千年来绵延不绝,至今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还很大。清秋子在本书中所强调的民本意识,读来触动人心,令人浮想联翩。我想,这就是历史小说不可或缺的魂魄。
本书令我感喟的,还有作者在叙事结构上不凡的功力。楚汉之争期间,战争频仍,许多战役的线索本来就错综复杂,如何将这些事件逐个讲清楚,又不能让事件淹没了人物,作者在这方面处理得非常好。对于多场战争的描绘,详略得当,各有侧重,毫无重复之感;并且经过精心的结构布局,使人物性格在战争场面中逐步延伸展开,直至揭开人物的内心世界。
再有,即是本书在虚实方面的处理也很妥帖。可以说,从总体框架看,《汉家天下》是严格按照历史事实来写作的,即使是想象发挥,也都是有所本的,是一种文学性的复原,完全可以把它当作史实来读。但是其中有几个虚拟人物的随机出场,又似神来之笔,恰到好处地烘托了真实的历史人物,于厚重之中又添了几分飘逸。
读这部书稿,我数度有放不下的感觉。作者延续了我国古代章回小说的传统写法,融会贯通,加以发扬。其场面的逼真,情节的跌宕,叙说的流畅,都可作为一流文字来欣赏。在当代,能读到如此古朴而又灵动的文字,是一件令人惊喜的事情。
在当今,关于历史的书写可谓浩如烟海,在众多的作品中,《汉家天下》是一部极有个性的作品,那么当然会在当代历史小说的创作史上留下印记。
数年之前,我曾如此评价过清秋子的写作:在他的书里,历史是经,文学是纬,从而使一般读者认为十分枯燥的历史,有了血肉,有了温度,能够走进人心里。在今天,我仍是这种感觉。
据称,《汉家天下》是一部长篇系列历史小说,后面可能还有更精彩的描写。我愿等待作者一部部地写出来,好好把它通读一遍,以享受这种历史与文学的融合之美。
深宫悲鸣久绕梁
韩信尚未入睡,闻说徐厉持节来访,大感诧异,急忙出中庭迎候。见了徐厉,正待问个究竟,徐厉却一语不发,只将那萧何信札递上。韩信拆开阅过,心头便一惊,踌躇片刻道:陈豨既死,固当可贺,然在下抱病多年,素不上朝,今夜便也免了吧。
徐厉道:陈豨作乱,汉家之大患也。今上征讨,颇为费力,臣在常山,也是日夜不得安宁。今来催粮,方离赵地数日,不想君上有天助,已击杀陈豨。捷音传回,满朝文武俱赴宫中称贺,丞相之意,淮阴侯若不去,恐易生谗言。小臣昔在军伍,素敬大将军威名,望足下莫负丞相好意。
韩信闻陈豨败亡,心中大感失望,本不欲朝贺,听了徐厉一番话,想想亦有道理陈豨既死,今生便再也无望争天下了;若想今后无虞,须哄得那刘邦不再猜忌,故而今夜朝贺,当从众,摆个样子也好。想到此,便对徐厉道:足下请稍候,容我更衣备车。
徐厉急催道:今夜仓促,一切可从权,常服乘马亦不妨。这般时辰,只恐诸臣早已集齐,足下不宜太迟。
韩信想了想,应道:也罢,我便乘马随你去。
离了侯邸,二人打马飞奔。徐厉高擎长乐宫灯笼在前,街上巡哨见了,都纷纷避让。来至北阙下,早有萧何在宫门外等候。待韩信下得马来,萧何连忙迎上,执手笑道:若非朝贺,尚不知何时能见足下一面!
韩信也寒暄道:丞相掌朝纲,百事待决,在下不过区区一病夫,岂敢打扰?
萧何便附耳低语道:群臣已集齐,唯少足下一人,速随我来,莫使皇后心有不悦。
韩信环顾宫门前,却只见空空荡荡,不由心生疑惑:怎不见群臣车马?
萧何道:群臣皆自西阙而入,车马停在武库。皇后嘱我,专在此处迎候足下。
韩信心中忐忑,不由按了按佩剑柄,还想再问,萧何便一揖道:君臣共济,方为幸事。既来之,务请随众如仪,莫生猜疑。说罢,便不由分说,拉了韩信直入宫内。
三人行至跸路上,见前殿果然灯火辉煌,似有百官熙熙攘攘,韩信这才不疑,急趋而行。俄而,忽有一涓人举灯拦路,传谕道:皇后正在钟室小憩,传淮阴侯谒见。
韩信蓦然警觉,问道:何事独独传我?
涓人答道:陈豨尚有余众未灭,故陛下有密信来,问计于淮阴侯。
萧何忙道:既如此,便请淮阴侯速往钟室,我等不陪。
那涓人将灯笼一举,恭请韩信先行。韩信闻涓人所言,心中略感得意,便向萧何、徐厉拱了拱手,与涓人急往钟室赶去。
韩信早年并不识吕后,自吕后获释归汉后,方在朝贺时远远望见,故不知吕后脾气秉性,此时心中便不免忐忑。
待迈入钟室大门,唯见室内幽深,帘幕低垂,静谧非同寻常。有一宫女上前迎住,请韩信解剑置于剑架,方引入内。行了数步,又有一宫女接替,如此行行重行行,换了数名宫女引路,只见曲径幽深,帷幕重重,竟不知到了何处。
忽而,路至尽头,眼前一派灯火通明,恍如白昼,两扇铜钉大门之内,竟是别有洞天。宫女拉开帷幕,见是一间极宏阔之屋宇,室中有编钟一架,气势非凡。编钟之铜架,高约七尺,阔有三丈,上悬三层铜钟。架前有宫女六人,手持木槌击打,钟声悠然入耳,恍似仙境。
韩信纵是见多识广,也未曾见过这等景象。正在发怔时,忽见侧室帘幕拉开,两个宫女扶住吕后,缓步出来。
吕后仪态从容,身着一袭平常长襦,并未着庙祭时的锦绣深衣,全不似接受朝贺的样子。韩信慌忙躬身一揖,口称:臣韩信,见过皇后。
吕后便止住步,打量韩信片刻,道:淮阴侯抱病多年,气色似好于从前,脸孔也不甚黄了!
韩信俯首道:蒙陛下垂顾,臣得以居家将养,略有恢复。
那便好!你闲居家中,总不是侍弄园圃吧?
臣常与留侯来往,遵旨删削古来兵书,为后世明定兵法。
哦哦,张良他也知兵?那古来兵法,想来甚多?
凡一百二十八家,杂芜亦甚多,臣与留侯商议,仅选取其中三十五家。
三十五家?啧啧,若老身打算通读一过,恐也须十年。淮阴侯真是了得!
不敢。臣助陛下灭楚,攻战甚多,于兵法略有心得。
吕后便忽地冷笑一声,拍了两下掌:哦?好好!那我来问你:你与那马陵道上之庞涓,韬略谁高谁低?
韩信闻听此言不善,猛然一惊,抬头去看吕后,却不料,从帘后猛地冲出五十余名武士来,个个彪悍异常。为首数人一拥而上,将韩信擒住。
眨眼之间,钟室内宫女全都不见,吕后身边,唯有一群赳赳武夫。
韩信拼死挣扎,然难以脱身,不由双目圆睁,怒道:臣何事得罪,皇后要擒我?
吕后嗤道:事已至此,尚不知罪乎?你遣人交通陈豨,欲在长安为内应,诈称敕令,释放官奴,图谋聚众闯宫。可有此事?
韩信一怔,不由满面涨红,勉强遮掩道:此等谣诼,如何可信?
吕后便戟指道:堂堂丈夫,敢做而不敢当耶?你府中,可有一舍人名唤栾说?你身边,可有一死士人称谢公?此事,便是谢公酒后泄于栾说的。栾说知你谋逆,已投书告发,由不得你抵赖!你旧部高邑,现在何处?你属下死士十余人,曾歃血为盟,所为何事?诸死士今又缘何遣散?犯下此等谋逆之罪,还敢强辩吗?
韩信闻听祸由栾说而起,便知事机已泄,不禁大沮,张口而不能言。
吕后便一声大喝:拿下!
众武士一起发力,将韩信按倒在地,一把绳索捆了。
情急之下,韩信奋力挺起身,疾呼道:臣忠心事汉,百战百胜,今何罪当缚?丞相知我,必不反!
吕后便微微一笑:将军百战百胜,奈何为我一妇人所缚?老身不妨明言:擒你之计,皆由丞相所出!
韩信便大惊:是丞相诈我?
吕后叱道:休得怨丞相!天要灭你,你将何所逃?
韩信仰头,思忖片刻,哀叹道:天将灭我?天下万人,上下千年,能灭我者,何在?何在?
哼,就在今日,就在此处。
韩信满面悲怆,仰天叹道:张良兄,弟不听你劝,不效你归隐,致有今日。身历百战,死有何憾?然如此之死,却是人间奇耻!
吕后一笑:张良兄?他耳聋了,听不见,也救不得你。左右,推出去,斩了!
众武士闻命,齐声应诺。为首数人上前道:淮阴侯,得罪了!便一把褫去韩信头上大冠,欲将韩信拖走。
韩信引颈大呼:且慢!汉家亦有律法,既诬臣谋反,须经廷尉府对簿,如此杀人,名将竟不如鸡狗乎?
吕后轻蔑一笑:名将?不吃汉家饭,你又谈何名将?你既吃了汉家饭,便与鸡狗无异!老身教你死,你休想活到天明。若要讲理,老身自也有道理你贵为王侯,多年不朝,阴与贼通,竟是颠倒恩仇,要功高弑主了!还养着你这鸡狗有何用?
说杀便杀,无凭无据。只凭着小人信口毁谤,便要枉杀功臣;难道王侯命贱,竟不如都中小吏吗?
看你是功臣,才唤你来宫中行刑,算你死得体面。若真是小吏,当街便将你扑杀!
韩信心中顿起大悲愤,仰天呼道:人间何世?竟惨至此!头顶还有苍天吗?
吕后叱道:你想喊冤?汉家之地,天也姓刘,任你喊破喉咙,苍天就在上,他能瞥你一眼吗?
韩信不禁泪流如注:臣自投汉,汉家几经危难,臣未曾有一念欲背汉而去,东西征伐,殚精竭虑,汉家的汉字,总还有臣写的一笔吧?今虽有小过,却罪不当死,皇后不念臣灭楚之功,听了几句谗言,不问情由,便来索命,臣即使下了黄泉,亦不能瞑目!
吕后冷笑道:通贼之时,只图快意,可曾想到今日?大丈夫,流泪何用?死也要死出个样子来!
韩信犹自挣扎,悲愤呼道:臣不该灭项王乎?臣之大功,便是大罪乎?臣智取陈仓,为汉奠基;东出魏赵,应援荥阳;横扫齐鲁,直捣彭城;垓下挥军,逐死项王,功即便未高于天,亦是震烁当世。无我韩信,汉家可望有此伟业?无我韩信,陛下恐仍为僻远诸侯。臣为汉家杀敌百万,竟不抵区区栾说一言乎?臣半生之功,竟是自设陷阱乎?季布可活而韩信不可活;拥汉者,反倒不如反汉者乎?半生尽忠,换来屠戮,这不是冤,又是甚么?苍天若有目,便也是盲目!苍天若有耳,便也是聋耳!
吕后一甩袖,冷笑道:人将死,省悟岂非太迟!你道理说破天,可敌得过我刀锋吗?
皇后虽尊贵,到底是一妇人,你有何刀锋?有何雄略?有何经天纬地之才?帷幄中设计害我,鼠窃狗偷之技也。来世有史,必洗我之冤,必唾你之面!大丈夫固不该有泪,然此泪为半生之功而流!小人得逞,功臣蒙冤,墨白颠倒,忠奸不辨,这便是我洒血打下的山河吗?如此乱命,如此昏政,来日汉家若遭外寇,岂不要遍地揭竿,人皆引路?
哼,汉家之事,与你韩信何干?我之天下,我自做主。还啰唆甚么,拖出去,这便了结!
众武士闻令,齐声应诺,将韩信拖曳至庭中,死死按住,跪在地上。
韩信复又泪流,喃喃道:日月何在?天理何在?如此汉家,又哪里胜于暴秦?
众武士便揪住韩信发髻,连声喝道:住嘴!
随后,一武士端来一碗醴酒,强行为韩信灌下。
韩信发髻散乱,强咽了几口酒,知此生不过仅有片刻了,不由仰头大呼道:悔不用蒯通之计,为小人、女子所诈,岂非天意!
一赤膊武士执刀立于身后,喝道:罪臣!伏法在即,又何必多言?
韩信遂一声长啸,凄厉之极:丞相,何其不仁也!
众武士急忙遮拦其口,韩信挣扎欲起,几近狂怒,连声大呼:此乃谁之汉家,谁之苍天?恨呀!我恨呀其声响彻钟室庭院,远近可闻。旁殿的宫女闻之,皆惊恐万分。
吕后在钟室内听见,顿足大怒:杀!
赤膊刀斧手快步上前,手起刀落,斩下了韩信头颅,随即提起首级,入钟室内,呈给吕后验看。吕后一挥袖道:不看了!首级留下,尸身抛至荒郊喂野狗,勿与人知。
待钟室事毕,吕后便急率武士至前殿院落,见了在此等候的萧何,开颜一笑:丞相计谋天成,韩信已被斩,首级置于函匣中,待陛下归来验看。
萧何闻言,遽然变色:将韩信斩了?
斩了!丞相何故惊异?一个陈豨作乱,便须陛下亲征,劳师动众,数月不能平定。若陛下百年之后,韩信复起倡乱,岂是你我可制服的?
这淮阴侯终究是重臣,本该交陛下处置。
吕后冷笑道:韩信功高,那失心翁万一不忍,岂非遗患来日?
萧何略一沉吟,道:既如此,容老臣草拟奏表,报予陛下。
否!此事且搁置,勿令陛下分心。待他归来后,老身自有分说。
这如何使得?萧何满面愕然,望住吕后。
吕后上前两步,忽朝萧何一施礼道:丞相,今夜劳苦!然大功尚未告成,韩信眷属,罪当连坐,须在今夜尽捕。此事还须丞相亲为,勿使一人脱逃。
萧何一惊:捕之,将何如?
当族诛!
啊,诛九族?不亦甚乎?
念在韩信当年功高,且诛三族,余则再无宽宥。
萧何望住吕后不语,吕后也望住萧何不语,两人僵持良久,萧何终不敢抗命,只得拱手道:臣这便率武士前往韩府,请皇后无虑。然他府中屋宇甚多,人丁杂乱,仅凭武士,哪里理得清头绪,不若老夫唤些家臣来助。
吕后看看萧何面色,微微一笑:也好!便有劳丞相处置吧。
萧何叹了一声,当下持了符节,集齐众武士,又遣人往自己府中,命长史萧逢时率众家臣前来相助。两边人马会齐,便浩浩荡荡开赴淮阴侯府。
萧何出宫后,吕后方步入前殿。百官在此已候了半夜,只不见吕后出来,都惊疑不定。此刻,只闻一声传警,吕后换了一袭凤纹锦绣深衣,款步而入。
众臣见了,都长出一口气,纷纷顿首,大赞万岁,争贺皇帝报捷。
吕后却全不理会这些,在龙床坐下,环视一周,面色忽就一沉,道:陈豨败亡,乃是迟早之事。今夜百官齐集,老身恰有一紧要之事,须面谕诸君:淮阴侯韩信,多年称病不朝,数度抗命,却阴与陈豨勾连,欲在长安倡乱,释放官奴,入宫杀老身与太子。此事经我与丞相共商,以巧计平定。首逆韩信,今夜已伏诛,近畿安堵如故,各官都不必惊慌。
百官闻之,都惊呼不已。因朝中重臣多随刘邦出征,其余小臣自觉位卑,心中或有疑虑,也不敢开口。
吕后见无人多言,便挥袖道:夜半入朝,诸君也是劳累了,都散去吧。
殿上却有一少年文吏,忽啊呀了一声,道:陛下未归,淮阴侯却倡乱,且一夜之间便伏法,这教长安百姓如何信服?
这文吏所言,恰是多人心中疑虑。此言一出,众官便一片哗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