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历史研究入门(全二册)
》
售價:HK$
283.8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HK$
65.8
《
夏天,19岁的肖像(青鲤文库)岛田庄司两次入围日本通俗文学奖直木奖的作品 ,同名电影由黄子韬主演!
》
售價:HK$
49.5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HK$
96.8
《
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
》
售價:HK$
140.8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HK$
98.9
《
纯数学教程
》
售價:HK$
85.8
《
威尔士史:历史与身份的演进
》
售價:HK$
107.8
|
內容簡介: |
本书共六个章节,依照如下顺序展开:第一章主要梳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变迁的历程,分析家庭农场兴起的经济社会大环境以及相关政策。第二章进行家庭农场概念的辨析,基于国际上家庭农场概念的差异,分析我国家庭农场概念的内涵与特性,以及概念与实践的相互关系。第三章通过文献资料总结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庭农场发展经验,得出对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实践与政策启示,包括土地确权、发展中介组织、增强农场经营者综合素质、提高机械化水平、推进规模化和市场化经营、发展家庭农场自律组织、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第四章对我国家庭农场发展总体情况概述后,基于在江苏省南通市的案例调查,分析家庭农场的发展特征和经济绩效,建立了由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成本收益率和人均纯收入四项指标构成的评估体系。总体来看,家庭农场在经济绩效方面相较小农户有明显优势,其中劳动生产率显著高于小农户而土地生产率略低于小农户,成本收益率和人均年纯收入差异较大但都可达到超高水平。此外,本书将家庭农场不同于小农户的两个主要特征:土地租赁和雇工行为,专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本文在第五章尝试回应以下关于家庭农场的争论:家庭农场是否是合适的农业经营主体?它与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其他规模化经营主体的关系是怎样的?它的发展是否会对小农产生挤出效应?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是什么?本书在最后一章分析了家庭农场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基于全书的分析,从经营者、地方政府和宏观政策三个层面提出发展建议。
|
關於作者: |
刘文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12-2014年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任博士后,2007-2012年于中国人民大学分获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及博士学位,2003-2007年于中国农业大学分获农村区域发展及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在《农业经济问题》《改革》《农村经济》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中国农村研究院科研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等科研项目多项;参与农业部、教育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及中国人民大学所设课题多项。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农地制度、农产品贸易、中国模式等。
张悦,女,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国内农村发展问题以及国际农业发展合作。
|
目錄:
|
第1章 研究综述 1
1.1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与 家庭农场 2
1.1.1 农地制度变迁的 发展阶段 2
1.1.2 农地流转政策 5
1.1.3 国外农地流转政策分析 14
1.2 农地流转的几种去向 24
1.2.1 农地流转的3 1 种去向 24
1.3 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的综述 31
1.3.1 农户流转意愿 32
1.3.2 租入与租出农地的差异 35
1.3.3 合约期限及形式 36
1.3.4 研究评述 37
1.4 关于家庭农场的学术争论 38
1.4.1 家庭农场的内涵与特征 38
1.4.2 家庭农场的发展路径 41
1.4.3 家庭农场的实践情况 45
1.4.4 文献评述 46
第2章 理论探讨 48
2.1 关于排他性产权的分析 49
2.1.1 农地制度起源中的排他性产权分析 50
2.1.2 不同产权所有制下农地的排他性权利 52
2.2 农地集体所有制下的政府地位 59
2.3 关于确权颁证的探讨 61
2.4 家庭农场形成过程中的农地流转问题 63
2.4.1 文献回顾 64
2.4.2 基本研究框架 65
2.4.3 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 66
2.4.4 租入农地农户租约形式影响因素分析 67
2.4.5 租出农地农户租约形式影响因素分析 70
2.5 流转过程中的一个悖论 74
2.5.1 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 76
2.5.2 变量与模型 76
2.5.3 回归结果分析 78
2.5.4 总结与对悖论的回答 82
2.6 建立三权并行分置的农地权利体系
2.7 如何面对错综复杂的土地承包关系纠纷
第3章 实证:江苏 85
3.1 概述 85
3.1.1 南通市家庭农场发展状况 86
3.1.2 家庭农场认定与注册 87
3.1.3 家庭农场政策扶持 89
3.1.4 家庭农场发展特征 92
3.1.5 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障碍 93
3.2 不同经营主体参与土地流转的概况与特征 94
3.2.1 工商企业参与土地流转的概况 94
3.2.2 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 的概况 97
3.2.3 调查农户土地流转对象 98
3.3 不同经营主体参与土地流转 的积极效应 99
3.3.1 工商企业、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 99
3.3.2 三方参与,保障各方权益 99
3.3.3 村集体主导激活土地基础设施用地 100
3.3.4 打造农业产业链,提供就业机会 100
3.3.5 打造品牌,提升农产品质量 100
3.4 制约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分析 10
|
內容試閱:
|
中国的农地制度是如何变迁的?我们至少应该 探讨清楚新中国成立后的情形,并对家庭农场这个 看上去新,但实则在中国的农地实践过程之中早已 出现的概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家庭农场这个概念 并不是突然出现的,2013年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 显然也不是肆意为之。到底是什么样的一条历史发 展脉络使得家庭农场这个概念在当前这个经济阶段 再次出现?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事实上也能帮助我们 想明白另外的问题:家庭农场究竟是不是一种终极 形态?或者家庭农场仅仅是一个过渡阶段,它将随着经济形态的发展而逐步走向终结?其他必须被探讨的问题如下: 与家庭农场相对应的概念有哪些?农地流转除了可能形成家庭农场 之外,是否可能形成其他的农民经营主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