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现代无人机鉴赏(珍藏版)
》
售價:HK$
78.2
《
汗青堂丛书·晚清风云(4册套装):帝国的切口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运动史 冲击与回应
》
售價:HK$
427.8
《
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增订珍藏版)
》
售價:HK$
557.8
《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109.8
《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售價:HK$
76.2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HK$
77.3
《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售價:HK$
67.0
《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售價:HK$
98.6
|
編輯推薦: |
学界楷模、一代宗师,中华传统文化之集大成者南怀瑾,倾心讲述传统文化经典,从学界、商界、政界,直到民间大众,不辞辛劳,奔波教化三十余载,内容涵盖了儒、释、道及诸子百家,兼及医卜天文、拳术剑道、诗词曲赋,著述凡三十余种,立足时代科学精神,将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推进到一个新的、更加璀灿夺目的文化层面,开拓了全新的学术视野,其影响之深远必将是划时代的。
聆听大师系列丛书:
《圆融:听南怀瑾讲人情世故》
《听南怀瑾谈经商之道》
《听南怀瑾谈人生哲学》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南怀瑾的思想理论为核心,围绕国学中的经典话题,将相关著述精选出来,结合当下工作和生活的具体案例,对南怀瑾的国学理论进行引申解读,帮助读者在阅读经典的同时,为自己的心灵找到正确的指引和文化的滋养
|
關於作者: |
王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河南省儒学文化促进会理事,河南省中原周易文化研究院副秘书长。已出版专著《乾隆文治与纪晓岚志怪创作》《文学现代意识的发生与冲突》《世界绘画文化》《菊与刀》等。
|
目錄:
|
Part1 道不远人,论语参问古今事――南怀瑾讲《论语别裁》
1.谈知识:知识也有善恶之分\003
2.谈谋略:小不忍则乱大谋\007
3.谈志向:非淡泊无以明志\011
4.谈求学态度:量力而为之,谦虚好学之\014
5.谈欲望:人到无求品自高\018
6.谈享受:玩物容易丧志\022
7.谈领导风范:为政以德,而众星供之\025
8.谈教育方法:刺激与诱导“双管齐下”\029
9.谈生活艺术:子与人歌而善\033
10.谈年轻人:后生可畏,勿轻后学\037
11.谈为政:以孝治天下\040
Part2 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南怀瑾讲《孟子旁通》
1.谈孟子其人:特立独行,不愿曲学阿世\047
2.谈自立:两大之间难为小\050
3.谈人事行政:以柔克刚的“太极拳”\053
4.谈外交策略:以大事小,以小事大\057
5.谈格局:大勇定天下\060
6.谈强国之道:孟子心中的“清明上河图”\063
7.谈治国:学有所用,用其所长\066
8.谈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的“连环链”\069
9.谈仁术:孟子的行为心理学\072
10.谈气节:知识分子的立身准则\075
11.谈经济:顺应天时,不违农时\078
Part3 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南怀瑾讲《易经杂说》
1.谈变通:化敌为友,有容乃大\083
2.谈管理:刚柔相济才是施法之道\087
3.谈积淀:专注小事情,成为大赢家\090
4.谈合作:方以类聚,物以群分\093
5.谈处世:自助、人助、天助\097
6.谈创业精神:好事多磨,刚柔始交而难生\100
7.谈时机:站稳脚跟,伺机而动\104
8.谈分寸:物极必反,事情不要做过了头\107
9.谈功名:功成,名遂,身退\111
10.谈人情:人情练达与食古不化\114
Part4 道,救人救世的药――南怀瑾讲《老子他说》
1.谈名利:名利上,不争天下先\121
2.谈成败:成有因,败亦有因\125
3.谈为政:不盈不满,雅量容天下\128
4.谈人生价值:奠以身轻失天下\132
5.谈诱惑:花花世界奈聋盲\135
6.谈操守:濯足浊流人自清\139
7.谈军事:不战而胜,轻敌致祸\142
8.谈军事哲学: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146
9.谈处事原则:出世心境入世行\150
10.谈道法自然:道常无名,朴实无华\153
11.谈眼界:从观身到观天下\156
Part5 以“出世”的心言“入世”的道――南怀瑾讲《庄子南华》
1.谈人生: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163
2.谈情绪管理:看似无情却有情\166
3.谈生命哲学:没有生死,只有变化\169
4.谈因缘:随缘世事无挂碍\173
5.谈为学境界:问号就是最好的答案\176
6.谈善恶: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180
7.谈生存:先存己而后存人\183
8.谈处事原则:曲则全,方圆之道\186
9.谈价值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189
10.谈静与动: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192
Part6 御风而行,讲给平常人听的哲学――南怀瑾讲《列子臆说》
1.谈言行:谨而言,慎而行\199
2.谈自尊:人不尊己,危辱及之\203
3.谈时机:得时者昌,失时者亡\206
4.谈自我:生命的现实,客位的名利\209
5.谈忧患:夫忧者,所以为昌\212
6.谈判断力:不能接受的赠予\215
7.谈识人:伯乐说良马与天下马\219
8.谈用人:贤者任人,故智尽而不乱\222
Part7 放下得自在,佛在平凡人间――南怀瑾讲《药师经的济世观》
1.谈苦难:婆娑世界,以苦为师\227
2.谈般若:悟来悟去悟了个空\230
3.谈修行:枯坐无用,学佛注重在行\232
4.谈因果:转身人间好果报\235
5.谈功德:行到有功即是德\239
6.谈福报:善根退失,福报享尽\242
7.谈布施:以身饲虎,布施源自大慈悲\246
8.谈清净:心清则路广\249
Part8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南怀瑾讲《定慧初修》
1.谈度己:释放内心才是真正的解脱\255
2.谈修心:几人能做到一心不乱\258
3.谈定心:物无净秽,心有净秽\261
4.谈体悟:有心体悟便处处是禅\264
5.谈开悟:有疑才能起悟\267
6.谈佛的本质:兼济天下苍生,心中不留一念\271
7.谈破障:嗔念,一剂穿肠的毒药\274
|
內容試閱:
|
Part
1 道不远人,论语参问古今事――南怀瑾讲《论语别裁》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必先了解儒家学术思想。要研究儒家思想,必先研究孔孟学术。要讲孔子思想,必先通读《论语》。南怀瑾先生撰成《论语别裁》,对《论语》的原文做了详细而生动的讲述,阐发所涉人文掌故,编为一个个历史故事,蕴意深邃,妙趣横生。正所谓“道不远人,论语参问古今事”,南怀瑾先生从《论语》中提炼出许多人生道理,令人深思,回味无穷。
谈知识:知识也有善恶之分
任何学问,都有正反两面。知识也是有善恶之分的。我们要去亲近善的知识,远离恶的知识。
――南怀瑾
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意思是说,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正反两面组成的,无一例外。
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也提出“任何学问,都有正反两面”,并以五经来举例说明。比如:《礼》之教,在于恭俭庄敬也,即所谓的人格的修养、人品的熏陶,这是善的知识。而《礼》之失,在于烦。“礼”确实很重要,但是一旦过分地看重,那么“礼”就变成一种令人厌恶的东西了。同样的道理,假如我们完全按照医学的观点和理论去生活的话,那么两只手就不敢摸面包了;假如我们全听律师的话来行事的话,那么可能连路都不敢走了。所以,过去只有一些大家名门才会有繁缛的礼节教育和讲究,而普通的贫民百姓家中根本没有。社会的管理阶层也不对他们做强制的要求,因为他们知道在小家之中并无必要。
善知识使人变得美好
什么是善知识呢?《大品般若经》中说:能说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之法及一切种智,而使人欢喜信乐者,称为善知识。即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好人的知识。所以,善的知识能使人变得美好。我们一生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利用善的知识完善自己。
一位穷苦的学生为了凑足学费,决定硬着头皮靠乞食度日,以便尽可能节约每一分钱。他敲了一户人家的门,开门的是个小女孩,他一看便没了勇气,心想:自己向这么小的一个女孩要吃的,太难堪了。但是门已经开了,于是他便说自己只是想要一杯水解渴。
小女孩看出他很饥饿,于是拿了几块面包与一杯水给他。他接过来,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小女孩看到他这种吃法,在一旁笑了。
这名学生很不好意思,吃完后,感激地对小女孩说:“谢谢你,我应该给你多少钱?”小女孩满脸开心地笑着说:“不用啦,我们家有很多食物。”
很多年过去了,这名学生和小女孩都长大了,学生成了一位技术高超的医生,帮助很多贫苦的人恢复了健康,被很多人赞扬;而女孩患上了罕见的疾病,许多医生都没有办法,几乎已经回天无力了。女孩的家人听说有一位医术很高明的医生,找他治疗或许还有治愈的机会,便千辛万苦地带着女孩来接受治疗。在这位医生的全力医治下,女孩病情好转,并最终恢复了健康。
出院那天,医院把医疗费账单交给女孩。女孩几乎没有勇气打开来看,因为她的病已经耗尽了家里的钱财,她知道这次一定是一个天文数字,自己估计穷极一生都无法还得起。最后,她还是打开了,而里面竟然什么也没有,只有这么一句话:“一杯水与几块面包,价值无限,足够偿还所有的医疗费。”女孩眼里含着泪水,原来这位主治医生就是当年那个穷学生。
孔子说:“见贤思齐焉。”通过亲近善知识、善友,自己也将品行端正,心存善念。小女孩美丽的心灵感动了当年饥寒交迫的学生,他的内心被这种善良所感化,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懂得了用善的知识来帮助更多的人脱离疾病的魔爪。所以善的知识教会我们施予和爱,我们应该亲近善的知识,从而使人生变得更加美好。
恶知识使人变坏
恶知识在佛经中的解释是:为人险恶,居心不良,缺乏道德,教导邪道之坏人。古人有句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我们亲近恶知识的时候,我们的心性也会慢慢堕落。
孟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留下他们母子俩相依为命。为了给父亲守坟,孟子与母亲把家搬到了坟墓附近。时间久了,孟子就和小朋友们学着哭坟、挖土、埋“死人”和办丧事。孟母看到后摇摇头,心想:“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种地方。”于是,孟母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集市上整天吵吵嚷嚷地叫着买卖东西,孟子觉得很有趣,就跟邻居的小孩儿玩杀猪、宰羊、买卖肉的游戏,学猪羊死去的声音和讨价还价。孟母看到后皱起了眉头,心想:“这种环境也不适合我的孩子。”于是,他们又搬到了一所学校的旁边。孟子天天都能听到学生们读书的声音,从此喜欢上了读书,便跟母亲说:“我要去上学。”孟母听后很高兴,心里想“这才是孩子应该走的正路”,就爽快地答应了。
《孔子家语》中说:“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当你亲近恶的知识多了,那么你就不会觉得那是使你心性堕落的知识了。就如儿时的孟子一般,久居在坏的环境中,根本意识不到玩“埋人”、“杀猪”的游戏会给自己的身心带来什么样的坏影响,如果没有他那智慧的母亲,恐怕中国历史上就少了一位启发民智的思想家!所以我们要懂得及时观察周遭的环境,远离恶的知识,这样才不至于成为堕落平庸之辈。
|
|