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含施特劳斯与科耶夫通信集)
》
售價:HK$
109.8
《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
售價:HK$
109.8
《
传播与流动:移民、手机与集装箱(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售價:HK$
109.8
《
大唐诡异录
》
售價:HK$
55.8
《
《证券分析》前传:格雷厄姆投资思想与证券分析方法
》
售價:HK$
134.3
《
当我点击时,算法在想什么?
》
售價:HK$
78.2
《
服务的细节136:提高成交率的50个销售技巧
》
售價:HK$
65.0
《
变法与党争:大明帝国的衰亡(1500—1644)
》
售價:HK$
96.3
|
內容簡介: |
自由流动空间与自由流动生产要素的出现,对农村发展和农民能力的影响将较以往任何一次变迁复杂得多、深远得多。本书从典型事实描述、理论构建、经验分析和政策设计四个方面就城市化对中国传统农民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回流劳动力为切入点研究了农民外出务工后的能力发展效应,实证分析了外出务工在缓解资源约束及促进能力发展中的作用,阐明了外出务工经历影响农村劳动力能力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市化推动了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重点体现在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村劳动力能力发展的影响上,包括就业多样性、职业转换、社会流动、创业参与等方面。特别地,外出务工经历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由从事农业转向从事非农产业,尤其是在农村自主创业。自主创业不仅使回流劳动力实现了自我就业,而且带回了技术,带动了非农产业的发展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农村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此外,外出务工经历还会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个人生产效率和收入,促进农业技术的改进和新生产技能的传播,有利于实现农村和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
|
關於作者: |
石智雷,男,1984年出生于山东济宁。2011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特聘文澜青年学者,湖北省人口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人口学会理事,湖北省区域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兼理事。主要从事劳动力迁移和城市化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研究项目十余个。在《管理世界》《社会学研究》和《人口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已出版《中国农村地区的家庭禀赋与迁移劳动力回流》《人口外流、农村老化与农村发展》和《移民、贫困与发展》等学术著作7部,获省部级学术奖3项、市厅级奖4项。
|
目錄:
|
目 录
引 言
第1章 城市化、劳动力双向流动与中国农村发展
1.1 城市化与农村迁移劳动力的双向流动
1.2 城市的洗礼: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历
1.3 离城返乡:回流后的就业再选择
1.4 城市化背后的农村发展现状
第2章 城市化、外出务工与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一个分析 框架
2.1 城市化推动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
2.2 传统农民转变契机:乡城迁移带来的能力发展
2.3 农民现代性的获得:能力发展是核心
2.4 现代性转变的核心逻辑人力资本积累笔家庭资源整合
2.5 实证设计与数据说明
第3章 城市化改造传统农民:基于外出务工经历的分析
3.1 外出务工经历影响农村劳动力能力发展的研究回顾
3.2 外出务工经历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发展:理论逻辑与衡量方法
3.3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创业选择及影响因素
3.4 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村劳动力能力发展的影响效应:计量分析
3.5 城市化与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
第4章 外出务工经历、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村劳动力能力发展
4.1 外出务工经历、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村劳动力择业能力
4.2 外出务工经历、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村劳动力的技术获得能力
第5章 外出务工经历、家庭禀赋利用与农村劳动力能力发展
5.1 外出务工经历与农村家庭禀赋利用:分析框架
5.2 外出务工经历、家庭禀赋与就业选择
5.3 外出务工经历、家庭禀赋与职业转换
5.4 外出务工经历、家庭禀赋与收入增长
5.5 稳健性检验和讨论
5.6 基于家庭禀赋整合的农村劳动力能力发展
第6章 外出务工经历、社会资源整合与农村劳动力的创业参与
6.1 外出务工经历与农村劳动力创业
6.2 外出务工经历、资源整合与农村劳动力的创业参与
第7章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建设
7.1 新型城市化建设与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
7.2 发展能力建设:中国农民现代化的核心战略
7.3 城乡要素流动与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1 户籍制度改革和劳动力迁移大事记
附录2 回流劳动力就业和家庭生计调查问卷
后记
|
內容試閱:
|
新型城市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如何处理城乡关系。与传统城市化模 式相比,新型城市化不是要搞城乡分制或城市倾斜,而是要在城市化快速 推进的同时,关注城乡要素互动以及城乡统筹发展。劳动力迁移的结构主 义理论认为,劳动力的城乡流动进一步强化了城市中心和外围农村地区资 源交换的不平衡机制,流出的劳动力为城市创造了财富,而外围地区则承 担了再生产这些劳动力的负担。已有的经验研究也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 的大规模转移,导致农村人才流失、空心化、空巢化,大量耕地 荒芜,农村资源变相流失。按照这些理论和研究的推演,随着城市化和市 场化的推进,农村的发展会越来越差,城乡的收入差距也会越来越大。但 是我们却观察到,随着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一直呈现 增长趋势,2007年后城乡收入差距也开始趋于缩小。所以,流动空间的 开放对农村发展的影响需要通过更为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地调查加以解 读。本书以农村劳动力城乡双向流动为切入点,以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村劳 动力能力发展的影响为主线,来研究城市化的推进对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 转变的影响效应和机制,为理解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中国农民的发展现状 以及农户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经验支持,以及为各级政府制定合理的就业 流动和农民发展政策提供借鉴。 人并不是生来就具有现代性的,但他们的生活经历可以使之现代 化。城市化为农村劳动力创造了外出务工的机会,是推动传统农民向现代 农民转变的核心路径。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 位,吸纳农村剩余人口。农业人口在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逐渐接受城市 具有现代性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明显增 加,思想意识发生明显转变,相比无外出务工经历的农民,他们具有更强 的现代性。如果这部分农民返乡后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或者选择非农就业,那么不仅会促进农民内部的劳动分工和农业专业化的发展,而且会推动一 批技能高、会经营、懂管理的高素质现代农民的产生。传统农民向现代农 民转变的核心内容是能力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