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售價:HK$
76.2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HK$
77.3
《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售價:HK$
67.0
《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售價:HK$
98.6
《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售價:HK$
66.1
《
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自传)
》
售價:HK$
76.2
《
绵延:文明分野与文化演进
》
售價:HK$
66.1
《
三神之战:罗马,波斯与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
售價:HK$
80.6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合集。其中《纯粹理性批判》以第二版为基准,凡是第一版与第二版有异之处,文字较少者均以脚注的方式标出,文字较多者则附于合适的地方。三部著作均增译了《科学院版编者导言》和科学院版编者注,并在必要的地方加了少量的译者注。
|
關於作者: |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
其前期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主要是《一般自然史与天体理论》(1755),其中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后期的哲学研究成果主要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三大批判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先验唯心论体系,给哲学界带来了一场天翻地覆的哥白尼革命(又称开普勒改革)。
李秋零,河南唐河人,1957年生,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专职研究员,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基督教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著有《上帝?宇宙?人》、《德国哲人视野中的历史》、《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等多部专著。译有《康德著作全集》(9卷本),《康德书信百封》、《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社会科学方法论》、《从黑格尔到尼采》、《不合时宜的沉思》、《神学与哲学》等三十余部西方学术名著。在中外学刊发表《中世纪神秘主义神学的难题与出路》、《基督教神秘主义哲学与中国老庄哲学》、《康德论人性根本恶及人的改恶向善》、《康德何以步安瑟尔谟的后尘?》、《神学与文化的互动》、《古希腊哲学解神话的过程及其结果》、《基督教理论化的起因及其结果》、《汉语神学的历史反思》等数十篇论文。
|
目錄:
|
目录
纯粹理性批判
科学院版《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编者导言
科学院版《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编者导言
题词
献词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导论
第一部先验要素论
第一部分先验感性论
第一章论空间
第二章论时间
第二部分先验逻辑论
导言先验逻辑的理念
第一编先验分析论
第一卷概念分析论
第一篇论发现一切纯粹知性概念的导线
第二篇论纯粹知性概念的演绎
第二卷原理分析论
导论:论一般而言的先验判断力
第一篇论纯粹知性概念的图型法
第二篇纯粹知性的一切原理的体系
第三篇所有一般对象区分为现象和本体的根据
附录论反思概念的歧义
第二编先验辩证论
导言
第一卷论纯粹理性的概念
第二卷论纯粹理性的辩证推理
第一篇论纯粹理性的谬误推理
第二篇纯粹理性的二论背反
第三篇纯粹理性的理想
第二部先验方法论
第一篇纯粹理性的训练
第一章纯粹理性在独断应用中的训练
第二章纯粹理性在其争辩应用方面的训练
第三章纯粹理性在假说方面的训练
第四章纯粹理性在其证明方面的训练
第二篇纯粹理性的法规
第一章论我们理性的纯粹应用的终极目的
第二章论作为纯粹理性终极目的之规定根据的至善理想
第三章论意见、知识和信念
第三篇纯粹理性的建筑术
第四篇纯粹理性的历史
实践理性批判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前言
导论:一种实践理性批判的理念
第一部分纯粹实践理性的要素论
第一卷纯粹实践理性的分析论
第一章纯粹实践理性的诸原理
第二章纯粹实践理性的对象的概念
第三章纯粹实践理性的动机
第二卷纯粹实践理性的辩证论
第一章纯粹实践理性的一般辩证论
第二章纯粹理性在规定至善概念时的辩证论
第二部分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
判断力批判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前言
导论
整部作品的划分
第一部分审美判断力的批判
第一卷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
第一章美者的分析论
鉴赏判断的第一契机,按照质来看
鉴赏判断的第二契机,按照量来看
鉴赏判断的第三契机,按照在它们里面所考察的目的的关系来看
鉴赏判断的第四契机,按照对对象的愉悦的模态来看
对分析论第一章的总附释
第二章崇高者的分析论
一、数学的崇高者
二、自然的力学的崇高者
反思性的审美判断力之说明的总附释
纯粹审美判断的演绎
第二卷审美判断力的辩证论
第二部分目的论判断力的批判
第一卷目的论判断力的分析论
第二卷目的论判断力的辩证论
附录目的论判断力的方法论
目的论的总附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