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笔记启蒙 : 英国皇家学会与科学革命
》
售價:HK$
85.8
《
汉语副词研究论集(第六辑)
》
售價:HK$
107.8
《
干戈之影:商代的战争观念、武装者与武器装备
》
售價:HK$
74.8
《
镶嵌之美:古希腊罗马的马赛克艺术
》
售價:HK$
305.8
《
后希腊化哲学:从斯多亚学派到奥利金的发展研究
》
售價:HK$
76.8
《
别纠结啦:不被情绪牵着走的通透生活指南(“当代一休”小池龙之介治愈新作!附赠精美书签!)
》
售價:HK$
64.9
《
第二人生:找到重新定义人生的智慧
》
售價:HK$
96.8
《
唐朝三百年
》
售價:HK$
107.8
|
編輯推薦: |
戚继光选兵,为何不要城里人?抗倭战场,戚继光如何打造鸳鸯阵?戚继光有没有党附首辅张居正?戚继光为何请夫人阅兵?大明战神,为何*后凄然而逝?
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及《中国成语大会》文化嘉宾、著名学者郦波教授纵横捭阖,深度揭秘大明战神的传奇一生!
阎崇年、王立群、钱文忠、鲍鹏山等著名文化学者联袂诚意推荐!
本书内附精美插图和郦波教授精彩点评。
学习中华民族英雄戚继光的爱国精神、高尚品质、兵书韬略和丰富智慧。《大明战神:郦波评说戚继光》一书出版问世,则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的范本。
著名历史学家 阎崇年
戚继光是一位抗倭英雄,也是一位个性鲜明的个体。他留下了自己生命的足迹,也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功业与个性。
河南大学教授 著名学者 王立群
戚继光的抗倭功业彪炳千秋!阅读本书,走进这位民族英雄的传奇人生。
复旦大学教授 著名学者 钱文忠
郦波是感情细腻的人,这样的人才写得出感性的历史,感性的历史才有趣、有味、有料、有益。
上海电视大学教授 著名学者
鲍鹏山
|
內容簡介: |
历史上的戚继光,是一个褒贬不一、争议颇多的民族英雄。
作为明代著名军事家。他率军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誉为民族英雄。有人说他一手打造戚家军,百战百胜,是一代军神,有人说他横扫倭寇,还百姓一片安宁,有人说他是个胆小鬼,最怕河东狮吼,有人说他最善于给领导送红包,找大官做后台
但这样一个军事奇才,《明史》在拿戚继光与俞大猷对比时,却说戚继光操守不如,而果毅过之,这是为什么呢?一代战神,身上为何有如此多的争议?百家讲坛著名学者郦波教授通过多年研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戚继光是大明王朝的中流砥柱,一代战神!
郦波麻辣点评:
戚继光痛惩亲舅的事儿一下子就在军中传开了,大家心说:这小子够黑啊!连亲舅都下得了狠手,更何况跟他没沾亲带故的人呢?
孙子说,就算你要痛打落水狗,但也别把它往死胡同里赶啊!戚继光说,没关系,我正好关门打狗。孙子说,小心狗要反扑。戚继光说,我有打狗棒法。孙子说,行,I服了
you !就按你的意思办!
历史上真正的成功者,尤其是在政治生活领域,他们的成功往往有两个根本点:一是要有对理想、对信念的坚持;另一个还要有灵活,也就是在现实行动过程中的灵活度。灵活不是让你丧失做人的原则,它会让你在历史的洪流面前更容易看清大势的发展,更容易把握大势的方向。
当然,戚继光确实是怕老婆的,这毋庸讳言。但我想,真实的情况应该就像甄子丹在演《叶问》的时候说过的那句名言一样:世上没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戚继光对张居正的知遇之恩,也是心怀感激的。可问题是,总有一天,知己是会离开你的。钟子期死,伯牙终生不复鼓琴。张居正死了,戚继光又会迎来怎样的人生命运呢?
|
關於作者: |
郦波,著名学者、百家讲坛主讲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汉语言文学博士后。先后担任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教师,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及《中国成语大会》文化嘉宾,《我的第一本课外书》评委等。出版有《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等作品。
2009年10月初,他在《百家讲坛》主讲《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后一炮走红,被誉为百家讲坛"学术小生";2010年8月,《百家讲坛》连续播出他主讲"大明名臣"系列;2011年4月,在百家讲坛主讲《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部》;2015年暑假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主讲千古爱情之相聚在星空下。
|
目錄:
|
第一章 横空出世
愁城,真是一座让人发愁的城 002 后台大老板急了
009
一仗打出了俩天才 013
第二章 少年与理想
生得伟大 018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021 精神不是万能的,
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 027
第三章 横戈马上行
我要高考 034 北方来了一匹狼 036 革命的乐观主义
精神 041 杀鸡给猴看 044
第四章 必杀技
天上掉下了馅饼 050 一群窝囊废 052 强大的对手 056
差点儿又被坑一回 062
第五章 练兵、练兵、练兵
报告终于批下来了 066 爱谈心的戚政委 068
加强专业课练习 075
第六章 何以解忧?唯有义乌
三个隐忧 082 义乌人,从来都不简单 087 打架调解员 092
第七章 士兵突击
招兵简章里的秘密 096 一代宗师 101 初试牛刀 106
第八章 怕老婆的男神
空城计 114 怕老婆 116 一个老婆三个妾 122 河东狮吼 127
第九章 怒战花街
我们都是飞行军 132 兵以食为先 135 花街鸳鸯阵 139
第十章 戚虎
五战上峰岭 146 台州大捷 153 品质决定素质 156
第十一章 勇闯夺命岛
福建要借虎 164 两个书生一台戏 167难啃的硬骨头 171 夺命的鼓声 174
第十二章 血战林墩
人事不简单 182 再次零伤亡 188 出了一个汉奸 193
第十三章 说英雄谁是英雄
辞职报告 200 杀回福建 202 意外情况出现了 208
八年抗战的胜利 214
第十四章 大明万里长城
北上,北上 218 军威如山 221 西线无战事 222
结盟张居正 230
第十五章 战魂
领导病逝之后 236 那一年是万历十五年 239 国有疑难可
问谁 243 国魂长存 246
附录:
戚继光大事记 249
|
內容試閱:
|
第二章少年与理想
生得伟大
关于名人的出生,中国人有个习惯,尤其是中国的史书有个习惯,那就是尽可能地渲染、夸张,并加以神话式的想象。
比如刘邦, 《史记》说他出生的时候,他娘曾经在一个湖边休息,打了个盹儿,睡着了,梦中与神交合,这么着,就怀了孕,生下了刘邦。
为了证明了这一点,司马迁还让被神仙戴了绿帽子的刘邦他爹刘太公亲自出场做证。
《史记》说刘太公在湖边找到他老婆的时候,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就是说,刘邦他爹亲眼看见一条龙趴在自己老婆身上,然后老婆就怀了孕,后来就生下了刘邦。
我们知道,这明显是瞎扯,世上没有龙,就算地球上有过恐龙,但那会儿还没有刘邦他妈呢!就算有龙,人和龙也不能杂交啊,这又不是水稻。可刘邦他爹为什么肯给自己戴顶绿帽子呢?
答案很简单,那是因为他这个儿子不是凡人,是刘邦,是汉高祖刘邦,是大汉天子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
中国古代对皇帝、圣人,或者杰出的名人,都会觉得他们来历不凡,所以他们的出生也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简单,总要有些神仙显灵、天生异象什么的。所以,不止刘邦,像朱元璋也是如此。
据说,朱元璋出生的时候,他家屋外一片红光,邻居们还都以为着火了呢!
孔子出生的时候也是这样,说当地祥云缭绕,一幅极乐世界的景象傻子也看得出来,这肯定是圣人降临人世了!
诸葛亮出生的时候就更神了,据说不仅云雾缭绕,而且天空里还仙乐齐鸣,远处云端上更有飞龙隐显,这明显就是神仙们开 Party 的时候,哪位神仙一不小心掉到人间来了。
当然,虽然老百姓对这些说法津津乐道,但也就这么一说,谁也没把它当真。什么圣人、名人出生时的红光满屋、云霞满天,那也就是写书的知识分子喜欢嚼舌根子,喜欢糊弄老百姓而已。
但也有一个例外,据说明代那个最有名的军事天才,也可以说是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最神奇奇迹的伟人戚继光,出生的时候,当时也是红光满屋、云霞满天,其景象不输于历史上任何一个伟人或名人。而且,据考证这居然是确有其事。
其实,这是可以解释的,当然得从气象学上解释。据戚继光的儿子编的《戚少保年谱耆编》记载,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公元 1528 年 11 月 12 日)
,也就是那天,山东济宁东南有个叫鲁桥的小镇,此前这里一连下了几天的雨,好长时间都没见晴天了。按道理虽说秋雨连绵,但山东这儿毕竟不像江南,一连下这么多天的雨还是不常见的。可到了这天夜里,雨渐渐停了。
等到半夜时分,等雨完全停了,突然一声响亮的啼哭把小镇彻底惊醒了,邻居们都知道,戚老爹家的儿子出生了。
这位戚老爹名叫戚景通,那可是当地的名人,他不仅官居江南漕运把总,还正直、善良、没架子,是当地有名的大好人。但好人总不见得有好报,戚景通除了因为在官场不合群而饱受打击之外,最让他难以接受的是,他都 56 岁了,眼见着进入人生暮年了,还没有一个儿子。
中国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戚家那是有着光荣传统的,要是戚家的血脉断在戚景通的身上,那怎么得了?
说起来戚景通之所以会有这么大压力,实在是因为他把他们戚家的光荣传统看得太重了。戚家在明朝开国时的祖先名叫戚祥,原来住在安徽的濠州。濠州是元末农民起义军郭子兴的根据地,所以戚祥就加入了郭子兴的起义军。
那么,戚祥在郭子兴手下做什么呢?其实很普通,只是做一个十人小队的小队长,大概相当于我们现在部队里的班长。但问题是他的这个小队跟的那个人不一般,戚祥跟的这个人名叫朱元璋。
郭子兴被杀后,朱元璋另立山头,后来戚祥也毅然投奔朱元璋,虽然没什么太大的战功,可一直忠心耿耿。后来,朱元璋一统天下,有一次派大将傅友德攻打云南,在阵亡人员名单里,朱元璋偶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戚祥,于是心中一热,颁下圣旨,封戚祥的儿子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登州也就是今天的山东蓬莱,这么着,戚家就搬到了山东。
对于这种光荣的世袭传统,戚景通向来十分看重,所以他世袭了官位之后,在官场上一直以耿直著称,既因为他正直的品格,也因为他非常珍惜他们戚家的那份荣誉。
但问题是,他自己也是过继给大伯当儿子才世袭到这个职位的,也就是说他们家有权力世袭的长子长孙这一支在他这一代就差点儿断了!现在戚景通又是独子一个,如果他再没儿子,他们戚家这个世袭的荣誉和传统就要接不下去了,这怎么得了呢?这对戚景通来说,可是天大的事,所以他对这个孩子的降生充满了期望。
现在好了,随着夜半时分一声响亮的男孩儿的啼哭声,戚景通心头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他终于有儿子了!他们戚家终于有传宗接代的男孩了!
事实上,戚景通完全不用担心,因为没过多久,他老婆又给他生了个传宗接代的男孩,这就是戚继光的弟弟戚继美。
但嘉靖七年十月初一的那个夜晚,戚景通的眼里只有那个刚刚降生的男孩。他很奇怪,怎么这孩子一哭,雨就停了呢?而且他觉着才忙活了没一会儿,天突然就亮了,而且屋子里满是五彩的华光。戚景通抬头一看,只见窗外满天的彩霞,真是一片难得一见的朝阳初上的光明景象。
戚景通激动啊,抱着手里的孩子,迎着初升的太阳与满天的朝霞,说这孩子就叫戚继光吧!所以,《戚少保年谱耆编》里记载说:日华五色,大父因以命名焉。
就是说继光这个名字,就是因为那天奇异的天象而取的。
说实话,雨后初晴,朝阳初上,谁看了都会激动的,况且手里还抱着个刚出生的儿子。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这位 56 岁方得子的父亲为什么会把平常的气候现象当成有所喻义的奇特天象了。
但戚老爹因为奇特的天象从而对戚继光这个孩子有了特殊的期望,这的确是件好事。正因为戚老爹不是按平常人来塑造这个叫戚继光的孩子的,这孩子长大之后,才真正成了一个不平凡的人。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 。戚景通倔强地认为,要是不能把儿子教成一个不世出的奇才,那就算是他这个当爹的不可原谅的过错。所以,他对戚继光的教育可谓是颇费心思。
虽然跟我们今天大多数家长一样,戚景通对儿子的教育非常重视,但他的教育方法,严格来说,比我们今天的很多家长还要科学得多。
首先,他很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而不是急着要教给他多少知识,让他学多少东西。作为一个男孩子,戚继光小时候很喜欢跟小朋友一起玩儿打仗。说老实话,作为曾经的男孩子,我们小时候都喜欢玩儿打仗,但也就是乱七八糟地瞎打一气而已。但戚景通发现儿子喜欢玩儿打仗之后,作为一个武将,他就陪着小戚继光一起玩,并在玩的过程中一点点地告诉小戚继光,打仗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所以,戚继光小的时候玩儿打仗跟一般小朋友不一样,他和泥巴筑成城池,削竹子做成旗杆,用有颜色的纸裁成旌旗,再用瓦块、石头堆成营垒。由于他的战争游戏有模有样,所以小朋友们都愿跟在他屁股后面玩儿打仗。而他自己总当最高指挥官,队伍还分红军、蓝军,每一场游戏都有分进合围、奔袭包抄的战法,还是颇有些假想战争的味道的。
有一次,他的妹妹恶作剧,在他玩儿打仗的时候,把他亲手做的指挥部队进退的旗帜偷跑了,他急得不得了,追着妹妹要。妹妹不给,戚继光顺手到田里逮了条毒蛇来吓唬妹妹,逼着她把军旗还给自己。妹妹没办法,虽然还给了他,却气呼呼地说:
不就是有颜色的纸嘛,有什么了不起!
这时才七岁的戚继光却回答说:没有旗帜,我那些大兵怎么办啊?没有令旗,部队就不知进退,这样就会军心涣散,仗还怎么打?
妹妹嫌他小题大做,而在角落里冷眼旁观了这一切的戚老爹,却由此认定这个儿子将来一定是个将才。
戚景通极力培养儿子,他认为比培养儿子兴趣更重要的则是培养戚继光的人格。
戚继光从小就爱读书,戚景通在儿子七岁的时候把戚继光送进了学堂。开学第一天,戚景通问戚继光,说你长大了最想干什么?
戚继光想都不想就说: 读书。
戚景通听了摇了摇头,他对这个自己充满期望的儿子说:
读书不是最终的目的,读书是为了明理,是为了要懂得忠孝廉节的大义的。死读书是没有用的。
戚继光听了这话,似懂非懂。但老爹走后,他却用毛笔在家里新刷的墙上写上了忠孝廉节四个歪歪扭扭的大字。
戚老爹看到后很高兴,就把这四个难看的大字当成了家里最漂亮的装潢。于是,戚继光天天就面对着这四个字,不求温饱,但求刻苦读书。后来,他十几岁就以深通经学在家乡一带颇有名气了,而且关键是他读书还能不拘泥于古人的陈说,往往能有自己的见解,这也促成了他后来对古人的兵法能有深入的、现实的分析,从而为形成自己的军事思想奠定了基础。
当然,光靠读圣贤书并不能塑造出孩子的完美品格,生活实践才是最重要的课堂。
戚景通在生活上对戚继光要求也非常严格。他虽然心疼孩子,但从来都主张越是艰苦的生活条件越是能磨砺孩子的品格和意志。
有一次,戚继光从外婆家回来,外婆给他做了一双新鞋子,鞋子上绣了几条漂亮的丝绸的花边儿,还有精美的装饰物。
戚景通一看,突然对一向疼爱的儿子发火了,劈头盖脸地就把戚继光骂了一顿,说小孩子为什么要穿这么漂亮的鞋?想穿漂亮的鞋,就会想穿漂亮的衣服,就会想锦衣玉食,想过好的生活!你父亲我一辈子廉洁清白,一定满足不了你的奢求。将来你就会贪婪地去克扣士兵的粮饷,就会成为一个腐败无耻的人!这样你还怎么继承并发扬光大我们戚家的传统!
你看看人家戚继光的爹,世袭四品武官,最高做到三品神机营副将,放在现在也是个少将军衔,可对于自己家的子弟,却连双新鞋子都不让穿。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这才是一个真的为孩子将来着想的好父亲啊!
虽然事后戚景通得知这是外婆送的,但还是让戚继光把这双华而不实的新鞋子脱了,换上原来的旧鞋子穿。
鞋子事小,品格事大。
戚景通这种对戚继光品格的塑造还可以通过另一件小事看得出来。戚景通自己为官清廉,所以家无余财,只靠一些官俸来养家糊口。但就是这样,为人耿直的戚景通也受不了官场的腐败,在戚继光八九岁的时候,他就辞官不做,回家养老了。回到老家后,他看家里的屋子太破败了,就打算稍微修缮一下。他让工匠做四扇雕刻花纹的窗户,安装在两间房上。
工匠做窗的时候就对站在旁边好奇的戚继光说:小公子,你们家可是将门,一般将军家都是装几十扇雕花窗户,最少也要装 12 扇,小公子你看你们是不是也装个 12 扇啊!
小戚继光听了这话,就小大人一样地来到父亲面前,学说了一遍。可戚老爹一听这话,又严肃起来了,他细致地跟儿子说:装多少扇雕花的窗户,这只是个门面,而你要能继承戚家的荣誉并发扬光大,不是靠这几扇窗户来撑门面的!你长大后要是能建功立业,便是对得起我们戚家的列祖列宗。否则的话,你装多少扇雕花窗来装门面都没有用!
年仅八九岁的戚继光长大后还牢牢记着父亲的这番话,年幼的他当时就知道,家里装四扇雕花窗就足够了。所以,后来的戚继光最讨厌虚头巴脑、华而不实的东西,他的为人,他的战法,都一样的简单实用。
当然,戚继光之所以能最终成为戚继光,除了有一个好父亲之外,他还幸运地遇到了一个好老师。
因为戚家可以世袭武职,所以戚继光 10 岁的时候,按朝廷的规定,他就世袭了四品指挥佥事的虚衔。不管是不是虚衔,好歹名义上他已经是四品官了。这一下,戚继光倒发愁了。因为按照政府的规定,高品级官员的出行必须遵守一定的礼仪四品官是一定得乘车子或乘轿子去学校这些礼仪之地的。可戚家一向贫寒,他爹当官的时候就分文不贪,后来辞官不做,就更是日渐拮据,戚继光到哪儿整出四品官的排场来呢?
没办法,就因为不能乘车、乘轿上学,违背朝廷礼仪的规定,戚继光只能莫名其妙地成了一个失学儿童。
可年少的戚继光并不因此而沮丧气馁,他自己在家里发愤苦读。当地的一位名师梁玠听说之后,就主动上门来教戚继光。每天风雨无阻,而且到点儿来上课,上完课就走,从不在戚继光家吃一顿饭,也不拿戚家一分钱的报酬。
有一次,戚继光实在不好意思,就借了钱,置办了一桌简单的酒席,把梁老师请来吃饭,也算是谢师宴了。可梁玠来后,一看到酒席,当时就生气了,说:
我来教你,是敬重你的父亲,也是珍惜你是人才!难道我梁
玠是为了吃你的饭菜才到你这儿来的吗?说完梁玠转身就走了。
戚继光深为震撼,亲自登门向梁老师道歉。梁玠并不生气,还是一如既往地教导戚继光。可以说,戚继光之所以在武功、兵法之外在文学上也颇有造诣,甚至在思想上也颇有深度,这都和梁玠这位好老师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精神不是万能的,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
幸运的戚继光在父亲和梁玠这两位人生导师的教育下茁壮成长,一转眼,就长到了 17 岁。这一年,年老多病的戚景通安排戚继光进京去办理世袭具体职位的手续。他卖掉了家里的房子,为儿子凑足了路费,并在戚继光出行前在郊外祭拜祖先。
戚景通拉着儿子的手说: 吾遗若者,勿轻用之。 (《戚少保年谱耆
编》)意思就是我给你的这些,你可别轻易地挥霍掉了。
戚继光回答说:儿当求增,何敢轻用。( 《戚少保年谱耆编》
)
那意思是我会努力增加它们的,哪里会轻易地挥霍掉呢!当时在场送行的亲友听了都一头雾水,都以为戚老爹说的是别挥霍掉卖房子为儿子凑的路费,但戚继光的回答又特别怪,好像不会花掉,还会增加难道他是要去搞投资吗?
其实,只有戚继光听明白了父亲的嘱托。父亲交代不要挥霍、损害的,其实是戚家世袭的荣耀、戚家正直的人品,这些才是父亲留给儿子的最大的财富。而戚继光要力求增添的正是在这种荣耀的基础上更添上光辉的一笔。
等到戚继光从北京办完世袭职位的手续回来,他的父亲已离开了人世。戚继光虽然常以未能见父亲最后一面为遗憾,但他却坚定地继承了父亲的遗志,成了一个父亲所期望的那样的人!
嘉靖二十五年(1546)
,戚继光 18 岁,被正式任命为登州卫所的高级军官。就是在这一年,他在批读一本兵书时写下这样一首小诗:
小筑渐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尘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这首诗关键在最后这句: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意思很简单,是说我将用生命来成就丰功伟业,但不是为了个人的功名,而是要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为了脚下这片我深爱的土地!这是一个年轻人的雄心壮志,这是一个年轻人的磊落襟怀,这也是一个有抱负、有理想的有志青年的完美写照。
若是戚老爹在冥冥中能听到儿子的这句诗,他一定会含笑九泉。因为一个有能力、有理想并最终能坚守理想的儿子,就是戚景通在那个朝霞满天、光芒满屋的景象里为孩子取名叫继光时的最大的期望。
这让我想到历来争论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张居正和戚继光的关系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后面还会有专门的阐述,但这里我想简单地说上几句。
历来评价戚继光,说他政治略有瑕疵的一个地方,就是说他勾结权臣以自固
。比如《明史》作为一部正史,就持这样的观点。而所谓的权臣,可以明指的,也只有一个张居正。
戚继光跟张居正在政治上是最为紧密的同盟,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甚至在当时,戚继光也被看作万历首辅张居正最为亲密的心腹。但问题是,当时以及后来的人为什么要对戚、张之间的这种同盟关系频繁地指手画脚?
其实原因很简单,张居正因为推行万历新政得罪了很多人,改革的矛头当然是既得利益集团,而这种集团往往掌握着社会的话语权,所以张居正成为众矢之的也就可想而知了。再加上张居正父亲去世后,他没有按封建礼教辞官回家守孝,也就是夺情坚守原来的岗位,这被简单地定义为贪恋权位,遭到严守礼教的士大夫阶层的唾骂。这样,张居正就成为明代政坛的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而戚继光居然跟这种人结成同盟,甚至依附这种强势的权臣,这种依附也就自然成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口实。
当时的文人们这样说,当时的史书也这样写,后来的人就人云亦云,自然也就有了这种对戚继光政治选择上的指责。
但事实上,我认为政治依附的关系并不是戚、张同盟的本质。戚、张同盟的本质是两个字:
理想!或者说是共同的理想。再或者说是两个都能坚守理想的人的相遇和相知。
张居正也是少年天才、少年大志,但初入官场后,在可以选择强大的严嵩集团的情况下毅然选择了当时处于弱势的徐阶集团,是因为他看到了官场的黑暗,是因为他看到了百姓的苦难,是因为他要立志改变国家颓落、衰败的局面。这是他少年时的理想,而且幸运的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
这种理想竟然没有被磨灭,反而越来越坚持。所以,他才会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万历新政的改革,而且凭一人之力,艰难地走到了最后。要知道,在现实面前,有理想的人很多,但能坚持理想的人却微乎其微。张居正是一个,戚继光也是一个。尤其是当这两个都能对理想执着坚守的人相遇到一起的时候,他们俩之间不碰撞出理想的火花,我以为那都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张居正才会不顾一切地支持戚继光,而戚继光才会忠心耿耿地拥护张居正。
所以,戚、张之间的政治同盟是两个政治家的同盟,而不是两个官场政客的同盟。弄清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
理想这个平常的词在这两位杰出人物身上那种不平常的意义了。
19 岁的戚继光怀揣着鲜活的理想开始了从军生涯。因为他是世袭的职位,所以并不用从基层干起,而是一上来就被任命为主管登州卫军屯事务的高官。
因为年轻嘛,因为有理想嘛,所以跟张居正一样,戚继光一上任就要大刀阔斧地改革。
由于多年的兵备荒弛,明朝的军队到了嘉靖朝已经腐败、腐烂到不堪一击的地步了。要不然本来只是想抢点儿东西的俺答也不会轻轻松松地就打到了北京城下,要不然一帮浪人和海盗组成的倭寇也不会在东南沿海横行上百年。
戚继光虽然年轻,但他对时局有着清醒的认识,作为一个年轻的将领,他认为军队改革已经是当务之急了。所以,他一上来就从自己辖内做起,在登州卫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可现实总是很残酷,兵油子们的轻松日子过惯了,谁会听你一个刚出道的毛头小伙子的话呢?所以,戚继光所谓的改革根本推行不下去。可戚继光倒也不苦闷,倒也不沮丧,他知道自己还年轻,他的前方一定还有数不尽的机会。所以,此刻虽然他还改变不了别人,但他可以接着改变自己。所以,他兴高采烈地把军事训练计划在自己身上一项项落实。
就是在这几年里,他练就了一身的好功夫,尤其是射箭,还有枪法与拳法,当时在军中冠绝一时。后来,这些技艺都在扫荡倭寇时大放异彩。所以说,功夫只在平时,艺多不压身啊。
也是在这一段时间,戚继光娶了个后来名闻天下的女子,至于怎么个名闻天下法,我们后文再说。
成家立业,整军修身,作为兄长,他还承担起了教育弟弟的责任。后来,戚继光的弟弟戚继美随他一同南下抗倭,也是一时之名将,最后也做到了贵州总兵的位置,也是独镇一方的名将。
戚继美最喜欢跟哥哥一起练箭,因为哥哥戚继光的箭法,当时在登州卫号称百步穿杨
。有一天,兄弟俩在郊外练箭,戚继美见哥哥突然凌空一箭,直射云端。戚继美赶忙抬头去看,只见箭如流星,穿云而去,而天上却不见一只飞鸟,原来哥哥居然放的是一支空箭。因为戚继光这一箭射得用力很猛,虽然箭是朝天空射的,但却飞得不知踪影。
戚继美很不解地看着哥哥,这时候戚继光长叹一声说: 好男儿怎能羁守故土,当志在天下!
就是说,好男儿怎么能老守在故乡呢?好男儿应该像这支凌空而出的箭,志存天下,然后义无反顾地飞向前方。
然后,戚继光回头看着弟弟,告诉了他一个惊人的决定。
正是因为这个决定,戚继光直接卷入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中,也因此才走上了他命运的转折点。
那么,这到底会是个怎样的决定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