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皇家宫廷中的保健秘方 中小学课外阅读
》
售價:HK$
63.8
《
《诗经》十五讲 十五堂《诗经》历史文化与文学课 丹曾人文通识丛书
》
售價:HK$
86.9
《
述异记汇笺及情节单元分类研究(上下册)
》
售價:HK$
104.5
《
环境、社会、治理(ESG)信息披露操作手册
》
售價:HK$
261.8
《
桑德拉销售原则 伍杰 [美]大卫·马特森
》
售價:HK$
96.8
《
理论的意义
》
售價:HK$
74.8
《
悬壶杂记:医林旧事
》
售價:HK$
52.8
《
谁之罪?(汉译世界文学5)
》
售價:HK$
52.8
|
編輯推薦: |
《追寻宁静》2011于美国出版,发行量超过50万册。2012年5月,清华大学声学系教授燕翔在纽约一家小书店与它邂逅,即刻被吸引,在回国的12小时飞机上便一口气读完全书。2014年5月,在音像协会的一次活动中,燕翔教授与我谈起对此书的感受:他在清华任教27年,从没有见过这样的既有知识性又具文学性的图书,书中讲到宁静与健康的关系、宁静对精神世界的作用,以及噪声对人潜移默化的伤害,这些正是他从事声学研究近20年来*感兴趣而又深感迷茫之处,是这本书让他有了豁然开朗之感!我与燕教授约定引进翻译出版此书。燕教授以清华人的严谨作风和治学态度,带领团队展开翻译工作,仅用于团队内部交流装订成册的译稿就有三个递进版本之多,他们一遍遍修改,以文学教材的高要求精心打磨译稿。燕教授的工作团队是我见过的*认真负责的译者队伍,没有之一!在燕教授团队和电子社同事的共同努力下,今年这本书终于面世了,堪称诚意之作!2015年11月,同名电影已在美国上映。古人云: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当代浮躁的生活下,太需要切实的宁静了~
柴燕编辑
|
內容簡介: |
随身听刺入耳鼓,餐厅中音乐肆无忌惮,体育馆里比赛震耳欲聋,还有无休无止的飞机噪声、汽车噪声,使我们生活的安静空间与日俱减。噪声污染是一场环境灾难,我们绝望之感与日俱增。《追寻宁静》一书以一种极其实实在在的方式道出这其中的前因后果。乔治?普罗尼克对形形色色的人进行了走访,有医生、神经学家、声学工程师、修道士、社会活动家、教育人士、商人、还有愤愤不平的市民,倾听他们的心声,以此揭示是什么使我们的社会如此喧嚣,若我们再也无法找寻到安静时,将失去什么。他让我们看到,消除了噪声的世界,对于人是多么有益。
|
關於作者: |
燕翔博士,1972年生,沈阳人,1989年考入清华大学,毕业留校于建筑学院任教,讲授建筑声学。他主要完成的项目有国家大剧院、福建大剧院、江西大剧院、山西大剧院等十多项国家工程;主持修订了《厅堂混响时间测试规范》、《厅堂音质模型试验标准》、《建筑构件的雨噪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等国家标准;翻译了美国《建筑声学设计指南》、日本《建筑声学与环境声学》等专业书籍;撰写建筑声学专业论文几十篇。 乔治?普罗尼克是《帕特南阵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詹姆斯?杰克逊?帕特南,美国心理学论题》的作者,是《纽约时报》编辑推荐的精选写手,是2007年格拉迪瓦奖的获得者(Gradiva Award)。他为《纽约时报》、《波士顿环球报》、《花花公子》、《内阁》等多项刊物著文。他住在纽约布鲁克林。
|
目錄:
|
引言 1
第一章寻听未知 16
荒漠 19
融入宁静 22
安静与禁语 32
第二章我们为何而听 40
追寻宁静的进化 43
第三章我们为何而噪 54
寻找基频 59
第四章专卖店的伴音 70
声学上的狂喜 73
噪声与长期人体活力危机 76
吃的节奏 78
噪声下的球赛 81
第五章如噪之声 84
第六章宁静的间歇 92
口袋公园 93
绘画中的图 96
绘画中濒临灭绝的宁静 97
信仰之地 98
第七章致命的强音 100
自作自受 107
声音响起 116
第八章通往噪声的高速公路 126
Pod瘾 130
Pod的代价 134
第九章后防线 138
拔掉你的耳塞 143
世界上最安静的房子 153
精品宁静 158
第十章这就是战争 162
宁静皇后 167
真实的未来 175
呜巴鲁巴之景(电影巧克力工厂中的小矮人) 180
地图 182
第十一章缚龙之索 189
宁静之园 191
宁静的世界 197
聋人空间 198
听而不闻 201
存在的构造 204
集体视野 211
闯入宁静 214
第十二章宁静的终曲 218
安静的权利 224
声音饮食 229
更远的追求 234
致谢 239
参考文献 247
作者注 274
|
內容試閱:
|
译者序
《追寻宁静》是一部采访体小说,讲述了宁静与人的密切关系,是美国《时代周刊》著名作家乔治?普罗尼克的成名畅销作。
书中通俗易懂的见闻、博古通今的知识、朴素优美的语言、细致入微的观察、透彻灵魂的反思,将宁静这一如空气般重要,却又被人们时常忽略并肆意挥霍的史诗性主题,淋漓尽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2011年美国首发后,销量超过50万册。2015年11月,同名电影在美国上映。
2012年5月,我在美国纽约很小的街边书店里邂逅了这本书,随手翻了几页,立刻就被吸引住了。书中讲到了宁静与健康的关系、宁静对精神世界的作用,以及噪声使人潜移默化的伤害,正是几年来我最感兴趣而又深觉迷茫之处。书不贵,十多美元,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回国的飞机上有12个小时,我通读了全书,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油然而生,我在声学专业领域已经工作近20年了,还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一本既有知识性又具文学性的书,并且还是一本小说!
文学出身的普罗尼克酷爱宁静,厌恶噪声,为了寻求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平和,他阅读了百年来500多篇文献,走访了100多位各类人物,最终以文学读物的形式,将摸不着、看不见的声音问题宁静,涓涓清水般,润入人们的心田。
宁静是重要的,不仅在于身体,还在于精神。中国古代《大学》开篇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说的就是只有安静才能安定,才能深思熟虑,才能有所得。普罗尼克在书中也提到,1887年制定首部美国宪法时,费城独立大厅外的大街上被铺上软土,目的就是为了降低马车经过时的噪声,好让议员们安静潜心地对宪法进行思考。安静给人带来的不仅是舒适和免受打扰,从哲学意义上,还有冥思和灵感的层面,静才能深虑,在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的大道至简的日常生活中,只有真正的宁静,才能带给人们深层次的身心健康与精神感悟。
当代生活太浮躁了,太需要切实的宁静了。
我在清华读书、任教27年,清华校训教给我自强不息,倡导奋发图强。这20多年来,我个人,乃至整个国家都没有辜负自强不息的理念,大家做了很多事,很忙碌,也很有斩获。但是,我越来越感到难以宁静下来,而且世界好像也越来越烦嚣。我年过40,前方路上,逐渐地、依稀隐约地,甚至是蓦然地,我体悟到了清华校训的下联厚德载物。德就像船,人世如海,德若不够大,自强不息拼搏所得到东西又用什么来承载呢?我虽正直壮年,但已感觉到精神上的焦虑,感觉到记忆及体力的下降,感觉到上对师长和父母、下对子女和学生、中对同事和爱人的不周不全,感觉到年轻时听到的歌中所唱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再回首恍然如梦。我真的需要宁静下来,从自强不息所驱动的热烈火爆的噪声中平和下来,逐渐地学会静静地,静静地,用厚德去承载即将到来的难以承载之重。
普罗尼克与我年纪相仿,写书时他38岁,翻译时我42岁。我觉得这本书最适合30多或40多岁不惑之年的人看,不但能够带给你宁静对身体健康上切切实实的好处(这一点是我想把此书推荐给国人的最根本情怀),还能够更进一步带给你精神上修炼宁静的方法。对于30岁以下年轻人,他们也应该读读此书,现在可能看不懂,但是,没关系,他们必将经历我的年龄,到时他们就懂了。对于知天命之年的前辈,我相信你们有些人已经跨越宁静了,也许有些人还没有,也欢迎你们读读这本书,我相信,读完后你们可能会说,早点看到这本书就好了。
作者普罗尼克虔诚信教,他深刻地描写了教堂中的宁静,而教堂中管风琴恢弘的声响,还正是我所热爱的建筑声学专业的历史起源。普罗尼克认为,宗教的宁静是为了催化人们去感知未知,这对无神论的国人可能难于即刻理解。这些内容主要在第一章聆听未知中,读起来可能有些难,读者大可将此篇放下,先读后面的。全书读完下来,若读者对宁静心生向往,对未知心生敬畏,对信仰心生包容,那么回头再去看第一章,对宁静的通灵感受也许就更不一般了呢。
燕 翔
2016仲夏,于清华大学中央主楼1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