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国富论导读(人文经典书系)

書城自編碼: 285411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經濟學理論
作者: [英]亚当·斯密
國際書號(ISBN): 9787510458354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7-01
版次: 1 印次: 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7.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医学图形图像处理基于Python VTK的实现
《 医学图形图像处理基于Python VTK的实现 》

售價:HK$ 166.9
山家清供:小楷插图珍藏本 谦德国学文库系列
《 山家清供:小楷插图珍藏本 谦德国学文库系列 》

售價:HK$ 143.4
政略与战略论
《 政略与战略论 》

售價:HK$ 140.0
百年词史-(1900-2000(全二册))
《 百年词史-(1900-2000(全二册)) 》

售價:HK$ 333.8
RDI人际关系发展疗法:修复孤独症核心障碍,让干预回归生活
《 RDI人际关系发展疗法:修复孤独症核心障碍,让干预回归生活 》

售價:HK$ 99.7
金融科技监管的目标、原则和实践:全球视野下加密货币的监管
《 金融科技监管的目标、原则和实践:全球视野下加密货币的监管 》

售價:HK$ 110.9
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研究——深圳地铁6号线工程创新与实践
《 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研究——深圳地铁6号线工程创新与实践 》

售價:HK$ 221.8
艾尔米塔什国家博物馆 少年游学 人一生一定要看的博物馆
《 艾尔米塔什国家博物馆 少年游学 人一生一定要看的博物馆 》

售價:HK$ 38.1

 

編輯推薦:
读旷世经典
品大师智慧
悟财富迷局


一部古典经济学著作的大众化通俗读本

改变世界的十大著作之一,古典经济学之父铸就的丰碑
一部全面深刻解读财富增长的奥秘和根源的重磅力作
內容簡介:
《国富论》是近百年来影响深远的经典力作,是影响世界的十大名著之一,世界经济学之父铸就的历史丰碑。它影响了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主旨是增加国民财富,涉及国民财富的性质以及国民财富增进的原因分析。本书作者针对原著对普通读者来说深奥难懂的现实,研读了出版的现有版本,通过采取生动活泼,浅显易懂的方式解读经典。本书全面深刻透析了世界财富增长的奥秘与根源。
關於作者:
亚当斯密,英国著名经济学家。1723年出生在苏格兰,父亲早逝,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并终生未娶。亚当斯密先后毕业于格拉斯哥大学和牛津大学。1751年进入格拉斯哥大学任哲学教授。1767年开始,历时6年,完成《国富论》。《国富论》使亚当斯密名垂青史。亚当斯密也因此成为现代经济学之父自由经济的守护神。亚当斯密于1790年7月17日与世长辞,享年67岁。
目錄
目录


第一章论劳动分工及分配 001
劳动分工 002
分工的起因 007
分工的限制 012
货币的起源及效用 019
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 028
商品价格的构成 037
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044
劳动工资 053
资本利润 061
工资与利润 070
地租 080

第二章论财富的性质、积累和使用 097
财富的分类 098
货币的性质和作用 105
资本的积累 113
借贷资本 123
资本的用途 132

第三章论各国财富增长的方式 143
财富的自然增长过程 144
农业的抑制与改良 148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159
都市工商业对农村改良的贡献 168

第四章论重商主义与重农主义 175
重商主义的原理 176
进口限制 184
特别限制 193
通商条约 202
论殖民地 212
关于重商主义的结论 220
论重农主义 229

第五章论国家的财政 243
君主或国家的费用 244
国家收入的来源与赋税 283
论公债 309
內容試閱
论财富的性质、积累和使用

亚当斯密对于资产的性质、积累及使用的深刻见解至今仍然令人惊异。亚当斯密开创性地把资产细分为用于消费的资产、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并阐述了金融风险及控制的方法。另外,亚当斯密还区分了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剖析了人们的借贷行为,分析了资本运用方法的不同对生产性劳动产生推动作用的差异。这些思想的提出推动了古典经济学的发展。

财富的分类

如果一个人只拥有很少的财富,仅仅能维持几天或几周的生活,而且他必须靠辛勤的劳动来获得微薄的收入,那么,他就会非常谨慎地使用它。如果一个人拥有较多的财富,足够维持几月或几年的生活,那么,他使用财富的谨慎程度必定小于前者。
我们将其财富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他希望用来获得收入的部分,称为资本;其二,他希望用来供目前生活的部分,称为消费。
这第二部分又包含三项:第一,原来为了这一目的而预留下来的那一部分财富;第二,不断获得的收入,不管其来源何处;第三,用上述两项在以前购买的但还没有使用的物品,如衣服、家具等。
事实上,希望用来供目前消费的财富,有时仅包括上述三项中的一项、两项,或是三项全有。简单来说,对投资者提供收入或利润的资本,有以下两种使用方法。
其一,资本可以用来生产或购买物品,然后销售出去,以获取利润。
如果这种资本仅仅留在所有者手中,那么,对于所有者来说并不能产生任何收入或利润。这种资本只有不断地以一种形态用出,以另一种形态收回,才能创造出收入或利润。因此,这种资本被称为流动资本。
其二,资本可以用来改良土地,购买有用的工具或机器,或用来置备无需易主或无需进一步流通即可提供利润的东西。这种资本被称为固定资本。
前一种情况为资本保留在手中而获取利润,后一种情况为资本支付出去而获取利润。
从事不同的职业,所需要的流动资本与固定资本之间的比例,是大不相同的。
就商人来说,他们的资本全部属于流动资本,他们几乎不需要工具或机器。
就手工业者和制造者来说,他们资本的一部分必须固定在工具或机器上。只不过,有些行业工具或机器贵些,有些则便宜得多。事实上,这一类的资本大部分是流动的,开始时可能作为工人工资流出,或作为原材料价格流出,之后则从产品的价格流入,其中含有这一产品的利润。
就农场主来说,他们用于购买农具的资本是固定的,用于维持工人与支付工资的资本是流动的。耕畜的价格和购买农具的价格一样,可称为固定资本;饲养牲畜的费用和维持工人的费用一样,可称为流动资本。不是以代耕为目的,而是以售卖为目的的牲畜,其购买费和饲养费,则应归于流动资本。不是以代耕或贩卖为目的,而是以剪毛、挤乳、繁种以求利润为目的而买入的羊或牛,应当称为固定资本;在这里生利的方法在于拥有它们。它们的维持费是流动资本;在这里,生利的方法在于付出维持费。种子的全部价值,亦可称为固定资本。种子虽往返于土地与谷仓,但未更换主人,所以没有真正地流动过。农场主获取利润,不是靠出售种子而是靠种子孽生产品。
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总财富,也就是其全体人民的财富,也应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是留供目前消费的
这一部分的特性是不提供收入或利润。属于这一类的有:已由消费者购买但尚未完全消费掉的食品、衣服、家具等,仅供居住的国内房屋
其实,衣服、家具、房屋等,有时同样可以提供收入,从而对特殊的个人有资本作用。如有人出租衣服给化装舞会、有人出租家具给需要的人或租客,有人出租房屋以换取租金。总之,这种租借的事情随处可见。但由出租而得来的收入,归根结底是出自其他收入来源。而且这些物品虽提供收入,有资本作用,但对社会公众来说,则不提供收入,不能有资本作用,丝毫不能增加全体人民的收入。因此,我们将这些物品归于留供目前消费的各种财富。
(2)是固定资本
这一部分的特性是不必经过流通,不必更换主人,即可提供收入或利润。
概括而言,属于这一类的包括以下四项:
第一,一切便利劳动和节省劳动的有用工具或机器。
第二,一切有利润可图的建筑物,如商店、货栈、工场、农屋、厩舍、谷仓等。这类建筑物和住屋大不相同,属于营业上的用具。
第三,用开垦、排水、围墙、施肥等有利可图的方法投下的使土地变得更适于耕作的土地改良费。
第四,社会上一切人民学到的有用技能。学习一种技能费去的资本,好像已经实现并且固定在学习者的身上。这些技能,对于他个人自然是财产的一部分,对于他所属的社会也是财产的一部分。
(3)是流动资本
这一部分的特性是要靠流通、更换主人而提供收入。
概括而言,属于这一类的包括以下四项:
第一,货币。有了货币,其他三项才能周转而分配给真正的消费者。
第二,屠户、牧畜饲养者、谷商、酿酒商等人所有的食品,他们出售这种食品,可以获得利润。
第三,还在耕作者、制造者、布商、木材商、木匠、瓦匠等人手中的衣服、家具、房屋三者的材料。这些材料是否是纯粹的原料或半加工的材料,可以不问;只要未曾制成即属于这项。
第四,已经制成,但仍在制造者或商人手中,未曾卖给或分配给真正消费者的物品,如店铺柜台上陈列着的制成品。
综上所述,流动资本包含各种商家手里的食品、材料、制成品及货币。食料、材料、制成品的流转和分配,都必须依靠货币。否则,就无法顺利到达最后使用或消费它们的人手中。而在食品、材料、制成品及货币中,食品、材料、制成品通常在一段时间后,就会由流动资本变成固定资本,或变成留供目前消费的财富。
显而易见,固定资本完全是由流动资本转变而来的,而且需要不断地由流动资本来补充。用于营业的所有工具或机器,都由流动资本而来。流动资本提供建造工具或机器的材料,提供维持建造工具或机器的工人的费用,并提供工具或机器制成后的维护和维修费用。
如果没有流动资本,固定资本就无法提供任何的收入;如果没有流动资本,工人就没有任何生产原料,也没有维持生存所需要的食物;如果没有流动资本,即使最好、最有用的工具或机器,也不能生产任何东西;如果没有流动资本,土地无论怎样改良也不能提供收入;如果没有流动资本,就无法雇用工人。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具有唯一的、共同的目的使留供目前消费的财富不致匮乏,且能有所增加。人民的衣食住,都依赖于这种财富。人民的贫富,也取决于这两种资本所能提供的这种财富是丰饶还是贫乏。
为了补充社会上的固定资本和供目前消费的财富,需要不断地从流动资本中抽出大部分,而流动资本同样需要不断的补充。
简单说来,这种补充主要有三个来源土地产物、矿山产物、渔业产物。
土地产物、矿山产物和渔业产物,不断地供给食料和材料,而且其中一部分通过加工制造成完成品。正是由于这种供给,从流动资本中抽出的食料、材料、完成品,才有了新的补充。需要指出的是,必须从矿山采取所需要维持和补充的用来作为货币的金属。通常情况下,货币无须从流动资本中抽出来作为固定资本或留供目前消费的财富,但货币难免磨损,难免输往外国,因此需要不断地加以补充,只不过数量相对较小而已。
毫无疑问,土地、矿山和渔业都需要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来经营,而它们的产物,不仅要偿还投下的资本,增加利润,还要偿还社会上一切其他资本,增加利润。
农民每年消费的工业品,都由制造者为他们补充;制造者每年消费的食品和材料,则由农民为他们补充。
在土地、矿山和渔场自然生产力大小相等的情况下,它们的产额和投资数量的大小与资金用法的好坏成比例;在资本数量相等、投资方法又同样适当的情况下,它们的产额就和它们的自然生产力的大小成比例。
在所有生活比较安定的国家,人们都愿意用可供他们使用的财富换取目前享乐或求得未来利润。如果是用来求目前享乐,那它就是留供目前消费的财富。如果是用来求未来利润,那么求利润的方法,不是把财富保留在手里,就是花出去。在前一种情况下,它是固定资本;在后一种情况下,它是流动资本。在生命财产非常安全的情况下,一个人如果不把他所能支配的一切财富用于这些途径,我是不会相信的,除非他是个疯子。



马克思与《资本论》

卡尔亨利希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的心血写成的一部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这部巨著第一次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以数学般的准确性证明这一发展的方向必然引导着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确立。
《资本论》武装了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是马克思整个一生科学研究的成果,它凝聚着马克思的全部心血和智慧,是他献给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最重要的科学文献。它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成为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
《资本论》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马克思认识到了经济过程的动态性,并预见到了经济周期的存在,而且发展了关于经济活动的封闭理论。他同时还是第一个将经济和历史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学家,而《资本论》就是他这种创举的体现。
《资本论》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其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同时,《资本论》也没有简单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归结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资本论》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正如列宁所说: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都应用于一门科学。马克思使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辩证分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克服的过程,从而透彻详尽地阐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学说,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在《资本论》中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资本论》的方法不亚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发现。
马克思在这部作品中对古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的理论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批判,提出了全新的观点,同时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方法,也受到了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里叶、圣西门等人的影响。马克思自己认为他的目的是:用辩证的方法,经过批判,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找出现代社会的运动规律,为现代工人运动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此,他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中埋头钻研经济材料达12年。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最主要的不公平在于对劳动的剥削,劳动者得到的报酬要低于他们所生产的价值,其剩余价值被拥有生产资料的雇主获得,生产资料的个人占有与生产产品的社会化矛盾必然会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发生。他力图揭示资本积累的过程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他认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商品的流通和对利润的追求会导致社会中经济与道德的冲突和分裂,主观的道德价值和客观的经济价值会分道扬镳,政治经济学应该研究价值的分配方式,使经济学的发展符合法律和道德观念。
马克思认为,政治经济学家应该按照客观规律去研究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社会的经济发展规律如同自然科学一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应该了解这种规律,依照客观规律行事。商品生产要进行社会化,要有意识地控制商品生产,以使其达到最大的利用度。
《资本论》提供的是认识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现成的教条,《资本论》的理论也需要在实践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要把握以下四点:
(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某些重要观点,由于种种原因过去被忽视被简单化了,如关于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作为生产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的观点,关于多种财产权及其内部构成关系的观点等,这些观点的重要价值目前已日益为人们所认识,需要我们从现实出发进一步加以研究和阐释。
(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论述中有一些与当时现实相符,但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已与当前现实不符的具体观点,应当实事求是地加以改变。例如,《资本论》中讲作为世界货币的只能是贵金属货币,这符合当时的实际,目前金本位崩溃的条件下,美元等纸币也可充当世界货币,需要理论上予以阐明。
(3)我们在社会主义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面临的新任务,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与时俱进的新的探索与研究,作出科学的说明,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落实科学发展观等问题。
(4)要力求准确理解和把握《资本论》的基本理论,减少误解与错解。应当区分哪些是附加于马克思的甚至错解了的东西,特别是要划清科学社会主义同空想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以及民主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坚持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货币的性质和作用


前面我已经介绍过,参与商品生产的要素有三个劳动、资本和土地。所以说,大多数商品的价格是由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土地地租这三部分构成的。就一个国家全年的所有商品来说,全国年产物的总价格或总交换价值,可分解为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和土地地租。
就像私人土地的地租可分为总地租与纯地租一样,一国居民的收入也可分为总收入与纯收入。
私人土地的总地租,包括私人土地所有者的全部付出,从总地租中减去修缮、管理等各项必需的费用,剩余的部分就是可供土地所有者自由支配的纯地租。而一国居民的总收入,包括土地与劳动的全部年产品,从一国居民的总收入中减去维持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费用,剩余的部分就是可供一国居民自由支配的纯收入。
事实上,一国居民真正财富的多少,完全取决于其纯收入的多少。
关于固定资本的补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劳动生产力。比如说,在同样面积的农场,没有围墙、水沟、道路等必要建筑物的农场,要比拥有这些设施的农场,生产力低得多。而在同样规模、生产同种产品、工人数量相等的工厂中,没有精良机器的工厂,要比拥有这些设备的工厂,生产力低得多。固定资本的维护费用,不能计算在纯收入中,而其所提高的劳动生产力,却能使纯收入增加。
关于流动资本的补充,要从不同的情况进行讨论。食料、材料、成品和货币,是流动资本的四个组成部分。其中,食料、材料和成品可以转化为固定资本,也可以转化为供目前消费的财富,而那些没有转化的部分就将成为社会的纯收入。关于社会流动资本中的货币问题,我认为有必要进行详细探讨。
简单来说,货币对社会收入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点:
其一,货币的补充,需要费用,这项费用要从社会纯收入中扣除。
其二,货币仅仅是货物借以流通的工具,不能将货币计算在社会总收入或纯收入中,因为构成社会收入的只能是货物。
此外,以纸币代替金银铸币,可以说是用一种价格低廉的商业工具代替另外一种极其昂贵的商业工具。与金银铸币比较而言,纸币的生产费用和维护费用要少得多。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社会的总收入或纯收入,对此我将作进一步说明。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物易物的时代已经过去,货币逐渐成为商业活动中交换的一般媒介,而代替金银铸币的纸币有许多种。
以银行的流通券为例,倘若这家银行资本雄厚、操作规范、诚实守信,人们相信它有随时兑换现金的意愿和能力,那么,它所发行的流通券就与金银币无异。如果这家银行将10万镑期票借给客户,客户自然要付给利息,这些利息就是经营银行的利润来源。这些期票会有一部分返回兑现,但总有一部分在人们手中流通。因此,这家银行发行的10万镑期票,用2万镑金银币就可以应付兑现的需要。换言之,2万镑金银币发挥了10万镑金银币的功用国内流通就可以节约8万镑金银币。倘若国内的银行都这样做,那么,由于期票的发行就使得金银需求仅为原来的15。
假设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的总通货量为100万镑,银行期票发行了100万镑,那么,金银币的储备只需20万镑即可。与银行期票发行之前相比,就溢流出80万镑金银币。这80万镑金银币在国内就被闲置、没有有利的用途,于是被送到国外,而且必须以金银的形式送出。此时,国内流通领域,事实上是以100万镑纸币代替了100万镑金银币在流通。
大量的金银被输往国外,用来购买他国的商品,如果将这些商品再转卖给第三国,则可以从中得到丰厚的利润,这也就增加了社会的纯收入。如果用来购买供本国消费的商品,这些商品按用途可分为两类:奢侈品,这种用途不会增加社会生产;劳动资料,这种用途必定增加社会生产,也必然增加社会的纯收入。
一般来说,社会上大多数人是聪明、勤劳和节俭的,流往国外的金银大部分可视为本国的创业基金,能够增加社会收入。国内由于用纸币代替金银币,流通所需的金银量减少到原来的15,这节约下来的45,最终会影响到社会纯收入的增加。
事实也证明了上述理论,最近二三十年来,银行业发展迅速,国内流通完全用纸币代替了金银币。虽然流通的金银币大为减少,但商业却更加繁荣,农业和工业的发展也非常明显。
由上述可知,银行在其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那么,银行的主要业务是什么呢?该如何避免纸币发行过剩呢?银行经营与国家利益之间又有什么利害关系呢?
银行的一项主要业务就是贴现汇票。所谓贴现汇票,即指垫付货币,收买没有到期的汇票,持票人不等汇票期满前往银行兑现时,银行要在全部贷额中扣除到期应收的利息,等到汇票到期后兑付,不但可以偿还银行先前贷出去的价值,还会以利息形式带来纯利润。银行贴现汇票,不是以金银支付,而是以本银行发行的流通券支付,所以,银行总是尽可能多地贴现汇票,以赚取利润。
至于纸币的发行,无论在哪一个国家,纸币的价值都无法超过它所代替的金银的价值,或超过实际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币的价值。纸币一旦过剩,人们既不能用于国内,又不能输往国外,只有到银行兑现。倘若银行兑现缓慢,就会引起人们的恐慌,结果往往导致许多纸币要求兑现,从而引起混乱。
与一般企业相比,银行经营还有两项特殊的费用:为应对随时兑现的需求,银行必须储备没有利息的巨额货币;这些货币不断减少,必须不停地加以补充。
倘若纸币发行过多,其回到银行的速度也就快了许多。因此,上述第一项特殊费用必须以更高的比例增加才行,而上述第二项特殊费用则增加更多。
我认为,倘若所有银行都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的话,也就能够避免纸币过剩情况的发生。然而,不幸的是,银行家似乎都忽略了这一点,从而导致纸币过剩的情况时有发生。
英国一些大胆的商人,往往过分经营,这是纸币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商人的创业基金,不宜完全向银行借贷,这种方式只适合用来应对不时之需。而银行如果借出资本不超过限度,那么,国内纸币过剩的情况就不会出现。
倘若银行借贷给商人的款项以及利息能够按时收回,那么,银行金柜的补充就不需要多少费用。倘若情况不是这样,那么,银行金柜必定出大于入,很容易造成枯竭。因此,许多银行对此非常慎重,它们要求客户定期还款,这种谨慎的态度往往带来两个好处:银行能够准确地判断借款人的财物状况以及避免纸币发行过剩。
银行以现金结算和贴现汇票的方法为商人提供了便利,反之,商人借贷也要考虑银行本身的利益和安全。
商人的流动资本不能完全从银行借贷,即使大部分从银行借贷也是不好的,因为商人想要收回投资需要较长的时间。商人的固定资本就更不能完全从银行借贷,大部分从银行借贷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固定资本比流动资本收回更慢。以上这些对银行都是不利的,很容易使其蒙受损失。
商人趋利,总觉得银行所要付出的仅仅是多印一些纸币而已,他们总是期盼着银行能满足自己的所有要求,获得想要的全部资本。当银行出于种种原因拒绝他们的要求时,一些商人就想出了循环划汇这一方法。所谓循环划汇,即通常所说的循环借款。比如说,甲、乙两人,甲向乙开出一张汇票,限期两个月并付利息,在付款期限未到之前,乙又向甲开出同等数额汇票一张,外加利息佣金,限期两个月。在这两个月未到期之前,甲再向乙第二次开出汇票,乙也照例行事,这样循环下去,可持续数月乃至数年,只是利息和佣金都要计算在内,这种方法就叫做循环划汇。
银行为了贴现这种循环汇票,往往会发行大量的过剩纸币。如果甲、乙两人相互串通,相互开出循环期票,倘若他们同时向一家银行贴现,那么,他们就很容易被识破。但他们向多家银行贴现,且由许多人参加开列汇票,那么,银行就很难识破了。即使银行识破了他们的骗局,但常常为时已晚,银行已经处于被动的位置,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银行只有继续贴现,慢慢地将贷款收回,或增加贴现的条件,迫使这些人转向其他银行。
倘若一家银行以振兴国家为己任,那么,无论是现金结算,还是汇票贴现,其条件都比其他银行宽松得多。其在为汇票贴现时,也不问是真实汇票还是循环汇票。这家银行的做法,势必导致其发行大量纸币,过剩的纸币在极短的时间内返回银行要求兑现,必定导致银行金柜亏空,最后不得不停业。诸如这家银行的经营方法,是非常失败的,这样经营的后果恰恰背离初衷,对国家造成巨大的危害。
以上讨论,也就涉及到了银行经营与国家利益的问题。这也是本节我准备探讨的最后一个问题,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一个国家银行安全、稳定地经营,可以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因为,银行使这一国家的闲置资本发挥了作用,从而产生可观的利润。
商人手中的闲置资本,对于商人与国家而言,并不能产生什么利益。因为银行的灵活经营,为这些闲置资本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对商人与国家都有利,促进了国内产业的发展。此外,银行安全、稳定地经营,用纸币代替金银币,这也是有利于国家的。
我要指出的是,用纸币代替金银币,纸币的发行和运行存在一定的风险,倘若管理不善,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例如,倘若一个国家完全靠纸币来融通货物,后来不幸发生了战争,并且战败,敌军占领了首都,维持纸币信用的金银库也落入敌手,那么,这一国家的商业将陷入混乱,市场上除了以物易物、赊欠之外,不会有其他的交换。而缴纳赋税、支付军饷也无法进行。倘若这一国家大部分是靠金银币来融通货物,那么,情况将会好很多。
所以说,无论哪一个国家,都要防止纸币过度发行造成银行破产,同时也要防止让纸币在流通领域占有过大的比重。
概括而言,货物流通可分为两类:其一,商人与商人之间的流通;其二,商人与消费者之间的流通。货物的流通,必然属于其中一类。而两类货物的流通方式同时进行着,其区别在于所需要的货币数量有所不同。
商人与商人之间流通的货物价值,一定不能超过商人与消费者之间流通的货物价值,因为货物终归要卖给消费者。商人与商人之间往往是批发交易,每次都需要大量的货币;商人与消费者之间往往是零售交易,每次需要的货币量很小。
国家对纸币的发行必须加以管制。倘若纸币面额很大,就只能在商人之间流通;倘若纸币面额很小,就好像是在鼓励普通人去经营银行,这样往往导致银行破产,从而引起社会的混乱。因此,国家最好同意规定纸币的最低面额。
此外,发行纸币的银行,必须有足够的信用来保证纸币与金银币的兑换,如此,用纸币购买任何货物都会像金银币一样,价格不至于产生变动。
总之,银行发行纸币,既有限制又可随时兑现,就不会危害社会安全,反而会增进社会安全。国家还应该鼓励各个银行之间善意的竞争,因为对社会有益的事业而言,愈是自由,就愈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格雷欣法则

格雷欣法则是一条经济法则,也称劣币驱逐良币法则,意为在双本位货币制度的情况下,两种货币同时流通时,如果其中之一发生贬值,其实际价值相对低于另一种货币的价值,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将被普遍收藏起来,逐步从市场上消失,最终被驱逐出流通领域,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将在市场上泛滥成灾。
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钱包里既有新钱又有旧钱的时候,大家都愿意把旧钱花出去买东西,留下新票。道理很简单,这是出于对新钱的偏好。从这种偏好中,就出现了格雷欣法则的萌芽。
这一法则是以托马斯格雷欣爵士(15191579)的姓氏命名的。格雷欣是英国著名的金融家、慈善家,皇家证券交易所及格雷欣学院的创建者。他对货币与交易方面的事宜了如指掌,因此成为英国女王伊利沙白一世改革货币制度的主要军师,业务包括与佛兰德的商人议定皇室货款、购买军备以及偷运黄金进英国。他家境富裕,地位显赫,曾经两次邀得英国女王成为他的座上客。
格雷欣提出了这个法则之后,便成为了货币史上的著名人物。
自从人类给金钱以一定的币值时起,这一法则就起作用了。
追溯到古罗马时代,人们就习惯从金银钱币上切下一角,这就意味着在货币充当买卖媒介时,它的价值含量就减小了。古罗马人不是傻瓜,他们很快就觉察到货币越变越轻。当他们知道货币减轻的真相时,就把足值的金银货币积存起来,专门用那些不足值的货币。这个例子说明:坏钱把好钱从流通领域中排挤出去了。为控制这一现象的蔓延,政府发行了带锯齿货币,足值货币的边缘都有细小的沟槽。如果货币边缘的沟槽被挫平,人们就知道这枚货币被动过手脚。
在中国,早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的贾谊曾指出奸钱日繁,正钱日亡的事实,这里的奸钱指的就是劣币,正钱指的是良币。
这是在实行金银复本位制时出现的理论。当时,金和银都是法偿货币,在法律上按一定比价具有相同的价值。但在现实情况中,金银的开采成本、市场供求是不太可能完全同步变化的,于是当金相对于银来说更为贵重时,人们必然会储存更有价值的金而使用相对来说没有价值的银,因为交换时是以法定比价而不是实际比价来计算的。如果银相对来说更为贵重时,劣币就成了金,银变成了良币。
进入了纸币流通的时代,货币的不足值性更加明显,国家也必须用更加有力的手段保障其法偿性。也正是在这时,格雷欣法则开始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事实上,没有良币出现,或者有强有力的政府禁止良币的使用,劣币也不能一直使用下去。
问题的根源在于,劣币驱良币并不是产生于竞争的前提条件下。每一套货币的发行,都是由国家强制人民接受的,尽管付款的一方很乐意使用劣币,但收款的一方却不会甘愿接受,只有在国家能保证被接受的劣币能够继续流通的时候,劣币才能得以继续存在,这条规律才能继续起作用。
换句话说,如果国家滥用发行货币的权力,通过劣币驱良币的把戏来掠夺民间财富,这个过程可以说是政府损害自己信誉的过程。当这个过程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时,人民也有可能拒绝所谓的法偿货币,通过自由的选择使得货币自发地建立新规律。
格雷欣定律不但是货币、金融领域内的著名定律,而且在商业领域也有一定的泛化倾向。
后来,人们就用这一法则来泛指价值不高的东西会把价值较高的东西挤出流通领域,主要指假冒劣质产品在多种渠道向正牌商品挑战,并具有膨胀、蔓延的趋势。
比如,当软件市场上的经济秩序和法规约束尚不完善时,或者不能很好协调工作时,盗版软件会影响正版软件的制作、销售等,从而危害软件业健康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雷同于劣币驱逐良币,可称为盗版驱逐正版,是一种非正常的市场状态。
除了商业和金融领域,在社会上的其他领域中也存在这样的现象。
20世纪,意大利产生了一位最伟大的作家、思想家卡尔维诺。卡尔维诺写道:在一个人人都偷窃的国家里,唯一不去偷窃的人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就像在白羊群中出现了一只黑羊,这只黑羊就是另类,一定会被驱逐出去。
在一个缺乏良好秩序和约束体制的环境里,劣币驱逐良币,稗子战胜水稻的机制,带给整个社会的会是什么?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资本的积累

对于劳动而言,如果能增加物品的价值,就被称为生产性劳动;反之,如果不能增加物品的价值,就被称为非生产性劳动,如家庭仆人的劳动等。
在社会上等阶层中,有些人的劳动就如同家庭仆人的劳动一样,不能使物品增加价值,如君主和他的官吏们,他们的职务虽然珍贵而有必要,但终究是暂时性的,不可能保留起来供日后取得同样的职务;他们治理国家,虽然功劳很大,但今年的成绩不能代表明年或后年的成绩。事实上,这一阶层中包含着不同的人群,如牧师、律师、医师、演员、歌手、舞蹈家等。
生产性劳动者、非生产性劳动者以及不劳动者,都要靠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生活,而一个国家的年产物是有限的。
因此,用以维持非生产性劳动者以及不劳动者的部分越多,则用以维持生产性劳动者的部分就越少,这往往导致来年生产物的减少;反之,用以维持非生产性劳动者以及不劳动者的部分越少,则用以维持生产性劳动者的部分就越多,这往往导致来年生产物的增多。
毋庸置疑,任何一个国家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都是用来供国内居民消费、给国内居民提供收入的。但无论是出自土地还是生产性劳动,它们都是从一开始就自然分成两个部分:
其一,用来补偿资本,补充从资本中取出来的食料、材料和制成品;
其二,或以利润形式作为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或以地租形式作为土地所有者的收入。
对于土地生产物而言,一部分用来补偿农场主的资本,另一部分用来支付利润作为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或支付地租作为土地所有者的收入;工厂生产物,则是一部分用以补偿厂商的资本,另一部分则支付利润和作为资本所有者的收入。
用来补偿资本的那一部分年产物,从来不会立即被用来维持非生产性劳动者的生活,而通常被用来维持生产性劳动者的生活。一开始被指定为利润或地租的部分,则有可能用于上述两种用途。
将自己的一部分财富用来投资的人,没有不希望收回资本并赚取利润的,所以,他们只会雇用生产性劳动者。用来投资的这一部分财富,对于投资者而言,起到资本的作用,而对于生产性劳动者来说,则在以后构成了日常收入。至于用来维持非生产性劳动者生活的那一部分财富,从用于这一目的开始,就已经从资本中分离出来,被直接放入了留供直接消费的财富中。
像所有生产性劳动者一样,非生产性劳动者和不劳动者也必须依赖收入生活。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收入,简单来说,包括两项:
第一,年产物中的一部分,从刚开始就被指定为某些人的地租收入或利润收入;
第二,年产物中的一部分,原本是用来补偿资本和雇用生产性劳动者的,但当它到达人们的手中时,除去其生活需要外往往没有分别地用来维持生产性劳动者和非生产性劳动者。
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原本准备用来补偿资本的那一部分年产物,在还没有雇用足够数量的生产性劳动者的时候,是不可能用来维持非生产性劳动者的。同时,生产性劳动者在还没有通过劳动获得工资之前,也不可能用他的一部分工资来维持非生产性劳动者,何况其工资非常有限。
事实上,无论在什么地方,利润和地租都是非生产性劳动者生活所依赖的主要资源。
在前面我已经说过,由土地和生产性劳动获得的年产物,一经获得,就有一部分被指定为补偿资本的基金,还有一部分则作为地租或利润的收入。
现在,我们又知道,无论哪一个国家,生产性劳动者与非生产性劳动者的比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个部分。在这里还要进一步阐明,在贫国与富国之间,这种比例有着极大的差异。对于富裕的国家来说,它只不过是用来补偿资本的那部分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当然,它在年产物中所占的比例要比与直接算作地租和利润的那部分显然要大得多。另外,在雇用生产性劳动的基金方面,富国与贫国相比自然要大得多。
相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一国人民是勤劳,还是懒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种基金的比例。
从经验上看,下等居民大都依赖于资本的运用的工商业城市中,绝大多数居民都是勤劳、认真和兴旺的;而那些主要依靠君主经常或临时驻节来维持生计,换言之,在那些人民的生活主要依赖收入的花费的城市中,绝大多数居民都是懒惰、游手好闲和贫穷的。非常明显,在前一种城市使用资本,肯定比在后一种城市使用资本要明智和有利得多。
因此,任何国家、任何城市,勤劳与懒惰的比例和资本与收入的比例有着密切的关系。总的来说,资本占优势的地方,居民性格多勤劳;收入占优势的地方,居民性格多懒惰。增减真实劳动量、增减生产性劳动者的人数是由资本的增减决定的,因而,一国人民的真实财富与收入的增减直接影响着一国土地和劳动年产物的交换价值的增减。
资本的增加,来源于节俭;反之,奢侈与妄为只能加剧资本的减少。一个人节省下来的那部分收入,就是他增加的资本,对这部分增多的资本,他可以以征收利息的方式借贷给别人,也可以投资于雇用更多的生产性劳动者,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依照前面所说,个人的资本,是靠节省每年的收入来增加,个人尚且如此,那么,由个人构成社会的资本,也必须靠这个方法才能增加。
虽然节俭是资本增加的直接原因,但在节俭之前,必须先有勤劳,因为包括节俭所积蓄在内的所有生活物质,都来自于勤劳。不过,勤劳所得只有靠节俭,才能有所积累,资本也才能加大。节俭在增加维持生产性劳动者的基金的同时,使生产性劳动者的人数也随之增加;生产性劳动者的劳动,可以增加工作对象的价值。
所以,节俭有利于增加一国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的交换价值。因为,年产物的价值是靠更大的劳动量来增加的,而推动更大的劳动量的重要途径就是节俭。
假设有两种人,他们的收入都是货币。前一种人能从自己的收入中节省出一部分,他或以征收利息的方式借给别人,或是自己投资赢利,然后他再利用投资所得来购买食品、衣服和住所;后一种人,则是把他收入所得的货币全部用于购买食品、衣服和住所等消费品。同样是消费,只是消费的人和消费方式不同而已。
前者是属于节俭的人,他每年所省的收入,不但可在将来雇用更多的生产性劳动者,同样,他也好比是一个工厂的创办人,为自己设置了一种永久性基金,不管将来什么时候,都可维持同样多的生产性劳动者。
但是,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基金将如何分派?将用到什么地方?在没有法律予以保障、没有信托契约或永远营业证书加以规定的情况下,必须遵循一个强有力的原理所有者个人的利害关系,才能保护其安全。如果不按照这一原则的指定用途而滥用该基金,如把这基金的任何部分用于维持非生产性劳动者,那肯定是要吃亏的。
后者是属于奢侈的人,他就像把一种敬神用的基金的收入移作读神之用的人一样,他把父兄节省下来打算干点儿事业的钱,豢养着许多游手好闲的人。他滥用资本,不量入为出,蚕食资本。资本减少,雇用生产性劳动的基金也就会减少,所雇用的能增加物品价值的劳动量也必然减少。因而,他的奢侈行为就导致了全国的土地和劳动的年生产物价值的减少,那么全国居民的真实财富和收入也自然减少了。
进一步来说,奢侈者为了豢养懒惰者,他们在消耗掉自己的资本以后,必然会来夺取勤劳者的面包。假设勤劳者的节俭,不足以抵偿这一部分人的奢侈,那么,奢侈者的所为,在陷他自身于贫穷的同时,还会将全国陷于匮乏之中。
就算奢侈者所费商品全是国内生产,不影响到资金的外流,但其结果也将同样影响社会的生产基金。因为,每一年在每一个国家里,本应该有一定数量的食品和衣服用来维持生产性劳动者的生活,却大量被用来维持非生产性劳动者。这种情况未免有失平衡。
这样一来,每年一国生产物的价值,总不免低于本来应有的价值。对于生产者来说,假若把这一定数量的食品和衣服,不让非生产性劳动者消费,而配给他们,那就不仅可以再生产他们消费的全部价值,而且还可以提供利润。这同量的货币将依然留在国内,并且又生产了一个等价值的消费物品,结果就产生了两个价值。
而且,在年产物价值日趋下降的国家里,他们的货币更需要流通和周转,决不能保留这同量的货币。对于倾向货币而言,其唯一功用是周转消费品。只有通过货币的方式,食品、材料与制成品才可实行买卖,从而分配给正当的消费者。
一国每年在国内流通的消费品的价值,决定了其每年所能流通的货币量,而每年在国内流通的消费品只有两类:一类是本国土地和劳动的直接生产物;另一类是用本国生产物购买进来的物品。国内生产物的价值、每年在国内流通的消费品的价值和国内每年所能流通的货币量,它们三者之间的增减是成正比的,国内生产物的减少势必会导致后两者的减少。
因为年生产物逐渐减少的关系,有一些货币就会流到国外,对于这一领域的货币决不能弃之不用。由于货币所有者考虑到自身的利害关系,货币放着不用对自己无益。即使国内没有用途,他也会千方百计地拿到外国去购买国内需要的消费物品。
货币就这样源源不断地向国外输出,国内人民每年的消费额也因此逐渐超过他们本国年产物的价值。在这样的逆境中,从繁荣时代积累下来的年产物所购买的金银,也许可解他们的一时之忧。但在这种情形之下,金银输出不能看作是民生凋敝的原因,其实质是民生凋敝的结果。说得实际一点,甚至这种输出,还可暂时缓解民生凋敝的痛苦。
总之,货币量是随着一国年生产物的价值增加而增加的。消费品是通过货币的方式来流通的,每年在国内流通的消费品价值增加,用来流通它的货币也必须增加。因此,需要金银的国家,也因拥有足够的货币而出得起价钱,就用不着担心所需的金银会长久缺乏。而金银贮存量过大的国家,也不会造成金银堆积、其他商品贫乏的现象。
所以,不管我们说构成一国真实财富与收入的是一国劳动和土地的年生产物的价值,还是国内流通的贵金属,最重要的,也必须牢记的是:奢侈的是公众的敌人,节俭的是社会的恩人。
在这里,我们再来讲一讲妄为。其结果,和奢侈一样。实施一切不谨慎的、无成功希望的计划,只能给雇用生产性劳动的基金带来减损的危害。固然,投在这些计划上的资本,只能由生产性劳动者消费,但这终究是一种不适当的消费,他们消费的价值,因为不能充分再生产出来,所以,造成社会上的生产基金不断减少。
就幸运的大国来说,一小部分人的奢侈和妄为,是不能对其社会造成多大影响的,因为另外一大部分人的节俭与慎重总是能够超额补偿他们奢侈与妄为造成的损失。
奢侈和浪费是一脉相承的,一个人如果奢侈,必定会浪费,原因在于他有现在享乐的欲望。虽然这种欲望十分强烈,难以抑制,但却总是暂时的偶然的;而节俭呢?如果一个人有改善自身状况的愿望,那他一定会节俭。而这种愿望,是冷静沉着的,也是长久的,它一直潜藏在我们的内心,而我们一刻也没有放弃过这种愿望。
人生一世,很少有人对自身的地位、财富及所拥有的一切觉得完全满意,所以,人的一生总想进步,总想改善。但要从哪些方面改善呢?我想,很多人都会认为增加财产是必要的,也是最理想的手段。因为这手段最为通俗,最为明显。当然,增加财产也不能不择手段,最适当的方法就是把常年的收入或特殊的收入中的一部分储蓄起来。虽然每个人都不免偶尔心存浪费的欲望,甚至有一种人无时不有这样的欲望。但总的来说,心存节俭的人,还是在我们人类生命的过程中常占优势,且占很大的优势。
若一个国家需要的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的价值不尽如人意时,又要如何改善呢?这里为我们提供了两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个是增加生产性劳动者的数目;另一个则是增进受雇劳动者的生产力。值得注意的是,采取其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要把增加资本放在首位。因为,无论要改良机器还是要改良工作的分配,增加资本都是必不可少的。就改良工作分配而言,如果把工作分成许多部分,做到专人专职,随着职位的增多,人员也随着增多,佣金也就必然要增多,必定需要增加不少资本。
当然,情况也有例外,对于一个国泰民安的国家来说,即使政府不节省不慎重,也会有这种进步。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用一个国家两个相距太近的时代作比较,很容易产生错误的判定。通常来说,进步都是逐渐的,那种突飞猛进的进步实在少之又少。因此,时代距离太近,很难看出它的改良。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看问题总是以点代面,即使国家是一般地改良了,但是又因我们看到某种产业的凋零或某一地方的衰落,便怀疑整个国家的财富与产业都在衰退。
在这里,我们必须回到上面的话题。节俭可以增加社会资本,奢侈可以减少社会资本。这几乎是每个国家、每个人在理财方面必须遵循的一条潜规则。对于花费等于收入的人来说,如果用这条准则来衡量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人既不蓄积资本,也不蚕食资本;既不增加资本,也不减少资本。其实也不尽然,花费的方式各种各样,有些方面或方式的花费同样可以促进国家财富的增长。
在一般情况下,商品有两种:第一种是即享即用的物品;第二种是经久耐用,并可以蓄积起来的物品。一个人把他的收入用来购买第一种物品,就只能立时享用,无补于他日;若是用来购买第二种物品,就可能减少或增进明日甚至好几日的费用。
其实,有利于个人财富的消费方式,对国民财富也是有利的。
把收入用于购买经久耐用的物品,不仅较有利于蓄积,对于养成节俭的风尚也是一个容易且是最好的方法。
当然,如果就此以为费财于经久耐用物品,即为善行;费财于款待宾客,即为恶行,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如果一个富人把他的大部分收入用来购买经久耐用的物品,类似于珠宝、服饰等这些琐细东西,则利益仅及于个人,他人分享不到,这也表示他的一种轻浮、卑下、自私自利的性格;如果他把这些费用用于款待宾客、分济友伴,则效果就大为不同。
上面所述不过是想表明,由于费财于经久耐用的物品,有助于增长有价商品的蓄积和易养成个人节俭的习惯,有利于社会资本的增进;由于所维持的是生产者而不是非生产者,所以较有利于国家财富的增长。



奢侈品
大家所熟悉的力士品牌的英文名Luxus,意为奢侈。具体说来,奢侈一词的英文为Luxus、 Luxury。其实,Luxus原是一个拉丁词,意指极强的繁殖力,经演变后成为浪费、无节制的意思。在大部分欧洲国家的语言里,都将该词用以描述在各种商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超出必要程度的费用支出及生活方式的某些方面。
沃尔冈拉茨勒在《奢侈带来富足》一书中,将奢侈定义为一种整体或部分地被各自的社会认为是奢华的生活方式,大多由产品或服务决定。而如今,奢侈品在国际上的概念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并又称它为非生活必需品。
其实,从经济和社会意义上看,奢侈品本身并无褒贬之分,其实质只不过是一种高档消费行为;是一种个人品位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因此,经济学这样给奢侈品下定义:奢侈品是对其需求的增长高于收入增长的物品。它涵盖范围可能很广,从牛肉、人参到奔驰车,都有可能是奢侈品。
但是,人们总是认为那些非常昂贵或名贵的,大部分人都消费不起的物品才属于奢侈品。有些奢侈品既不是必需的又没有实际用途的昂贵物品,如名牌箱包、高级成衣和高档汽车。私人飞机和豪华游艇当然也属于奢侈品的范畴。
人类追求奢侈品主要有三个动机:
1奢侈品的价值比较持久,是作为贮藏财富的有效工具。例如,珠宝在保值方面的作用与黄金类似。
2)奢侈品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象征。有别于动物,对于大多数物种来说,它们通过体型的大小来决定其地位;在人类社会中,地位不仅仅取决于体力,还依靠财富、权力等多方面的竞争。
3)人类对美的追求也是产生奢侈品需求的重要因素。
中国有句古话:物以稀为贵。稀缺性是使物品成为奢侈品的必要条件。
奢侈品牌首先来自于它所服务的奢侈品。奢侈品在经济学上,指的是价值/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奢侈品又是指无形价值/有形价值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
奢侈品牌具有如下特点:
1富贵的象征
奢侈品牌的品牌魅力是富贵豪华的。所以,奢侈品应是闪光的、明亮的、让人享受的。奢侈品通过其品牌视觉识别系统传达了这些内容。从社会学的角度上说,奢侈品是贵族阶层的物品。它有地位,有身份,有高人一等的权力。它是贵族形象的代表。如今,虽然社会民主了,但人们的富贵观并未改变,奢侈品牌正好可以满足人们的这种本能需求。劳斯来斯汽车就有贵族车的象征意义。
2)奢华的视觉刺激
奢侈品牌所服务的产品必须是最高级的。这种最高级必须从外观到品质都能逐一体现。奢侈品的高级性应当是看得见的。正因为人们对其奢华显而易见,它才能为主人带来荣耀。所以说,奢侈品理当提供更多的可见价值让人看上去就感到好。那些购买奢侈品的人完全不是在追求实用价值,而是在追求全人类最好的感觉。奔驰汽车如此,夏奈尔时装也如此。
3)个性化
奢侈品牌往往以己为荣,它们不断树立起个性化大旗,创造着自己的最高境界。奔驰追求着顶级质量,劳斯莱斯追求着手工打造,法拉利追求着运动速度,而卡迪拉克追求着豪华舒适。他们独具匠心,各显其能。正是因为商品的个性化,才为人们的购买创造了理由。也正因为奢侈品的个性化很不像大众品,才更显示出其尊贵的价值。
4)专一性
奢侈品牌是十分专一的,它绝不可以随意扩张使用。所谓品牌的专一性,指的是品牌只服务于某一个产品或某一类产品。我们很难看到一个奢侈品牌分跨两个行业使用,而且还取得了成功。品牌多元化经营本身就是品牌管理的大忌,更何况是一个奢侈品牌呢?皮尔卡丹曾经延伸到酒业上,生产了一个皮尔卡丹葡萄酒,结果失败了。如耐克敢这样做,也一定好运不长。人头马要是成功地推出一款洗发水来,宝洁一定会七窍生烟。
5距离感
作为奢侈品牌必须制造望洋兴叹的感觉。让大多数人产生可望不可即的感觉是奢侈品牌营销的使命。在市场定位上,奢侈品牌就是为少数富贵人服务的。距离产生美。因此,要维护目标顾客的优越感,就该使大众与他们产生距离感。奢侈品牌要不断地设置消费壁垒,拒大众消费者于千里之外。要使认识品牌的人与实际拥有品牌的人在数量上形成巨大反差,这正是奢侈品牌的魅力所在。所以,可以这么说,奢侈品牌就是梦寐以求,少数拥有。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