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是19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美国浪漫主义思潮时期的重要成员。其最知名的作品当属《乌鸦》(The Raven)、《泄密的心》(Tell-Tale Heart)以及《黑猫》(The Black Cat),作品形式精致、语言优美、内容多样,有着独一无二的风格。爱伦坡以十四行诗、神秘故事和恐怖小说闻名于世,他是美国短篇故事的最早先驱者之一,又被尊为推理小说的开山鼻祖,进而也被誉为科幻小说的始祖。爱伦坡及其作品曾让一代热爱美国文学的人为之倾倒,但其贫困潦倒的生活、不良的嗜好,也让很多人对真实的爱伦坡抱有谜团。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喜欢看爱伦坡神秘故事与恐怖小说的人,也一定对爱伦坡充满好奇,更是带着谜一样的眼光来看待真实的爱伦坡。
關於作者:
哈利李坡(Harry Lee Poe)是美国田纳西州杰克逊联合大学信仰与文化中心主任、学者,著述颇丰。他也是埃德加爱伦坡的后代,爱伦坡基金会主席,曾于2007年受邀主持过爱伦坡作家研讨会。
1849年10月7日,爱伦坡在经由巴尔的摩去往纽约时逝世。而爱伦坡谬误的形象在10月9日就开始形成了:《纽约论坛报》(New York Tribune)主编霍勒斯格里利(Horace Greely)在报上出版了鲁弗斯格里斯沃尔德写的一篇关于爱伦坡的讣告。格里斯沃尔德并没有署上自己的真实名字,而是使用了化名路德维格(Ludwig)。格里斯沃尔德笔下的爱伦坡形象精神错乱、放荡堕落、令人憎恶,从而制造了爱伦坡形象的谬误。
格里斯沃尔德使用了所有他能想到的想象手段,把爱伦坡刻画成一个病态的、反社会的异类:
对大多数人而言,爱伦坡仍然是格里斯沃尔德塑造的那一个黑色形象。
1942年,亚瑟霍布森奎恩(Arthur
Hobson Quinn)出版了他著的权威版爱伦坡传,格里斯沃尔德对爱伦坡肆无忌惮的人格攻击之猛烈才最终公之于众。在书中,奎恩同时出版了爱伦坡的原版书信和格里斯沃尔德的改动版书信。但到了1942年,对爱伦坡形象的损害已经无可挽回,有关爱伦坡的谬误形象已经建立在了所有文学选集里,坚不可摧。对爱伦坡真正感兴趣的学者固然应该是注意到了奎恩的传记,也发现了格里斯沃尔德对爱伦坡生平进行过极大的诋毁、捏造,但是,爱伦坡的谬误形象,即他邪恶、疯癫的形象,业已扎根于大众的思想当中,成为了美国学校教师和大学文学教师谈论爱伦坡时的传统形象。
更有甚者,格里斯沃尔德似乎成了爱伦坡相关信息的可靠来源,受人尊敬。他自称牧师博士格里斯沃尔德(the
Reverend Doctor Griswold),这为他带来了必要的信任状,他能够带着权威谈论任何主题,似乎确信他的话能够像福音一样被人接受。直到今天,重要的爱伦坡研究学者都把格里斯沃尔德视为一位浸信会(Baptist)牧师,事实上,他只是一个异常成功的骗子艺术家。天主教徒有弥撒(Mass),圣公会信徒有《英国国教祈祷书》(Book of Common Prayer),而浸信会信徒有的却是月度商务会议的纪要。礼拜式教会会花费精力在教会年历中安排庆祝日期灵活的节日和圣徒日,而浸信会信徒则会把同样的精力放在记录保留中:他们清点成员人数,记录他们每周的出勤情况,他们的洗礼数量和葬礼数量。
为了现在的我们,浸信会信徒跟踪记录着谁被授予牧师圣职(ordain),谁被授予许可(license)。对浸信会信徒而言,授予圣职和授予许可是两回事。教外人士可能会来到浸信会集会,请求教会许可,或者允许他们参与布道。许可意味着某一教堂同意某人证明上帝对他的感召,让他拿出合适的证据,来证明圣灵(Holy
Spirit)赐予了其布道的能力。在鲁弗斯格里斯沃尔德的脑海里,布道的念头曾经闪现过,但最终消失了,浸信会教堂也从未授予他福音宣教的圣职。在19世纪40年代,格里斯沃尔德却为自己加盖了教士称谓所带来的神圣光环,享受了这一圣职带来的所有权利、特权和无限坦途。到了40年代中期,他晋升自己为博士,意欲比肩圣托马斯阿奎那。格里斯沃尔德自诩为神职人员,他对爱伦坡的攻击对神职人员产生了重大影响。
格里斯沃尔德在他编辑的爱伦坡作品集中收录了他为爱伦坡写的一篇冗长的回忆录,从头至尾都英明神武地散播着他对爱伦坡的中伤,而那些后来发表爱伦坡生活片段的杂志,往往是在收罗格里斯沃尔德最精妙的言论,满篇的尖酸刻薄。1854年,伦敦一家名为《休闲时刻:家庭指南》的杂志(The Leisure Hour: A Family Journal of Instruction)发表了格里斯沃尔德解读爱伦坡的最为简洁的文章。文章一开篇就大肆鞭挞爱伦坡的父母,随后自然而然地得出了谁都能想到的结论:
所以,格里斯沃尔德对爱伦坡形象的塑造被大众想象奉若神明。这位作者注意到爱伦坡曾在英格兰居住过五年,但仅仅因为爱伦坡没有在任何一个故事中参照英格兰的某个环境或场景,他就对其横加指责。事实上,爱伦坡有六篇重要的故事都以英格兰为背景,包括《丽姬娅》(Ligeia)、《威廉威尔逊》(William Wilson)、《气球骗局》(The Balloon-Hoax)、《一星期中的三个星期天》(Three
Sundays in a Week)、《人群中的人》(The Man of the Crowd)以及《厄舍古屋的倒塌》(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格里斯沃尔德此番诋毁说明,人们对待爱伦坡的无知开始聚集。
(10)
此处用奥古斯都霍普金斯特朗(Augustus Hopkins Strong,18361921)的例子来说明格里斯沃尔德对爱伦坡的描述是何等的成功。斯特朗是19世纪晚期及二20世纪初的一位重要加尔文宗神学家,是受过耶鲁大学教育的浸信会牧师,曾担任过罗切斯特神学院(Roche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院长40多年。他在1886年出版发表的《系统神学》(Systematic Theology)直到今天都仍然在版。尽管证明格里斯沃尔德歪曲爱伦坡生平的文字证据慢慢浮出了水面,但斯特朗仍然出面为格里斯沃尔德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