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存在与结构:精神分析的法国转向——以拉康与萨特为中心
》
售價:HK$
52.8
《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与多模态技术应用实践指南
》
售價:HK$
108.9
《
石油帝国的兴衰:英国的工业化与去工业化
》
售價:HK$
97.9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HK$
437.8
《
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学(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121.0
《
索恩丛书·北宋政治与保守主义:司马光的从政与思想(1019~1086)
》
售價:HK$
75.9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HK$
85.8
《
农为邦本——农业历史与传统中国
》
售價:HK$
74.8
編輯推薦:
信息技术和电气工程学科国际知名教材美国多所著名高校推荐教材本书是基于世界著名电力教育家、IET和IEEE Fellow D.P.Kothari教授在2012年执笔的*英文版翻译而成。该书前三版被国际众多高校所使用,一直是电力专业知名教材之一。从理论到实际,并加以前瞻的全视角论述,一直是此系列书的特色,这一版本延续了这一特点。同时,书中还给出了大量结合实际的例题、自测题以及答案。为了提高读者利用计算机解决电力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书中给出了19个基于MATLABSimulink的程序代码。通过中译版的出版,希望可以让我国电力方向的学生和科研人员能从中获益,并促进我国的电力教育和加强工程实践教育。本书特色:1. 面向研究型高校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引领提高。2. 体现宽口径教学思想,满足多学科交叉的教学需求。3. 强调物理概念,简化理论推导,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反映技术发展。4. 补充了2007年之后电力和能源领域的研究成果。5. 揭示了某些现有知识的路线,展望了电力分析领域未来一些可能的路线。
內容簡介:
本书根据D.P.Kothari教授编写的《Modern power system analysis 4th》翻译而成。翻译过程中,在力求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对文中的个别之处进行了解释或错误更正。本书以印度电网为描述对象,在内容上补充了2007年之后电力和能源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在知识点的组织上也与国内书目有所不同,侧重全面揭示和展望电力分析领域的知识路线和发展路线,侧重理论知识向实际工程问题的转化。
全书内容由19章和16个附录组成,其中正文包括:绪论部分,大视角地概述了21世纪电力系统的相关问题;随后依次介绍了输电线路等效参数、电力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在输电线路特点与性能一章,引入了线路调压器、电压控制、闪电现象和中性点接地等方面的内容;交流潮流和AC-DC潮流;电力系统优化运行环节,详细介绍了机组组合问题以及维修规划、电力系统可靠性;电力系统的自动发电控制和电压控制;电力系统的对称故障分析、对称分量法、不对称故障分析、电力系统稳定和电力系统暂态;高压直流输电;电力系统安全分析;电压稳定性;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电力系统的补偿;负荷预测技术。在附录环节方面,除了对传统电力知识进行补充以外,还安排了智能电网、智能变电站、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通信领域的趋势、电力系统重组和电力系统可靠性等内容。在各章和每个附录后,还给出了相应的参考文献。
书中提供了实例总结、例题解算、思考题和多项选择题,以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概念。各章题目均给出了参考答案。
本书可作为电气工程专业的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参考或学习的资料。
關於作者:
DP Kothari博士是印度国家工程院和印度国家科学院的Fellow,
还是IET和IEEE Fellow。曾获最活跃研究人员奖,在多个国家的期刊杂志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684篇研究文章和报告,出版了22本电力系统和相关领域的书籍,做过很多次重要的学术报告,并多次受邀参加印度国内外电力能源系统会议。曾获印度国家科斯拉终身工程成就奖、印度国家Swami Prananvananda Saraswati奖、印度教育规划和管理终身荣誉奖等许多奖项。
IJ Nagrath是印度Birla科技学院兼职教授和电气工程学院前副院长,合著多本电机、电力系统工程领域的书籍,并发表多篇文章。
刘宏达,博士,2012年、2015年曾2次访学美国高校,现就职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曾任哈尔滨工程大学电气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电气工程中心主任。主持并完成了多项国家和省级自然基金和科研专项项目;教育教学方面,曾获黑龙江省教育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黑龙江省精品课程《船舶电站》主讲教师之一。主要关注船舶综合电力系统、海域微电网和智能电网的科学构建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卢芳,博士,先后在东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本科、硕士、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参与并完成了多项国家和省级自然基金和科研专项项目,黑龙江省精品课程《船舶电站》主讲教师之一,编著的《船舶电站》一书已在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第二版,并被列为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关注绿色船舶和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研究。
目錄 :
目录
第1章引言
1.1电力系统
1.2印度电力行业
本书章节编号遵照原书。
1.2.1背景历史
1.3当代视角
1.3.1差异系数
1.3.2可用性关税
1.3.3负荷预测
1.4电力系统结构
1.5电能的传统来源
1.5.1热电站蒸汽燃气为基础
1.5.2核能发电
1.5.3水力发电
1.6磁流体MHD发电
1.7地热能源
1.8发电的环境影响
1.8.1大气污染
1.8.2热污染
1.8.3来自架空线的电磁辐射
1.8.4视觉和听觉的影响
1.9可再生能源
1.10太阳能及其利用
1.10.1太阳与太阳能
1.10.2日晒的变化
1.10.3太阳光束和接收面的几何学
1.10.4收集器的最佳方向
1.10.5太阳能的应用
1.10.6太阳热机系统
1.10.7太阳光直接转换转化为电能
1.10.8制造硅光伏电池的主流技术
1.10.9通过SPV太阳能光伏电池实现大能量转换
1.11风能
1.11.1风电系统的运行和控制
1.11.2风电场
1.12生物燃料
1.13发电预量、可靠性和可信度
1.13.1发电容量混合
1.13.2负荷管理
1.14储能
1.14.1压缩空气储能
1.14.2热存储
1.14.3蓄电池组
1.14.4氢能系统
1.14.5燃料电池
1.15节能
1.15.1发电节能
1.15.2工业节能
1.15.3建筑物节能工业、商业和家庭
1.16印度电力系统的发展
1.17放松管制
1.18分布式和分散发电
1.19电力工程师与电力系统学习
1.20使用计算机和微处理器
1.21印度电力工业面临的问题与它的选择
附录1.1
附录1.2
参考例题
思考题
选择题
参考文献
第2章输电线路的电阻和电感
2.1引言
2.2电感的定义
2.3一个孤立载流导线的磁链
2.3.1内部磁通的磁链
2.3.2导线外部两点间磁通引起的磁链变化
2.3.3外部某点磁通引起的磁链变化
2.4单相双线线路上的电感
2.5导线类型
2.6一个导线组的磁链
2.7复合导线的电感
2.8三相线路的电感
2.9双回三相线路
2.10分裂导线
2.11电阻
2.12趋肤效应和邻近效应
2.13磁场感应
2.14总结
思考题
选择题
参考文献
第3章输电线路的电容
3.1简介
3.2长直导线的电场
3.3一组平行导线中两根平行导体的电位差
3.4双线线路的电容
3.5等间距三相输电线路的电容
3.6非对称间距三相线路的电容
3.7大地对输电线路电容的影响
3.7.1镜像法
3.8GMD方法改进
3.9分裂导线
3.10静电感应
3.11总结
思考题
选择题
参考文献
第4章电力系统元件的描述
4.1引言
4.2三相平衡网络的单相表述
4.3单线图和阻抗或电抗图
4.4标幺系统
4.4.1变压器的标幺值表征
4.4.2电力系统的阻抗标幺值图
4.5复功率
4.6同步电机的稳态模型
4.6.1功率因数与功率控制
4.6.2凸极式同步发电机
4.6.3同步发电机的运行图
4.7电力变压器
4.8电力传输
4.9电力系统保护
4.10电力负荷的描述
4.11总结
思考题
选择题
参考文献
第5章输电线路的特点和性能
5.1简介
5.2短输电线路
5.2.1电压调整率
5.3中等距离线路
5.3.1标准T模型
5.3.2标准型模型
5.4长线路严格解
5.4.1常数ABCD的求法
5.5长距离线路的等效电路
5.6长线路方程的解释
5.7费兰梯效应
5.8电力线路的调谐
5.9传输线路的功率流
5.9.1功率圆图
5.10控制电压的方法
5.10.1注入无功功率
5.10.2变压器控制
5.10.3通过线路中部升压控制
5.10.4传输线路的补偿
5.11总结
思考题
选择题
参考文献
第6章潮流计算
6.1简介
6.2网络模型的描述
6.2.1YBUS矩阵形式的算法
6.3通过奇异变换生成YBUS
6.3.1图
6.3.2初级网络
6.3.3母线坐标系下的网络变量
6.3.4母线关联矩阵
6.4潮流计算
6.4.1平衡节点
6.4.2PQ节点负载节点
6.4.3PV节点发电节点
6.4.4电压可控节点
6.4.5近似潮流计算方法
6.5高斯赛德尔法
6.5.1潮流计算算法针对情形Ⅰ
6.5.2收敛的加速
6.6牛顿拉夫逊法
6.6.1NR法解潮流
6.6.2迭代算法
6.6.3直角坐标下的潮流修正方程式
6.7解耦潮流法
6.7.1解耦牛顿法
6.7.2快速解耦潮流法
6.8潮流计算方法的比较
6.9电压分布的控制
6.9.1由发电机控制
6.9.2通过无功发生器同步或静态电容器控制
6.9.3变压器控制
6.10电力电子控制下的潮流
6.10.1ACDC潮流
6.10.2变流器模型
6.10.3解算方法
6.10.4顺序法
6.11总结
思考题
选择题
参考文献
第7章电力系统优化运行
7.1概述
7.2单母线发电机组的优化运行
7.2.1发电机运行成本
7.3优化机组组合
7.3.1动态规划法
7.4可靠性的考虑
7.4.1巴顿安全函数
7.4.2安全约束下的机组组合优化
7.4.3考虑机组的启动
7.5最优发电调度
7.5.1由B系数表示的传输损耗
7.5.2传输损耗公式的推导
7.5.3由潮流方程表示的传输损耗
7.6最优潮流计算
7.6.1无不等式约束的潮流优化
7.6.2控制变量的不等式约束
7.6.3因变量的不等式约束
7.7水火混合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
7.7.1数学表述
7.8电力系统安全
7.8.1引言
7.8.2电力系统的状态分类
7.8.3安全性分析
7.8.4事故分析建模
7.8.5事故筛选
7.9维修计划
7.10电力系统可靠性
7.10.1电力中断
7.10.2连续马尔可夫过程
7.10.3可靠性规划
7.10.4互联系统
7.10.5复合发电及输电系统
7.11总结
思考题
选择题
参考文献
附录7.1机组组合问题
附录7.2排放调度
参考文献
第8章自动发电控制和电压控制
8.1概述
8.2频率控制单一区域情况
8.2.1汽轮机调速系统
8.2.2调速系统模型
8.2.3汽轮机模型
8.2.4发电机负荷模型
8.2.5完整的独立电力系统的频率控制方框图
8.2.6稳态分析
8.2.7动态响应
8.2.8控制区的概念
8.2.9比例积分控制
8.3负荷频率控制和经济调度控制
8.4两区域的负荷频率控制
8.5负荷频率控制两控制区的优化
8.6自动电压控制
8.7受爬坡速率约束GRCS的负荷频率控制
8.8调速器死区及其对AGC的影响
8.9数字控制器
8.9.1离散控制模型
8.10分散控制
8.11用于AGC的离散积分控制器
8.12重组电力系统中的AGC
8.12.1框图表示
8.12.2非管制环境下的两区域电力系统状态空间模型
8.13总结
思考题
选择题
参考文献
第9章对称故障分析
9.1概述
9.2传输线上的暂态过程
9.3同步电机的短路空载情况
9.4带载同步电机的短路
9.4.1应用戴维南定理计算短路SC电流
9.5断路器的选择
9.6短路计算的算法
9.7阻抗矩阵ZBUS建立
9.7.1通过建立导纳阵YBUS
9.7.2电流注入技术
9.7.3ZBUS建立的算法
9.8总结
思考题
选择题
参考文献
第10章对称分量法
10.1概述
10.2对称分量变换
10.2.1功率恒定
10.3△变压器的相移
10.4输电线路的序阻抗
10.5电力系统的序阻抗和序网络
10.6同步电机的序阻抗和序网络
10.6.1正序阻抗和网络
10.6.2负序阻抗和网络
10.6.3零序阻抗和网络
10.6.4同步发电机的序阻抗的值
10.7传输线的序阻抗
10.8变压器的序阻抗和序网络
10.9电力系统中的序网络的构造
10.10小结
思考题
选择题
参考文献
第11章不对称故障分析
11.1概述
11.2不对称故障的对称分量分析
11.3单相接地故障
11.3.1带载条件下的故障分析
11.4两相短路故障
11.5两相接地故障
11.6断线故障
11.6.1两相断线
11.6.2单相断线
11.7利用节点阻抗矩阵法分析不对称故障
思考题
选择题
参考文献
第12章电力系统稳定性
12.1引言
12.1.1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分类
12.1.2可靠性、安全性与稳定性的关系
12.2同步发电机的动态特性
12.2.1多机系统
12.2.2电机运动同步性
12.3功角方程
12.3.1简化的电机模型
12.3.2功角曲线
12.4节点消去技术
12.4.1星角变换
12.4.2戴维南等效
12.4.3节点消除技术
12.5简单系统
12.5.1连接无限大母线的电机
12.5.2两机系统
12.6静态稳定
12.6.1关于静态稳定的总结
12.7暂态稳定
12.8等面积法则
12.8.1机械功率突变
12.8.2故障切除时间对稳定性的影响
12.8.3一回输电线路突然消失
12.8.4一条线路突然短路
12.9运动方程的数值解法
12.9.1持续故障
12.10多机系统稳定性
12.10.1故障前节点矩阵
12.10.2故障期间节点矩阵
12.10.3故障后节点矩阵
12.10.4摇摆方程的数字计算机解法
12.10.5考虑自动调压器和调速环
12.10.6运动方程的状态方程
12.10.7运用改进欧拉方法计算摇摆曲线的计算机算法
12.10.8大系统的稳定性研究
12.11影响暂态稳定的因素
12.11.1近期趋势
12.12总结
思考题
选择题
参考文献
第13章电力系统暂态过程
13.1介绍
13.2系统暂态过程分类
13.2.1浪涌现象
13.2.2短路现象
13.2.3暂态稳定
13.3浪涌行波和传播
13.3.1电流解
13.3.2结论的物理解释
13.3.3行波的反射与折射
13.3.4T型连接点的反射与折射
13.3.5线路与集总电抗连接
13.3.6串联电感
13.3.7行波的衰减和失真
13.3.8行波电压的测定
13.4输电线路过电压的产生
13.4.1谐振过电压
13.4.2操作过电压
13.4.3雷击过电压
13.5输电线路防雷保护
13.5.1使用屏蔽线或地线的保护
13.6电力系统设备的防浪涌冲击保护
13.6.1浪涌吸收器
13.6.2浪涌分流器避雷器
13.7绝缘配合
13.7.1基本绝缘水平
13.7.2临界闪络电压
13.7.3脉冲率
13.7.4标准脉冲测试波
13.7.5电压时间特性曲线
13.7.6设备的BIL
13.7.7绝缘配合
13.7.8避雷器相对于变压器的位置
13.7.9基于波形的绝缘配合
13.8雷电现象
13.8.1威尔逊电荷分离原理
13.8.2辛普森和Scarse学说
13.8.3雷击的机理
13.9中性点接地
13.9.1中性点接地方式
13.10总结
思考题
选择题
参考文献
第14章高压直流HVDC输电
14.1概述
14.2换流器基础
14.2.1晶闸管阀
14.2.2晶闸管换流器
14.2.3晶闸管等级
14.2.4谐波
14.3直流线路的种类输电方式
14.4高压直流HVDC输电系统的结构
14.4.1谐波
14.4.2无功功率的需求
14.5HVDC控制原理
14.6经济考量
14.7HVDC的应用
14.8HVDC系统的优缺点
14.9三相桥式换流器的性能
14.10整流器
14.11逆变器
14.12HVDC中的几种典型断路器
14.12.1ACDC线路
14.12.2多极直流线路
14.13近期前沿
14.13.1现有交流线路的改造
14.13.2近期印度的HVDC工程
14.13.3直流电抗器
14.14未来发展趋势
14.15总结
思考题
选择题
参考文献
第15章电力系统安全分析
15.1引言
15.2系统状态分类
15.2.1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
15.3安全分析
15.3.1预想事故分析的建模
15.3.2预想事故筛选
15.4预想事故分析
15.5灵敏度因子
15.6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
15.6.1控制和防止电压不稳定的有效措施
15.6.2电压崩溃
15.6.3提高电压稳定性的方法
15.6.4未来趋势和挑战
15.7总结
选择题
参考文献
第16章电压稳定性
16.1引言
16.1.1小扰动电压稳定性
16.1.2电压稳定性
16.1.3电压崩溃
16.2功角与电压稳定性的比较
16.2.1电压稳定性研究
16.2.2静态电压分析
16.2.3一些应对措施
16.3无功功率潮流与电压崩溃
16.4电压稳定性问题的数学方程
16.4.1电压稳定性的其他准则
16.5电压稳定性分析
16.5.1各种电力系统元件的建模要求
16.5.2发电机及其励磁控制
16.5.3动态分析
16.5.4静态分析
16.5.5临近不稳定
16.5.6使用模型分析法的电压稳定性评估
16.5.7连续潮流分析法
16.5.8高压直流线路下的电压稳定性
16.6预防电压崩溃
16.7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未来趋势及挑战
16.8小结
选择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第17章电力系统的状态估计入门
17.1引言
17.2最小二乘估计: 基本算法[79]
17.2.1加权LSE
17.2.2非线性测量
17.3电力系统的静态状态估计[1012]
17.3.1唯注入算法(节点注入状态估计法)
17.3.2唯支路算法支路潮流状态估计法
17.4电力系统的跟踪状态估计[16]
17.5计算的一些注意事项
17.5.1网络可观测性[17]
17.5.2病态问题
17.6外部系统等值[20]
17.7不良数据的处理[21,22]
17.7.1不良数据检测[23]
17.7.2不良数据的辨识[23]
17.7.3不良数据的抑制[24]
17.8网络可观测性及伪测量
17.9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应用
拓展阅读
思考题
选择题
参考文献
第18章电力系统中的补偿
18.1引言
18.2载荷能力
18.2.1负荷补偿
18.2.2线路补偿
18.3补偿
18.3.1串联补偿
18.3.2并联补偿
18.4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
18.4.1并联补偿器
18.4.2串联补偿器
18.4.3串并联混合补偿器
18.4.4晶闸管控制的串联电容器TCSC
18.4.5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
18.4.6静止串联同步补偿器SSSC
18.4.7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
18.5其他FACTS装置
18.6STATCOM和SVC之间的比较
18.6.1串、并联补偿器之间的比较
18.7FACTS装置的性能
18.8UPFC和SVC装置的费用比较
18.9FACTS装置的等效电路
18.10FACTS的应用与益处
18.10.1FACTS控制器在配电系统中对于提高电能质量的应用
18.10.2功率因数PF和THD
18.11总结
选择题
参考文献
第19章负荷预测技术
19.1前言
19.2预测方法
19.3平均值与趋势因子的估计
19.3.1更多的一般形式模型
19.4周期成分的估计
19.5ysk的估计: 时间序列法
19.5.1自回归(AR)模型
19.5.2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MovingAverage Models)
19.6随机分量的估计: 卡尔曼滤波法
19.6.1应用于短期预测
19.6.2即时非平稳态负荷预测技术
19.7利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长期负荷预测
19.8无功负荷预测
19.9总结
19.9.1未来发展趋势
思考题
选择题
参考文献
附录A向量与矩阵代数的介绍
附录B电路常量概述
附录C矩阵三角分解与最优排序
附录D电力系统雅可比矩阵的元素
附录EKuhnTucker定理
附录F电力系统的计算机实时控制
附录G智能电网特性
附录HMATLAB与Simulink介绍
附录I变电站
附录J负荷潮流计算方法的收敛性
附录K电能质量: 概述
附录L电力系统通信的最新发展趋势
附录M电力系统的重组和放松管制
附录N电力系统可靠性研究
附录O废气排放控制
附录P发电机组检修计划
附录1.1
习题答案
选择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