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古雅典的民主与法治(当城邦服从法律时,所有这些资源都会为共同的利益服务)
》
售價:HK$
118.8
《
社会法哲学(全二册)(社会法与法社会论丛)
》
售價:HK$
272.8
《
中国传统药食同源物质图典
》
售價:HK$
250.8
《
文化模式
》
售價:HK$
96.8
《
TensorFlow自然语言处理及应用
》
售價:HK$
75.9
《
信托法(第五版)
》
售價:HK$
184.8
《
敦煌究竟有多美
》
售價:HK$
97.9
《
我在唐朝穿什么(图解中国传统服饰 服饰搭配 汉服研究 古代服饰)
》
售價:HK$
96.8
|
編輯推薦: |
《第二次长征进军西藏 解放西藏纪实》*次全方位、多角度、
全景式真实地、全面地、系统地叙述了进军西藏、解放西藏这一悲壮而又
辉煌的历程,满腔热情地讴歌了老西藏精神。
降边嘉措十二岁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跟随进藏部队参加了被刘伯承
元帅称之为第二次长征的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全过程。
进军西藏,是我军历史上的第二次长征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六十五周年
|
內容簡介: |
降边嘉措十二岁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跟随进藏部队参加了被刘伯承元帅称之为第二次长征的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全过程。这期间他曾为进藏部队的领导和各级干部,以及藏族的民族、宗教界上层人士和农牧民群众担任翻译。
作者怀着对进藏部队全体指战员深厚的感情和崇高的敬意,以亲身经历为依据,查阅历史文献,拜访有关人士,重走进藏道路,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历时十多年,深入研究,刻苦写作,孜孜不倦,数易其稿。第一次全方位、多角度、全景式真实地、全面地、系统地叙述了进军西藏、解放西藏这一悲壮而又辉煌的历程,满腔热情地讴歌了老西藏精神。
在回顾这段艰难历程时,曾经跟随党中央、毛主席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进藏部队司令员张国华将军不无感慨地说:进藏部队所经受的艰难困苦,真是一言难尽。进军西藏同红军北上抗日所经受的困难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同样跟随党中央、毛主席参加过第一次长征的进藏部队政治委员谭冠三将军说:头上没有敌机,后面没有追兵,除此而外,进藏的路,比长征的路还要艰难。
进军西藏的胜利,使祖国大陆最后一片土地获得解放,西藏回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怀抱,巩固了西南国防,为保卫新生的人民共和国,防止帝国主义以颠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为罪恶目的而可能发动的侵略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
關於作者: |
本书作者:降边嘉措
十二岁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跟随进藏部队参加了被刘伯承元帅称之为第二次长征的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全过程。这期间他曾为进藏部队的领导和各级干部,以及藏族的民族、宗教界上层人士和农牧民群众担任翻译,并长期从事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以及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的翻译出版工作。
|
目錄:
|
前 言 老西藏精神永放光芒 1
第一章 远方的指示 1
第二章 西藏人口虽不多,但国际地位极重要 13
第三章 西藏与祖国大家庭的亲密关系 21
第四章 亲切的关怀 伟大的召唤 31
第五章 举办藏族干部研究班 41
第六章 刘伯承将进军西藏称作我军历史上的第二次长征 54
第七章 组织中央西藏工作团随军进藏 67
第八章 靠政策走路,靠政策吃饭 77
第九章 让幸福的花朵开遍全西藏 95
第十章 给西藏同胞当长工 115
第十一章 与藏族同胞见好面 125
第十二章 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作战 129
第十三章 中央访问团到西康 135
第十四章 当年的红军又回来了 157
第十五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165
第十六章 格达活佛的心愿 177
第十七章 夏日仓活佛与西北劝和团 200
第十八章 喜饶嘉措大师的特殊贡献 205
第十九章 实施昌都战役 213
第二十章 年轻的达赖喇嘛提前亲政 237
第二十一章 从战俘到首席代表 245
第二十二章 九世班禅永久的遗恨 257
第二十三章 少年班禅晋见毛主席、周总理 265
第二十四章 毛主席让周总理扮演红娘 275
第二十五章 平等团结,友好协商 285
第二十六章 诚心诚意,增进团结和友谊 296
第二十七章 难忘那甘孜一月 305
第二十九章 慕生忠与青藏公路 334
第三十章 先遣支队 355
第三十一章 大军西行 366
第三十二章 翻越碧如大雪山 373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远方的指示
新中国成立不到两个月,毛泽东主席即致电彭德怀副总司令,明确指示:西藏问题的解决应争取于明年秋季或冬季完成之。
1950年新年第一天,远在莫斯科的毛主席又做出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的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毛主席对西藏问题的高度重视,对西藏人民的亲切关怀。
这是公元1950年的第二个凌晨,实际上是第一个工作日的继续。
以西历计,历史的车轮已经滚动到了1950年,进入20世纪50年代。一千九百五十年,与创造了灿烂文化的东方文明古国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相比较,那似乎也不算太长。五千年也好,一千九百五十年也好,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20世纪那样发生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演出了,而且还在继续演出着一幕幕惊心动魄、波澜壮阔、英勇悲壮、可歌可泣的历史活剧。而站立在这个宏伟的历史舞台中心,驾驭着历史风云变幻的,是一位历史的巨人,是中华民族空前未有的伟大的民族英雄,他的名字叫毛泽东。
此时此刻,他正站在莫斯科郊外一座并不豪华但却十分舒适的别墅里。这座别墅叫姐妹河别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大林就住在这里,指挥伟大的卫国战争,打败了希特勒法西斯匪徒。毛主席到莫斯科后,斯大林请他在这里下榻,以示对新生的人民共和国领袖的尊重和亲切。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英勇奋斗,从义和团运动到辛亥革命,从北伐战争到解放战争,整整50年,终于战胜了国内外一切敌人,建立起人民自己的国家。就在91天前,这位历史巨人用他那震撼宇宙的声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用他那扭乾转坤的巨手,按动电钮,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
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具有深远意义的一个辉煌篇章。
中华民族的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毛泽东不同于一般的领袖人物。历史已经证明,而且将继续证明,他的的确确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未有的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辉煌,也不停留在已经攀登的高峰,更不会陶醉在万众欢腾的热烈气氛之中。他总是在不断地奋进,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造新的辉煌。
新中国是在旧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旧中国留下的烂摊子,满目疮痍,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百端待举。急需要办的事何止千千万万!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防止帝国主义可能发动新的侵略战争,以便专心致志地进行经济建设。为此,毛主席亲赴苏联,与斯大林会谈。毛主席和他的随行人员是1949年12月6日离开北京,坐火车穿越俄罗斯大平原,横跨欧亚两大洲,于16日到达莫斯科。这是毛主席一生中第一次走出国门。到今天已半个月了。
与苏联同志的谈判,进行得并不太顺利。几天前,毛主席电召周恩来总理,来莫斯科参加谈判。
与斯大林和苏联方面要商谈的事还很多很多。
当时,一般人并不知道,可是在苏联解体之后,从已经解密的许多资料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那时斯大林主要关心的并不是新中国的建设和安全,而是苏联自身的利益,对中国表现出一种大国沙文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对此,毛泽东和中共领导人必须严肃应对,既要维护新中国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尊严,又要维护中国与苏联以及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和友谊,共同对付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维护世界和平。
关于当时的局势,专门研究中苏关系史的学者沈志华在《中苏关系史纲》里有这样的叙述:
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方面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与苏联签订了同盟条约。毛泽东在莫斯科花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经过反复协商和谈判,终于如愿以偿。《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有关协定,将中国与苏联的战略同盟关系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这无疑是中苏关系史上最值得研究的历史事件之一。
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远东的格局,也迫使苏联重新调整对华政策,为了在冷战的国际环境中加强与美国对抗的实力,斯大林无疑需要新中国加盟苏联的东方集团。已经取得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从意识形态、安全利益,以及未来国家的经济建设等各方面考虑,显然也要求与苏联保持密切的联盟关系。在这一点上,斯大林与毛泽东的目标是一致的。然而,如何以法律的形式实现这一愿望,中苏之间却有不同的设想。恰恰在这个问题上反映了双方的利益冲突斯大林希望与中国结盟的方式和表现形式不致破坏雅尔塔体系及损害苏联在中国东北的既得利益,而毛泽东考虑的则是如何树立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形象,如何在条约中保证中国的主权和经济利益。《中苏关系史纲》第111页第1行~112页第2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尽管形势如此之严峻,事务如此之繁多,但是,此时此刻,毛泽东主席深邃而睿智的目光已经超越莫斯科大平原,转向国内,转向960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使毛泽东主席感到欣慰的是,人民解放战争比国内外所有人包括他本人和中共中央的估计还要快的速度(党中央原来估计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仅用了三年多时间,就以雷霆万钧之力,摧枯拉朽之势,埋葬了蒋家王朝。另一方面,时时萦怀于胸的是,10月1日那一天,他亲手升起的五星红旗,还不能在我们祖国的三个地方飘扬:
东边,青天白日旗伴随着阵阵海风,在宝岛台湾上空嗦嗦抖动。
南边,号称日不落国的老牌帝国主义的米字旗,还插在香港;与其紧邻的澳门,也插着葡萄牙的旗子。这是殖民主义的产物,是腐败的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恶果,是民族屈辱的象征。
在西南边境,那片世界上最高最高的地方,辽阔壮丽而又神奇的西藏高原,尚未解放。国内外有那么极少数心怀叵测的人,企图进行分裂祖国的罪恶阴谋。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这种分裂活动也紧锣密鼓,一时间闹得甚嚣尘上。
也就是说,香港(包括澳门)问题、台湾问题和西藏问题,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留给新中国的政治遗产。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严重注意和高度警惕。
正因为这样,尽管毛主席日理万机,千头万绪,但是,西藏问题始终是他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
毛主席的俄文翻译师哲在《在历史巨人身边》一书中说:
早在1949年2月4日,毛泽东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与来访的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谈话时就指出:中国大陆的事情比较好办,把军队开去就行了。西藏问题也并不难解决,只是不能太快,不能过于鲁莽,因为:(一)交通困难,大军不便行动,给养供应麻烦也较多;(二)民族问题,尤其是受宗教控制的地区,解决它更需要时间,需要稳步前进,不应操之过急。
同年8月6日,毛主席在给彭德怀和西北野战军的电报里,对兰州战役和进军大西北的作战部署做了周密安排的同时,对十世班禅问题做了专门指示,特别强调:请十分注意保护,并尊重班禅及甘青境内的西藏人,以为解决西藏问题的准备。
就是说,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就将解决西藏问题的任务提到全党、全军面前,足见西藏问题在毛泽东心目中的地位。
根据毛主席的指示,担任解放青海的第一野战军第一军政委廖汉生将军很快与客居青海塔尔寺的十世班禅及其行辕取得联系。10月1日,几乎是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升起五星红旗的同时,班禅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从西宁向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发出了致敬电:
钧座以大智大勇之略,成救国救民之业,义师所至,全国腾欢今后人民之康乐可期,国家之复兴有望。西藏解放,指日可待。班禅谨代表全藏人民,向钧座致崇高无上之敬意,并矢拥护爱戴之忱。《西藏地方历史资料选辑》第376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出版。
新中国成立之前,毛主席从未出过国,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选择的第一个出访对象是社会主义苏联。出访之前,11月23日,日理万机的毛主席与朱总司令联名复电班禅:
接读10月1日来电,甚为欣慰。西藏人民是爱祖国而反对外国侵略的,他们不满意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政策,而愿意成为统一的富强的各民族平等合作的新中国大家庭的一分子。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必能满足西藏人民的这个愿望。希望先生和全西藏爱国人士一致努力,为西藏的解放和汉藏人民的团结而奋斗。《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卷第154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出版。
就在这一天,毛主席电令彭德怀以及贺龙、习仲勋、刘伯承,做好进军西藏的准备,经营西藏问题请你提到西北局会议上讨论一下。并强调指出:训练藏民干部极为重要。西藏问题的解决应争取于明年秋季或冬季完成之。
毛主席的电报是这样写的:
德怀同志并告贺习刘:
(一)复班禅电略加修改即可发表。(二)经营西藏问题请你在西北局会议上讨论一下。目前除争取班禅及其集团给以政治改造(适当地)及生活照顾外,训练藏民干部极为重要。西藏问题的解决应争取于明年秋季或冬季完成之。就现在情况看来,应责成西北局担负主要的责任,西南局则担任第二位的责任。因为西北结束战争较西南为早,由青海去西藏的道路据有些人说平坦好走,班禅及其一群又在青海。解决西藏问题不出兵是不可能的,出兵当然不只有西北一路,还要有西南一路。故西南局在川、康平定后,即应着手经营西藏但西北局现在即应于藏民干部准备问题及其他现在即应注意之问题作出计划。你们意见如何,盼告。
毛泽东
11月23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卷第152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出版。
13天之后,即12月6日,毛主席率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乘火车前往苏联访问。这是在毛泽东的一生中,第一次踏出国门。毛泽东并不是那种故步自封、留恋乡土、不愿远行的人,早在青年时代,风华正茂的毛泽东就曾打算与他的同学们一起到欧洲去学习和考察。毛泽东积极筹集经费,做各种准备,告别父老乡亲和新婚的妻子,准备渡海远行。但是,在最后时刻,毛泽东却毅然决然留了下来。他送走了同学们,自己却回到故乡从事革命活动。对于毛泽东的这一选择,当时很多人感到惊讶和不理解。对于毛泽东的这一选择及其一生革命事业和治国理念的影响,后来的专家学者们有各种评论和推测,也做了各种各样的假设。这些是另一个范畴的问题。
历史事实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从未踏出国门;新中国成立两个月零五天后,毛主席第一次走出国门,去访问列宁缔造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巩固与发展,建立中苏同盟、扩大社会主义阵营,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这里想要强调的是,毛主席在从事这样一个极为重要的出访活动的过程中,始终没有忘记西藏问题。出国之前,毛主席就西藏工作做了重要指示。毛主席在前往莫斯科的列车上,依然在思考西藏问题。离开国境前,途经满洲里时,用变色铅笔在一张便笺上起草了致中央的电报,明确表示:印、美都在打西藏的主意,解放西藏的问题要下决心了,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否则夜长梦多。
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提议,中共中央于1949年12月31日发表《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祝贺1949年在各条战线取得的伟大胜利,并把解放西藏列为1950年的一项光荣战斗任务。
此刻,毛主席接到国内电报,向他汇报了解放西藏的准备情况,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新年伊始,有许多事情等待他处理。但是,西藏问题是个重要问题,必须由他亲自做出决策。
眼下正是严冬时节,尽管室内是暖融融的,室外气温却在-30℃左右,俄罗斯平原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毛主席伫立窗前,神思飞扬。从俄罗斯的积雪,他仿佛看到了万里高原的崇山峻岭,皑皑白雪,从克里姆林宫的红灯看到了布达拉宫的金顶。这次来苏联,毛主席带来了他的政治秘书陈伯达。陈号称中共一支笔,很多重要的文件都出于他之手。现在就住在隔壁,给国内的复电本可由他起草。但他不熟悉西藏情况,毛主席不放心。于是展纸挥毫,亲自起草致中央的电文:
中央、德怀同志,并请转发小平、伯承、贺龙三同志:
(一)德怀同志12月30日关于西藏情况及入藏路线的电报业已收到阅悉。此电请中央转发刘、邓、贺三同志研究。
(二)西藏人口虽不多,但国际地位极重要,我们必须占领,并改造为人民民主的西藏。由青海及新疆向西藏进军,既有很大困难,则向西藏进军及经营西藏的任务应确定由西南局担负。
(三)既然由西北入藏每年只有5月中旬至9月中旬共四个月时间可以通行,其余八个月大雪封路,不能通行,则由西康入藏之时间恐亦相同。而如果今年4月中旬至9月中旬不向西藏进军则须推迟至1951年才能进军。我意如果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应当争取于今年4月中旬开始向西藏进军。为此,建议:(甲)请刘、邓、贺三同志于最近期内(例如1月中旬)会商一次,决定入藏的部队及领导经营西藏的负责干部等项问题,并立即开始布置一切;(乙)迅即占领打箭炉,以此为基地筹划入藏事宜;(丙)由现在(1月上旬)至4月中旬以前共三个半月内,被指定入藏的军队,应争取由打箭炉分两路,推进至西康、西藏的接境地区,修好汽车路或大车路,准备于4月中旬开始入藏;(丁)收集藏民,训练干部;(戊)闻西藏只有六千军队,而且是分散的,似乎不需要我在上次电报中提议的三个军,而只需要一个充足的军或四个师共约四万人左右的兵力,即已够用,唯需加以特殊政治训练,配备精良武器;(己)入藏军队可定为三年一换,以励士气。
(四)进军及经营西藏是我党光荣而艰苦的任务。西南刚才占领,西南局诸同志工作极忙,现又给以入藏任务,但因任务重要,且有时间性,故作如上建议。这些建议是否可行,请西南局筹划电复为盼。
毛泽东
1月2日上午4时于远方《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08~209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出版。
毛主席在电文上签名之后,又特意注明:1月2日上午4时于远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