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重返马赛渔场:社会规范与私人治理的局限
》
售價:HK$
69.4
《
日子慢慢向前,事事慢慢如愿
》
售價:HK$
55.8
《
场景供应链金融:将风口变成蓝海
》
售價:HK$
111.8
《
汗青堂丛书146·布鲁克王朝:一个英国家族在东南亚的百年统治
》
售價:HK$
91.8
《
人生是旷野啊
》
售價:HK$
72.8
《
甲骨文丛书· “安国之道”:英国的殖民情报系统及其在亚洲的扩张
》
售價:HK$
88.5
《
台北人(2024版)
》
售價:HK$
87.4
《
让孩子更有力量:赋权型家庭教育指南
》
售價:HK$
67.0
|
編輯推薦: |
王佐良先生一生致力于外语教育与外国文学研究。他学术视野开阔,对西方历史、文化、语言有广泛的知识和深刻
的了解,以此为背景展开的英国文学研究体大思精、成果丰硕,从而跻身国际最著名英国文学研究专家之列。他是
中国现代以来少数几位用英语撰写比较文化与文学研究论著的先驱之一,所涉及的多为该研究领域内影响重大的学
术议题,充分体现了其深厚的语言功底和会通中外文化的高度融摄能力。他以民族文化为立足点,吸纳西方先进的
研究方法,形成了独特的、具有前瞻性的翻译理论,且身体力行,翻译了多部佳作,并参与了《毛泽东选集》一至
四卷的翻译工作。王佐良先生从学生时代起开始文学创作,在内容与技巧上同时接受了新文化运动与西方现代主义
的影响,逐渐成为一位享誉文坛的年轻诗人,被文学评论家认为是抗战期间最突出的一代新诗人之一。他晚年以散
文创作为主,风格简劲高旷,擅用淡笔写浓情,与他的学术文章相映成辉,代表了文化散文一脉中西学大家的旨
趣。
|
內容簡介: |
《王佐良全集·第十卷》收《照澜集》、《风格和风格的背后》、《中楼集》三部文集。《照澜集》所收文章多数是王佐良先生1980年以后写的,少数带学术研究性质,如《白体诗里的想象世界》,多数则是阐释性的,也有几篇综述、序言、书评、剧评,以及讨论会上的发言纲要。文章都与文学有关,涉及的有英、美、苏格兰、爱尔兰文学。《风格和风格的背后》里的文章大致可分三类:第一类,有关英美散文的综述与某一专题的详论。第二类,有关诗和诗的翻译,牵涉风格的演化和移植。第三类,有关莎士比亚的语言风格。《中楼集》收王佐良先生于上世纪90年代前后发表在杂志报章上的一些文章,可分四类:第一类六篇是书评和读书随笔。第二类七篇与文学史写法有关。第三类三篇谈翻译,包括一篇《人民日报》记者就翻译问题对作者的访谈。第四类十三篇,有国内外访问时见闻,有追怀已故好友之作,有剧评,有对于西方新文论的印象,还有对于出版和治学的感想。
|
關於作者: |
王佐良先生是我国英语界泰斗级人物、享誉中西的外国文学专家,在英国文学、比较文学、文体学及文学翻译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跻身国际最著名英语文学专家之列,代表了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高峰。
|
目錄:
|
照澜集 1
序 3
英国文学概略 5
白体诗里的想象世界—论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导言 30
春天,想到了莎士比亚 45
成熟的开始—评《请君入瓮》的演出 55
读蒲伯 57
萨克雷的《名利场》—兼评一个好译本 66
难忘的《骑马乡行记》 73
汉译《英国湖畔三诗人选集》序 81
汉译《英诗金库》序 85
《彭斯诗选》序 88
读《草叶集》 129
勃莱的境界 157
詹姆斯?赖特和他的诗 170
通过一个选本看美国短篇小说 179
小说短论一束 184
一、 华盛顿?欧文:《瑞普?凡?温克尔》 185
二、 纳撒尼尔?霍桑:《教长的黑面纱》 186
三、 赫尔曼?麦尔维尔:《闺女的地狱》 188
四、 安布罗斯?毕尔斯:《空中骑士》 192
五、亨利?詹姆斯:《四次会见》 193
六、西奥多?德莱塞:《老罗根姆和他的特丽萨》 195
七、薇拉?凯瑟:《汤姆?奥特兰的故事》 196
八、舍伍德?安德森:《我想要知道为什么》 198
九、凯瑟琳?安?波特:《中午酒》 200
十、 厄纳斯特?海明威:《弗朗西斯?麦康勃短促的快乐生活》 203
十一、威廉?福克纳:《熊》 206
十二、罗勃特?潘?华伦:《春寒》 210
十三、詹姆斯?阿瑟?鲍德温:《桑尼的布鲁士》 212
十四、约翰?奇弗:《贾丝蒂娜之死》 215
一位善于讲故事的作家—纪念欧?亨利诞生100周年 219
中国第一本美国文学史—评《美国文学简史》(上册) 230
令人鼓舞的五月演出—《推销员之死》观后感 237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西方现代派 242
谈谈西方现代派文学 249
借鉴与创新—在一所大学科学讨论会上的发言 257
读书随感录 261
风格和风格的背后 269
序 271
关于当代英文散文 273
读艾德蒙?威尔逊的书信集 280
另一种文论:诗人谈诗 293
《英国诗选》序 307
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一个回顾 317
译诗和写诗之间—读《戴望舒译诗集》 342
穆旦的由来与归宿 361
刘译伯吉斯《莎士比亚传》序 373
白体诗里的想象世界—一论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 376
白体诗在舞台上的最后日子—二论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 391
中楼集 413
序 415
读小说札记 417
作为散文家的罗素 428
读艾德蒙?威尔逊的书信集 441
读《牛津随笔选》 454
另一种文论:诗人谈诗 459
语言之间的恩怨 473
与友人论文采书 483
文学史在古中国的先驱 487
一种尝试的开始 500
文学史写法再思 513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与文化 520
密尔顿 529
介绍《唐璜》 566
文学翻译中的语言问题—一次讨论会上的发言 572
我为什么要译诗—一本译诗集的自序 577
附录 诗评与译诗—与王佐良教授一席谈 580
学府、园林与社会之间—英法两月见闻 584
浙江的感兴 607
想起清华种种—80校庆感言 610
白色建筑群下的思绪 614
上图书馆 617
萧的笑声—北京人艺演出《芭巴拉少校》观后 620
谈穆旦的诗 623
怀珏良 631
《周珏良论文选》序 636
《袁鹤年文集》序 641
两篇有关西方新文论的文章述评 643
我想看到的几本书 657
关于繁荣人文科学的几点想法 6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