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HK$
55.8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HK$
78.2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HK$
172.5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HK$
56.4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HK$
87.4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HK$
102.4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HK$
102.4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HK$
113.9
|
內容簡介: |
本书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深入研究,肯定了宗教和非理性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意义,将道教提升到学术层面来探讨,期在重新建构道教思想体系。书中指出,道教作为一种宗教,虽然不同于儒家与道家,但其思想源流却又离不开这两家,它从一开始就是以儒道互补为特征的。
|
關於作者: |
汤一介先生(19272014),湖北省黄梅县人,生于天津。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思想家、教育家与社会活动家。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从1956年起一直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创办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三智文化书院、什刹海书院等学术研究机构。代表著作有《郭象与魏晋玄学》、《早期道教史》、《佛教与中国文化》等。大部分著作与论文已结集为十卷本《汤一介集》出版。主编有《汤用彤全集》、《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九卷本《中国儒学史》(与李中华共同主编)、十一卷本《中华佛教史》(与季羡林共同主编)等著作。以古稀之年主持大型文化工程《儒藏》(精华编)的编纂,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中国现代学术的崛起做出了重大贡献。
|
目錄:
|
第一章绪论
一、道教的产生是适应了东汉末期中国本民族(主要是
汉族)的社会、政治、经济、道德以及人们的
心理的需要
二、道教发展成一种完整意义的有重大影响的宗教的
过程表明了一种完整意义上的宗教团体发展的
一般规律
三、道教哲学作为一种宗教哲学有着它显明的特点,
其特点只能在和其他宗教对比中加以揭示
第二章《太平经》道教产生的思想准备
一、《太平经》的成书问题
二、论《太平经》中的气与道
三、关于《太平经》若干问题的讨论
第三章道教的产生
第四章《老子想尔注》与《老子河上公注》
一、《老子想尔注》
二、《老子河上公注》
第五章三国西晋时期对道教的限制
第六章道教在东晋南北朝的发展
一、整顿和建立道教的教会组织
二、为道教建立和完善其宗教教义的理论体系
三、编纂道教经典
四、制定和完善教规教仪
五、编造神仙谱系和传授历史
第七章为道教建立理论体系的思想家葛洪
一、生平与著作
二、为道教建立理论体系
三、《抱朴子内篇》、《外篇》所反映道教治身与
治国并重的特点
四、在医药学和化学上的贡献
第八章为道教建立比较完备的教规教仪的
思想家寇谦之
一、生平与著作考证
二、对道教的改革
三、为道教建立教规教仪
第九章为道教首创经典目录的思想家陆修静
一、对道教的经典进行分类、整理,编出
《三洞经书目录》
二、为整顿道教组织建立教规教仪
三、提出建立独立的道教组织形式
第十章为道教创立神仙谱系和传授历史的
思想家陶弘景
一、生平与著作
二、对早期道教神仙学说的总结和改造
三、为道教建立神仙谱系和传授历史
第十一章为道教创立哲学理论的思想家成玄英
一、成玄英的生平与著作
二、魏晋玄学是先秦老庄思想的新发展
三、重玄学的产生和完成
附录一敦煌本太平经残卷(斯?四二二六)
附录二论早期道教的发展
附录三论《道德经》建立哲学体系的方法
附录四《道德经》导读
一、老子和《道德经》
二、我们应如何了解《道德经》的道
三、我们应如何了解《道德经》的德
四、《道德经》中的辩证法思想
五、《道德经》所包含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有什么意义
附录五要重视《道德经》注疏的研究
附录六自我和无我
增订本后记
|
內容試閱:
|
自序
1984年秋,中国文化书院成立,起初我们主要希望能把中国传统文化向社会传播,因此,办了各种各样的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讲习班,并编写了相关的教材。其后,我们感到,既然中国文化书院集中了那么多的大学者,我们能不能对中国文化作些有意义的研究。当时计划编三套书:《东方文化丛书》、《神州文化集成丛书》和《魏晋南北朝思想文化史丛书》。前两种出版了不少成本,但后一种只出了两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和《魏晋玄学史》,其他几本列入《魏晋南北朝思想文化史丛书》的书因种种原因没有编著出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1988年在大陆陕西范大学出版社和台湾大图书公司同时出版。由于这本书是由东汉道教创立写起,后来在昆仑出版社出版的《东方文化集成》中改名为《早期道教史》。这部《早期道教史》是我1983年和1985年两次在北大哲学系讲授《早期道教史专题研究》一课基础上写成的一本专著。如果这本书在20世纪80年代有点意义,首先是我肯定宗教对人类社会生活特别是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的意义,把宗教与迷信作某作必要的区分。其次,我论证道教成为一种完整意义上的宗教(如基督教、印度佛教)是经过长达两三百年才完成的,这是因为完整意义的宗教应该有其宗教理论、固定的教规教化、经典系统、超人的神仙谱系和传授的历史等等。因此,我从以上诸方面介绍了中国道教的产生和其早期的发展。第三,我注意到道教不仅与中国的道家(老子、庄子等)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和儒家社会政治理论(如广嗣兴国之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它也大量吸收和整合印度佛教的思想和教规才得以成为一种有特色的有影响的宗教团体。特别是中国道教以后的发展,正是由于唐初成玄英等又吸收了佛教三论宗的学说而使之其哲学理论精细化、系统化,而开启了道教的内丹学,而使道教的内丹学与外丹学成为道教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部分。第四,我注意到道教与中国民间信仰的不可分的关系。第五,我对道教特有的概念,如道、气(元气)等等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努力揭示其内涵,没有简单的扣上个帽子。读者也许可以注意到,我对宗教的态度是,不用什么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等等硬套在宗教上。这是因为,我虽不信任何宗教,但我对宗教却存有敬意。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往往和信仰这种宗教的民族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