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笔记启蒙 : 英国皇家学会与科学革命
》
售價:HK$
85.8
《
汉语副词研究论集(第六辑)
》
售價:HK$
107.8
《
干戈之影:商代的战争观念、武装者与武器装备
》
售價:HK$
74.8
《
镶嵌之美:古希腊罗马的马赛克艺术
》
售價:HK$
305.8
《
后希腊化哲学:从斯多亚学派到奥利金的发展研究
》
售價:HK$
76.8
《
别纠结啦:不被情绪牵着走的通透生活指南(“当代一休”小池龙之介治愈新作!附赠精美书签!)
》
售價:HK$
64.9
《
第二人生:找到重新定义人生的智慧
》
售價:HK$
96.8
《
唐朝三百年
》
售價:HK$
107.8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阿德勒的代表作,以50种语言在全球发行,并畅销70多年。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自卑、性格孤僻、口吃、尿床、叛逆,以及青春期和性教育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在本书里得到了细致的心理分析。
◆本书是帮助教师、家长捕捉儿童的心理敏感期,认识解决儿童心理问题的权威之作!
◆书中阿德勒关于独生子女、长子女和兄弟姐妹排行的观点与教育建议,对当下中国的家长们教育子女尤其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是二孩时代的家庭必读。
◆心理学大师阿德勒指出:没有一个儿童是不可救药的,儿童的发展取决于他个人对事物所做的独特解释。
|
內容簡介: |
《儿童教育心理学》是奥地利心理学家、教育家、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的代表作,以50种语言在全球发行,并畅销70多年。阿德勒是与弗洛伊德和荣格齐名的心理学大师,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
阿德勒在书中以通俗易懂、风趣生动的语言,比较系统地阐释了自己关于儿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的心理学观点与教育理念。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批判了遗传决定论的观点,并指出,没有一个孩子是不可救药的。在书中,他结合自己多年为儿童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经历,通过大量亲自诊疗的案例,全面且细致地剖析了每一种问题儿童产生的根源:追求卓越、自卑感、社会兴趣、对性别角色的认识、独生子女、在兄弟姐妹中的排行、青春期与性教育、家庭环境与亲子冲突、师生关系、社会影响针对这些根源,阿德勒为教师和家长提出了中肯的教育建议。
本书既可为儿童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工作者提供参考,又可为普通读者提供丰富的教育案例和有价值的教育启示。
|
關於作者: |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早期精神分析学派的三位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曾创办《国际个体心理学杂志》。阿德勒的学说以自卑感为中心,提出的主要概念有:追求卓越、心理补偿、社会兴趣、生活风格等。他一生著述无数,尤其偏重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是阿德勒晚年比较有影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儿童心理的宝典,对如何培养儿童健康的人格具有指导意义。其他主要著作有:《器官自卑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神经症人格》《理解人性》《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生活的科学》《自卑与超越》等。这些著作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具有重大的思想启示意义,深受社会广泛欢迎。
|
目錄:
|
译者导读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人格的统一性
第三章 追求优越及其教育意义
第四章 对追求优越的引导
第五章 自卑情结
第六章 儿童的发展:预防自卑情结
第七章 社会情感及其发展的障碍
第八章 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情境与补偿的心理学
第九章 新的情境是一种预备测验
第十章 孩子在学校
第十一章 来自外部的影响
第十二章 青春期与性教育
第十三章 教育上的错误
第十四章 对儿童父母的教育
附录一 个体心理学问卷
附录二 五个孩子的案例及其评论
|
內容試閱:
|
第八章 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情境与补偿的心理学
我们知道,儿童的发展与他们对自己在环境中所处位置进行的无意识解释是一致的。我们也知道,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孩子在发展上是有差异的,每个孩子的发展都与其在家庭排行中所处的独特位置相一致。我们可以把这种早期的发展状况,视为对这个孩子性格发展的一种锻造。
对儿童的教育不能开始得太早。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便形成了一套规则和程式,以规范他的行为,这决定着他对不同情境做出的反应。当儿童非常幼小的时候,用来指导其行为的独特机制只表现出一些细微的端倪。随后,经过几年的练习,这种行为模式才变得固定下来。他不再做出客观反应,而是根据他对其全部过去经验所做出的无意识解释来进行反应。如果一个儿童对某一独特情境做出错误的解释,或者对他自己解决某一独特难题的能力做出错误的解释,那么,这种错误的判断就会决定他的行为。除非这种原初的、孩子气的错误解释得以更正,否则,无论进行多少逻辑的和常识的教育,都无法改变他成年后的行为。
在儿童的发展中必然存在某些主观的东西,教育者必须予以研究的就是这种个体性(individuality)。正是这种个体性可以防止在不同群体的儿童教育中运用普遍的规则。这也是为什么把同一规则运用在不同儿童身上会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
另一方面,当我们发现儿童以同样的方式对相同的情境做出反应时,我们不要认为,这是因为自然法则的缘故。事实上,由于人类缺乏对某些问题的共同理解,他们就可能会犯同样的错误。人们习惯于认为,当家里的另一个孩子出生时,大的孩子总会心生嫉妒。对这种概括提出的一种反对意见认为存在着一些例外;另一种意见认为,如果让儿童为弟弟妹妹的降生做好准备,那么这种知识准备会使嫉妒之心不可能产生。我们可以把犯错误的儿童比作一个发现自己站在山间小道之前的人,他不知道应该往哪里走或者怎样走。当他最终找到了正确的道路,抵达他想要去的城镇时,他听到人们惊奇地说:几乎所有在这条路上徘徊不前的人都迷失了方向。儿童常常在这条充满诱惑的道路上犯错误。这条道路看上去很容易穿过,因而对儿童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还有很多其他的情境会对儿童的性格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我们不是经常看到家里的两个孩子一个好而另一个坏吗?我们稍加仔细地调研一下这些情境就会发现,那个坏孩子有一种强烈的追求优越的欲望,他想支配所有的人,想要用他全部的力量来控制环境。家里因为他的哭喊而嘈杂不已。相比之下,另一个孩子则比较安静、谦和,家里的人都很喜欢他,是那个坏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并不知道如何解释同一个家庭里出现的这种截然相反的情况。通过调察我们发现,那个好孩子已经发觉,他能够通过优异的行为获得更多的认可,并且成功地与表现不好的弟弟或妹妹进行竞争,情况可能就是这样的。显然,当两个孩子之间出现了这种性质的竞争时,那个表现不好的孩子根本没有希望通过表现得比第二个孩子好而超越他,于是他力图在相反的方向超越他,也就是说,通过尽可能地调皮捣蛋来超越他。我们的经验是,这种调皮捣蛋的孩子能够变成比他的兄弟姐妹更好的孩子。经验还告诉我们,追求优越的强烈愿望可能会在某一个极端的方向表现出来。我们在学校里也会发现同样的情况。
我们不能因为两个孩子在相同的环境中长大,就预言他们的发展会完全一样。任何两个儿童都不可能是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成长。一个行为表现良好的儿童,影响其性格的主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一个行为表现不好的儿童。实际上,很多儿童最初的行为表现都很好,是后来才变成问题儿童的。
这里有一个17岁女孩的案例:她在10岁之前一直是个模范儿童。她有一个比她大11岁的哥哥,她的哥哥是个被宠坏了的孩子,因为有11年之久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当妹妹出生时,这个男孩并没有对她心生嫉妒;他只是继续以往的行为。当这个小女孩10岁的时候,她的哥哥开始长期离开家庭。于是,她便获得了家中唯一孩子的地位,而且这种处境对她产生的影响是,使她不惜一切代价想要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她是在一个富有的家庭里长大的,因此当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家人很容易就能满足她的所有要求。当她长大之后,她的要求不可能每次都得到满足,于是她开始表现出不满。她在很小的时候就利用家里的经济信用去借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背上了数额庞大的债务。这意味着,她选择了另一条道路来满足她的欲望。当她的母亲拒绝满足她的要求时,她的良好行为便消失不见了。家里吵架声、哭声不断,这个女孩形成了一种令人不快的性格。
从这个案例以及与此类似的其他案例中可以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一个儿童可以通过良好的行为来满足他对优越的追求。我们绝对无法确定,当情境发生变化时,这种良好的行为是否还能继续下去。本书附录一提供的心理学问卷的好处是,它给我们提供了关于儿童及其行为的一种较全面的描述,也比较完整地展现了他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与所有成员的关系。他的生活风格总会有所体现,而且,当我们对这个儿童以及借助这个问卷获得的信息进行研究时,我们就会发现,他的人格特质、情绪和生活风格都是他用来追求优越的工具,旨在提高自己的价值感,并且使自己在周围世界中获得一定的威望。
还有一种类型的儿童也是我们经常在学校里遇到的,他们似乎与这种描述相矛盾。这种儿童很懒散,非常保守,对知识、纪律或批评都无动于衷,生活在一个幻想的世界里,任何时候都没有表现出对优越的追求。但是,如果经验足够丰富的话,我们就会看出,这也是一种追求优越的形式,尽管这种形式很荒唐。这种儿童根本不相信他有能力通过正常的手段获得成功,结果,他就竭力避免所有可以使自己得到改善的手段和机会。他把自己孤立起来,给人一种性格坚强的印象。但是,这种坚强并不是他人格的全部。在这种坚强性格的背后,人们通常会发现一颗异常敏感、焦虑的心灵,他需要用这种外部的冷漠和麻木不仁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这种儿童会把自己封闭在盔甲之中,这样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接近他。
当一个人成功地发现了某种方法,可以让这种类型的孩子说话时,那么他就会发现,这种类型的孩子往往把所有的关注都放在自己身上,经常做白日梦,编造一些幻想,在梦幻中他们总是被想象得很伟大或者非常优异。现实离这类孩子的白日梦相距甚远。他们假扮成英雄的样子,征服了其他所有人;或者成为一个有生杀予夺大权的暴君;或者成为一个救苦救难的烈士。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儿童不仅在他们的白日梦中,而且在他们的日常行为中扮演救世主的角色。我们可以相信,当别人处于危险之中时,他们会飞身相救。那些在白日梦中扮演救人角色的儿童,也会训练自己在现实中扮演这种角色。而且,只要他们尚未完全丧失勇气,一旦机会来临,他们就会扮演这种角色。
有些白日梦会持续不断地反复出现。在奥地利君主政体时期,有许多儿童都做过拯救国王或王子脱离险境的白日梦。当然,他们的父母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竟然有这种念头。人们所能看到的是,经常做白日梦的儿童往往无法适应现实,也无法使自己成为有用的人。在诸如此类的情况下,幻想与现实之间往往存在巨大的鸿沟。儿童有时也会选择中间道路:他们在继续做白日梦的同时,也会做出部分的调整去适应现实。另外一些儿童根本没有做出调整,而且越来越远离现实世界,进入他们自己构筑的私人世界之中。当然,还有一些儿童根本不想和幻想世界沾边,只是沉浸在现实之中只阅读旅游的故事,或者狩猎、历史等书籍。
毫无疑问,儿童既应该有某种想象力,也应该拥有接受现实的意愿,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儿童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可不像成人那么简单,他们倾向于把世界划分为对立的两个极端。在理解儿童时,一个应该牢记在心的最重要的事实就是,儿童有一种强烈的把一切都划分为对立物(上或下、全好或全坏、聪明或愚蠢、优越或自卑、全有或全无)的倾向。成人也会采用这种对立的认知方式。众所周知,要想摆脱这种思维方式是非常困难的。例如,当我们根据科学知识了解到,冷和热之间只不过是温度的差异时,我们仍然会把冷和热视为对立的两极。我们不仅会在儿童身上频频发现这种对立的认知方式,而且会发现在哲学这门科学的肇始中也存在这种对立的认知方式。在古希腊哲学的早期,这种对立的理念就占据着支配地位。即使在当今时代,几乎每一个非职业的哲学家也都试图借助对立的思想进行价值判断。其中有些人甚至确定了一些对立表:生死,上下,以及男人女人。当前儿童的认知方式和古老哲学的认知方式之间有明显的相似性。我们可以假定,那些习惯于把世界分成尖锐对立的两极的人,仍然保留着他们童年时的思维方式。
那些根据这种对立的方式来生活的人有一种惯用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用要么全有,要么全无这个格言来进行表达。当然,要想在这个世界上实现这种理想是不可能的,但是,确有一些人就是据此来安排生活的。人类不可能要么全有,要么全无。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还有难以胜数的等级。这种思维方式主要是在儿童身上发现,他们有深深的自卑感,但又变得非常有野心,以此作为一种补偿。在历史上可以发现有不少诸如此类性格的人,例如凯撒,他在夺取王位的时候被他的朋友谋杀了。一些儿童形成的许多怪癖和性格特征,都可以追溯到这种全有或全无的观念例如,固执。在儿童的生活中可以发现许多诸如此类的证据,这导致我们得出结论:这种儿童已经形成了某种私人哲学,或者与常识相对立的私人理智。我们可以引用一个4岁女孩的案例来加以说明,这个女孩异常固执而且脾气乖张。有一天她的母亲给了她一个橘子,这个孩子接过橘子,立即把它扔在地板上并且说道:你给我什么,我都不喜欢;我想要什么,我自己会去拿!
懒惰的儿童不可能拥有一切,于是他们便越来越多地退回到他们编造的白日梦、幻想和空中楼阁的虚无之中。但是,我们一定不要过于匆忙地做出假定,认为这种孩子已经无可救药。我们知道,高度敏感的孩子很容易逃避现实,因为他们个人编造的幻想世界能够使他们获得某种保护,以免受到进一步的伤害。但是,这种逃避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完全不适应,或者完全没有适应能力。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仅对作家和艺术家是必要的,甚至对科学家也是必要的,因为他们需要有某种良好的想象力。白日梦中引发的幻想只不过是一条迂回的道路而已,个体尝试通过这条迂回的道路来避免生活中的不快和可能的失败。我们千万不要忘记,正是那些拥有丰富想象力的人和那些后来能够将幻想与现实结合起来的人,才成为了人类的领导者。他们之所以成为领导者,不仅是因为他们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而且因为他们拥有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以及成功地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意识。许多伟人的生平传记常常揭示,虽然他们在儿童时期很少关注现实,而且不是好学生,但他们拥有洞察周围世界的卓越能力;这样一来,只要条件比较有利,他们的勇气就会使他们再次面对现实,并且奋力进行拼搏。诚然,怎样把儿童培养成为伟人,这倒是没有一定之规。不过,我们最好记住,一定不要鲁莽地对待儿童,我们必须坚持不断地鼓励他们,尽力向他们解释现实生活的意义,这样,才不至于进一步扩大幻想与现实世界之间的鸿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