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贝克欧洲史08·帝国暴力和民族动员:1914~1945年的欧洲
》
售價:HK$
75.9
《
美国百所大学都在上的商学课(第五版)
》
售價:HK$
173.8
《
数学的现在:i
》
售價:HK$
64.9
《
中年处男:一份日本社会纪实报告
》
售價:HK$
49.5
《
行动的勇气,畅销书作家弘丹主编,30余位大咖分享人生高效秘诀。
》
售價:HK$
64.9
《
人生财富靠康波
》
售價:HK$
119.9
《
富人是怎么赚钱的
》
售價:HK$
74.8
《
时刻人文·富与穷:英国政治经济学思想史(1750—1834)
》
售價:HK$
107.8
|
內容簡介: |
南方报业年度记者评选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每年必选动作之一,主要从企业文化层面呼应集团的全媒体融合发展战略,加强南方报业的内部凝聚力,强化各系列子报刊网采编人员对南方报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夯实集团整体文化和各系列报内部文化之间达成共识的基础,是集团推进转型的无形抓手和有力助推器。
本辑南方报业2015年度记者专题包括20名当选记者的个人年度回顾、代表作品、领导点评、同事侧记等内容,在传媒业转型、尤其是全媒体融合发展的态势下,坚守本职、追求优秀是年度记者的亮色,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诸多媒体均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影响,年度记者更是排头兵的角色,他们的努力和成就,既可以反映南方报业2015年度的发展情况,也可为坚守一线的新闻媒体人提供良好的借鉴。
|
目錄:
|
李培
时间的炼金术
李书龙
光阴的故事
骆骁骅
知难而上是唯一选择
殷剑锋
一个编辑的自我修养
欧阳妍
等待时间的回报
刘龙飞
痛,并快乐着
黄怡
记者,总在不断寻找自己的答案
李颖
与其抵触,不如去拥抱变化
商西
看见一种热爱
王佳
是的,我还在
褚朝新
调查记者的2015
姚忆江
在一个个风险中寻找机会
李维
始终保持自觉意识
谭翊飞
做有竞争力的财经报道
刘海英
做行业的记录者和推动者
余楠
梦里不知身是客
魏蔚
挖透喜爱的生活 做出有趣的报道
黄昀
做个热爱工作的石匠
蒋梦瑶
靠近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潘莹瑜
理想,不进则退
|
內容試閱:
|
李颖
个人简历
北京人在广州。入职南方都市报11年来,跑过突发、做过时政记者、当过夜班编辑。2015年转型新媒体,自此有了个霸气侧漏外号百万姐。手机焦虑症患者,每天泡微信却不会友不社交。会抓热点、懂得痛点、了解爆点、持久力强,最重要的是不忘初心,永远把你放在第一位(用户思维)。
入选理由
新闻公号肉搏时代,谁敢横刀立马,唯微信百万姐。她从报纸编辑转来,一头杀入新媒体血海,从一窍不通到以一当十,打造诸多百万阅读量大作。她是李颖,夜以继日马不停蹄,玩转微信炉火纯青,将南都深圳大件事公号推上深圳地区头把交椅。心血和智慧并存,激情和干劲共通,堪为南都采编转型升级之标兵。
年度说
与其抵触,不如去拥抱变化
这是真的吗?
当我知道获评年度记者时,吓了一跳。在这个大院里,有很多牛逼的记者,从没想过有一天这个厚重的荣誉能落到我头上,以至于当它突然发生在眼前时,觉得有点不真实。
我在东莞的激情经历
东莞很乱呢,街上经常有抢手机抢包的。
11年前,大学毕业后进入南都的第一站是东莞。刚来就收到N多前辈的提醒,别穿得花枝招展招贼。
当时也没怎么上心,结果没过多久,在记者站门口的马路旁,就被辆摩托车飞车抢夺一把抢了手提包,身份证、记者证、采访本都丢了,脑袋还因为重重摔到地上砸出一个血肿块,留下偏头疼的毛病。
在东莞当记者时,是最无畏的4年。记得采访的第一单猛料,是暗访塘厦一个家具厂用测谎仪对员工心理测试裁人。
头一回暗访啊,以为会很刺激。办了张假身份证,和男同事李平假扮兄妹去应聘打工。进了工厂后激动得发抖。结果,面试时当场就被拆穿是用的假身份证,差点没被当众拖出去。
跑民政线时,很喜欢去殡仪馆挖料。一次为了守独家,藏在了殡葬车的旁边,眼见车上尸体的两只脚还露在外面。
跑人才市场时,有次做外来工性困境调查,捧着一摞性问题问卷在人才市场里见人就发,引来不少异样的目光。
跑市委市政府,开会时官员讲的都是土话,压根儿听不懂。和一些难搞掂的本地官员打交道,好几次抹着眼泪走出政府大楼。
东莞就像是一扇门,你必须在你精力旺盛的岁月里,尽可能积极地生活,尽可能多地去尝试和不同角色的人打交道。走进不同的人生、体验各种不曾有过的经历,这是我觉得做记者时最大的兴趣所在。
人生第一个10万
因为工作原因,我被调回广州做编辑。相对于记者的奔波,编辑的生活稳定而枯燥。
2015年,毫无准备地,意外迎来了我的职业转型。这次转型,有未曾预料的诸多结果。
要在移动互联网 的大潮下变革升级,报社成立了移动媒体部,我成为第一批从夜班转做新媒体的编辑,俗称第一批小白鼠。
那时,南都APP刚成立,做报纸的一帮老编辑摸黑起步,PS没摸过、H5更不懂是啥。新闻生产模式重新改造,纸媒架构下APP的发展没有任何模式可以参照。南都APP更像是个创业团队,每个人都打了鸡血一样。
首先,是点击量的刺激。
做报纸没有这种感觉,稿子发了就是发了,不会有这么直接明了的阅读量反馈。可做客户端,数据赤裸裸地摆在眼前。一开始,很多稿子点击率都只有两位数,大部分还是自己和记者点的,阅读量能上千就很不错了。
做新媒体的,最诱惑的数字就是10万 。南都APP渐入正轨后,我也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10万 。
这篇稿的标题我记得很清楚:《马云来东莞啦,书记市长一起作陪》。当时马云刚刚晋升首富,风头正盛,我们第一时间抓住了名人效应,从朋友圈的信息核实之后再整合之前他拜访东莞的过往,先抢了首发。
于是小白鼠有了经验:面对热点一定不能等,要想法子抢占先机,新媒体与报纸不同,在信源确凿的情况下就要抢发,独家和时效是传播的两大法宝,互联网时代有了第一就没有第二。
100万 又是怎么产生的
有了成功经验之后,就有了后来第二个、第三个10万 。南都APP也慢慢步入轨道,不断有好题材涌现,如寻找导盲犬万福多图曝光白天鹅重新开业都是新媒体传播的优秀个案,还得了南都的新媒体传播奖。
迈过了点击量这道坎,更重要的是角色上的转换。
报纸编辑和记者是分工协作的关系,你写完稿子给我,我再编。但是作为新媒体编辑,面对一个新闻事件时,编辑和记者是同时参与其中。比如我们在报道两会时或报道某一个突发事件时,通常的做法都是拉个群,记者随时在前方反馈信息,编辑在后方判断什么点适合发即时新闻。
我觉得这是件很有趣的事,就好像你也亲临采访一线、也在面对形形色色的采访对象一样。这时候,编辑的角色需要的参与度更高,要去主动发现热点。
比如年初在报道东莞两会时,有这么一篇爆文《东莞两会超级富豪组大佬们太低调频冷场》,在网上首发后影响力非常大,跑会记者陈静在现场第一时间反馈信息,大佬们的一举一动就像同期电影一样映射在我眼前,当时就合计提出,专门以东莞富豪为角度写了一篇很赞的会场特写。编稿时也采用了类似于大佬出场的话剧场面,形式感很好,是我很满意的一篇稿。
刚讲的都是能够预判、提前谋划的题材。但实际上在做新媒体时,一些大战役往往是突发题材。比如2015年2月发生的惠东大火,烧死了17个人;又比如2015年12月发生的深圳光明滑坡事故,这两单都是通宵直播,都成了点击率100万 的题材,非常难得。
尽管都是突发题材,但还是不同的。但是惠东大火,其他人都以为这只是个平常小火灾,只有我们第一时间启动了直播,派出记者彻夜跟进救援过程。
前方有两个记者文字祝勇、摄影田飞,层层突破满场飞,最终一场直播牵动了一座城,连现场指挥救援的政府官员都在随时刷我们的直播贴关注进展。
所以,在面对重大新闻时,快速的临场反应、准确的新闻判断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对新媒体尤其重要。它是一种判断力,即在给定的时间限制下,选取最恰当的方式披露给用户。
不过,讲真的,做直播是最累的。但我能告诉你吗?直播也是最过瘾的。记者在一线拼杀,我在后方滚动呈现,这时候好像你也在亲临现场,这种做新闻的感觉是非常爽的。
看,那个人好像一只数据狗哎
新媒体做久了,很容易会成为数据狗,做梦都想着哪篇成了爆文,涨了多少粉。自从我接手部门公号深圳大件事以来,这样的焦虑症愈加严重。时刻刷手机找选题,生怕错过了什么。
媒体账号有个特点就是打开率都偏低。如果说一个账号正常的打开率是20%的话,媒体能有10%就不错了。这和那些自媒体号不能比,南方大院里走出了好几位自媒体牛人:咪蒙、黎贝卡、深八影视圈这些公号大神,每篇推送都是10万 ,太美妙的一个数字!
我现在每天有个习惯,查看昨天甚至前几天深圳本地公号每篇文章的阅读量,通过筛选,就能知道用户的喜好。观察久了,思维会渐渐从传统媒体提供内容的角色转到如何以用户为核心,渐渐在内容的选取方面就会往这方面倾斜。
具体到微信上,抄袭成风、段子手走红、毁三观的文章更到处都是。这种情况多了,我们会有种错觉:是不是一定要这么做,才能有立足之地?
我始终坚信一点:好的内容,依然有穿透力。我们的微信公号,只是我们原创内容传播出去的渠道之一,依托的始终是一线记者原创生产能力。有好内容、硬内容,然后再用适合新媒体传播的形式给予整合包装,抵达用户那里。
有个深圳的自媒体大号,不止一次地跟我感慨:你们有资源。是啊,没错,我们虽然在这个领域起步晚了,但是我们有自媒体无可比拟的生产原创优质内容的能力,所以更要坚持内容生产者的底线。等我们再强大一些,那么我不用跟热点了,我就是热点;我不用按规矩了,我就是规矩。
做新媒体编辑,既要有记者的敏感度,又要有文案人的文字水平。其实这个工作就是一个积累经验的工作,别人说再多,不如自己多实践。
2015年9月深圳大件事公号曾经做过一个专题:深圳20元重疾险系列报道。当时原本只是报纸的一个豆腐块,看到报题后拿来重新改造成人话版,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用户体验好。
结果当晚在公号首发后点击量达到了206万 ,每7个深圳人当中就有1人看过此帖。一时间社保分局都是排队办理的人,深圳社保局还专门给报社发来感谢信,带来了后续的几次合作。
依托好的内容,半年以来,深圳大件事逐渐有了知名度,粉丝已经超过了11万,不时涌现10万 的爆文。当然,随之而来的是我的焦虑也越来越严重了:如果只有粉丝而没有好的内容支撑,用户很容易将你抛弃。所以更考验内容是否够硬、够用心。
还有一点,公号是很容易让人审美疲劳的。怎么提供持续的新鲜感,这一点很重要,我正在思考。
下一个竞争的领域会是在哪儿?
新媒体编辑是个很困身的岗位,时时刻刻被捆绑在电脑前,没有固定的下班时间,有事就需要立即干活,周末也很少有完整的个人时间。
很佩服的是,我身边这些转型做新媒体的同事,个个责任心都相当之强。我敢说,这些人是报社编辑里最拼的一帮人,每个人不论怎么加班,都任劳任怨。
激情会褪去,但对这一切的合理解释,就是:责任。
我理解所谓的责任,尤其是面对重大新闻事件时,要坚持几个原则:不能缺位,一定要参与,哪怕做不到独家也要有自己的东西;不能犹豫,一定要反应迅速,哪怕做不到首发也要奋起直追;不能懈怠,因为你漫不经心了,记者们就更没积极性了,长此以往互相的信任也就没了。
要知道,你所掌握的这个环节,是不可替代的,是整个报道在移动端唯一的出口。你的努力,正是为了前方一线所有工作的一个呈现。所以遇到突发大事件,连续十几个小时直播还能像打了鸡血一样,说实话,我还是蛮享受这种状态的,感觉自己没有缺位,也在一线参与其中。
微信之父张小龙不久前演讲里有一段内容:微信打算推应用号,有可能会取代APP。2016年以来明显感觉微信也越来越难做了,红利期已过,涨粉越来越难,很可能明年或者后年就被另一个平台代替。现在纸媒都在移动端发力,APP似乎也成了转型所谓的标配。但是总觉得会有一种忧虑:现在过多的信息已经对读者造成了信息过载干扰,越来越多的人每天只打开个别APP或者微信公众号,甚至不打开了。
但是我们记者的原创内容总需要有个移动端的阵地来承载,那么下一个竞争的领域会是在哪儿?现在都流行一句话:你错过了微博微信,你不能再错过xxx了。微博已经没落了,微信其实我们已经慢了一拍,是不是能够现在就有所准备、有所预见,在下一个平台崛起之前就进驻,而不是在别人都已看到这是块肥肉时我们才醒悟过来?
(作者系南方都市报深圳新闻部首席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