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信托一本通:财富传承的模式、案例与实务(丰富案例+专业解读,讲透10大信托业务功能、法律风险与实操)
》
售價:HK$
107.8
《
AI绘画:技术、创意与商业应用全解析
》
售價:HK$
85.8
《
新民说·经济学家的恶习
》
售價:HK$
46.2
《
阅世奇言:靖康生死局
》
售價:HK$
74.8
《
前浪后浪: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
售價:HK$
96.8
《
八路军史
》
售價:HK$
107.8
《
美味简史
》
售價:HK$
52.8
《
带团队
》
售價:HK$
74.8
|
編輯推薦: |
谈到法治,有一个名字无论如何也绕不开
他就是:首倡依法治国、敢开**腔的“人民法学家”李步云
他和江平、郭道晖一起,被尊称为“法治三老”
|
內容簡介: |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决定,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这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以此为里程碑,行进在复兴之路上的中国,进入全新的“法治时间”。对于法学界第一个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李步云来说,2014年也因此难以忘怀。自1979年依法治国作为理念被提出,到党的十五大通过党内民主程序正式写入党的文件,1999年写入宪法上升为国家意志,再到党的十八大上升至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保障,李步云参与并见证了现代中国法治的整个历程。
什么叫法治国家?法治中国应该是什么样?如何理解依法治国概念的演进?如何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以“敢发真论、敢求真知、敢持公论”著称的法学家李步云,从来没有停止思考。
|
關於作者: |
李步云(1933~ ),湖南娄底人,法学家。1965年北京大学法律学研究生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大学“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主任、法学院名誉院长,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院长,兼任华中师范大学长沙研究院名誉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在法理学、宪法学、人权法学等领域均有很深造诣。他提出了系统的法治与人权理论,多数观点被学界认同,很多建议被政府采纳。他为中国的法治与人权入宪作出了独特贡献。
|
目錄:
|
自 序 001
“我们是最早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
当时是在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庆祝建国30周年的一个学术研讨会上,我们提供了一篇论文,叫《论以法治国》。这篇文章是国内公认的最早一篇从历史背景、理论根据等系统论证了中国适合“依法治国”的方针。……我当时为了广大百姓、干部都能够接受“法”的概念,我就用了中国古代的一个词:“以法治国”。(李步云)
现代法治主要是“治官” 002
法海无边 009
法学泰斗不断为建设法治中国献策 017
“实现中国梦一定要走依法治国的道路”
法治是一种方法是一种方式,但是它更是一个“方略”……我们国家有几个方略?就一个,没有两个,更没有三个。这个方略就是依法治国。为什么?因为法治有四个特点,即根本性、全局性、规范性、长期性,是所有其他的方针政策所不具有的。(李步云)
亲历依法治国重大事件 024
依法治国的回顾与展望 032
“依法治国”如何成为党的主张和国家意志 052
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065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070
依法治国:有待厘清的法治概念 077
依法治国与“中国梦” 085
亲历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 091
法治倒退的时代已经不可能了 103
什么是“法治中国”?“我提出了8条标准”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基本要求和标志可以概括为以下八条:人大民主科学立法,执政党依法依宪执政,政府依法行政,社会依法治理,法院独立公正司法,法律监督体系完善,法律服务机制健全,法治文化繁荣昌盛。(李步云)
四中全会的法治期盼 114
四中全会揭开法治中国建设新篇章 120
法治国家的标准和建设思路 128
法治中国八大特征 134
――我看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
法治中国新进程 143
建设“法治中国”的几个问题 149
“依法治国的根本是依宪治国”
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最根本的就是宪法。新一届领导提出“法治中国”的概念,如果说“法治中国”是一栋大厦,宪法就是整个大厦的基础,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就像梁和柱,其它的法律规则就像砖瓦。……在现代法治国家中,首先要树立宪法的权威。(李步云)
依法治国的根本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的根本是依宪执政 158
宪法是人权保障书的理论依据 165
建立宪法监督制度正当其时 170
依法治国必须依宪治国 173
宪法监督提上日程是重大进步 181
“靠法治促改革保改革”
在法治中国建设中,我们主要面临的问题,民间有一种说法, 我觉得它有一定的道理。即认为现在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立法问题,而是执法问题和司法问题。因为我们宣布法律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了,有法可依了,但这只是相对意义上讲。未来的中国法治建设,法律的立改废仍然是法治中国建设里边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认为这个不应该简单化。(李步云)
关于科学立法的几个问题 188
良法应符合真善美标准 192
通过变法促改革,保改革 194
司法改革“方向是对的”
司法独立的问题长期以来集中在党和司法的关系上,后来出现了信访不信法的问题,再则是地方保护主义即地方干预。……四中全会也明确将专业化,处理法官与上下级法院的关系,院长庭长和上下级审判员的关系,作为改革的方向,我认为这是可以在若干年预期内做得到的,现在的问题在怎么一步一步地落实。(李步云)
“阳光司法”非常重要 200
――信息公开与透明的重大意义
“我们不是为了西方才讲人权,是为了中国人民的利益”
讲法治不讲人权不行,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就有很多条例保护人民的权益,四中全会涉及政治权利、公民的人身权利各个领域,所以人权又渗透到法治里面,从根本上讲,人权是法治的根本目的,法治从手段来讲是为了保障人权,所以人权是个核心的问题。(李步云)
以人为本;社会正义的落脚点 204
“法治三老”谈法治
法学界的“老人”也不少,可能是因为“我们三个,思想更解放一点,言论更自由一些,态度更‘激进’一些”,所以被并称为“法治三老”。(江平)
依宪治国:责无旁贷,乐见其成 208
郭道晖、李步云、江平:我们不讲谁讲 226
法治的进步是同“重大理论问题上取得的突破分不开的”
要在法律的框架内来改革,不能突破法律。严格讲这句话不科学,宪法法律不合理的都应该通过这次改革来修改,社会全面改革都涉及到法律原来的规定,法律需要改的就要改。……用法律来巩固改革的成果,用法律来指导改革,通过法律改革来改革社会制度,需要我们提供一个理论模式。(李步云)
法哲学为法学研究提供智慧 234
国家治理现代化 237
――民主与法治
社会治理创新必须纳入法治轨道
“我有幸成了张老的开门弟子”
1962年,中央决定从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聘请任继愈、于光远等一批著名学者,在北京大学担任导师,招收并指导研究生。我有幸成了张老的开门弟子。……从1967年2月正式分配到法学所,直到1992年2月张老仙逝,我一直在他身边工作。我的治学与为人,一直以他为榜样。(李步云)
治学为人皆楷模
――缅怀恩师张友渔教授
附 录
附录一 法的本质与特征
附录二 法的人本观
附录三 论依法治国
附录四 李步云先生生平及学术介绍
跋 看,这位八十岁的法治布道者(高全喜) 391
|
內容試閱:
|
尽管是“法治三老”中最年轻的一位,年过八旬的李步云与郭道晖、江平一样,亲历了共和国的整个历史,这其中,也包括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史。
作为“依法治国”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李步云对法治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这不仅来自他数十年在法学理论研究上的不懈耕耘,也来自运动年代国家民主法治建设所走弯路及其教训。对于“依法治国”,他解释这并不是西方法治中的概念,西方法治只有“法的统治”(rule of law)这一种解释。上世纪70年代末他提出“依法治国”,是为了让老百姓听得懂,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法治,便借用中国古代管子的“以法治国”概念,形成法治“中国化”之后的依法治国,意思是用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党或者个人说了算。
30多年间,这个概念从最开始怕别人听不明白,到越来越为人接受,上升为治国方略,并在近期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定为主题,如同李步云与法律、中国法治紧密联系的一生一样,经历了一段曲折前进的过程。如今,四中全会决定中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部署,让这条法治之路更加明确清晰。
如何理解依法治国概念的演进,怎样评述当下的法治相关改革,针对这些问题,记者对李步云进行了专访。(《法治倒退的时代已经不可能了》)
四中全会的决定发布后,李步云觉得很兴奋,“专门做出依法治国的决定,在党的历史上是头一次。‘文革’后,在法学界我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李步云的话并不是在为自己“邀功”,而是表达法治在官方话语中从“破冰”到扎根的艰难历程。李步云被业界称为“敢开第一腔”的法学家,江平也评价说,李步云在“人权和法治的问题上,呼吁得最早,是‘旗手’”。(《我们不讲谁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