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财富方程式
》
售價:HK$
77.3
《
知识社会史(下卷):从《百科全书》到“在线百科”
》
售價:HK$
99.7
《
我读巴芒:永恒的价值
》
售價:HK$
132.2
《
你漏财了:9种逆向思维算清人生这本账
》
售價:HK$
55.8
《
我们终将老去:认识生命的第二阶段
》
售價:HK$
91.8
《
祛魅:对世界祛魅是一个人变强的开始
》
售價:HK$
62.7
《
家族财富传承
》
售價:HK$
154.6
《
谁是窃书之人 日本文坛新锐作家深绿野分著 无限流×悬疑×幻想小说
》
售價:HK$
55.8
|
內容簡介: |
由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吉林财经大学主办的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5届年会暨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与趋势理论研讨会,于2015年6月6-7日召开。论文集紧密围绕会议主题,重点研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不同解读;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及其国际比较;中国经济新常态:公有制为主体与与混合所有制;中国经济新常态: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中国经济新常态:财富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中国经济新常态:创新开放模式;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机制和新动力探讨;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不同判断及其理论剖析等问题。
|
關於作者: |
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成员、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重点学科负责人、享有崇高威望的著名经济学家、著名理论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安徽团)、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目錄:
|
第一篇 经济新常态与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
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大逻辑
试论新常态下经济效益提升之道
经济新常态与生态文明的维护与建设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阶段对标和区域差异
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中的中国经济新常态研究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生态维度
新常态视野下全面深化改革观探析
认识新常态: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特征和风险
新常态的概念演进与学理支撑
新常态下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及战略趋向
对经济新常态条件下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认识
对外贸易新常态下的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
论政府边界的确定原则及政府应具有的职能
新常态下的货币政策:争议与共识基于文献分析的视角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模式的转型升级
阶段优化论视角下的经济新常态解读
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反思和对策建议
新常态下国内外经济形势对江西的影响研究
浅论准确把握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
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成果核算与国际比较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公共性价值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策略
建立收入分配新常态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从经济体需求方和供给方看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中国经济新常态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基于CNKI数据库期刊文献的研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新常态下我国农村经济的深化改革以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为例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第二篇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研究
怎样认识混合所有制经济兼评国退民进论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与基本路径
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必须维护公有制主体地位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大力发展国有企业等价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对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形式的重大创新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形式的新常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市场与政府关系之探讨
凯恩斯主义是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吗?与《生财致富经济学》一书作者商榷
新常态下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从近年生物经济研究文献看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利弊和对策
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质和量的规定性
行业差异、所有权性质与创新效率:兼论国有企业创新资源配置
从收入分配制度构成看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思路
第三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理论研究
第四篇 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研究
附录
|
內容試閱:
|
(四)相对滞后的思想观念
制造业竞争力与一个地区的文化传承密切相关,任何文化都是人的活动的积淀。历史上的多样性、过渡性、中介性和融合性,不会轻易离开成长的环境。我国通过发展粗放型农业和工业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生存资源,养成了满足于现状的生活状态,长期的农耕文化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牢固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共同的地域文化和习俗,缺乏创新意识。我国是在发展工业基础薄弱的前提下跨越式进入的工业化社会,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较低,特定地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并导致制造业发展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同时,传统体制及思想观念滞后、相应的政策、措施不到位或不配套、制造业发展缓慢始终是戴着镣铐跳舞,其应有的潜力难以发挥。所谓的思想观念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计划体制残余的束缚,经济运行具有浓重的计划管理色彩;二是经济活动决策仍然习惯于依靠行政机制替代市场的思维定势;三是企业缺乏自主的造血功能和创新动力;四是服务意识不强,政府职能时常越位、错位。在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制造业发展需要通过不断地开拓与创新才能把握机遇实现跨越发展。
三、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
所谓动力,即推动事物发生变化的一切力量的来源。机制是指一个复杂的系统内部其组成部分的结构、功能及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动力机制实质上就是利益调整机制。马克思认为,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的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①受国际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的影响,在全球经济贸易中,传统优势如低劳动力成本、资源禀赋等发挥的作用日趋缩小,我国传统制造业发展空间日趋有限。在加快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需求结构的升级、产业组织结构的改革和创新、国家战略的积极推动和全球经济梯度发展效应等新的关键因素,持续推动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国制造业企业最大的软肋是缺乏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模仿同质化、低水平竞争严重,技术瓶颈难以突破,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还有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成效不足,科技发展对于促进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及产业升级至关重要。在全球产业链竞争时代,制造业的发展已进入技术为王的时代,以自主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是产业创新的主要途径。技术改造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设备更新,而是与技术创新、节能减排降耗和转型升级更紧密结合,支持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形成功能多样化的趋势。①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现代工业通过机械、化学过程和其他方式使工人的劳动过程和职能不断结合。这样,它也同样不断地使社会内部的分工发生革命,不断地把大量资本和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投入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②第三次工业革命特别是3D打印等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有可能会改变制造业的未来。同时,在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我国高校培养了大量既有专业知识、又懂科技发展动态的综合型人才,如东北大学提出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奋斗目标,据相关报告显示,东北大学2013年毕业生本科生3535人,其中33.8选择国内升学;56.0%选择国内工作。在国内工作的本科毕业生中,有超过一半的毕业生从事制造业相关行业,成为新时期技术型、知识型、创新型产业工人的代表。伴随着我国劳动者素质的大幅提升,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的不竭动力和智力支撑。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大大拓展了制造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技术结构的优化推动产业链升级,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打造经济升级版提供重要引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